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明- 第20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坤郑重的磕头,然后告退了。
    看着他的远去,郭云龙忍不住摇摇头,“国公爷,杨坤人品还不算太差,国公爷您何必让他送死呢?”
    “送死?什么话?”
    “海外风急浪高,十死无生,他们都是北方人,又不熟悉海上的情况,恐怕凶多吉少啊。”
    “十死无生,那汤若望他们怎么来的,夷人成百上千的来到了中华,有商人买丝绸瓷器,有炮兵水手充当雇佣兵,有传教士跑过来传递福音。怎么没见他们都死了?”
    “这……”郭云龙一下子就被问住了:“国公爷,您是真想经营海外不成?”
    “那是自然,你们掰着手指头算算,对付鞑子需要多少年?”
    郭云龙低着脑袋,忍不住盘算起来:“国公爷,以卑职来看,再有两三年,强弱之势就会逆转,五年之内就能决战,最迟不会超过十年,我军就能打到关外。”
    “十年,听起来不断,可是到那时候,你们这些人也不过三十出头,不到四十,正是建功立业的年纪。是封妻荫子,躲在家里头生孩子,还是在外打拼,开疆拓土?”
    “自然是开疆拓土!”郭云龙几乎脱口而出。
    说起来武将也够悲剧的,除了开国的一大批人能够靠着功劳,名标青史,搏一个富贵绵长,但是往后武人出头的机会就太少了。原因也很简单,天下太平了,武将自然就要靠边!
    “哈哈哈,你们放心吧,跟着本爵。永远不愁没仗打,封侯封公,就看手里的三尺剑!”
    一个集团,总要有奋斗目标才行。跟着顾振华。什么时候,都能找到前进的方向。
    顾振华带着人马终于回到了汲县。所过之地,安**的将士,城中的民众纷纷出来劳军,送来了酒肉。大家连吃带喝,就仿佛是提前过了年一般,格外的畅快。
    顾振华也知道士兵打仗太辛苦了,因此就稍微放松了一点,让大家恢复疲乏的身体。不过他可没有休息的时间,他即刻就找来了李济伯沟通情况。
    “国公爷,沁阳一战。清化镇一战,杀敌两万,大破敌胆,实在是可喜可贺。全军上下,都格外的振奋啊!”
    “李先生,说起来,的确不容易,几日之功,要是李自成战败的消息先传来,只怕我们不但赢不了,还有输的危险啊。”
    “啊!”李济伯大吃了一惊:“李自成败了?”
    “的确,就在沁阳之战开始的时候,据说是有叛徒出卖,阿济格偷袭得手,杀进了延安。”
    “这,这不对啊!”
    “有什么不对的?”
    李济伯摇着头说道:“国公爷,就在几天前,豪格主动带着人马退出了二十里,新乡和胙城方向的军队也都撤回去了。我还当陕西那边消息不妙,他们收缩兵力呢!”
    顾振华顿时也瞪大了眼睛:“难道是他们消息得到的太晚,还没弄清楚情况,就退兵了?”
    李济伯摇了摇头:“不像是这么回事,鞑子撤退的时候,格外的谨慎,而且这几天我也派人手去侦查,发现鞑子还有继续撤退的迹象,实在是有些怪异!”
    “按照道理来说,鞑子应该比国公爷先得到消息。有了这种好消息,鞑子又岂能轻易退后啊!”
    顾振华也是大惑不解,按理说鞑子就应该乘胜向安**施压,就算打不下来,也不能让安**舒舒服服过日子啊,这可是领兵的常识,豪格不可能不知道。
    “李先生,既然鞑子的动静怪异,那我们不妨逼着他们现出原形。”
    “国公爷有什么妙计吗?”
    “哈哈哈,我不是砍了不少的脑袋吗,还有那么多的俘虏,咱们就在鞑子的眼皮子地下摆上一座京观,不愁鞑子不出来!”
