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等到秦王反悔派兵追来时,他们早已离境很远了。



………【第二十三节 燕昭王求贤】………

    孟尝君被撤了相位以后,齐湣王又和楚、魏两国灭了宋国,更加骄横起来。齐国的军队在燕国大肆抢掠,燕国遍地战火,人民奋起抵抗,在太子平的带领下,齐*终于仓惶撤出燕国。齐国撤离燕国以后,燕国人民拥戴太子平继位,称为燕昭王。燕昭王卑躬屈节,用重金招揽人才,想利用这些人为燕国报仇。

    他找到郭隗说:“齐国乘着我国内乱袭击打败了我们,先王之耻要雪洗,但燕国势单力薄,找齐国报仇不是对手,请问怎样才能报国仇呢?”

    郭隗回答说:“你要是能卑躬屈节善待人才,真诚接受他们的教诲,那么胜过你百倍的人才就会来投奔你;要是你能*劳在前,休息在后,积极耐心地向别人请教,那么能力胜过自己十倍的人才就会来到你的身边;要是你事事紧跟别人后面,那么和你一样的人就会来投靠你。”

    昭王说:我将拜见谁合适呢?

    郭隗回答说:“我听说古代的国君,有用千金去购买千里马的,三年没买到,他的一个随从用三个月找到了千里马,但马已死了,随从用五百金买回了马的骨头,回来向国君交差。国君大发脾气:‘我要的是活马,死马有什么用处?’随从回答说:‘死马都花五百金,何况活马?天下人一定会觉得您会出高价买好马,千里马很快就会来了。’于是不到一年,能跑千里的马送来了三匹。如今您要是真想得到人才,那就先从我郭隗开始。连我郭隗这样的人都能得到重用,何况那些比我更优秀的人呢?那些人才难道还会嫌燕国远在千里之外而不来吗?”

    于是,燕昭王为郭隗建了住宅并尊他为师。乐毅从魏国去,邹衍从齐国去,剧辛从赵国去。燕昭王得到贤才无数,再加上励精图治,和百姓同甘共苦,燕国渐渐富强起来。



………【第二十四节 楚大夫屈原沉江】………

    秦国打败楚国后,秦昭襄王即位,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相会,订立盟约。

    楚怀王接到秦昭襄王的信后跟大臣们商量,不去呢,怕得罪秦国;去呢,又怕出危险。大夫屈原对楚怀王说:“秦国如豺狼,大王一去,准上他们的圈套。”

    可是怀王的儿子公子子兰却一个劲儿劝楚怀王去,楚怀王听信了公子子兰的话,就上秦国去了。然而,楚怀*踏进秦国的武关,就被秦国预先埋伏下的人马截断了后路。秦昭襄王楚怀王押到咸阳软禁起来,要楚国大臣拿土地来赎才放他。楚怀王在秦国被押了一年多,吃尽苦头。他冒险逃出咸阳,又被秦国派兵追捕了回去。他连气带病,没有多久就死在秦国。

    楚国人心里很不平。特别是大夫屈原,更是力劝楚顷襄王搜罗人才,远离小人,鼓励将士,*练兵马,为国家和怀王报仇雪耻。可是他这种劝告不但不顶事,反倒招来了令尹子兰和靳尚等人的仇视。楚顷襄王把屈原革了职,放逐到湘南去。

    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倒被奸臣排挤出去,到了湘南以后,经常在汨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世人皆浊我独清,世人皆醉我独醒。”他在诗歌里,痛斥*的小人,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心情,对楚国的一草一木,都寄托了无限的深情。

    到了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他终于抱着一块大石头,跳到汨罗江里自杀了。



………【第二十五节 蔺相如完璧归赵】………

    秦国国君昭襄王听说赵国有一块价值的和氏璧,非常想得到,于是派使者带着国书去见赵惠文王,说愿意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壁,希望赵王答应。

    赵惠文王和大臣议论了半天,不能决定该怎么办。这时,蔺相如说:“秦国强,赵国弱,不答应不行。就由我带和氏璧到秦国走一遭吧。”

    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到了咸阳,把和氏壁献上去。可是老半天后,也不见秦王提换城的事。他知道秦昭襄王不是真心拿城来换璧。于是急中生智,对秦昭襄王说:“这块璧虽说挺名贵,可是也有点小毛病,让我来指给大王看。”

    秦昭襄王信以为真,就吩咐侍从把和氏璧递给蔺相如。

    蔺相如一拿到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宫殿上的一根大柱子,怒气冲冲地说:“大王说愿用十五座城来换赵国的璧。赵王诚心诚意派我把璧送来。可是,大王并没有交换的诚意。如今璧在我手里。大王要是逼我的话,我宁可把我的脑袋和这块璧在这柱子上一同砸碎!”

