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征服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征服史-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看着师傅们还在干活,曾瑜阻止了侍卫上前打扰的想法,轻轻的循步打量着挂着墙上的器具,有生活用的锄头,锅铲,菜刀,镰刀。也有军事用的铁刀,长矛,短矛,长枪,巨斧,铁盾,一件件无不是铁匠们的心血。

    无奈于产量太少问题,曾瑜也很纠结这个问题。新铁匠的上手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时间的经验才能熟练的打造器具。目前人手并不是很多,人手投入进去起效也慢,得好几年才能成为正式的铁匠。为了应对西凉铁骑打造五百根短矛,铁匠铺花了25个昼夜轮班才制成。

    这次曾瑜来一是感谢罗发,制造了出奇制胜的兵器,二是游说罗发,广招学徒,扩大铁匠铺的产量。

    罗发将打好的铁矛夹在水槽中,“吱啦”一声,白烟倏然飘起,淬火完成。一把寒光凛冽的凶器出炉了。这时才看见曾瑜一行人的过来,赶忙领着徒弟们过来拜见。

    曾瑜摇摇手说道:“哪来那么多虚礼,这次专门来感谢罗大师你在这次大胜中产生的巨大作用,掷矛兵果真是出其不意的奇兵,没有大师就没有现在安定的虎策府了,居功至伟呀!”

    罗发低着头嘿嘿的笑着,曾瑜也不介意,少说话多做事这才是技术人员该干的活。

    曾瑜接着说:“罗大师,有没想过把铁匠铺扩大扩大,如此牟利的技艺,大师一收徒都得排到长安城去了?”

    罗发这才说道:“我也想将产业扩大,但我的技艺可是从遥远的罗马流传下来的,祖宗为了逃避战乱来到此地,早立下规矩,技艺只能传授本族人。”

    曾瑜之前就已经问过他了,他也是以这个理由或者是铁匠上手太慢来回绝。觉得不能太勉强罗发,所以后面一直没提过。

    这次又来请罗发,一是因为现在铁矿石的产量增加了很多,铁器的产量却一直跟不上,既然有富裕的矿石为什么不多做点像短矛这般精悍的兵器,二是因为从马氏大营调来的军械毕竟有用完的一天,依靠外力走不长远,打铁还需自身硬,何况刚经历过大战,曾瑜这种渴求产量扩大的心理更加迫切了。拘泥于祖制,不得扩张,不得不诅咒万恶的封建主义。

    看着曾瑜低沉的脸色,罗发也怕恼了他,于是继续陈情道:“罗发流浪此地,多亏将军收留,定当精制锻造,不负将军所望。招收学徒之事,碍于祖制,罗发实在为难。”

    寡言少语的罗发也说不出个新鲜道理,曾瑜也是无语,抽空扔了个探查术过去:罗发,蓝色铁匠,力量31,体力30,速度2,忠诚65(技能:罗马铸造术(高级),能打造具有西方特色的器具)。强悍的属性,就连手下的武将和他相比都差之甚远,以前效力于董卓,董卓老家郿县的羌族因被董卓欺压多年,董卓一上京便叛乱起来了,后面经过马腾的平叛,方才安定下来,罗发也是随马腾部队流浪在天水地域,听闻野马山有铁矿,于是过来被曾瑜招揽。

    如此人才,曾瑜只能以利诱之,和颜蔼语的继续劝道:“大师的手艺,以小作坊的形式存在,实在太是可惜。我有鉴于匠人地位太低,有意成立工坊,坊主官职地位等同我现在最高能授予的都伯,俸禄参照于此。工坊内各种工匠技艺都会得到重视,工坊内的工匠们按照技艺的高低来划分俸禄和地位。坊主也想请大师您来担任。”

    罗发也有些意动,他也来回效力过好几个门阀,虽然他有一手好手艺,也只不过俸禄高点,说道地位那是一点都无,随便一个小吏都能使唤他,实在不爽。现在有提高整体工匠地位的机会摆在眼前,说不心动那是假的。祖宗的传承和提高地位的诱惑在他脑海转来转去。一时也下不定主意。

    这时,众人都没注意到,站在罗发身后的一名徒弟脸色一喜随即又恢复正常。

    曾瑜见罗发一时下不定决心,眼下事务繁多,只有拱手道别,改日再来拜访,对于扩大产量这是势在必行,只有多走几趟来说服,只要有磨杵成针的决心,不信达不到目标!

