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坏老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朝坏老师- 第4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明月一撇头,道:“跟你没什么道不道的,要不是看过去跟你有几分交情,今天这门都不让进,有事说事,没事就请回吧。”

    杨陵看关明月跟自己赌气,也无所谓,端着茶盏,找到一处地方坐下,来回瞅瞅四下瞧瞧,然后突然伸手一指关明月,向赵朴介绍道:“这位姑娘,就是在咱们磁州城八字军的接洽首脑,花魁娘子不过是掩饰身份而已……王爷。”

    关明月听了杨陵的话,差点炸庙,猛然起身,双眸凶狠刚想发飙,但一听杨陵话中的王爷‘二字’,不由得顿时瘪了下去。

    关明月一双妙目不停地眨,诧然地看着杨陵,不解地重复道:“王爷?”

    杨陵点了点头,道:“对啊,王爷……啊,对,还没给明月姑娘介绍一下,这位就是奉天子之命,前来磁州巡查的十三王爷,仪王赵朴。”

    关明月闻言一愣,接着上上下下的开始打量赵朴,但见这孩子十四五岁的年纪,一副白面书生模样,身上的服饰倒是颇为昂贵,可若说是王爷,未免少了些雍容之气。

    “王爷……可有凭证?”

    杨陵闻言道:“凭我堂堂知府账下户曹参军,磁州英雄,为国为民的杨大先生,难道还不够吗?”

    关明月秀眉一挑,道:“你刚才说的那些,没有一样是实际的!无足为凭,来点实际的。”

    杨陵:“…………”

    这臭女人。

    赵朴站起了身,从腰间取出一块金色腰牌,冲着关明月晃了一晃。

    “这是皇兄御赐给本王的腰牌,代表本王帝胄的身份,不知可能为凭证否?”

    关明月眯着眼睛仔细的看了一会,然后向后退了两步,盈盈一福身,道:“奴家明月,见过仪王。”

    赵朴挥了挥手,道:“那个……啊,关姑娘……啊,不是,应该是关义士免礼,不必如此客气。”

    “多谢仪王。”关明月缓缓起身,一双美眸中千回百转,辗转波澜。似有所悟。

    杨陵心知肚明,这娘们不是凡人,自己领着赵朴突然来见她,所图必为八字之军。

    “杨先生,小女子不过是一介风尘女子,先生领仪王来此,不知有何贵干啊?”

    杨陵轻一抿嘴,笑道:“仪王大人来此,见关姑娘不为别的,只为一事……乃是为了抗金大业而来。”

    “抗金大业?”关明月闻言一笑,道:“关于抗金大业的事,小女子上次已经找过杨先生了,可惜杨先生清高,不屑与我八字军为伍,咱们还是各干各的吧。”

    杨陵哈哈一笑,道:“明月姑娘误会了,这一次,想找八字军的不是我,而是仪王,仪王算定,金军不久便即会再次南下,届时山河倒悬,百姓遭受战火之苦,若不联合,恐遭屠戮,仪王乃是代表朝廷,姑娘你是代表八字军,今天不妨坐下来好好的说道说道,为今后的抗金大计,给朝廷和八字军,都走出一条名路,如何?”

    “…………”

 ;。。。 ; ;
第七十四章 评论杨陵
    杨陵的说完话后,便定睛看着关明月,看看这女人会有什么反应。

    关明月依旧是平日里那副巧笑嫣然的表情,但他的双眸中瞬息出现了一丝惊诧的光芒,似明悟似搜索。

    虽然只是一刹那的事,但还是被杨陵敏锐的捕捉到了。

    看来这事有戏,姓关的娘们有松口的意思。

    少时,但见关明月思考了一会之后,突然展颜笑道:“王爷,刚才杨先生的话,也是你的意思吗?”

    好半晌没人应声。

    “嗯哼!”杨陵轻轻地咳嗽了一声,伸手拍了一下赵朴:“王爷,跟你说话呢。”

    “啊?”赵朴闻言顿时一惊,诧然的来回瞅了瞅,道:“跟我说话?”

    “对,明月姑娘问你,我刚才说的话,是不是王爷您的意思,王爷是否愿意与八字军联合?”

    赵朴闻言,一个劲地点头,道:“是是!本王愿意和八字贼……”

    杨陵眉头一皱,迅速地踩了赵朴一脚。

    “嘶~~!啊啊!……本王愿意和八字军联合!”

    关明月似是没有听到刚才赵朴口中那句‘八字贼’,随即说道:“既然如此,那小女子敢问王爷,我八字军应如何与王爷联合?”

    赵朴眨了眨眼,非常顺从的将目光又关明月身上挪到了杨陵身上。

    杨陵长叹口气,道:“是这样,明月姑娘,依照我们的推断,金军主帅完颜宗望上一次从金国退兵,其宗旨不过是缓兵之计,待我宋朝军民,全体放松之际,再杀一个回马枪。因此,我们下一步的计划,应是立刻固守地方,河北之地,乃是金军南下的首当要冲!以十三王爷之尊,号召各路英雄,保家卫国,齐聚抗金,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八字军乃是北地最为强大的一只力量,却一直未曾得到朝廷的正式号召与敕封,名为抗金义士,实则与山林草莽无异,若是能借此良机,相应仪王号召,则一可与各路英雄共同抗金,保家卫国,二则可摆脱草寇之名,来一次华丽的转身,于公于私,都是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关明月微微一笑,道:“说了半天,杨先生是想让我们八字军,归顺仪王殿下?”

    杨陵摆了摆手指,道:“错,是归顺朝廷。”

    “我们八字军的初衷,是抗金对敌,是一致对外!如果真的响应了仪王的号召,杨先生,敢问阁下一句,我们八字军到底是抗金之士还是成了仪王的私军?”

