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原著(荆轲外传+部分百步飞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时明月原著(荆轲外传+部分百步飞剑)- 第3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兰面前,说道:“姑娘,包子有些什么口味?” 
盖兰回道:“就只有肉馅包子。” 
“那好,给我五个。”端木蓉接过包子先闻过这才要咬,一咬之下,当真是心花怒放。 
这包子馅外实内松,一入口中肉汗四溢,鲜美之后还有一股甜咸味久久不散,显是用酿了五年以上的陈年酱油拌调而成,包子的雪白外皮则另弹别调,厚度既不多也不少,难得的是这面皮口感十足,一咬下去仿佛会弹牙似的,显得一臂力极大之人揉制而成。 
端木蓉狠咬上几口,满脸发光如枯木逢春,双眼迷离,摇头晃脑地说道:“根……嗥……棵……呀。” 
盖兰一愣:“姑娘,你说什么?” 
“火锅,根……嗥……棵……呀。”端木蓉不及回答,又把第二个包子塞入口中,看盖兰一脸愕然,终于在咽下包子之后,柔声说道:“我说,真好吃呀。”又问:“这包子谁做的?”盖兰哪里肯说实话,便答道:“是我做的。” 
“哦?”端木蓉看了看盖兰的手,心想:“要是你的手臂骨比现在再粗上十倍,也许我会相信你能揉出有如此劲道的面团。”不过既然人家不说,当下也不追问。 
“这包子还有没有?我还要三十个。”端木蓉吃完又问。 
“姑娘要带走吗?小店今天的包子都卖完了。”盖兰说。 
端木蓉嗤之以鼻,道:“卖完了不会再做吗?”说着便径直往屋内走去,盖兰连忙要拦:“姑娘,真是卖完了。”但被端木蓉轻轻的推便觉一股内劲涌来,盖兰这才发觉此人会武,想出手阻止,又握泄漏身份,犹豫之间端木蓉早已穿过小院,来到二进房中。 
端木蓉心中所想,那做包子的人不过是个臂力奇大的莽夫。此时见到盖聂,一双剑眉略显浓厚,目如朗星,不怒自威,丰磊伟岸,虽不识得,但一眼便瞧出此人身怀绝世武功,若换作是旁人早已大吃一惊,端木蓉却只是挑了挑眉毛。 
倒是盖聂见到一位貌美女子忽然闯进家来,吓了一跳,正要说话,却听得端木蓉轻声有礼地说道:“你好,我要买包子。” 
盖聂先是愣了一愣,接着报以微笑,道:“包子外头才有卖,这里是做包子的地方。” 
“外面卖完了,我还要三十个。谢谢。”端木蓉说。 
盖聂眼见端木蓉神情坚定,心想不卖她定然不走,于是答道:“姑娘稍等一刻钟的时间,包子就好。”说完将三十个包子分成五屉,放进蒸笼,别人家的包子一屉十个,但是盖聂做的包子料多实在,各个儿比一般包子大上快一倍,一屉只能放下六个。 
端木蓉心痒难耐地在一旁等着。在做包子的时候还好,一放进蒸笼之后,盖聂便无事可做了。在这狭小的屋内与这面貌姣好的女子独处,他顿觉尴尬起来,留下嘛?孤男寡女的总不太好;要走嘛?这儿明明是自己家。真个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只好没话找话问道:“姑娘住在这附近?” 
端木蓉答道:“我就住在琴韵别院。” 
盖聂一听,方知这姑娘便是自家隔壁那片幽雅竹林的主人,心中暗暗想道:“这么灵秀的姑娘,果然与那雅致的住所极为相配。” 
端木蓉可是什么感觉也没有,她一心一意盯着蒸笼瞧。待到包子蒸好,盖聂刚刚掀开蒸笼正要拿起包子,端木蓉客客气气地阻止了盖聂:“不用麻烦。”竟然从长发中抽出一又一尺有余的铁筷子,说道:“吃包子就是要趁热。” 
这一吃可是一口接着一口,快狠准兼备。筷子每伸出去一次,一个大包子就没了,三十个包子就这么消失在这秀美姑娘的樱桃小口之中,端木蓉吃完客客气气付了账,又款款有致地走了出去。 
盖聂看着这姑娘的背影,心想:“看人果然不能只看外表,谁能想到这么个娇小姑娘,吃起东西来竟然气吞山河呢?”  
