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剑相投几时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刀剑相投几时休-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英雄莫问出身处,刘帮项羽是何人。

    隐遁居士抚掌喝彩道:“好诗,昔人嚼梅花读汉书,戏说诗能下酒,今闻李先生好诗,胜喝三杯醍醐。”话锋一转,又道:“说到血统出身这个论调,恕老朽唠叨几句。既国家都可以易主更迭国号,非一姓了之独专,但这几百年来士族权贵们却以出身高贵为荣,把人分成士工农商娼优隶卒八个等级,其中士人最高,享尽特权;当兵的最惨,是人人踩踏的地鳖虫。

    士族门阀为了占尽人间便宜,订下许多规矩框框教人们遵守奉行,比皇帝的圣旨还要死硬,神圣不可侵犯。譬如士族不准与庶族通婚,爵位世袭,鄙视农商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士族门阀直恁不把其他人觅在眼内,强调自己的血统出身,把自己的身份抬举到九霄云外?此无他,仍是这些人的自私心作怪,士族门阀的如意算盘是想用这种手段世袭权力与富贵,这就是这帮家伙猛向自己脸上贴金的原因。

    李先生的诗说得好道得妙,‘英雄莫问出身处,刘邦项羽是何人?’你道汉高祖刘帮是甚么出身,不外乎是个亭长而已,如果寻根究底,追溯到他祖宗十八代的根源,只怕逃不出是个农民的家世,到头来还不是坐在金銮殿上装模作样摆谱做皇帝老子。偏有一班占到既得利益不肯松手的士族门阀,说什么贵者恒贵,贱者恒贱;皇帝是龙种,强盗是贼坯;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跟你咬文嚼字,胶柱鼓瑟,硬要别人承认他们的血统高人一等,子孙万代世袭权力与富贵,实在毫无道理。连国家都非一姓独有,为什么这些士族门阀认定他们的富贵是天授命归呢?他们敢这样想并把这一套做法强势推行了几百年时间,象畜生护食一样拼命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不让其他人染指,他们这种做法实在太离谱太不得人心了。我一直搞不清楚大唐王朝为什么糜烂到这个地步,原来是这班士族门阀干的好事,正是他们把唐王朝送上绝路,士族门阀歧见与贵贱之论是开启天下大乱的祸根啊!”

    李抱仁对隐遁居士的独创说法似乎有些惊愕,道:“晚辈一首感慨身世的诗作,引出居士长篇大论。往日我们认为揭启乱世的祸根是强虏横行,居士竟然认为是士族权贵作孽,说法确是有些新鲜异样。”

    隐遁居士猛喝一口酒,拊髀摇头说道:“不错,真正的病根正是士族门阀的陋习积弊作崇,正是这批自号为国家柱石并掌握这个国家权力的名门望族把大唐朝搞得一塌胡涂。诚然,自入唐以后,两晋南北朝士族先辈们那种腐朽堕落的风气有所改观收敛,但改弦更张,依然祸及苍生不浅。把动乱的根源归究士族门阀流弊积习,绝非危言耸听。

    俗话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些士族权贵自谓人中龙凤,高人一等,鱼肉俗夫愚妇乃天授神赐,命中注定的特权,对所谓愚人蠢物百般摧残凌辱,绝不怜惜,以致天下入苍生皆陷水火,弄得民怨,干戈四起。倘若这些士族权贵出让一些不当得利,把部分土地归还民间,并承担少许税赋,则官府与农民的矛盾大大可以缓和下来,大唐朝庶几能逃过劫数,平安无事。

    可是那些以吸食民脂民膏的士族权贵们那个肯轻易放弃自己的特权?不要说出让少许土地,给别人留一点生路,那怕承担少许赋税,他们也绝不答应。这些士族门阀们霸占千万顷良田土地,妻妾成群,金银山积,兀自不知餍足,还妄想象饮鲸吞,占尽天下便宜。

    更可恶的是他们还把持舆论,兴风作浪,颠倒是非黑白,常常掩耳盗铃,欲堵世人悠悠之口,不准世人侵犯他们的特权利益。所以才有黄巢冲天一怒‘踏尽天街公卿骨’的故事。事有经由,绝非偶然。与其说这些事是强盗滥杀无辜,还不如说这是农民与庶族地主跟士族门阀集团之间冲突的延续。”

