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堂突然变的鸦雀无声。。。。龙浩紧锁着眉头,食指在桌上轻轻的叩着。。。。。宇文臣、吕德和秋桐看着自己的主子,他们知道当主子在沉思时偶而会露出这种超出他年龄的表情。
‘自从上次辰龙忌被关禁闭后,就一直没有他的消息,父王也从没有提起他。。。。。。。是被藏起来了,父王一定知道他被藏在哪里。。。。。可为什么要把他藏起来。。。。。。。’
“。。。。。。。。。辰龙忌应该还在府内。。。。秋桐和吕德,你们继续找,还有监视在府内出现的不明身份的人。。。。。。。秋桐,你想办法把蓉仪妃的安胎药方弄到手,还有臣,把从辰龙忌失踪开始这段时间府里的药房进药的帐目拿来我看看。。。。。。。我就不相信,堂堂一个辰王三王子会在自己府里消失不见。”
“是。”
正在这时,一个小太监在堂外求见。进入堂内后作揖禀报道:“二王子,怡妃娘娘让小的来向殿下禀报,怡妃娘娘想今天去霞音禅院给大王子祈福。”
“霞音禅院。。。。。”
“少爷,那个寺庙在京城有些名气,是在霞音山上,京城的老老少少都爱到那里拜佛烧香。”宇文臣连忙答道。
龙浩点点头道:“只有怡妃娘娘一人去吗。。。。。。京城的治安一向是王兄负责,而现在王兄不在,听说京城这些天有些地痞流氓出现。。。。。,去告诉怡妃娘娘,今天我陪她一起去。”
那小太监得令就回去给怡妃娘娘禀报去了。
不一会儿,龙浩换上了便服和宇文臣还有吕德一起向府门外走去。
府门外,怡妃娘娘已经坐在马车里在等着,龙浩对宇文臣道:“今天出府,除了陪怡妃娘娘外,我还想去个地方拿一样东西,那东西很重要,以后会派大用场。”
宇文臣向龙浩点点头,表示心里明白。然后,为了不引人注意,宇文臣请怡妃娘娘换了一个外表较普通的马车。
这时,吕德把龙浩的马牵了来。
龙浩刚想上马,只听怡妃娘娘撩开车帘对龙浩道:“浩儿,别和小厮们一样骑马了,今个儿我们娘儿俩就同坐一车吧。”
龙浩一听便下了马,转给了宇文臣,让他骑着,自个儿就钻进了车内,吕德赶着马车。
这样,他们一行人就出发了。
正文 第25章
车外,鸟语花香,狭长的街道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姨娘是去为王兄祈平安福吗?”龙浩在车内问道,
怡妃笑着点点头道:“不光是求平安,还有求铮儿之妻能和铮儿真心相待。我也好早日享受天伦之乐。”
“难道姨娘对亓灵珠这个儿媳还有什么担心的?”
