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写作第一范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中生作文写作第一范本-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先不说这次比赛是否真的可以分出上中下等,也不说这些同学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还是以君子之心猜小人之腹。单单谈谈田忌赛马这件事。

    不少人认为这是机智的,这种战术思想是正确的。我认为不妥。游戏是讲究游戏规则的。只有遵守规则的才有资格参赛,违反游戏规则就要出局,这没有例外。田忌的做法,是不是违反了规则呢?三匹马既然分出了上中下,那么就应该是同等级的互相较量。我们没有见过不同重量级的拳击手同时站在一个竞技场上吧?如果不是一个等级的选手较量,这和让杯子与太平洋比大小恐怕也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吧。这样的比赛失去了意义,这样的比赛是不公平的。不公平的比赛难道还能说是比赛吗?用智商钻游戏的空子难道也算是睿智吗?

    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竟然是肯定回答的话,那么我们可不可以这样,在足球场上,先用几个水平较差的队员顶住别人的名腿,强行铲死他们,然后被红牌罚下,一命换一命。

    显然不行,这是违反运动精神的。

    即时我们承认,因为规则里没有这一条不能交换出场顺序,那么是不是田忌就对了呢?不!首先他的动机不纯。为什么要比赛?当然是为了提高彼此共同进步。——当然如果有人说,比赛就是为了赢,这句类似“生就是为了死”的歪理邪说,那我也无话可说。——如果有人说,这是一种策略。我只能很抱歉。既然事先定好了出场顺序,而又单方面更改出场顺序,这已经是背信弃义了,如果这个出色的策略就是为了用不公平的手段来搞倒对方违反竞技精神的话,我只能说这个策略真卑鄙。

    现实生活中太多的不平等的竞技,太多的人在游戏规则面前可以畅通无阻的作弊。“田忌赛马”的战术思路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生活中有多少变了味的田忌,正在用各种各样的手段破坏秩序,侮辱公平,通过一系列的特权获得私利!有行贿受贿的,又利用亲属关系走后门的,有用手中职权充当通往财富的通行证的……并且还不乏有这样的人因为自己的得逞而洋洋自得以为自己本事了得。

    田忌赛马,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个思路来想想呢?



………【第六十三章 是谁让中国教育陷入困境】………

    今天偶然看见一档电视节目采访了一个对中国教育极其不满的大学生。看着那个在电视屏幕上愤愤不平的青年让我想到了很多。也不禁提出疑问:是谁让中国教育陷入困境?

    对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是中国教育制度自身弊端所带来的。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其诸多文化思想得以延续至今是因为中华文明自身具有的传承性。而教育作为国之根本,必定拥有从古至今一脉相承的东西。从诸子百家到独尊儒术,从科举到高考,不难看出“应试”二字在中国教育中地位之坚固。“读书死,读死书,死读书”的诸多弊端也是在无数代读书人的呐喊中显露无疑的。但我们无可否认的是: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必定有其理由和作用。中国,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大国,想做到保制保量的普及知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而当下的教育制度无非是满足国家培养和制造人才的最基本手段。如果国家真想创建“创新型社会”,不改善教育制度,那么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其二是无数中国学生所导致的。当下是信息时代,全球各地各种信息无一不冲击这学生的视野。作为祖国的*人,对于国外的开放式教育,有哪个学生不会陷入巨大的憧憬中?

    俗话说:“事出必有因”。再加上学生心中积压已久的不满情绪,学生与制度的抗衡是无可避免的。于是,在*和偏执中学生愤怒着,反抗着。我作为一名学生,当然也有过不满。但转念一想:无力的呐喊根本无济于事。真正的决定权不在我们手中。如果真要改变什么,就先要把自己提升到一定高度才行,那时我们才有真正的权力去改变现状。

    其三是家庭教育所导致的。家长常常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要求孩子,渐接导致了孩子的叛逆。同时在大多数家长的*下许多孩子处于一种“被逼读书”的状态,孩子与家长间的代钩也使得两代人在“教育问题”上无法达到一制。

    是谁让中国教育陷入困境?我很难下定论,因为原因是多方面的,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得到有效解决的。但中国教育陷入困境,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第六十四章 不向变化说“不”】………

    你听说过“杨布打狗”的故事吗?故事里讲到一个名叫杨布的人早晨穿白袍而出,夜晚着黑衣而归,他们家的狗就不认他做主人了。你要说这件事很荒谬?没错,狗完全靠嗅觉辨人,哪里会看主人穿啥衣服呢?我们暂且把故事的科学性放到一边,先分析这条狗的行为吧。

    首先必须承认这是一条警惕性很高的好狗。但又不得不封它为“愚犬”。它拒绝了自己的主人,仅仅因为主人发生了一点小小的表面的变化。主人总不能为了它而不更衣吧。

    前些日子偶然听到了这样一则趣闻:某女士整容后回到家里,发现出差许久了的丈夫已回来。可丈夫完全没有认出自己来,居然莫名其妙地问道:“你是谁?”倘若他像故事中的狗那样不能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结局又将如何?这个例子还需斟酌。面对变化,你只能敞开胸怀来迎接它,轮不上你吐出一个“不”字。妻子整容回家,难道把她“休”了不成?海外游子回到阔别十余年的故乡,岂能不认自己的家乡?花季少女成了阿婆后,该不会说镜子里的是别人吧……诸如此类的事例不胜枚举。