    松鹤道长拍案惊奇,道:“居士创谋异说,颠倒成案,莽将朝野正论掀翻,煞有其事,另数芝麻帐目,好象生成,耐人寻味。居士宏论与我心中感慨契合,说到导致天下大乱的根由,士族门阀陋习积弊确是首当其冲,难辞其咎。”

    隐遁居士拈须微笑道:“老夫所议士族门阀欺压百姓,不承担赋税,把持舆论等几桩恶劣行径还不是导致动乱的最根本弊端,更有一端最致命的作孽行径,是他们毁掉府兵制,这才是引发动乱的主要根源。”

    李抱仁等颇为惊诧,一齐拱手请教道:“愿闻其详。”



………【(五)山中说天机】………

    隐遁居士拍案喝道:“说到士族门阀祸国殃民,半点不假,倘若大唐当政者及早发现这个弊端,从士族门阀那些自谓不可动摇的家法祖制里边入手改革朝政,即藩镇不必设置,黄巢不能出世,许多天灾**都可以避免。

    话说唐高祖李渊以一旅府兵振起太原,轻取长安,旋成帝业,逐有李唐。这府兵之制创于西魏北周之际,盛极于隋唐之间,无数帝王因之以成帝业,无论是西魏高洋的北齐帝国,还是北周外戚扬坚的隋朝,无一例外俱是靠府兵起家。这府兵能征惯战,海内皆知。府兵草创之初,原是兵农分家,当兵的只管当兵,做农民的只管种地,互不相干。后来许多府兵因作战立功而有土地,也与农民一般牢牢被缚住土地里刨食,于是这国家打仗征兵也开始从这农民里头中摊派。

    入隋以后,文帝改革,设置均田制,要府兵‘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府兵逐与农民合为一体,兵农一家,一改过去分而治之的局面。至隋末唐初,府兵之制日臻完善,没有征战的时日,府兵为民垦田农耕,自给自足,日子倒也可以打发,俟有战事便奉命出征,自备粮草军械,随主征伐。李唐勃兴一时,拓疆万里,府兵居功至伟。

    可恨入唐之后,那些掌权并捞着实惠的士族门阀承太平日久,枕于安乐,把府兵替帝王家卖命打天下的功绩忘得一干二净,他们传承两晋南北朝老士族的恶劣行径,占尽便宜还卖乖,把府兵横竖不当人,千般作贱,万般凌辱,如使奴仆佣保,呼来喝去,好生过瘾。这府兵流血流汗为这些士族权贵保护身家财产,是为国家柱石长城,这些士族门阀如此欺侮府兵,何异自毁长城?府兵被人作贱成这个样子,谁还不要脸当这受气包?若这府兵有些实惠受气也罢,偏偏没有实惠却又十分受气,平时窝囊受气,战时又要替这些士族权贵们卖命送死,这就没天理了。

    在这种情形下,府兵纷纷丢掉土地武器,投奔山林,聚啸河泽,做那强盗土匪去了。没有府兵的守卫维护,那些士族门阀的的富贵荣华岂能长享?这些自毁长城的士族权贵不久就尝尽苦头,在安史之乱中被胡虏弄得家破人亡,这是他们自作自受,活该有此报应。可是他们还死不开窍,还要折腾,把大唐朝搞得奄奄一息,江河日下……

    府兵制置,自高宗武后以来曰渐破坏,番役更代,多不按时。由于王室权贵,地主豪强兼并土地田园,农民失掉土地,只有逃亡。兵源逐渐匮乏,年月渐之,逃死者不计,王辅渐寡弱,宿卫之数不给,大唐朝就陷于无兵可遣的可悲窘境。此外由于府兵负担甚重,战时又要自备兵械粮草随主出征,虽服役期间一了本人可免租调,但家人却不能免征徭役,到无法负担时,无不一一逃亡。而那些以士族为首的达官贵人们拿这些府兵横竖不当人,随意驱使,动辄军法威胁,作贱得猪狗不如。便是寻常老百姓炒架互相对骂,也骂这些府兵为侍官,所谓侍官,伺候人的奴仆。又谓贼配军,这可不是说贼人流配去当兵的意思,而是说你这些府兵贱呀,贱得比贼人囚犯都不如,只配去当兵。