    来到校场,刘彪早在栅栏之处等候,见到曾瑜前来急忙凑了过来道:“主公,今日训练,发现士兵们和往常大不一样,士兵的反应能力,速度,力量都较往常高出不少。”

    曾瑜故作惊奇道:“是吗?这可是个好事!”

    刘彪也诧异道:“一夜之间,仿佛就跟马封麾下的正规军一样,进退有序,挥刀有力。”

    曾瑜笑着拍拍刘彪的肩膀:“走,领我进去瞧瞧。”

    校场内喊杀震天,队正前前后后吆喝着,一个个精壮的汉子挥舞着木制武器激烈的对抗着,满头满脸的汗珠子也阻挡不了他们的激情,曾瑜挑选了一个手持刀盾的士兵探查了下:刀盾兵(汉军),生命65,勇武5,速度3,忠诚100,耗粮100单位。装备:粗制皮甲+防御20点,木盾+防御10点,木刀+3攻击。

    不错,再选了一个手持长枪的士兵探查:长枪兵(汉军),生命39,勇武7,速度4,忠诚100,耗粮100单位。装备:粗制皮甲+防御20点,木枪+3攻击。

    看来不光兵营招募的新兵会升级到初级兵种,现有的士兵都升级到了初级兵种,实力上升了一大截,不过现在正面对抗西凉铁骑,下场还是一样。曾瑜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让新鲜的空气充满全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踏实的将每一步做好,才是他现在该做的事。
第16章 内政(二)
    刘彪很用心的指着校场的士兵们跟曾瑜解释每种兵种的搭配,例如成建制的长枪兵聚集结阵,一堆长枪斜向45°,可以有效杀伤骑兵的冲锋。刀盾兵可以挡住长枪兵的攻击,也可以遏制弓箭兵的杀伤力,可是挡不住铁骑的一波冲锋,单一的兵种都不是万能的,像弓箭兵利用好战场距离,地利因素,有着刀盾兵在前面格挡,能很轻松的打残单一的长枪兵或者单一的刀盾兵部队,曾瑜听的津津有味。

    不过很可惜,刘彪也是半桶水,都是从兵书里面自学的,让曾瑜听到后面意犹未尽。

    检阅了校场之后,刘彪接着向导,一行人又走向掷矛兵训练场所。

    掷矛兵的投射训练都是用铁矛远距离投射,需要的场地都比较大,一般都是在虎策府外面的平地上,随着虎策府面积的扩大,一行人也走了好些时候才走到这里。

    此时负责掷矛兵训练的刘虎领着斥候在外面布点,接待的人是掷矛兵的一名队正。

    掷矛兵采取的是复合训练方法,取50米外草人为目标,每位士兵后背都插着两把短矛和一把长刀,训练要求是快,狠。掷矛兵从后背抽矛出来的速度快慢也是审核标准之一,战场瞬息万变,一两秒的领先也是致命的。狠的标准是目标为草人的头或者胸部,准也包括在狠之中。然后在短矛投出去的同时,必须的快速抽出刀奔向草人,最快割下草人头的前三为一轮的三甲,连续进入十天的三甲便可以授队正。

    掷矛兵选的募兵条件都是全虎策府最好的。只有达到体壮,臂长者两个条件才能入选,入选就是双倍俸禄,精卒标准。

    张逗儿就在训练的掷矛兵里面,眼尖的他在众多的人群中发现了曾瑜,赶紧深深呼吸提好精气神,眼光紧紧的瞅着50米外的草人,心里暗道:“草人呀,草人,你可是我升官发财的好哥们!这次可别辜负了哥们,将首级拿来借给哥们用一用,回头哥们给你扎个更大的头。”

    训练很快就开始了。立定,整个场地一片寂静。

    大约10秒后,哨响!哗啦,哗啦的抽矛声,呼呼的投射声,瞬间呵成!

