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作文写作第一范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中生作文写作第一范本- 第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同桌犹豫了下:“这个,结婚,然后生孩子,额,怎么跟个放牛娃似的啊?”

    我偷笑着说:“你自己说的啊!我没说。”

    这是个老问题了,很多人都发表过看法。放牛娃到底可怜吗?如果站在同桌的角度来看,她觉得是可怜的。而放牛娃自己觉得自己可怜吗?把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强加在别人身上而得出的结论只有在自己和于自己立场相同的人看来才是对的,而其他人则不是。同桌其实和放牛娃,很多人,包括我,都于放牛娃有相似之处,只是活着的条件有不同,而本质上无太大区别,那何必可怜别人呢?放大一下说,当自己可怜和别人的愚昧,而自己却和那些人也一样,那究竟谁最可怜呢?当然不是指同桌,我这是放大的说。

    从乡村走到城市,本质没变,只是**升级罢了。从城市走向乡村,本质也没变,而**降级了。当然还有其他别的因素,但无非都是想改变生活。养羊和读书,卖羊与工作,本质都一样,外在的不同罢了,都是为人生存繁衍而出现的,没值得可怜与鄙视的,我们都一样。

    突然下课了,我想了半天,都没听讲,不知道咋的,最近碰到个问题就这样似的想了半天,没人打扰停不下来。后来发现可人也想了这个问题,呵呵,不错呢他。



………【第三十章 说一位英雄】………

    曹*曾在煮酒论英雄时对刘备说:“天下英雄,惟使与*耳。”天下如此之大,英雄二字,谁才能真正的当之无愧?是曹*吗?虽然他有抱负有才华,可是却难逃“奸雄”之名,天下人唾弃他的高傲奸诈,背负骂名。那么是刘备吗?虽然他仁厚贤德,受人爱戴,却十分软弱没有王者霸气。依我看来,他们两位只能说是人中豪杰,却难当英雄二字。

    那才堪称英雄?不如让我来说说,他就是金庸笔下的乔峰。

    一说霸气

    能称为英雄的人,必然不会是畏畏缩缩,贪生怕死之辈。他必定有王者的豪迈与霸气。能够一呼而百应,令奸诈小人闻风丧胆。还记得乔峰从马夫人的处所出来时在门口遇到了丐帮的人,全冠清带头拦在门口挡住乔峰的去路想要置他于死地。乔峰气宇轩昂地站在门前,大呼一声:“我乔峰要走,你们谁敢阻拦?”立刻吓得丐帮的人马退后几步,全冠清也两腿发软差点跌到在地。还有一次,在少林召开的武林盟主大会上,星宿老仙丁春秋狂妄诬蔑丐帮武功。这是一段激昂的音乐响起,乔峰从天而降,大喊道:“是谁说能胜的了我丐帮的降龙十八掌?!”使得丁春秋惊惶地四处张望。往往是乔峰还未正式动手,磅礴的霸气就已经把敌人的士气挫伤了一大半。但是最能体现乔峰霸气的要数在聚贤庄内,乔峰为了保护阿朱,当众呵斥马夫人说:“就算天王老子,也无权向我发号施令!”在那种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险恶的情况下,乔峰竟然还能说出这样大义凛然的话来,可见他心中确实是有一种无所畏惧的气概。这也应了他常说的那句“我萧峰何惧!”

    二说执着

    乔峰的执着,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当然要数对报仇的执着。从一开始,乔峰就将人生的目标定在寻找“带头大哥”为父母报仇上。其间,他不惜一一寻遍知道“带头大哥”是谁的人,可惜的是,这些都连续遇害,使这个问题成了一个永远的谜团。虽然寻找杀父仇人的路十分艰苦,充满危险,可是乔峰从来没有说过放弃,反而使越挫越勇,从执着演变成了痴狂,所以才间接地害死了自己心爱的女子阿朱。这也是乔峰第二个执着的所在。乔峰这一生与阿朱相伴地日子虽然不久,但是在她死后却一直监守着对阿朱的爱,不肯接受其他的女子,也不肯再娶。虽然阿朱的妹妹阿紫对乔峰一片痴心,不惜为他牺牲一切,乔峰也只是婉言拒绝。甚至连照顾阿紫,也只是受了阿朱临终的嘱咐,不忍拒绝才这样做的。乔峰对阿朱的爱,不可说惊天动地,骇世惊俗,却是真心实意,催人泪下。

