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确如此,孙派蒋到渝州城等着熊克武召唤,准备让蒋在四川当省警务处长,国M党也好掌握点军权,在四川建立根据地。结果熊克武翻脸不认人,根本没鸟他,派重庆江防司令余际唐接待,给了两百大洋,打回上海了。一九一八年十月二日,蒋到渝州,下榻的正是“优胜旅馆”,本文只是稍稍提前了几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一章《蜀中对》,敬请期待!
………【第十六章 蜀中对】………
亲们,捧个人场吧,给个推荐,收藏啥的,行不?
――――――――――――――――――――
第十六章蜀中对
“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信仰缺失、内忧外患”张泰答道。
唉,中正长叹一声,自知事实如此,但仍不甘心的问道:“张兄,可有解法?”张泰哈哈一笑,言道:“我一小小商人,岂能越厨代庖?”
中正又是起身鞠躬请教道:“岂不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还望张兄不吝赐教。”
“也罢,中山先生为国为民,今天索性说与你听,”
张泰装B的抓起桌子上三个杯子说道:“一、北方现有雄兵百数十万,虽内部派系迭生,然背后英日俄帝国黑手显现,暂不可与之争锋,此不能矣;二、巴蜀之地,偏远隔绝,军阀丛生,年年征战,川地之民,苦不堪言,早已不堪重负,此不通矣;三、上海苏浙,繁华富足,然民风柔弱,且西洋各国视为自家后院,不容他人染指。此不成矣。”说道这里张泰忽然不语。
中正听得一脸惨白,内心却激荡不已。此人当真有经天纬地之才,刚才寥寥数语,当真字字珠玑,振聋聩,诸葛孔明当年与刘玄德不就是一番隆中对之后,方得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吗?中正站起身来,再次一辑到地,眼含热泪:“先生,为了这五千年泱泱中华之文明,为了这千百万公里土地上的亿万子民,请教我!”
张泰一看这阵势,好家伙,玩大了,后果看来很严重。不得不继续装B:“罢罢罢,都与你说吧,成与不成,一切悉听天命”
“多谢先生垂怜。”中正感激涕零。
“现如今,东不成,西不就,北不能,天下之大,唯一处之地君可使也”张泰故意停顿一下看着中正巴巴的眼神接着道:“那就是广东!此地临海凭风,交通便利,民风剽悍,且于清末时期就已接触海外,民智已开,虽有滇桂军阀当道,但毕竟属外来之人,广东之民早有不满,貌似强大,实则不堪一击。只是无人细细筹划,只等时机成熟,一人登高一呼,必能群起响应。此后以广东为基地,则大事可成矣。”
张泰心想,老子今天是不是说得太多了。呵呵,不过这些事情在明年都会出现。中华革命党改组为国M党,就在明年年初,说不定中山现在在上海就已经考虑这事了。然后明年陈炯明就会筹备动驱陆大战,直到中山回到广东,然后建立黄埔。这都是你们自己会搞的,我只是提醒你一下而已,嘻嘻。
果然,中正后来回到上海,拿出这套理论,终于得到中山的青睐。本来对于他没能在四川办好事还有些不满,不过听到如此理论,终于心中暗暗加分不少,至于是不是这时候开始默认了其为接班人,那就不是很清楚了。
这风头出得的确很牛x,当然引得另外有一人是暗自愤恨不已的,心中誓终其一生,誓要与他作对到底,不用说,地球人都知道是谁――中国第一大汉奸,汪精卫,汪帅哥。
唉,一屁股历史烂帐,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说不清楚了。
“先生大才啊,听先生一席话,眼前困顿,豁然开朗,犹如拔云见日,终见晴天啊,多谢先生,请受我一拜!”中正道完,不由分说的又是一拜。
张泰慌忙谦让不已。
“先生如此大才,却埋没在这偏远之地,整日里与商贾为伍。不如随我一道,返沪而去,投了中山先生,好为这苦难的民族,尽一份力啊。”中正诚恳的邀请道,“也好让我等时刻聆听先生的教诲啊。”
张泰一想,我和你一起到上海,然后到广东?先不说你们那内部,派系横生、诸多的是非,我躲都来不及,我可没有你那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手段,到时候死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算是成功加入国M党,躲过了是非,我的天,那不是更危险?不是偏安一隅,就是三x五x,我的命还是留给自己掌握吧。何况我的野心没那么大,做点小生意,让二妹家过得好点;厄~~让龙隐镇的人过得好点?唉,大不了我让渝州城的人过得好点?
想清楚前后,张泰哈哈一笑,站起身说道:“你我道路总归不同,你求的是军法治世,我行的是实业救国。然朗朗乾坤,悠悠天道,终是殊途同归。乱世英雄,自然你来当,势利商人,我来!。”
什么是霸气,这就是霸气,MD,张泰邪恶想,这离姜文不远了吧。
张泰霸气纵横的说完,继续骚包的表演着,只见他从兜里掏出几张银元券和一把银元,对着中正道:“这是我购入货物后,剩下的全部身家,一共五千块。银元券是上海交通银行的,券到即兑。现在分成两份,你我各有两千伍佰元,两千元算我支持中山先生的,剩下的伍佰元,是我个人赠送中正你的。今天过后,你我各奔东西,岁月无情、刀枪无眼,不知何年方得一见。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这个苦难的国家和民族,尽一份我们的力量吧。”
中正呆立当场,傻傻的望着一堆银元不知所措,这份礼也太重了吧。不是没有见过两千五的银元的赞助,比这多得多的也见过,但是没有见过有人,拿出身家一半的资助啊。这份英雄惜英雄的豪情,当真惊天动地,可表山河日月啊。
中正哽咽的说不出话来,一时间楞在当场。张泰心道:要玩就玩大的,小样儿,感动不死你啊。忽然福有心至,想到一件事情,不由冷汗淋淋。
张泰从桌上中正那堆银元里,拿过一块银元,对着中正道:“从这堆银元里,我拿出一块银元,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在你这里讨一个承诺。无论何时何地,当这块银元出现的时候,你必须答应持这块银元的人,一个条件。当然这事情,一不会违背民族大义,二不会违背个人道义。也不枉我对你的一番说词吧,可否?”
