《女帝生涯 完结女尊》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帝生涯 完结女尊- 第2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陛下。”计都用手拂过她的发丝,目光幽幽:“天波卫成立至今四百多年,不是没有过更换计都、罗睺的例子。我从来都知道,我要的是什么。”他恋恋不舍的将掌心贴上她的小腹,“陛下还有另一种药的吧,一劳永逸的那种。赐给属下,好吗?”

    叶明净无声的凝视他,只能吐出一个字:“好。”

    陆诏是在梧桐宫书房见的驾。当然,叶明净光明正大的找他商谈政事。说的是他年后的工作安排。叶明净打算让他去江南,任杭州府同知,正五品。二十五岁的正五品实权同知。又是在江南繁华之地,足可笑傲同龄。顺便又问了问他的身体如何,工作担子压的这么重没问题吧?

    陆诏很得体的表示了自己的忠心。什么一定会将身体将养好,什么去了江南后会密切注视靖海侯府的一举一动云云。

    “嗯。”叶明净也是这个意思,“萧炫请旨回杭州靖海侯府。朕想了想,干脆就答应了他。正月十五一过就让他启程。早些去也好,省的那边乌烟瘴气的。”

    陆诏会意:“臣会配合萧世子的。”海边的这次逃难,他视为奇耻大辱,差一点就回不来了。如此毒瘤一般的大患,怎能不切除干净?

    两人便就着江南政局又谈了半个时辰。事情说的差不多后,陆诏带着温润的笑意恭喜她:“臣还没贺喜陛下呢,陛下膝下欲再度添丁,真是可喜可贺……”之后又殷殷切切的关怀,“陛下不可太忙碌朝政了,身体要紧。臣见着陛下气色不大好,可有请御医开些补胎药方?”

    叶明净怔了怔,下意识的扫视了一下书房。在她刻意安排下,左右没人,暗卫是计都。于是颇有些艰难的对上他神采熠熠的黑亮眼睛,心头有些不忍,却还是坦言:“悟远,这孩子……他不一定是你的。”

    陆诏眼中的笑意顷刻间被打碎。

    “你说什么?”他失态的打翻了茶盏,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叶明净无法计较他口不择言的忘了敬语。只能再说一遍:“孩子,朕不知道是谁的,那天离开之后,朕去了村子……时隔一天……”

    陆诏只觉喉咙一噎。像似鱼刺卡在了喉咙。呵呵的说不出话。残留的温润微笑来不及退却,全僵在了脸上。

    叶明净倒是越说越顺当:“朕不想骗你。当时太乱了。只差了一天,朕也不知道孩子是谁的。”表情已经很坦然。和刚刚谈论江南政务的态度一般无二。

    陆诏的脸只能僵着,因为他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在六岁的时候他就学会了于不同的场合,用他那张天生俊美的脸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表情。或有礼、或严肃、或欣喜、或惊讶、或关怀、或傲气、或隐忍。通过这些不同的表情,结合当时的情形,给别人留下最完美的映像,给自己获取最大的利益。他仿佛是天生的表演家,永远知道该在什么场景使用什么样的表情。没有任何不适,如鱼得水。他就这么傲然而又自如的在人情世故中游刃有余。

    从六岁时他就知道,自己很适应、甚至是喜欢这种生活。正是这种天生的天赋,令他如虎添翼。他从不怀疑,自己未来会独领高处风光,位极人臣。

    十三岁那年,他的天赋生平第一次出了意外。在成国公府假山下听见了自己的身世。那一刻,他忘记了他的天赋,他甚至想不起来那时他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只一片空白。当然,后来很快他就又恢复正常了。

    之后的十二年。他依旧游刃有余的发挥着这种天赋。纵然是在梧桐宫密室惊闻“引兵入关”之策的时候。事后他甚至开始怀疑,这种天赋已经成了他的本能,融入血骨,再也褪之不去。

    而今天,时隔十二年。他第二次感受到了这种不知所措。他不知道他该用什么样的表情才能最完美的表现出他现在的心情。他的脑中再度一片空白。天赋,在这一刻又失灵了。

    十三那年岁。他尚是少年,乍闻身世秘辛,失态在所难免。二十五岁的今天,他已历人生百态,面对生死攸关亦可面不改色。为什么他现在还会失态?为什么?