    李济伯顿时也笑道:“敲山震虎,这个主意不错,只是要防备好鞑子的突袭。”
    “有了翼骑兵,还有自生火铳,鞑子要是敢玩偷袭,那是他们自找麻烦。”顾振华信心十足的说道。
    果然到了第二天,顾振华就安排士兵,拉着一车车的人头,到了汲县北方十多里地的一个小村子。这里原本有上百家住户,历经了战乱之后,这里已经没有什么人了。不过好在地方开阔平坦,视线非常好。距离鞑子的营地只有七里左右,骑兵只要一冲锋,就能杀到眼前。
    士兵们战战兢兢,先是把尼堪的人皮大旗戳在了地上,然后就开始拿着人头垒京观。先是在下面铺上了一层脑袋,然后不断的垒高,就像是建金字塔一样。
    眼看着京观越来越高,一个个鞑子面目狰狞,格外的恐怖,可是偏偏就没有鞑子过来,甚至连侦察兵都看不到,弄得大家一头雾水。
    “去,拉两百个俘虏过来!”
    周英杰一声令下,早有士兵弄来了二百个俘虏,把他们一字排开。
    “你们睁开狗眼看看,不远处就是鞑子的大营,里面就龟缩着你们的酋奴,不过我告诉你们,即便是如此,也没人能救得了你们!”
    “来人,行刑!”
    刽子手捧着鬼头刀,站在了鞑子的身后,一个个挥动着雪亮的鬼头刀,伴随着鞑子的痛叫声,一颗颗的脑袋飞出好远。
    士兵们把脑袋拾了回来,又堆在了京观上面。
    一连砍了两刻钟,杀猪一样的声音根本没有停过,周英杰早就被神经绷紧了,他举着望远镜,不断的观察。
    只见鞑子的大营之中,安静的吓人,一点声音都没有。俗话说泥人还有三分火气,难道鞑子就能这么看着他们的人被杀吗!
    是不是有什么阴谋,他们想要玩偷袭?
    周英杰急忙让士兵做好准备,应付随时的危机,可是等了许久,警报终于解除了原来鞑子真的不想管这些,竟然连侦察兵都派不出来。
    顿时周英杰都有点愤怒了,摆脱老子这么卖力的演出,鞑子怎么不配合一下,好歹派出几个人啊!
    眼看着京观堆了起来,但是却没有一点动静,周英杰格外的气氛。
    “走,跟着我去鞑子的大营前,看看这帮家伙究竟再搞什么鬼!”
    士兵们纷纷跟着周英杰,像是一阵旋风,冲到了鞑子的营前,相距还不到二百步。终于有些看守营门的鞑子发觉了他们,纷纷纵马冲了上来。
    周英杰也不恋战,当即抽弓搭箭,向着鞑子射出了几十张箭书。
    “鞑子,你们听着,尼堪被被做成了旗面,上万鞑子砍了脑袋,堆成了京观,就在你们前面不到十里,欢迎你们去欣赏啊!”
    “快去看吧,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
    “看到了他们,也就知道你们的下场了,狗鞑子,你们都会死光的!”
    周英杰带着人马,绕着营门来回跑了两三趟,终于有一些鞑子追了出去。周英杰调转马头,当即就跑,想把鞑子引入提前准备的陷阱,可是鞑子跑出来没有几百米,顿时又缩回去了!
    “我,没看错吧,这还是鞑子吗?”
    周英杰一头的雾水,实在是想不明白,鞑子怎么变得这么老实软弱了。
    他当然不知道,就在他们射出了箭书的第一时间,就有人捧着箭书,跑到了中军大帐,送到了豪格的面前。
    这时候豪格勉强掀开了锦被,露出了脑袋,看到的人顿时吓得浑身发颤。
    只见豪格的脸上,手上,全都是一个黄豆粒大小的水泡,有的已经破了,流着黄水,还有斑斑的血迹。豪格久经大敌,这种大将寻常疼痛根本不会在乎。但是他确实忍受不住,频频的用手挠着水泡,龇牙咧嘴,别提多痛苦了!
    “王爷,您看该怎么办啊?”