    杨陵微微一笑,道:“当然是抗金之士,况且说了,以八字军的尿性,仪王纵然想收你们为私军,八字军会同意吗?”

    关明月闻言顿时一阵语塞。

    半晌之后……

    “杨先生,这件事,我还得写书信跟首领商议一下,非小女子一人所能定夺……”

    杨陵点头道:“理解理解。我们给明月姑娘一段时间,还请明月姑娘与贵军首脑好好联系联系,毕竟这是一件对双方都有利的好事。”

    关明月点头道:“先生放心,小女子记住了。”

    “另外,金军只怕不日亦是即将南下,请姑娘提醒首领,好好准备,说不得大战即将来临。”

    “明月记下了。”

    杨陵和赵朴随即起身告辞。

    二人走后不久,迎/春/楼的**子泱泱的走进了厢房,四下打量了一圈,笑道:“明月,那姓杨说的话我刚才都听见了……你说那少年当真是仪王?”

    “十有**。”关明月点了点头,道:“我跟杨陵也有过几次交集,知道此人多谋诡诈,且又明哲保身,这种掉脑袋的谎话,他是绝对不会撒的。”

    老/鸨/子闻言叹道:“这小子真有本事,先是收服了磁州五虎,又是得到了宗泽的青睐,如今连仪王都拜他为师……说不得,这小子当真能成个大器!”

    关明月长叹口气,道:“可惜如此人物,终归不为我八字军所有,惜哉……那个大混蛋。”

    老/鸨/子笑了笑,道:“明月,平日里可没见过你在背后对哪个男人这般打情骂俏的,还大混蛋?”

    关明月闻言一愣,接着笑道:“谁跟他打情骂俏,只是瞅他不顺眼罢了……姨,您说这杨陵适才出的主意,对我八字军如何?”

    老/鸨/子沉默了一会,道:“是条好计,对仪王和我们,双方皆有好处,说不定经此一事,我们八字军也可以成为朝廷的正规之军,摆脱私军的头衔。”

    关明月道:“就怕从了仪王,日后让我们成了仪王的私军,反倒更不好弄,这是我目前最为担心的。”

    老/鸨/子闻言笑笑,道:“这个啊,可得分人,我适才在外面偷摸观察这位仪王殿下,看这孩子,纯粹是驴粪蛋表面光,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子软胆气,根本就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如今想要号召河北各路军民抵抗金军,估计也纯粹是杨陵撺掇的,这样的人,日后焉能有异心?明月你这点纯粹是多心了。”

    关明月闻言叹道:“仪王虽然是个不成器的人,但杨陵那个人……却说不准啊。”

    老/鸨/子闻言一愣:“什么意思?”

    关明月叹息道:“杨陵这个人,有一种可以改变人的潜质,犹如骆飙,犹如五虎少爷等等,原先都是纨绔一方,不思进取的闲汉,再见了杨陵之后,都一一为之改变折服,哪怕就是那个跟他合伙干买卖的济巧娘,亦是如此……仪王虽然现在看着是个软蛋,但难保日后不会让他调教的成了大器,届时有了野心,又有威望,难保不会有称王称霸之心……”

    老/鸨/子闻言一愣:“明月,你对杨陵这小子……未免夸赞过甚了吧?”

    关明月长叹道:“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个人就是有这样的能耐。”

 ;。。。 ; ;
第七十五章 金兵复来
    就在杨陵攒赵朴去找关明月,议计联合八字军在河北共抗金兵,关明月暂未答应,而是派人携着书信离开磁州,去向八字军的首领禀报,而杨陵则是领着赵朴回去等候消息。

    然而等了一阵子之后,八字军的消息没等到,东京那边却是收到了一个极为重大的消息。

    宋钦宗赵桓把金军又给惹毛了!

    原来金军的大元帅完颜宗望回金国之后,寻思寻思不太是味道,一边琢磨着怎么继续去攻打宋朝,一边还琢磨着乘着这段闲暇的时间找宋朝点茬子。

    于是,金国便以萧仲恭出使宋国,并派遣耶律余睹当监军,一同前往东京汴梁使宋。

    不得不说,完颜宗望的用心确实是超级歹毒,只是因为这两个出使宋朝的人都是辽国的降臣,派遣他们来宋朝当使者,完颜宗望的脑袋着实比一般人够用。

    当初金朝刚刚灭辽的时候,太上皇宋徽宗赵佶就曾干过一件事,就是暗中授书招降辽国的最后一任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结果这一举动惹得金国人大怒,彻底将宋国和金国的关系弄到最恶劣化。

    也不知道当年宋徽宗赵佶的脑袋是怎么长的,是觉得宋朝的人才太少?还是有强迫症招揽人的习惯?居然去招降辽帝,简直不知所谓。

    而完颜宗望分析了宋人的习性之后,大概知道了宋朝人有子从父业的深刻习惯,宋徽宗赵佶愿意瞎招揽人的习惯,很有可能会遗传到宋钦宗赵桓的身上。

    于是乎,两个被当成试探棋子的辽国降臣来到了东京。

    不得不说完颜宗望不愧是金国的军神,深谋远虑,瞧人的眼光狠毒,完全把宋钦宗赵桓给看的透透的了。

    赵桓不负众望,继承了宋徽宗瞎招揽人的优秀传统,一听说来的是两个辽国的降臣,顿时跟打了鸡血似的,也不管这俩人是什么水平,能用不能用,有没有才华,是不是吃干饭的,上来就予以招降。

    在东京正殿会见了使者之后,宋钦宗赵桓暗中派人写了一封招降二人的书信,藏在蜡丸之中,派人送给了萧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