    心头涌出一股淡淡的失落,失落越来越浓,最后转变成愤怒,滔天的愤怒。

    她不在乎

    陆诏终于明白了自己的愤怒来源于何处。叶明净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孩子是谁的。那么同理推断,叶明净当初找上他生叶初阳,根本就不是看上了他。只是单纯的认为他适合而已。

    不是么?他有野心、他的发妻不能生育、他的身世有瑕疵,那是一根永远的把柄。叶明净需要一个孩子,他只是出借种子的工具。

    真相就这么简单。

    陆诏突然想大笑。终日打雁反被雁啄瞎了眼,他一点儿都不冤。哈哈他算是见识到了,帝王无情,果不其然。只怕那个护卫,也是她解闷的工具之一。叶明净这个女人,根本就不需要男女之情

    一步错,步步错。

    他就是个傻子。

    抿了抿唇角,陆诏脸部肌肉微动,僵硬的神情缓和下来。重新恢复成风采翩翩、温润儒雅的青年臣子。他深深的凝视叶明净,嘴角带上恰到好处的恭敬,认认真真的回答:“臣知道了,陛下。”——

第两百六十三章人事    

    广平七年正月,靖海侯世子萧炫离开长安城,回江南靖海侯府。出人意外的是,他不光留下了刚刚十四岁的嫡长子萧宝成,连同十岁的嫡长女萧慧成、五岁的嫡次子萧容成,也全都留了下来。只带了另两个庶女回杭州。

    这三个嫡出孩子全都寄居在庆国公府,和姑姑萧曼住在一起。与庆国公府的第三代表兄弟们一同读书。

    叶明净看完这篇常规折子,不自觉的就想起了她离开梧桐宫时见到的一幕。那时叶初阳正和一个六七岁的小太监在一块儿玩,他骑着一匹有轮子的木马,马背包裹了厚厚的锦缎垫子。小太监用力的在后面推,累的一头汗。叶初阳响亮的咯咯笑着。身边围了四五个十三四岁的小太监在叫好。再外一圈则是侍卫。姚善予在一旁看的笑眯眯。

    广平七年,按照这里虚岁的算法,他今年就是四岁了。

    叶明净皱了皱眉头。和所有的独生子女一样,目前的叶初阳受到所有亲人的疼爱。要风有风、要雨得雨,可谓是在皇宫中横着走的人物。

    三岁看到老,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合上折子,她问张奉英:“朕记得内城还有几所老宅子空着吧?”

    张奉英是今年刚提拔入的内阁,叶明净的三位老师中,他是最晚入阁的。比之差不多年纪的林珂要明显矮一截。这位性格沉稳的老臣却是波澜不惊,一贯的继续沉稳下去。叶明净对他的态度也和林珂不一样。林珂俨然是新一代内阁首辅,只等方敬告老。张奉英却仍是和之前的秉笔大臣一般,时常侍奉在帝王左右。

    张奉英立刻回忆:“房子是有一些的。先帝时期处置过一批勋贵官员、广平元年之后也陆续有过几次。内城之中大大小小的宅子都有盈余,陛下只消调了工部的长安城堪舆图一观变知。”

    叶明净笑道:“也是,这事还得问工部。冯立,着人去宣刘大人进来吧,顺便让他带上堪舆图。”

    冯立复述了一遍任务,领命而去。

    刘潜接到传召,第一件事就是往传话的太监手里塞了一锭银子:“公公可知陛下是为何事?”