    还没等豪格看到箭书,突然有军医从外面跌跌撞撞跑了进来,脸色都变绿了,结结巴巴的说道:“王,王,王爷,大事不好了,满达海死了!”
    什么!
    豪格顿时浑身无力,一下子倒在了床上。
    “这个狗奴才,他怎么就死了,本王可是他传染的,本王该怎么办,该怎么办啊?”
    “王爷,别着急,总有办法的,多少得天花的,都活了下来,您老人家有百灵相助,绝对不会有事的!”

第二百三十九章 吓死豪格
    连绵的大雪,一层接着一层,京城到处都是厚厚的积雪,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就会有冻死的乞丐。
    大清早,衙门的差役推着小车,将一具具的尸体扔到车上,然后送到城外的乱葬岗子,草草的丢掉。
    这几乎是每场大雪之后,必然的事情。老孙和老王搜检了十几条街道胡同,找到了三具尸体,全都是瘦骨嶙峋的,又一个十岁出头的孩子,还伸着一只手,仿佛是在讨要食物。
    看到了这里,老孙也忍不住叹了口气:“哎,来生别再托生穷人了,哪管给富贵人家当狗,也比当人有滋味。”
    老王也笑道:“谁说不是呢,昨天的时候,我路过富贝勒的府上,看见他们家里头倒出来的泔水都飘着一层厚厚的红油,倒在了水沟里,不少乞丐就去抢。别说是他们,就算是我看了都眼馋!”
    “嘿嘿,眼馋什么,人家是主子,咱们都是奴仆,穿上了这身衣服,还指望着有好日子过吗,能吃上一口就行了!”
    这两个差役一面说着,一面向城外缓缓的走去,绕过了几条胡同,经过菜市口,前面离着宣武门不远。
    “老孙,你说说,这四九城就是规矩大,哪个城门走什么,都有规矩,崇文门走酒车,朝阳门走粮车,德胜门走兵车,阜成门走煤车,到了这宣武门,菜市口,杀人的地方,就要走丧车!”
    老王这在叨念着,一旁的老孙突然一抬头,急忙拉住了他。
    “别废话了!”
    “咋了?”
    “你看那是什么?”
    顺着老孙的手指方向,老王看了过去,只见街道之上,正有一队灵车,前后送葬的足有几百位,打着各式各样的旗号,有肃静回避牌。四贤画像,纸人纸马,所有人穿的都跟一团雪似的。鼓乐喧天,打得铜锣。震天动地。
    在最前面还有一个撒纸钱的,一把纸钱节节高,满天开花,哭声不绝。
    一看这个排场,肯定是什么达官显贵死了,老孙他们急忙都躲在了胡同口,也不敢往前走,偷偷抬起头,看着这些人。
    “老王,你说这是谁家出殡啊?”
    “看样子官不能小了。至少是个王爷贝勒一类的。”
    正说话之间,一旁有个烤白薯的老头,压低了声音,悄悄说道:“听说是福贝勒的大老婆,正房夫人。刚刚从关外搬过来,没有俩月就死了。”
    “啊?”老孙急忙压低了声音:“我记得这些天死的人不少,到底是得了什么病啊?”
    烤白薯的老头向着四周看了看,低低的声音说道:“二位官差,咱们关系不错,我和你们说实话,你们可别外传啊。前两天我听买白薯的差官闲谈的时候说京城又闹了天花。死的人不少。”
    “天花?”老王摇了摇头:“不对啊,要是闹天花,哪次不是死不少老百姓,可是怎么没听说哪有百姓死了啊?”
    “哎,这就是这次天花闹得邪性的地方!”老头说道:“听说啊,九成都是朝廷的达官显宦染上的。就拿福贝勒来说。听说最近也染上了,正卧床不起呢,也不知道能不能挺过去!”
    “听说没有,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从什么时候开始传染的?”
    “实不相瞒。也就是十天半个月的时间!”老头摇头说道:“最早就是在刺杀多铎王爷的第八天!有人就说,那位姑娘是痘神派来的,要惩罚鞑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