    秦昭襄王怕他真的砸坏了璧,连忙命令大臣拿上地图来,并且把准备换给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蔺相如看。

    蔺相如说:“赵王送璧到秦国来之前,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堂上举行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大王如果诚意换璧,也应当斋戒五天,然后再举行一个接受璧的仪式,我才敢把璧奉上。”

    过了五天,秦昭襄王召集大臣们和别国在咸阳的使臣,在朝堂举行接受和氏璧的仪式,蔺相如早叫一个随从的人打扮成买卖人的模样,把璧贴身藏着,偷偷地从小道跑回赵国去了。

    蔺相如对秦王说:“天下诸侯都知道秦是强国,赵是弱国。大王真要那块璧的话,请先把那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然后打发使者跟我一起到赵国去取壁。赵国得到了十五座城以后,决不敢不把璧交出来。”

    秦昭襄王听后,只得说:“一块璧不过是一块璧,不应该为这件事伤了两家的和气。”

    结果,秦王让蔺相如回赵国去了。史称“完璧归赵”。



………【第二十六节 廉颇负荆请罪】………

    蔺相如为赵国接连立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等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可正巧碰倒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蔺相如手下的门客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却说:“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可是为了保卫赵国,我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所以,我宁愿容让点儿。”

    廉颇知道后,感到十分惭愧。他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冰释前嫌,史称“负荆请罪”。



………【第二十七节 赵括纸上谈兵】………

    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小时候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赵孝成王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范雎散播流言,几天后,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派他去攻打秦军,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然而,赵括只知纸上谈兵,不会临阵应变,那边白起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谈何容易。最后,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全部覆没。



………【第二十八节 毛遂自我推荐】………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和楚国求救,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率兵救赵国。

    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王吓坏了,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国派使者向魏国催促进兵。魏安釐王想要进兵,怕得罪秦国;不进兵吧,又怕得罪赵国,只好不进不退地停着。

    赵王非常着急,叫平原君给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因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两家是亲戚。信陵君接到信,三番五次地央告魏安釐王命令晋鄙进兵。魏王说什么也不答应。信陵君无奈之际,他的朋友侯嬴信陵君说:“咱们大王宫里有个最宠爱的如姬,听说兵符藏在大王的卧室里,只有如姬能把它拿到手。”信陵君听了,如梦初醒。他曾为如姬报过杀父之仇。

    于是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王龁带兵败退,还有二万名秦兵被赵兵围困住,投降了。赵军大胜,邯郸之围被解。

    信陵君解除了邯郸之围,同时也保全了赵国。赵孝成王和平原君亲自到城外迎接他,以表达感激之情,史称“信陵君窃符救赵”。



………【第二十九节 信陵君窃符救赵】………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和楚国求救,楚国派兵救赵的同时,魏国也接受了赵国求援的要求。魏安釐王派大将晋鄙率兵救赵国。

    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说:“邯郸早晚得被秦国打下来。谁敢去救,等我灭了赵国,就攻打谁。”魏王吓坏了,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国派使者向魏国催促进兵。魏安釐王想要进兵,怕得罪秦国;不进兵吧,又怕得罪赵国,只好不进不退地停着。

    赵王非常着急,叫平原君给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因为平原君的夫人是信陵君的姐姐,两家是亲戚。信陵君接到信,三番五次地央告魏安釐王命令晋鄙进兵。魏王说什么也不答应。信陵君无奈之际,他的朋友侯嬴信陵君说:“咱们大王宫里有个最宠爱的如姬,听说兵符藏在大王的卧室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