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时明月原著(荆轲外传+部分百步飞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秦时明月原著(荆轲外传+部分百步飞剑)-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告密者还在苦着脸哀声求道:“官爷,小人亲眼所见,才敢前来告发……”那官兵大手一挥将他推了出去,粗声道:“找不到人,别说那三百两黄金的赏钱,当心你的狗命不保!”随即,他挥手下令:“你们给我在这周围子息搜索,任何可疑的人都不能放过!”  

 荆轲毫不犹豫,拉着丽姬就道:“快走!”一转身往河岸奔去。  

 丽姬被荆轲紧紧牵着在草丛中疾走,耳边响起一阵悲鸣似的风声,她紧跟着荆轲急促的脚步,一声也没有吭。她的手被紧紧地握在那宽大的掌心里,突然,她顿生错觉,仿佛当下正是四年前他们被迫暂时逃离濮阳,一转身却再也见不到回头路的旧事重演。突如其来的错觉不由得使她又生出一种极度不安的情绪。她好害怕,害怕有一天自己会抓不住这只手,害怕这只强而有力的手有一天会突然放开自己。荆轲宛若能够感应到她内心的不安,他什么也没说,只是更加紧地握住她的手,希望透过自己温热的手传递给她更多温暖的感受,仿佛这一握之间便掌握了他们的命运,给了丽姬一个安全的承诺,让她的心不再那么惶惑不安。  

 两人是那么贴近,身体如此,心,更是如此。  

 抓得越紧的东西表示越害怕失去,害怕失去是因为因为知道终有失去的一刻。  

 岸边,荆轲从深邃的茅草丛中拉出一艘简陋的木舟,划桨逆着淄水河而上。丽姬不由得频频回头张望,那片她日日观看荆轲练剑的茅草丛渐渐地远了,他们的小茅屋也早已望不见踪影,官兵搜索的嘈杂声却浪潮似的向岸边席卷而来……
陡峭的山路上,一对相貌平庸、相携赶路的乡下中年夫妇一路往西而行。过了这段险路,就是赵国的边境了。前方那个迎面走来一队官兵,约莫二三十人,个个手持戈戟,正唾沫四溅地大声谈笑着。  

 领头的军官人高马大,相貌粗鲁,正回头向两个跟在其后的官兵粗声道:“天下美色无数,那秦王偏要找个什么丽姬,大王限定半月,眼下叫我们到哪里去找?”  

 那对乡下夫妇与这队官兵擦肩而过。却见最后那两个年纪轻轻的官兵直勾勾地盯着二人牵着的手瞧,只听其中一人小声说道:“奇怪,一个乡下婆子居然有那么白嫩的手……”说着其中一人竟然走了过来,伸手摸那妇人。妇人赶紧将手往袖子里一缩,但那官兵已然欺身上来。  

 妇人紧咬着牙关,神色不安。那丈夫突然像呛到一口痰似的咳嗽起来,一口痰吐向那伸手的官兵。那官兵恶心得急忙缩回手往旁一躲,突然一只手探上了妇人的腰,滑到她的屁股上狠狠地掐了一把。一声清脆娇羞的尖叫响起。  

 这下,整队官兵都停下回头。姓高的头目军官已回身走来,那掐了妇人一把的年轻官兵犹自惊恐,向走来的头目军官结巴道:“她……没想到这乡下婆子,声音那么尖,那么嫩……”  

 那姓高的头目双眼如鹰般紧紧盯着妇人,突然暴喝一声:“不对!此人易容!”一把抓向妇人头发!  

 这对乡下夫妇正是荆轲与丽姬易容改扮而成。  

 荆轲见被人识破行藏,身形暴长,目露精光,右手一格挥掌一击,那姓高的头目的身躯登时如临暴风吹袭的残垣般向后倾倒,一下子压倒了身后两个官兵。  

 一时众人纷纷呼喝着提剑冲来,姓高的小头目人还未爬起,已大声呼喝道:“抓住他!都他妈的上,给我抓住他们!”顿时,在这狭窄的山路上,充斥着刀光剑影,七八柄长剑同时向两人直逼攻来,将他们团团包围。  