“她虽说是个郡主,和铮儿还算是门当户对。可我也听说她在大殿之上差点伤了你的那件事。我想铮儿也一直在忌讳那件事,所以对于这次的指婚有些抗拒。到迎亲的前一天,我总是见他闷闷不乐。。。。。。。。”
“这点,姨娘大可放心。大殿上的那事,完全是个误会。而且,王兄也是个知分寸的人。姨娘应该放下心,安心的等儿媳妇进门享福才是。”
怡妃笑笑道:“我了解铮儿的脾性,总是把东西放在心里不愿说出来。但我知道,其实他也有性情的一面。。。。。”说到这里,怡妃的眼睛又黯淡了下来,看着窗外轻声道:“冬去春来几时缘分人不知,悲欢离合又有谁与你相知。我实在不忍心看那孩子也感受这份凄苦。”
龙浩“。。。。。。。。。。。。。。。。。”
就在这时,车外传来了宇文臣的声音,“少爷,汇隆当铺到了。”
龙浩对怡妃道:“姨娘,我去取样东西,去去就来。”说完就下了车,对吕德嘱咐了几句。就和宇文臣一齐进了当铺。
那当铺的掌柜正在低头算着自己手中的帐目,听到有客上门了,连忙笑呵呵的抬起头来。。。。。
当他看到进门的宇文臣时,先是吃了一惊。再往宇文臣身后看去,只见一个年龄比宇文臣较小的青年跟着走了进来。
掌柜慌忙放下手中的帐本,走出来迎接,招呼当铺里的小伙计看着铺子。二话不说,就引着龙浩往铺后的会客室走。
刚进会客室,掌柜就要给龙浩跪下。龙浩连忙将他扶住道:“宇文掌柜为何行此大礼。”
那宇文掌柜泪声俱下道:“小的代全家老小谢辰二王子大恩,当年多亏辰二王子相助,我宇文全家才得以保全。今天不管说什么辰二王子也要受我和小儿这一拜。。。。。。”
龙浩说什么也不愿受比自己年长的人一拜,就说道:“我今个儿来,主要是来取一件当年让钟书帮我保管的东西。”
宇文掌柜一听,连忙跑到屋内取出一件用布包裹的长型东西。
龙浩将东西接过,翻开裹布,鞘壳已破旧,剑柄已经锈迹斑斑的长剑呈现在自己眼前,宇文掌柜说道:“这把剑,钟叔一再嘱咐我要保管好。。。。。说实话我看剑鞘已陈旧,好几次想给它换了,可恐怕是此剑太过久远了,剑鞘已上锈,我叫了好些有气力的伙计,可还是打不开它。”
龙浩听后笑笑,伸出手握住剑柄,猛的一用力,只见寒光一闪,剑从剑鞘内迅速滑出,剑头利如芒,银光闪闪。
宇文臣吃惊的叫道:“这把剑是。。。。。”
“泷渊”龙浩轻轻说道,用手指轻轻抚过剑刃,那剑刃上赫赫然的刻着这两个大字。
看到剑身完好无损,龙浩复将剑收在腰间,对已经目瞪口呆的宇文掌柜道:“宇文大伯,您的行商之道以及品行为人,我龙浩都知道,如有日后我泷国还有大伯能出能效力之时,望大伯不要推辞。”
宇文掌柜连忙作揖道:“只要辰二王子下令,我宇文全家必将效犬马之劳。”
为了不让怡妃久等,龙浩和宇文臣就向宇文掌柜告辞走出了汇隆当铺。
重新上了马车,吕德继续驾车向霞音山驶去,
车内龙浩对怡妃抱歉道:“刚才让姨娘久等了。”
怡妃笑道:“你只管办你的事就是,不必在意我。”
说完,怡妃又看着龙浩腰间的那把剑道:“那可是把好剑。”
龙浩看看自己腰间的宝剑道:“没想到姨娘也是个懂剑之人。。。。哦,我怎么忘了,姨娘本是兰都统之女,想必从小跟着都统学了不少用剑之道。看来日后,在用剑上之道上,孩儿还有向姨娘请教之处。”
怡妃一听,立马脸红道:“我一妇道之家,哪懂什么用剑之道。也是从小跟着家父还有兄弟瞧的多了,所以胡乱猜罢。”
可龙浩还是不肯罢休,指着怡妃胸前的一样月牙型的银饰道:“姨娘说自己是不懂剑之人,可那银饰可是一把难得一见的上好宝刀啊。”
怡妃听后,将银饰摘下给龙浩瞧,龙浩用手托着细看,只看那月牙光滑锋利,刀刃在日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微微蓝色,同时有阵阵的芪香传来。翻过一看,上面写着:“芪外蓝芯”。
怡妃道:“这是不是宝刀,我不知。它只是一远亲祝贺我新婚的陪嫁品,听说芪香有健体益寿的功效就一直戴着。”
龙浩将银饰还给怡妃道:“确实是个精致之物,姨娘那位亲戚可费了大心思了呢。”
就这样,龙浩和怡妃一路叨着家常,不知不觉车外的风景由川流不息的街道变成了风柳翠竹的沁人绿景。
看来马车已经在霞音山上了。
龙浩看着车外,说道:“山上好象刚下过雨,竹页上还残留着水珠。”话音刚落,突然车身往左一侧倾斜,马车停住了。
吕德连忙探头进来道:“少爷,怡妃娘娘。车轱辘陷入了淤泥之中。”
龙浩听说便马上下车细看,看来车子的左轮陷的不浅,想拉上来不容易。
怡妃撩开车帘焦急的问道:“浩儿,这可如何是好?”