    三说诚意

    说到乔峰的诚意,绝对是无可置疑的。对于任何一个人,无论是敌是友,乔峰都是十分的尊敬从不恶语伤人。凭着他一颗真诚炽热的心,他交到了许多的朋友。其中包括二弟虚竹和三弟段誉,正因为有了这两个好号兄弟,才使他在许多生死关头能够全身而退,并且他们也给了乔峰许多鼓励和支持。在长白山上,他协助完颜阿骨打将发狂的烈马驯服,正是因为他的真挚感动了完颜氏,所以才得到了女真族的帮千年人参,救活了阿紫。在打猎时,乔峰意外地降服了大辽国的皇上耶律洪基,可出于义道,放了他一条生路。耶律洪基也是一个正义之人,当即与乔峰结为兄弟。虽然最后为了南下攻宋而与乔峰反目,但乔峰的诚意可见一斑。

    四说忠义

    古有云,忠字有八笔,每一笔都要用鲜血来写。这句话大概就是说的乔峰这样的人。虽然生为契丹人,但是却由汉人抚养长大,对汉人的养育之恩也未敢忘怀。在担任辽国的南院大王时,辽王觊觎中原的大好河山,想要挥师南下一举攻得宋朝国土,命令乔峰助他一臂之力。虽然这是一件为国效力的好事,可乔峰念在汉人有养育之恩,即使不能以涌泉报之,可也绝对不能忘恩负义。他毅然地选择了违抗圣旨,辽王一怒之下将他囚禁了起来。乔峰在监狱中,天天都有说客来劝他投降。可他宁愿死也不向辽王屈服。因为他认为,两国开战,无论胜负如何,受难的都只会是两国的百姓。尝尽了孤独的他不愿意看到千万的百姓失去亲人,颠沛流离。在他心中,种族的仇恨永远没有百姓的安居乐业重要。乔峰对国家尽忠,对朋友也尽义。面对一次次蔑视无限自己的丐帮,乔峰一次次的出手相救;在自己已经脱离危险的情况下却义无反顾地转身营救还在辽军包围下的少林长老;对康敏几度诱惑无动于衷。这些都使乔峰成为了正义的化生,使得天下邪恶之辈都惧怕乔峰二字。

    在《天龙八部》中的乔峰,从来没有被敌手打败,没有屈服的时候。可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中之王,最后却选择了自杀,给故事的结尾蒙上了一层惨淡的灰色。仔细想来,像乔峰这样武功天下无双的英雄豪杰,没有人能将他打败,也没有人能了解他内心的寂寞和痛楚。他或许内心十分苦涩,却绝对不会表露在脸上。他被汉人抚养,却流淌着契丹人的血液,最后居然被命令要杀死待自己如父母的宋国人。违背皇令,就是不忠;帮助宋人攻打辽国,就是不义。无论他怎么做他都得背负一方的骂名。而像他这样铁骨铮铮的汉子,又绝对不会选择逃避现实。所以他最后只能选择以死谢罪,这样真是最好的结果,恨他的人或许可以原谅他,爱他的人也会一辈子记住他。

    但是,乔峰是否可以不死呢?当初就跟着阿朱隐居山林,过着牧马放羊神仙般的生活,这样或许我的心中就不会有悲伤和遗憾了。可是又一想,如果真是这样,乔峰以上这些英雄的气质又无法表现出来,岂不是有违了英雄这两个字?何况,乔峰绝对不会将血海深仇埋藏在心底而选择苟且偷生,只要是他乔峰要做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拦!或许乔峰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可是在我心里,没有人能比得上他的侠气。

    英雄者,乔峰也!