    记得我们的政治课本上花了大量的文字用来说明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小至分子、原子,大到世界、宇宙。你不可能禁止生物的进化,不可能停止星球的运转,不可能抵挡死神的来临,不可能阻止时代的变迁。我们能做的就是适应各种变化,所谓“适者生存”嘛。

    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记录了多少统治者因不懂得这一点而给自己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的悲剧呀!倘使一个人都不能为自家的狗而不更衣,你又怎能要求社会为了几个守旧的顽固分子而停滞不前呢?再强大的反清复明势力的矛戟也戳不穿日新月异的金銮殿;顽固派的几声微弱的“不”遏制不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再威猛的新式轰炸机也对付不了手持炸药包的游击队……这一切的一切,可以说,是上天的安排。而你,却无力反抗。论证很有力度。

    唯淡泊以明志,唯宁静以致远。尽管我们无法左右天气的变化,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世间大大小小的变化,得意时不轻狂,失意时不懊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出亮丽的心情、宽广的心胸、豁达的自己。



………【第六十五章 什么才是教育】………

    关于中国的教育,其实大家都已经说的够多了啦,所以我在这里并不想说中国的教育怎么样,应该怎样改进。我只想说说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紧代表个人观点)

    所谓教育当然只的是教人知识,教人道理,教人知识,让我们以后能运用知识独立生存。而现在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共同的认为文化知识就是教育的全部,而教育就是从小孩入学以后开始。

    其实并不是这样,从小孩一出生,他就受到了教育。俗话说的好,父母是小孩的第一个老师。年龄小往往是模仿能力最强的,现在的中国的大多数家长都不准仪在孩子面前的言行举止,往往是自己想到什么就做什么,比如当着小孩的面骂人啦,或者在家里说别人的坏话啦(背地里说人坏话)。喜欢在家里打麻将啦等等,小孩子什么也不懂,也没任何分辨对错的能力,当然他看到什么就学什么。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很早就会骂脏话的原因了。

    很多的家长也认为成绩好就什么都好,因此只要自己的孩子成绩好,生活方面就娇宠。这就早成了许多小孩成绩虽好,但心理素质不好,遇到一点挫折就选择放弃。还有些家长就只会一味的逼孩子读书读书再读书,认为自己的孩子读书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就是耻辱,一点也不考虑孩子的感受,背负着这么大的压力读书,学习不好也是人之常情,但家长们往往会觉得这很没面子,面子上过不去,所以就把气的撒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迫于家里和外界的种种压力,这些心理尚未成熟的孩子往往承受不了而选择了轻生。这也是近年来青少年自杀率上升的主要原因。

    现在就让我们看看那些成功人士小时候所接受的教育吧。美国前总统里根12岁的时候,因为踢足球时不小心把别人家的一块玻璃给弄坏了,但他的父亲没有责骂他也没有打他,只是对他说了一句话“陪玻璃的12。5美金我先借你,但这以后是要还的。”里根知道他父亲说到做到,所以他在以后的半年里一面读书一面打工挣钱,最后把12。5美金如数还给了他父亲。

    也许中国的国家教育已经领先,但要想成为教育大国恐怕还需要家长们的观念更新吧。



………【第六十六章 沉沦】………

    记得小学老师这么教育我们:“人生像一张白纸,你得往上面图画更多的成功,而不是什么败笔。”当时我们听了个个成竹在胸,以为自己回朝着所想的方向发展。

    到目前来说,发展还算顺利,可是好像离自己原来的目标偏了一点。还不完全是,是渐渐的看清楚所谓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

    中国特色即是先礼后宾。不管出了多大的事,先出钱,然后再处理事情。比如上次那场大火,死了19个消防队员,那个官先不管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到是屁颠屁颠的去慰问遇难者家属,总结的时候说:“这次大火中,群众没有伤亡,19名官兵在救火过程中牺牲了自己,保卫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安全。”好像这19个人是死的好,死的有价值。那确实是有价值,体现在“追加”烈士称号的时候。这暗示的是:你生前当然不能算烈士,没什么价值体现,死后才光容,死的好啊。当一个活着的人的价值抵不上一个死的,不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我说这起码是对人的不尊敬。

    后来究及起火原因,发现和自己的管理漏洞有关,这些官们表面不说,连忙再拜访受难者家属,拨款资助什么的,告慰自己的良心。

    这和“围观”的思想很像。只是“围观”是指不管出了多大的事,先看看,凑个热闹。只要不触犯自身的利益,就拍拍屁股走人,甚至看着别人吃亏。要是自己吃了亏,拼了命也得追回来。

    每每看到那些嗓门大的领导人嚷嚷着什么经济增长迅速的时候,走在街上不禁为众多的行乞者门叹气。也只能叹气,毕竟我沉沦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里,也必须做个十足的中国特色。



………【第六十七章 活着不要再等待】………

    活着不要再等待,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它不会因为你无知的等待而放慢脚步,人人都知道只有生命存在时,才会有美丽的世界,才会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