    该太监也算是在南书房老当差的了。知道如今工部是热门衙门,回答的倒是客客气气:“刘大人,老奴也不知。只瞧着陛下和张大人说了一会儿话,陛下心情还好。”

    得到了重要信息,刘潜笑着和那太监道谢,抱着堪舆图来到南书房。

    叶明净劈口就问他:“把图打开来看看,内城里还有多少空置的宅子?”

    刘潜恍然大悟,这是要给功臣赐房子了。也是,西北一仗下来,多少有功的将领升了官。其中战功显赫的将军们,可不得赐宅子?

    地图展开来一看,内城中的空余宅子还是很多的。正如张奉英所说,两位皇帝前后抄了不少权贵之家,空出的房子有的是。

    叶明净仔细的看着,这些宅子中,有国公府、有候府、有伯爵府、有将军府,大大小小不一。可对于她即将颁布的封赏来说,还是很不够用。

    不是说面积不够,而是宅子的数量不够。

    需要赐宅子的将领,大多是新贵。赐房子是恩宠,恩宠有度,国公府、候府、伯爵府都太大了。战功最高者顾朗,他的父亲顾缉爷不过是个伯。当然,世袭罔替的三等伯要强过降袭的二等侯、一等公。但伯终究还是伯。顾朗本人的爵位不可能超过他的父亲。他和孙承和都只能封成“辅国将军”这一爵位。

    将军府倒是有两座的余额,赐给他们正好。下面的将领,房屋面积就需依次递减。这么一算,内城这些房子,还真的很不实用。而且还有另一个问题,两座将军府的地理位置不一样,其中有一座靠近外城,比之另一座明显偏了。她总不能厚此薄彼。

    所以说,内城的房子很有必要打散了重新划分。叶明净想了想,对刘潜道:“这些宅子空荡荡得太大,浪费地方。索性将围墙拆了,重新划分。朕也好赏人。”

    刘潜明白了她的意思,问道:“陛下,还请给臣一个大致范围,需多少宅子,什么样的等级,在哪条街上。臣好有个数。”

    叶明净在地图上看了看,指上一座位置较好的候府:“把这里给拆了,重新围出将军府的地方,剩下的那块,暂时不用动。还有这里……”一连在图上指了好几块地方。最后,特意指了一块离皇宫最近的地方:“这里,围出一间府邸,不用太大。三进院子带个花园即可。”

    刘潜一一记下。其他的都能理解,唯独最后一座宅子有些不明白。最靠近皇宫的地方,那向来最亲近的臣子居住之所。可天子亲近的臣子,够级别赐宅子的,又哪里只住这么小的一块地方。

    结果叶明净还来了一句:“这所宅子先修,动作快些。越快越好。”

    刘潜一头雾水的下去了。

    接下来就是张奉英拟旨,顾朗的封赏、孙承和的封赏、以及一众将士们。多数都是武将,文官什么也有,比较少,如贾文泰。

    接着,她又翻出了方敬的辞呈。内阁首辅方敬终于在正月开印之后,递上了告老折子。

    叶明净淡淡一笑,这不是方敬识趣,而是他害怕了。广平六年除夕夜宴的时候,叶明净和方敬闲聊了几句,说到新年之后有意开始改革田地税收制度。方敬当时脸色就是一变。知道这是皇帝在变相的提醒自己。

    做文臣做到他这份上,已经是位至顶点。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善始善终”四个字。对于现在的方敬来说,没什么比全身而退,保住一世英名最重要的。在新制改革之前退下来,不管新制能不能成功,于他的名声都无碍。况且,他这把年纪,能不能坚持到改革成功,或是在改革动荡中保全名节还是两说。年纪大的人,求的是个“稳”字。承庆帝执政后期,他这种心态很适合。如今换到广平女帝这么个年轻人身上,就有些碍手了。

    方敬自己也知道这个问题。只是西北战乱时他咬着牙挺下来了,有了足够的政治资本。现在正是朝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