………【第三十一章 学农感受】………

    真正的农村生活对一个从有记忆起就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是很陌生的。即使曾在电视或网络片面地了解了极少数关于农村的信息,所谓的农村对我来说还是非常抽象的。农村的生活是多姿多彩还是繁琐枯燥?农民是粗鲁无知还是热情大方?农民的生活是艰苦难耐还是快乐充实……面对种种未知的情况,我还真是非常好奇也非常庆幸有机会到宁乡的农村里去亲身体验!

    7月17日,由于一些特殊的个人事务,我在中午才赶到结队学校——宁乡四中。在那里的体育馆,我匆匆忙忙的听完领导讲话,认识了自己的结队伙伴。她姓杨,总是笑眯眯的,和善好客而热情。然后,我们搭乘公交车回家。途中看到许多同学,他们大都是顶着烈日、在路上步行的。大包小包的拖着、提着,很是狼狈。想想城市之中的汽车已经那么普及了,而这里连笔直平稳宽阔的马路都没有一条,这就是明显的城乡差别。弯曲的小路很是颠簸,即使是坐在车上也是颠得让人够呛。不过比起正午走在太阳下暴晒,这就不算什么了。经过整整2个多小时的车程、转了三趟车以后,“苦日子”没算白熬,我们总算头昏脑胀的来到了她家,真是不一般的辛苦阿!

    第二天清早被“杨宝宝”的弟弟吵醒,一瞬间还没反应过来自己身处何处。所以,当我从清凉的梦境中回到闷热的现实中时,还被周围的环境下了一跳。这一惊醒,我才发现自己早已是满头大汗。这一年之中最热的天气——伏旱将农村一幢幢的房屋摇身一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桑拿房,即使床上只铺了一张席子,头顶上电扇摇得呼呼响,闷热的环境还是让人直冒汗。所以这没空调的日子似乎有些难熬,想起自家的条件,伙伴的日子的确比我要苦多了。或许,我们是应该到农村来体验现在农民家的生活,看到自己的条件优势,更加懂得合理利用和珍惜这些优势,创造出让所有人都享受美好生活的未来。

    或许是因为家里人都很勤快,收割、晒谷、插秧他们都赶在前些日子做完了。刚来那天,我们只能哀叹着错过了好机会然后兴致**地观察她家养的小猪。不过这几天曾经随姐妹一起到过菜园,它就在屋后不远处。在那里我们还帮着姐妹扯了一些做菜要用的辣椒。不少熟透的辣椒都已经离蒂而落,让我们又可惜了好一阵。但农村的农活可不仅仅止这些,主要收入还是来自稻田的。

    在这里,每天的生活都是既有规律而且健康充实的。但是在精神生活层面,农村还是非常匮乏的。在姐妹价并没有看见什么书刊杂志,更别说报纸了。他们对外界的了解大概都是通过电视吧。而什么国际新闻、世界要事,劳动人民都是无暇顾及的。是由于劳动过忙,没有闲暇时间关心多余的事,还是劳动程度多大,没有多余的精力去顾及呢?或许是他们认为这些并不重要,对他们来说,只有家和田地才是最重要的吧!

    很羡慕农村的生活,很庆幸自己现在的生活。

    感谢学校给我们这个机会,让我们了解别人的生活,从而珍惜现在自己的生活。



………【第三十二章 得失相融】………

    漫漫人生的征程,谁能肯定是得还是失?我想无人能确切的回答。因为上帝在你的左手边拿掉一样东西,那么他将在你的右手边放上同等价值的东西。人生总是得失相融的,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为得而欢呼雀跃,为失而唉声叹气。坦然地接受得失,正确的面对得失,我们的人生才能相融更多的精彩!

    居里夫人——这个家喻户晓的伟人,曾荣获两次诺贝尔大奖。按常理来说她对这个奖牌应该十分宝贵才对。然而却有人发现,她把如此难得的奖牌让给小女儿当玩具耍。我想这绝对不是她对诺贝尔奖的亵渎,而是她对名利的淡泊。她没将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