中正这时才反应过来,点头同意道:“中正必遵从先生的教诲,为民族,为国家奋斗不已。请先生放心。”
“好,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时候不早,我也该告辞了,蒋兄,后会有期!”张泰起身告辞,中正忙起身相送。走到门口张泰想了又想,最后决定还是多说一句。中正也看出来,张泰似乎还有话说连忙道:“先生,是否还有教诲?”
张泰仰天一叹说道:“最后再送你十二字箴言吧,你只可以自己记住,千万不能对他人言语――‘建军校、整武备、立思想、抗大旗’,做到这十二字,即算是不能一统天下,江南半壁江山也是你的。我言尽于此,你好自为之,告辞!!!。”
说完头也不回的走掉。留下中正呆立门前,怅然若失。
转过街头,张泰脚下一软,一屁股坐在路边的台阶上,好半天才恢复过来。拍拍胸脯,定了定神,我的个小心肝三舅奶奶啊,忽悠真是一门学问啊,下次再也不能这么玩了,要出人命啊,技术性要求太高了。
很多年后,在建国一百周年的献礼大片《建国伟业》中,再现了这经典的一幕,成为老百姓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真是――“风云交际双雄会,三制天下蜀中对。";
――――――――――――――
还有一更《大脚市》,敬请期待!
………【第十七章 大脚超市】………
(收藏、票票不给力啊,朋友们,顶我一下啊。)
――――――――――――――――――――――――――
第十七章大脚市
拉着几辆马车的货物,张泰踏上了前往龙隐镇的归途。走了大半天才从渝州城来到龙隐镇外。
张泰心想这交通也太不方便了,还是那句老话啊“要想富,先修路”。
恩,以后有钱了,一定要修一条如后世一样的水泥路。
不过后世的沙坪坝的道路也够糟糕的,堵的太厉害了。以后要好好规划下,可不能如同后世一般,堵死个先人呢(堵到祖宗八代了,强调堵得实在是要人命)。
进入龙隐镇,四周的街坊邻居都出来,好奇的打量着车队,张泰得意的四处挥挥手,心想这个广告做的还不错,相信很快就会传遍整个龙隐镇。
到了门口张蓝看着一辆辆满载货物的马车,惊讶得久久合不拢嘴。张泰哈哈大笑,指示着车马行的人把几车货物搬到后院,小宝也屁颠屁颠的跟着后面到处跑。
“大哥,你这是哪里搞出来这么多东西啊,恐怕咱们家几年都用不完吧”张蓝傻傻的问道。张蓝心想我的傻妹妹呀,这可是咱家财的第一步啊。
“妹子,这可不是拿来咱们家自己用的,我是准备让你在家开一家杂货铺,怎么样,可是你当老板哦。”张泰打趣道
“不成不成,我那里是做生意料啊,还是大哥来当的好”张蓝惊慌失措。
“哈哈,谁是生下来就会作生意的嘛,很简单,你拿货收钱就是了。”张泰哈哈一笑道。然后就见到张蓝在哪里掰着指头开始算计起来。张泰点点头,恩,看来角色进入的蛮快。
第二天,张泰在镇上请了十几个木匠,准备按照后世改革开放前供销社的样式,装修下沿街的堂屋。整个堂屋大概六十平米左右,作一个小卖场,应该够用了。
张泰把屋子隔成三个区域,
一部分为副食品区:主打产品为香烟(民国采购)、散装酒、酱油、醋、菜油、各式调料品、水果糖、瓜子、花生等;
一部分为生活、学习用品区:主打产品为火柴、肥皂、毛巾、镜子、木梳、手帕、樟脑丸、卡、头花、香粉、草帽、水壶、毛笔、钢笔、墨水、白纸等;
一部分为小五金件、农具区:主打铁钉、铁锅、榔头、斧子、镰刀、锄头等。这些产品有些是从后世带来的,有些却是在渝州城采办的,因为这样才不会穿帮。
比如香烟,包装就是个麻烦事,这些以后肯定要自己搞,实现“国产化”厄~~~“自主化”生产,但现阶段任务主要是把场子先拉起来,实现产品的多样化、丰富化。
结合后世带来的玻璃、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在张泰不惜人工成本的前提下,一个星期左右,张泰不但完成了前厅的改造,还把后院的几个房间修葺了一下:先所有的窗户上换成了玻璃;其次是厨房的现代化改造――把烧木材改为烧煤炭(自来水还不现实);
再是洗手间改造――木质马桶与淋浴相结合(先把烧好的水,放入高置的木桶上,然后打开喷头,就可以洗澡了,这是张泰最为满意一项改造);
后是把张泰睡觉的储藏室改为上下两层阁楼,上面睡觉,下面存放货物。张泰还找来几个石匠,在大门口整出两个石大象,张泰骚包的认为大象才是非洲草原之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