    没有人当府兵,府兵便废,折冲府无兵可交,唐朝中央自然无兵可调,一旦国家有事,这伙自毁长城的无耻之徒便乱了手脚,病急乱投医,什么昏招都有。自郭子仪一旅雄师振起汾阳,再塑李唐天朝,于是便设置节度使在民间招募勇敢作为兵备。这藩镇一经设置,意味地方长官可以掌管军事。节度使慷国家之概,用本来输送国库的赋税私自招募士兵,这些地方兵当然归节度使节制和调遣。节度使所辖区域连州并县,既有其土地人民,又有其甲兵器械。及至后来,节度使手握重兵,拥兵自重,赋税不交中央,不受朝廷节制,变成强臣压主,形成藩镇与京师分庭抗礼的局面。虽然唐朝中央也有禁卫军,但京师毕竟是繁华之地,士卒训练废弛,久疏战阵,无论是人马数量还是器械装备都不如藩镇那样兵强马壮,形成外重内轻的窘局,唐初那种举关中兵足以制四方的军士优势一去不复返了。自藩镇设置,藩镇长官拥兵自重,成为唐皇朝心腹大患,几代皇帝明知其弊,但改革无门,坐看国事日非,振作乏力,无可奈何。

    由是观之,府兵之废,藩镇代之,都是士族权贵们干的好事,若非他们作孽,府兵沿习得以相传,藩镇不兴,**便少,那大唐朝国运自然福泽绵长,何至一乱如厮!”

    李抱仁听罢隐遁居士这番头头是道的举证,方止叹服,道:“隐遁居士久历江湖,洞察世情,凡举乱世祸根,俱是穷根探本之论,大醒群迷,我辈闻所未闻,听罢茅塞顿开。方今天下混沌初启,有志之士无不欲求经世奇方拯民水火,而万般经论术著贯串博综,塞街满巷,盈天彻地,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世上英豪,惑于浮议,难寻正解。居士独创异说,一句喝倒,可谓当头一捧,唤醒大梦。足使庸人野老泌心入耳,村妇顽童点头会意。哀我世人疾苦,怀抱一片冰心,数落王侯,痛斥士族流弊,胸有丘壑,口若悬河,纵横创辟,议论风生。我辈闻之,有所恍悟,获益匪浅。”

    松鹤道长唉声叹气道:“这李唐皇朝早便应该察觉这士族门阀余孽遗毒危害社稷百姓,及早设法,革除弊端,为什么总是大乱之后才能大治呢?这些士族造孽却要无辜百姓替他们承受苦难,真是岂有此理,岂有此理。”

    隐遁居士摇头苦笑,只能低头猛喝闷酒,人世间有些事情你明知其非,却是无能为力,譬如强权霸道,苛捐杂税,严刑峻法等等,这些东西不一定就是真理,却普遍存在。

    李抱仁对隐遁居士拱手道:“晚辈有件事请居工费神,请居士替少女取个芳名。”李抱仁说着把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抱置膝上道:“这是小女囡囡,今日难得逢此盛会,遇见居士,也算她福气,居士就替她胡乱取个名字吧。”

    徐福也插嘴道:“俺家宝宝,也不曾有个记号,请居士作主与他取个名字,凑成一对,也是佳话。”

    隐遁居士拈须笑道:“我看李家小女孩长相可爱,瓜子脸,大眼睛,樱桃小嘴,谁也看得出这是个美人坯子。可惜这个世道混沌,来日时艰,家有美人并非吉兆,如抱玉招摇闹市,惹人眼红嫉妒,是祸非福呀!若藏之深山,混迹泥石之中,却又是暴殄天物,这忧与喜实在难说呢!但漂亮女孩子也是一件宝贝,那些有点权势财富的男人有谁不想抢占几个美貌的娇娃?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这件宝货也是叫人甚难处置。但愿此女美如白玉,洁身自好,尽管怀宝迷邦,但求浊世不污,我就与她取个名字,叫李怀玉如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