    随着唰唰声的响起,对面稻草人一一倒下,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紧接着就是震天的齐喊,这也是操练的一部分,嗓门喊得大,士气就充足,还可以震慑敌人,这是刘虎总结出来的经验。大汉们纷纷抽出长刀,往着倒下的稻草人奔跑过去,他们的任务是将稻草人的人头割下来。

    张逗儿却是太紧张,平常都是跑第一的他,居然慢了一步,和他同宿一营的黄瓜儿居然跑他前面去了。

    “决不允许!我才是第一!”张逗儿暗暗的对自己说,血脉贲张的他一阵疾跑拉近了距离,狠狠的左脚用力点地,蹦了起来,借着推劲狠狠的将右脚落在黄瓜儿的前面,一落地又是一阵疾跑终于将黄瓜儿给甩开了,50米并不远,抢回了领先,就意味着冠军。可是不幸,紧张的时候,越容易犯错。这不,刀砍偏了,居然砍下了稻草人的脚!

    看着曾瑜一行悄悄的离开,张逗儿肠子都悔青了,若能在主公面前长长脸!还用继续在这当个小队正吗?看着还挂在稻草人脖子上的头颅,气不打一处来,用力一踹,稻草人踢的散架,一根根的草到处飘,方才解气!

    ……………………

    “主公,刚才领先的士兵仿佛认出你来了,紧张的好不容易扳回第一,居然刀没拿稳,砍错地方了。”随员调侃道。

    刘彪轻哼一声,不屑着说:“看来得派人重掌掷矛兵,刘虎在外头忙着斥候布点,也没空管掷矛兵这一块,刀拿不稳的也能跑第一。”

    曾瑜在投矛兵里看出来现代军事的模式,例如站队,抽矛,投矛都是整齐统一。觉得这种模式训练还不错,刚才那位汉子他也注意到了,好像以前刘虎跟他推荐过,是通过校场比武应征的,手底功夫也有两下,功利心也有点。功利心曾瑜一点都不放在眼里,有**才会有动力,人人都想当圣人,谁来给他打仗?若是以后有机会倒也可以提拔提拔。

    回到城里已经到了晌午,虽然虎策府系统认定的等级还是中等村,在曾瑜眼里也有点小镇的模样了,系统也没提示下一步升级所需要的建筑或者是材料。

    匆匆的吃过午饭,将这次大胜的战报整理好,让侍卫给马封送了过去,这是身为手下对领导的尊重,切不可忘记了。只是在战报上缩小了战利品的数量,割下敌酋的首级,再将一些伤残的俘虏和战马给送过去孝敬,相信马封更为倚重他。

    忙完这些,便让人把李奉孝给喊来,接着一行人又匆忙的赶往城墙。领地的逐渐扩大,曾瑜这时才觉得当好一个领主也是很费劲的事情,话说这些招募的流民当中,勇武之士也有不少,但是要找出一两个内政的好手,真是太难,这是不是因为古代识字率太低的缘故?看来以后的目标该适当的留意附近的玩家,不过这野马山实在有点小,尤其被马封清理过一次,刷新来的玩家也就只有上次参与马胡同酒宴的那两三个。

    好在李奉孝虽然对打仗,战略这方面不在行,在内政方面还是有特长的,挖城外壕沟,借用了大批的俘虏,分管的井井有条,俘虏们一点闹腾都没。

    这次曾瑜就是来查看城墙外城防的,经过西凉铁骑在城门的嚣张,撑开弓都能直接射到城墙上面,城里城外的城防布局也成了曾瑜的心头大事了。

    初步的打算在城墙外面建立瓮城,外面再环绕护城壕,护城壕一直挖到小河那,选址的时候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