 势已至此,荆轲、丽姬只得抽出暗藏的短剑与齐兵战在一处。  

 那伙官兵哪里是荆轲的对手,数招一过,已被砍翻了好几个。但山道狭窄,荆轲剑术虽高,一时倒也杀不出重围。齐兵人多,一冲一截,登时将荆轲、丽姬两人分隔开来,分堆厮杀。  

 那姓高的头目武功不高,眼光却着实不浅,这时已看出两人中荆轲剑术一流,丽姬的身手不过尔尔,大喝道:“大伙儿都往那娘们的身上招呼。先拿下她再说。”  

 众官兵齐诺一声,纷纷攻向丽姬。  

 不一会儿,丽姬已是呼吸急促,应接不暇。此时,一柄长剑直刺面门而来,丽姬略一侧头,只觉面颊一凉,剑尖竟从她面颊堪堪划过。丽姬大骇,一手格挡来剑,一手摸向面颊,原来方才那一剑只将人皮面具划破。丽姬索性将人皮面具一把撕下,那明艳惊世的容颜便显现了出来。  

 有个身形瘦小的齐兵看得竟有些痴了,高声喊道:“如此美女!她可能就是大王要的丽姬!”众官兵一听,重赏在前,无不拼命攻上来。  

 丽姬陷入了苦战,她哪里敌得过凶猛而上的齐国士兵,边打边退,眼见已经退到山路边了,形势岌岌可危。  

 荆轲瞥见丽姬身处险境,立时短剑一抖,剑气大盛,一招“拔山扛鼎”,紧接着后招如梨花落雨,剑花点点,刺向围在他身边的齐兵的要害处。  

 那些齐兵纷纷中剑倒下。只因齐王重赏在前,后面士兵仍然不退,有几个汉子倚仗蛮勇,纷纷想夺下丽姬得功,因而一个个向丽姬狠命攻击。  

 站不多时,丽姬已举手乏力,眼看一个齐兵手持长戟就要击中她,荆轲纵身一跃,凌空一转身,短剑脱手飞去,正好击在长戟上。“叮”的一声轻响,长戟震飞。与此同时,荆轲沉身落到地面,一个旋身,飞腿踢开另外两个齐兵,随后顺手接住了短剑。  

 丽姬被这一场面惊呆,愣在原地,荆轲断喝一声:“师妹,快走!”一把搂住她的小蛮腰,施展轻功,迅速掠向山林深处。  

 众齐兵齐声呐喊,杀声震天。  

 天边乱云飞度,暴雨如注。那场暴雨适时浇灭了齐兵立功的热情,也给了荆轲、丽姬一个绝佳的逃脱机会。  

 丽姬被荆轲抱在怀中,只觉师兄的臂膀是如此有力,怀抱是如此温暖,一颗心顿时砰砰乱跳。两耳风声呼呼,身子被雨点打湿,在暴雨中,丽姬的身材越发显现出迷人的曲线,荆轲心中不由得也是情思翻涌。而丽姬鼻息嗅到强烈的男性气息,也使她俏脸通红,心乱如麻,羞喜难言,又恐被荆轲发现,只得深深地将头埋在他的怀中,只希望这段路程永远走不完,只愿此刻停驻,一生一世。
点稠密,仿佛在敲打两人的心房。  

 荆轲终于在一个山洞口停下脚步,微微喘息,道:“丽姬,我们且进洞里歇息一会儿再走吧!”丽姬探头四下扫了一眼,原来这山洞里竟然有草垫和柴禾,或许是山中猎户为方便打猎、暂避风雨而设。  

 刚才的险情化为乌有,而突然间身体的亲密接触,令这对男女彼此不能直视对方。  

 丽姬双手掩住丰满的胸部,轻咬樱唇,柔声道:“师兄,这山洞黑黝黝的,怪怕人的,我要你抱我进去。”  

 荆轲笑道:“都是大姑娘了,还这般胆小?好,那你在这儿休息一下,我去寻些野物充饥。”  

 荆轲迈步入内,洞中一片漆黑,他正想把怀中的丽姬放在草垫上,丽姬的纤手却缠上了他的脖颈,凭借着洞口透入的微光,隐约之中,只见丽姬俏脸艳红如火,秋波流转,她柔声急促地问道:“师兄,刚才要不是你出手相救,丽姬早没命了。你……你喜欢丽姬吗?”  

