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娱乐中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娱乐中华- 第14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应该已经可以震慑住国内的观众了。”

    见欧阳常林对他们的成果表示肯定,李刚听了心中一喜。他瞥了赵宇一眼,不知道这位大导演的意见如何,这位爷可是个难伺候的主。

    果然,赵宇看着画面效果,一脸的严肃表情,慢慢地,额前的眉头越皱越紧。

    李刚心中一紧,难道还是有问题吗?

    他知道,前段时间,赵宇对他们做出来的许多三维图像并不满意,认为许多场景画面的构造上,缺乏想象力。只是,飞腾的人才水平就这样,想象力这种抽象的、比较艺术的东西,哪里是你想要就一定有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改返工后,赵宇也只得承认,公司特效部的能力也就如此,勉勉强强接受了他们的成果。

    现在,赵宇对画面效果皱眉,不满意的应该不是三维图像,应该是合成后的效果。

    果然,赵宇要说的就是这个方面。

    “难道你们不觉得,三维图像与实拍的天空背景以及人物之间,并不是太协调吗?仔细看,还是能看出来一部分是实拍图像一部分是电脑图像,两者之间没有做到有效融合!”

    他以前也经常看工程师们制作的三维图像,当时虽然觉得少了点想象力,但看着还是挺真实的。可现在与实拍图像一合成,两相对比下,立时就感觉到三维图像还是有些假。

    李刚脑门一阵生疼,他当然知道画面合成的效果还有待改进,但作为项目总监,他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和逼真的画面效果之间做一个有效的平衡,不然,他们的工作就是干到牛年马月也完不成。

    “赵导,你说的问题,其实就是个三维图像的渲染问题,我们飞腾也不是不能做的更好,但这会相当的花费时间。”

    为了让赵宇便与理解这其中所要花费的时间精力,他向赵宇简单的做了个比较:“三维图像,渲染的周期越长,效果就越好。

    我们知道,1秒钟镜头有25帧画面。依我们飞腾的技术水平估算,每帧画面要达到初等渲染品质,需要每个工程师耗时1小时,现在你能看到的不少港台武侠神话剧中一些武功类的cg画面,就是初等渲染品质。

    每帧画面要达到中等渲染品质,则需要每个工程师耗时8小时,中等渲染品质就能达到赵导你说的,在电视剧中让观众看不出这是cg动画;而达到最高品质需要40多小时,这就是电影cg特效的要求了。

    赵导你现在看到我们制作的这个画面渲染品质,高于初等渲染,低于中等渲染,需要我们每个工程师耗时2小时左右。主要是在工期与效果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所以,我们的画面品质,优于现在国内能看到的所有武侠神话类电视剧,但观众如果稍微仔细观察的话,还是能发现出真实影像与三维动画之间的差别的。

    赵导你也知道,《春光灿烂》这个项目,直接用到三维图像的镜头,一共有80分钟左右。我们飞腾现在共有60个工程师在做三维特效,日夜加班,用了将近半年时间,才使画面效果达到现在这个水平。”

    李刚这一番话,已经把时间与画面品质之间的关系,给赵宇讲得很清楚了。

    想要更加逼真的效果,还是选择工期,难题踢回给了赵宇自己。

    “也就是说,如果我想《春光灿烂》达到完全真实的效果,就必须要花四倍的时间?也就是还需要18个月的额外制作时间?”

    李刚点点头,这正是他所要表达的。不是不能,是不为也。

    18个月?这绝对不行。

    不说漫长的制作周期,投资成本会大幅增加,在档期上也是不被允许的。要知道电视剧这种东西,如果制作太久是会导致电视剧变差的,毕竟现在的发展太快了。

    浙台有投资的电视剧早在3月份就已制作完成,因为听说自己的《春光灿烂》要4月初才完成,特意放出声来,说会精益求精,等着他的《春光灿烂》一起上档。赵宇这时要是又宣布出品时间要两年后,定会被别人讥笑为临阵脱逃。那他赵宇,他们天娱传媒,欧阳常林还有什么脸面。

    可要是就这么算了,他心里也是不愿意的。他脑中经过后世众多特效大片的轰炸,对眼前这种马马虎虎的效果实在有些看不上眼。

    1500万的巨资花下去,难道就只能收获这种水平的成果吗?

    作为一部特效大片,他要的惊艳的效果。

    想让观众惊艳,视觉特效上就必须做到真实。要是观众稍微用心观察,就能发现瑕疵,那还做什么特效?

    李刚把渲染效果分成初级、中级、高级,赵宇其实并不以为然。在他的心中,只有两种效果,一种是成功欺骗了观众的眼睛的,一种是不能欺骗观众眼睛的。欺骗成功的特效就是成功的特效,欺骗不成功的,就是失败的特效。

    眼前的三维图像特效,就是失败的特效。他不能容忍将失败品推向市场。

    “我已经决定了,图像渲染效果还要继续做,直到让观众找不出瑕疵为止!”

    欧阳常林有意见了:“赵宇,国内观众可都等着我们对阵《冬至》的好戏呢,大幅拖延工期,很影响我们电视台的声誉啊。”

    他觉得现在的效果已经很不错了,也没必要为了这么点瑕疵,让湖湘背上个怯战的名声啊?(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七章 跳票王 中
    毕竟湖湘卫视与浙台的竞争已经白热话了,整个电视界都在看着呢。

    赵宇肚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方案,他说道:“当然不可能再给18个月的时间,我的打算是,把我们的《春光灿烂》档期移到8月份的暑假档,给特效部门再挤出两个月的制作时间。”

    “欧阳伯伯你觉得怎么样,毕竟我们春光还是比较适合学生们看的。”

    “好,非常不错。“欧阳常林点头道”

    他转头对李刚吩咐道:“飞腾从其他组再调部分工程师参与图像渲染工作,没问题吧?”