“姨娘不要担心,我这就让宇文臣骑马请人来。只是这恐怕要耽误些时辰。。。。。”龙浩刚回道。
正在这时,在龙浩马车后面,一位上了年纪的马车夫驾着一嵌着翠绿绣幔的马车缓缓驶来。
正文 第26章
那辆马车驶到龙浩马车边就停住了。轿内突然一个模样伶俐的丫鬟钻了出来,说道:“怎么回事,为何停轿。”
马车夫道:“回姑娘,这里有一辆马车陷入泥中,挡住了去路。”
“那就换道,是哪家的马车啊?可别耽误了小姐的时辰。”那丫鬟有些焦急的说道。
“香铃,不许无礼。”突然,一纤细悦耳的声音从马车内传出。
翠绿的绣幔被一只纤纤细手轻轻掀起,又缓缓放下。不一会儿,名叫香铃的那丫鬟扶着一小姐从马车内走了出来。
龙浩仔细一瞧,只见那小姐生的是眉如翠羽,肌如白雪,齿如含贝,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品格端方,行为贤淑,随分从时。
那小姐先是对龙浩他们作了个揖,说道:“刚才丫鬟年龄尚小不懂事,有言语冲撞之处,望各位不要见怪。”
说完就让丫鬟来问问龙浩他们一行人是到哪里去。
那丫鬟先走到龙浩他们面前,刚要开口。可突然看到了宇文臣,那真是脸如冠玉,容貌俊美,不自觉的害羞了起来,连忙把眼睛往旁边瞧去,可这一瞧又瞥见了吕德,顿时又被吕德身材俊俏,清眉秀目的相貌吓的说不出话来。
这时,那位小姐移步到龙浩的马车前,恭敬的对正坐在马车里的怡妃道:“这位夫人,小女名叫忻文苓,是到霞音寺烧香祈福的。”
怡妃也礼貌的点头回道:“我姓兰,也是和家里人一道上霞音寺烧香祈福。”
那忻文苓便对怡妃道:“那夫人如不嫌弃,可与小女我共乘一车。”
“小姐,这可不行,怎么能和这来路不明的人共乘马车呢。”香铃对那姑娘道。
“家父不是经常教导我们不可独享其福,更何况,这位夫人亲切可亲,怎能是坏人呢。”
说完就邀请怡妃到自己的马车里。
怡妃看看龙浩,龙浩点点头,对忻文苓道:“谢林姑娘,家母就打扰姑娘了。”
说完就扶怡妃坐上了忻文苓的马车,吕德与老车夫共驾马车,而自己和宇文臣牵着马步行在马车后面。
很快就到了霞音寺玄门口。
龙浩对怡妃道:“姨娘和忻姑娘一道进去吧,我在外等着。”
怡妃点头,就拉着林文苓带着一起香铃往寺里走去。
龙浩看她们平安的进入了寺庙,便牵马将马栓在寺庙旁边的一棵大树上。
乘马在树边吃草的时候,龙浩对宇文臣道:“这个忻姑娘可真是个难得一见的美丽端庄女子。她的来历是怎样。”
宇文臣回道:“忻文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应该是翰林学士忻如孝的女儿。”
“原来是忻如孝的女儿。。。。。。难怪这么高雅贤淑。”龙浩道。
这时吕德突然对龙浩道:“少爷,快看,那不是齐统领吗?”
龙浩顺着吕德的视线向寺门外看去,的确是齐刚,而且还带着几个捕快往这边走来。
那齐刚看到龙浩,眼神有些轻蔑的说道:“没想到是辰侍郎,怎么有空闲来这佛家之地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