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一九九三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一九九三年- 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哈哈,好聪明可爱的男孩子,这是建国的儿子吗?”李老爷子答非所问地问道。

    “嗯,是的,李爷爷,我是我爸爸的儿子,我爸爸叫陆建国。”陆修杰又眨巴着眼睛来卖萌了。

    “哇哈哈哈,这孩子真是乖巧,我喜欢,来李爷爷抱!”说着李爷爷把陆修杰抱了起来。

    “老陆啊,你是什么性子我还不知道吗?我一看大家的表情,就知道这孩子说得是真的,对了,你是老四建忠吧,你给你李叔说说是怎么回事?!”李老爷子抱着陆修杰对修杰二叔说道。

    这时候爷爷严厉地瞪了一眼二叔,把二叔吓了一跳,只见二叔额头上出了密密麻麻的汗珠,二叔低着头思考了一会儿,终于还是开口了。

    “李叔,是这么回事,我呢,是在村里当会计,因为赚不了多少钱,而我女儿又渐渐长大了,我想给家里多赚点钱,于是便想换个工作,进我们村旁边那个模具厂工作。元旦那天正好说起这事,然后也是修杰这孩子,哦修杰就是大哥的儿子,他说道明年我爸不是要退休了么,可以考虑让我进工商所工作,说是这工作更好,我想如果能进工商所工作,那肯定更好啊,但是我爸说我只有成人大专的文凭,所以就没给答应。就是这么回事儿。”二叔嗓音低沉着说道。

    “嘿,老陆啊,你这人就是……!至于吗,你都要退了,能让孩子们更好地过活不是应该的麽,你怎么就是不肯答应呢?!”说着李老爷子叹了口气。

    “唉!老李啊,这工商所那是国家机关部门,又不是我家里开的店,说让谁进就让谁进呐?!而且老四的文凭的确不高,要是文凭高点,让他进工商所工作也不是不可以,可毕竟不是,要是我帮他就这么进去工作了,你让别人怎么说我呢,还有没有党性原则了?!”爷爷大声说道。

    “唉!你这老陆,就是这点不好!这样,我给想个法子,让你家老四读个函授大学文凭,要是读出来了,你就让他进工商所工作怎么样?!”李老爷子问道。

    “这个。。。。。。!?”爷爷沉思着。

    “我说老头子,二儿子工作得好点,你不乐意是不是?!”这时候奶奶说话了,语气很不友善。

    “啊!?老太婆,我不是这个意思。”爷爷分辨道。

    “老陆啊,弟妹说得对啊!就这么决定了,过年后让建忠去读函授大学,这事交给我了,过几天有了消息我再联系你。”李爷爷拍板决定道。

    “那好吧!谢谢你了,老李。”爷爷一手搭住李爷爷的肩膀道。

    “谢什么谢,真正该谢的人是我。”李爷爷也顺手搭住爷爷的肩膀回答道。

    “哈哈哈哈哈!”看着两个老爷子勾肩搭背着,大家纷纷笑了起来。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十六章 思路决定出路
    1995年2月中旬,新红林厂各项设施、道路、植被等都已经完工,于是明珠市区的老员工们和陆路镇的新员工们纷纷进新厂上班了。

    新红林厂早上八点半上班,到了八点左右的时候,村里进厂的新员工们纷纷走出自己家门口,离新厂近的几个大队的人们成群结队地走路过去,离得稍微远点的则是骑着自行车过去,统一的蓝色制服,印刷着红林厂的徽记。在附近的小路上和主干道上,这些工人们一时之间占据了大半的人流,显得很是壮观。

    第一天工作下班回家,修杰爸爸显得很是兴奋,不断地和老婆孩子讲诉新厂见闻,比如食堂饭菜好啊,有一大荤一小荤两素一汤,食堂师傅做得菜味道比家里好怎么滴怎么滴,然后拿出一块用塑料袋包裹着的炸鸡腿递给陆修杰,说是他中午舍不得吃,所以把这个大荤留了下来,又说在食堂吃饭的同事们基本上都是这样把大荤的菜留下来带回家。

    看着这只还散发着香味的炸鸡腿,陆修杰不由得想起了前世。

    1995年妈妈进了新红林厂后,也是这样经常把容易储存的荤菜带回家省给我吃,自己舍不得吃,后来这样一直持续到90年代末。到了90年代末的时候家里菜色才开始多样化起来而且还能在外面众多熟食店里买到好多美味的熟食。

    前世1996年爸爸进浦成模具厂后,也是这样经常把中午的荤菜留下来拿回家给我吃。那几年因为家里的经济条件一般,所以饭桌上的饭菜花色并不多,而市场上的熟食店也不多,没有地方可以买到种类丰富的熟食,因此工作日的每天晚上,每当爸爸和妈妈带着好吃的荤菜留给我吃时,我总是那么地高兴感觉那么地幸福。

    看着这只鸡腿,陆修杰的眼泪控制不住地流了下来,赶紧擦拭了一下眼泪,接过爸爸手中的炸鸡腿,狠狠一口咬了下去。看到儿子感动得哭了,修杰爸爸一下子手足无措起来,忙问自个儿子怎么了,陆修杰咬着鸡腿说是高兴的。于是修杰爸爸便说,那我以后就把这些大荤省下来留给你吃。陆修杰忙说不用,尽量不要带,因为不好存储。爸爸便想了想又说,有容易存储的就留给你吃。陆修杰想了想说好,不想拒绝这份沉甸甸的父爱。

    于是一家子继续吃晚饭,幸福在萦绕。

    过了半个月,这一天爸爸下班回到家,又兴奋地和陆修杰以及妈妈说道起来。

    原来,新红林厂有自己的药房,为所有员工提供配药服务,配制一些常见的西药中成药。而爸爸在同事的提醒后,自己也去药房试了一下,用比市价低了6成的价格配了两盒感冒药。而且还有风油精、口罩、创口贴这类和医药相关的用品,药店也是提供的。因此爸爸很高兴,说是以后家里谁生了小毛小病,不用去医院看病了,也不用去市面上的药房买昂贵的药了,可以从新红林厂的药房内配药了,这样很省钱呢!