 荆轲虽和丽姬生活日久,亲密无间,但乍见师妹如此深情地注视着他,不禁也大感窘迫,忙要将丽姬放下,丽姬却是不依,双腕仍是缠在荆轲的颈上。  

 荆轲感到自己雄健的身躯正好贴伏在丽姬那曲线曼妙的美丽胴体上,隔着冰凉湿透的衣衫,透来丽姬胸口阵阵温热的气息,他竟不由地忐忑道:“丽姬……师兄、师兄对你的心意,你该是明白的……只是我们大仇未报……”  

 丽姬伸手轻轻捂住荆轲的嘴唇,不准他再说下去。微微欠身,对着荆轲笑了笑,她的笑容如春花般灿烂,令人目眩。  

 荆轲不禁看得痴了,忍不住俯下头。丽姬则微启朱唇迎了上来,荆轲此时心潮澎湃,不由自主地轻吻那红艳如花瓣的樱唇、光洁秀丽的额头、娇俏挺直的鼻梁……  


丽姬静静凝望着荆轲,在背对着自己多年之后他终于勇敢地与她相视以对了。她的心中激动莫名。  

 原来爱情并不会因为刻意的忽视而被遗忘、消解,反倒更为浓烈、刻骨。  

 天,渐渐亮了。东方发白,霞光满天。  

 山间小路上,荆轲和丽姬两手相握,相视而笑。不同的是,荆轲的笑容中,多的是爱怜;而丽姬的笑容中,更多的则是羞涩。  

 虽然,逃亡的路途是艰辛和痛苦的,但对荆轲和丽姬而言,却充满了欢乐和情意。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无论面对什么,只要两个人能在一起,到处都是天堂。
第五章 惊天十八剑  


 在两人的相守相偎下,人烟稀少的偏僻山林宛若他们意外寻获的世外桃源,逃亡的日子不觉过得飞快。  

 连日以来一径相安无事的厮守,意外地让荆轲觉知两人久置于此实非长远之计,于是两人收拾停当,离开了暂居的山洞。为避开齐兵追捕,丽姬将自己扮作男子,两人专挑小道彻夜赶路,接连走了七八日,终于来到一个小镇,见有个小茶铺。荆轲仔细留意四下后,方才带着丽姬走进茶铺,稍做休息。  

 两人疲惫地坐下,要了一壶茶,几个烧饼。这段昼夜不歇逃亡赶路的日子,一路上的提心吊胆及餐风露宿,让荆轲也觉得委实有些累了,丽姬更是憔悴不堪。他倒了一碗茶递给丽姬,看着她喝下,又递过一个烧饼,但丽姬此时只觉胸闷难受,食不下咽。看着丽姬难受的模样,荆轲心中有着难以言喻的不忍。他只恨自己无能,无法让她过上安稳的日子,反而要她这么跟着自己奔波受苦。  

 便在此时,茶铺外突然来了一驾马车,虽然不甚华丽,但装饰素雅。从车上下来三个人,走进茶铺。  

 为首一人年约四旬,相貌清癯,三绺长须,儒生装扮。进了茶铺,他拣了一处干净的地方坐下,要了一壶茶。他身后的两人生得孔武有力,看穿着显然是他的随从,那两人端着茶碗就大喇喇地坐在一旁的地上喝起来。  

 那中年人好像并不安心喝茶,只是四处观望。一见到荆轲、丽姬,仿佛引起了他的兴趣,目光停留良久不去。  

 荆轲隐隐感到背后有一双眼睛正盯着自己,当下反射性地警觉起来,低头对丽姬轻声讲了几句,就准备结账走人。临离去,荆轲回头看了那中年男子一眼,却发现中年男子对自己微微点头一笑。他佯装没看见,拉起丽姬就出了茶铺,一路往东北方走去。  

 两人疾行了没多久,突然听到身后传来一阵车轮马嘶声。荆轲飞身上树,向远处观望,只见一辆马车迎面疾驶而来。  

 那马车来得飞快,眨眼就停在两人跟前。只见方才茶铺里的中年男子笑着从车上下来,径自问道:“阁下可是荆轲先生?”荆轲防备地盯着中年男子,反手护住身后的丽姬。那中年男子哈哈一笑:“在下田光,乃燕国人氏。方才我在茶铺中见到先生的头发上染有血迹,行色匆忙,身旁还有一位后生,生得很是俊俏,便猜到先生的身份,冒昧跟随至此,请不必惊慌。早就耳闻令师公孙先生大名,只是一直无缘拜会,今日偶遇公孙先生得意门生,实为有幸。”  

 荆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