    既然赵宇选择了要产品质量,李刚也没什么意见。作为一个工程师老总,他自己何尝不想自己公司出的作品,质量一流,先前只是碍于工期,不得不做妥协罢了。

    李刚点点头,“可以,就算是有不少生手,单是做图像渲染的话,还是可以很快学起来的。”

    他估摸一番后,回道:“多出来额外两个月时间,其他组的工程师差不多都有空了,我估计能额外再调配60多的工程师过来。”

    虽然工程师增加了一倍,但两个月时间,还是无法完成任务。还需要在工作量上,再做些削减。

    “对了,制片人张记中应该也在飞腾吧?”赵宇在飞腾巡视进度时,经常能看到张记中的身影,便有此一问。

    “在呢,他跟你一样,也是个喜欢搞视效的。剧组拍摄任务一完成,他就天天蹲在我们飞腾监督后期制作了,现在应该在隔壁吧!”

    李刚见赵宇问道张记中,知道他有事情交代,便去隔壁将张记中叫了过来。

    大胡子一过来,看见赵宇。问道:“小赵,什么事?”

    “是这样的,原来的三维特效的渲染品质我不太满意,可工期又比较紧,我只能在工作量上做些调整。原本,本剧的三维特效镜头有80分钟左右,现在,我要把它压缩到20…30分钟左右。把原本那些做的不怎么样的三维特效镜头镜头都删了,集中精力将剩余的这些镜头做到极致。”

    他看了看李刚等人,右拳锤到桌面上。“我的原则是,宁缺毋滥。”

    听赵宇要删除将近一大半的三维镜头,李刚有点肉疼。虽然制作出的这些三维图像有好有坏,质量参差不齐,但毕竟都是他们飞腾工程师们的心血啊。

    赵宇继续吩咐道:“既然好些镜头要删除,为了保持剧集的完整性,就必须用其他实景镜头代替。我们几个人要商量下,那些镜头可以留,那些镜头可以删。可能部分镜头还需要补拍。这就要劳烦老张你来组织拍摄了,我要留在飞腾与工程师一起做后期。”

    “好的!”

    张记中点点头表示同意。

    他自己现在对做特效的麻烦也是深有体会,当下就感叹道:“小赵,这电脑特效。真是看起来很美,做起来却是很累。你不知道,我前期带队拍摄的那些自然风光,现在很多根本就合不进我们这部剧中。这些工程师老说这里不行。那里不行。哎,太可惜了,有些镜头。我们可都是动用了航拍的,最后好多都没用上。”

    在后期制作中,实景的背景合成特效,都是张记中在负责监督的,赵宇自己主要负责监督化妆特效与三维特效制作。从张记中的话中,赵宇也知道他那边的工作也不是那么的顺风顺水。

    赵宇倒是宽慰起来:“算了,老张,也是我们第一次干这么大的项目,前期准备还是太匆忙了。你可能也知道,我们公司投资了一家美国电影公司拍摄《蜘蛛侠2》。这也是部视效大片,可人家那是从01年就开始准备这个项目了,直到两年后的现在,才开始动手拍摄。相比较而言,我们《春光灿烂》工作确实是做得有点马虎,也难怪我们现在会状况不断。”

    听赵宇讲起《蜘蛛侠2》,张记中似乎很有兴趣。

    “小赵,听说我们公司要组织不少年轻人到《蜘蛛侠2》剧组学习?”

    “是的,这是个超大项目,非常能锻炼人。而且,《蜘蛛侠2》所用电影技术,世界领先,我们公司的年轻人需要去开开眼界!”

    “小赵,派人到美国学习的事,加上我一个吧?”

    “你?”赵宇好奇的看着张记中。

    “这有什么奇怪的,你不是说这是个超大项目,很能锻炼人吗?我这个制片人也很需要学习这种超大规模剧组的管理工作,而且,我也很有兴趣看看,剧组到底该怎么与特效部门有效合作。”

    赵宇倒是不反对他也赴美国学习,相反还很鼓励。他只是对张记中这种老资格的制作人也提出学习的要求,一时感到有点突兀罢了。

    倒是欧阳常林在旁边感叹道:“哎,我们的《春光灿烂》又要等好几个月喽!观众们都快等不及了!”

    其实不止观众等不及,他欧阳常林也盼望着这部剧能快点制作完成,给他湖湘卫视增加收视,比较现在电视剧占收视率的比重还是非常大的,他觉得这部剧的制作周期也太长了点。

    赵宇不以为意:“区区几个月的时间,有什么等不了的。”

    他曲起自己右手,给欧阳常林比划道:“我们现在的收缩与等待,是为了将来战斗时更有力量,我们这是在蓄势!”

    南京市某中学,这是张晓月从转学后,就读的学校。

    时至四月末,转眼间,她在中学习已有近两个月了。刚来时,她还真有点不适应。陌生的学校,陌生的老师和同学,甚至是她的姨妈都有点陌生。好在,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后,她又有了新的伙伴,也适应了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