    听到爸爸说的这些情况,陆修杰不由得想起前世新红林厂97、98、99年三年里生意十分火爆的情况,当时工人们一个月拿好几次奖金,各种福利也不断发放,新红林厂因为这些较高的福利待遇成为镇里人人羡慕的工作单位。

    现在1995年新红林厂的工资和福利虽然还没有后来那么好,但是相比与村集体单位,这待遇就高多了。这不,村里的新红林厂工人们整天喜气洋洋的,进新红林厂工作的男人们还好点,而像二婶小婶等女人们则是上班下班都叽叽喳喳的乐个不停。

    最近大家庭里最为高兴的人不是修杰老爸、二婶和小婶这三个进新红林厂工作的人,而是修杰的二叔,他的际遇与前世不同了,今年并没有与浦成模具厂达成工作意向、签订劳动合同。(前世浦成模具厂1995年上半年招工、下半年培训和上岗,但到1996年初所有岗位上才正式开工,前文说道陆修杰的二叔、小叔想在今年1995年进模具厂工作,只是差不多这个意思,不是逻辑性错误。)

    陆修杰记得前世二叔进模具厂后做了厂里管理财务的副主任,也算是一名小领导了,但是与现在相比财务副主任算什么,二叔如今已经在读函授大学文凭。大年十五这天,爷爷在工商所接到李爷爷打来的电话,说是让二叔准备好三月份开始读函授大学文凭,而且因为二叔已经在村会计位置上工作了好几年,也算是有了基层工作的基础,所以在李爷爷的帮助下,二叔成为预备党员了,再过一年考察期,就能成为正式党员了。别看村委会只是个最基层的“群众组织”,并不是政府机构,但是村委会也是存在竞争的,二叔被村里某些人压制了好多年,终于出头了。二叔在村里工作了好几年,一直都只是入党积极分子,这次在李老爷子的帮助下,终于成功入党了,特别不容易。李老爷子给二叔递来了一块敲门砖,让二叔成功入场,相信未来在自己的帮助下,二叔会有较好的发展前途的。

    再说到“云裳阁”裁缝店和青宁小卖部,两个店都良性发展着,但是又有不同。

    “云裳阁”裁缝店的发展已经是暂时到达顶点了,今年裁缝店前半年的平均月营业额又超过去年两成,但是陆修杰知道这已经是极限了,经过一年半的发展,云裳阁裁缝店的名声已经建立起来了,拥有了一批忠实的顾客。某次陆修杰和小舅妈谈起vip,陆修杰解释了一下这三个字母的含义,又说道不如在店里建起这个vip制度,让经常来店里量体裁衣的顾客成为我们的会员。会员暂时分为两个级别,只要成为初级会员,这些顾客的订单将由店里安排靠前完成,一年享受3次免费改衣优惠,而中级会员更享受一年两次预约上门量体裁衣的服务,一年享有5次免费改衣优惠,暂不推出高级会员,等未来时机成熟再推出这一级别不迟。

    陆修杰的这个建议一下子就被精明的小舅妈采纳了,并被小舅妈认为是天才般的想法。不久之后,“云裳阁”裁缝店推出vip制度,广受顾客们的欢迎,一批老客户成为初级会员,只要再在店里消费定制一定数量的中高档服饰,就能成为中级会员。

    不久之后,百盛路步行街上的其它裁缝店也推出vip制度,只是他们并没有后来居上。随着明珠市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上的快速发展,步行街上的钟表店又关门了两家,而这两家换了经营者后,都开起了服装成衣店,越来越多的成衣店影响到了裁缝店的生意,几家经营不善、裁缝手艺一般的裁缝店的前景已经不容乐观了。

    精明的小舅妈已经发现了裁缝店即将面临的窘境。“云裳阁”裁缝店与其它裁缝店不同之处在于,陆修杰两家合开裁缝店有几本本子。分别记录了顾客的信息,比如联系方式、顾客对服饰的喜好等等;又记录了每天的销售情况,当然其它店也会记录,但是他们不一定会仔细分析,而“云裳阁”有分析数据的传统,当然这也是陆修杰带来的金手指之一,不止分析研究自己店内的销售数据,陆修杰还让大家关注整条步行街上裁缝店和服饰店的发展情况,关注顾客身上服饰的变化等等。

    小舅妈和妈妈越是仔细分析研究,这情况越是严重,因为她们发现了一个大问题——普通服饰的定制情况很恶劣,今年的普通订单比去年的订单,月平均跌了百分之四十五,而且这部分订单之中,基本上没有几个是年轻人的订单,普通服饰订单多数是来源于中老年人。这说明年轻人们已经喜欢上了更方便更快速更自由的购买成衣的服饰消费途径。另外中山装、军便服的订单数量本来就不多,还在持续减少,而且顾客都是老年男性群体,这类服饰主打的面料可以少进了。订单唯一提高的是中高级女装和男装西服、休闲服定制,但是情况也不容乐观。

    1995年4月上旬,百盛路步行街上新开一家婚纱店——迷蓝婚纱。某次星期六陆修杰在百盛路逛街,突然就看到这家婚纱店,当时就心里喊了一声糟糕,于是陆修杰赶紧跑回自家裁缝店店里。

    “小舅妈,你看到那个新开的迷蓝婚纱店了没?!”陆修杰一路跑得很快很急,刚进云裳阁一看没有顾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