 第三章 同窗共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木桐书院中伏念双眼轻闭,缓声吟哦,正在教授弟子。说也奇怪,这伏念平时说起话来风趣幽默,真个是谁不爱听,但是一教起书来却是言讲之间枯燥乏味了无生趣,书院中十来个年纪差不多的小朋友在伏念的念书声中,早已睡的睡、倒的倒。 
课堂里除了伏念之外,还醒着的只有两人,一个是班长刘毕,他个性乖巧最喜读书,先生念一句他就低声背诵一句;另外就是荆天明,因为他正聚精会神地看着窗外。 
屋檐下一个满脸污垢瘦兮兮的小乞丐,穿着一身快散开的破衣站在那里。荆天明早就留意到这小乞丐每天必到,总是站在窗外,盯着他们上课。小朋友们嫌他脏,怕有跳蚤,谁也不愿上前跟他说一句话。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伏念轻咳一声,说道:“大家都懂了吗?”从孩童虽皆睡眼惺忪,却齐声答道:“懂——了!”伏笑微笑说道:“那好,今天就上到这儿。”话音一落,孩子们登时精神大振,个个生龙活虎,收拾书包,互相攀谈,准备回家,只有刘毕还依依不舍地拼命追着伏念问问题。 
忽然一个孩子看着外面院子喊道:“哇!好神气!”众孩童一听,大伙纷纷好奇地趴到窗边抢着观看,只见一个浓眉大眼的孩子,端着架子,在八个衣着华贵长随的簇拥之下走来。 
这新来的孩子名叫项籍,家中世代皆在楚国为将,他叔父听得名儒伏念于淮阴城中教席,项家虽远在下相,却愿大费周章在淮阴城中买下宅邸供侄子居住,以便项籍到木桐书院中学习。 
众孩童指指点点钦羡不已。荆天明瞧见这男孩的长随之中四人腰间佩着刀,戒护在旁,想来是他的伴当,另外四人则抬着拜师礼,到处张罗打点,将携来的糖果糕点发给众孩,另有四色礼物呈送伏念。 
荆天明心中似乎吃了一记,自己眼中明明看的是项籍,却又觉得看见的其实是以前身在咸阳宫中的自己。如果当初韩申与伏念没有带自己出宫,如今自己岂不是仍旧过着这前呼后拥的生活。来后淮阴之后,盖聂、盖兰虽处处对自己好,又哪比得上父王对自己的万一? 
项籍在指点之下,跪下叩头行拜师之礼,待得礼成,伏念说道:“好好好,你一个小孩子在外独自居住,万事宜谨,若有需要可随时告知为师。”不过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到这里话头一变又道:“不过我看你仆从如云,看来只有为师的找你,没有你找为师的份。哈哈哈。”项籍看着伏念心中想道:“这糟老头,真的就是叔叔口中的儒学大师伏念?不会是冒充的吧?“ 
“嗯,你姓项,名籍,可有字?”伏念问道。 
“学生未及弱冠,尚无字号。”项籍有礼貌地答道。 
“你乃楚国世家之子,不用拘束此礼。”伏念说道,“既是如此,为师便为你取一字。这样吧,但愿你日后志向宏大,抟扶摇而直上。羽者,翼也,何不以此字助你日后行事图志?” 
项籍心中虽不情愿,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恭身一揖说道:“弟子自此称作项羽便是。” 
当下吩咐从人准备酒菜设宴于庭院之中酬谢伏念,看着几个长随忙进忙出摆桌布菜,项羽大方地环视在自己四周的孩童说:“今天我请大家吃饭,大家别急着走。”众孩童听说自己可以坐上酒席,吃一些别说尝过、连见都没见过的菜肴,都是欢欣鼓舞拍手叫好,纷纷开心地跑到项羽身边与他说话。 
项羽则朝着在众孩后头,低头看书的刘毕大喊了一声:“刘毕!” 
刘毕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也是一声大叫:“项籍!” 
“臭小子!只会看书,我来了你都不知道。”项羽说道,“先生刚才为我取了一字,你以后要叫我顶羽了。” 
“这是说,你以后要来一起读书了?”刘毕笑嘻嘻地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