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龙同人)武帝之天龙八部- 第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站在军营门口的兵卒,看到出现在他们忠于的将领营房前的赵孝锡等人,就准备上前阻拦。却让赵孝锡直接放心地交:“左右上前,将其拿下,敢反抗者杀无赦!”
  随着他一声令下,换上军服跟随进入军营的武部成员,迅速上前将这些显得有些错愕的兵卒直接扑倒。敢与反抗的,同样丝毫不客气的斩杀当场,一行人一路直奔这些还在**作乐的武官行营走出。而望着走在队伍中的高继武,不少兵卒还是很理智的退了回去。
  等到赵孝锡抵达传出那些淫秽之声的军营门口时,就看到几个衣着不整的武官,醒眼蒙胧的道:“尔等何人,竟敢擅闯大营,想造反吗?还有高统领,私自带人闯入军营,你想造反吗?信不信,我等现在就通知知府大人,定你一个谋反叛逆的大罪。”
  面对这些还不知死活的武官,赵孝锡打断准备说话的高继武,异常放心地交:“就凭你们,也配穿这些军装?除了这些武官,其余兵卒给你们三息时间,放下武器投降者,尚可饶你们一命。若敢反抗者,以谋逆论处!”
  说完举起手中的尚方宝剑,高继武立刻高声说道:“众将士听着,此乃当今圣上亲封巴蜀郡王殿下,今奉旨提调江南一切军政要务。此乃圣上御赐尚方宝剑,若是尔等不想诛连九族,速速放下武器尚可免一死,千万不要做出糊涂事啊!”
  听着高继武说出的话,几个还满脸醉意的武官,脑袋还有点没转过弯来。有个胆大的武官,更是嚣张的道:“放屁,随便找个人就冒充钦差,高继武,你当我们兄弟几个都是瞎子吗?告诉你,这是苏州府,是李大人的天下,就是钦差来了也得先问过李大人才行。”
  如此狂妄至极的武官,赵孝锡直接道:“对圣上大不敬者,杀!”
  他的主意刚落,身后的武部成员立刻一弓弩射穿了这个满脸嚣张的武官。看着这个跟苏州知府有点裙带关系的武官,如此干脆利落的被射杀。这些普通兵卒才真正意识到,眼前这个男人搞不好真是钦差大臣。
  担心局势失控的呼延豹立刻道:“本将南京应天府禁军指挥使呼延豹,尔等真的要跟着此等叛逆一意孤行吗?那你们看看军营外面是什么?”
  随着他的声音落下,呼延豹的亲卫就点燃一支火箭射出,随之而来的是从军营四周点亮的火把。已经一队直接冲入军营的骑兵,开始喝令所有平江军兵卒,放下武器不得随意走出营房。若敢袭击禁军者,一律按谋逆论处。
  看着这些身着轻甲手指刀枪的禁军冲进军营,原本就有高继武的心腹部下帮忙劝戒那些兵卒。整个军营随着禁军包围的出现,谁都清楚这些平日无视高继武的武官失势。这些平日追随这些武官的兵卒,很清楚谋逆意味着什么,纷纷丢下手中刀枪。
  遵照高继武的命令,迅速的前往军营空地集结。至于这几个此刻显得狼狈的武官,最终还是选择了跪地求饶,却被无视他们求饶声的赵孝锡,下令直接扣押起来拖到校场。同时被一起拖到校场的,还有那些被吓的浑身发抖的娼妓们。
  望着平江军近三千兵卒,全部被看押到校场之上,整个军营已然点起火把照耀的四处透亮。相比那些平日追随被押解到点将台的武官兵卒,此刻显得心有忐忑。其余追随高继武的兵卒,则显得相对轻松了许多。因为他们清楚,这次清洗不会清洗到他们头上。
  等到平江军全军集结完毕,来到点将台上的赵孝锡,望着下方站好的平江军。沉默许久道:“本王一直听人说,厢军的战斗力差,原本不太相信。可今日所见,本王真的痛心疾首。偶等吃着朝廷跟官府的粮饷,就是这样镇守一方吗?
  这几个家伙如此无视军中军规,竟将娼妓带入军营中私混,尔等都能视若无睹。那它日需要尔等征战沙场时,还能指望你们这样的军队保家卫国吗?一将无能,害死三军,今天本王算是亲眼见识到了。高统领!”
  ‘末将在!’
  ‘按朝廷军规,私带娼妓留宿军营者,处何等军规?’
  ‘回王爷,按军规当处斩立决!’
  听到这里赵孝锡挥手让高继武退下,来到几位显得浑身发抖拼命求饶的武官面前道:“听见刚才你们高统领的话了吗?是不是觉得,有了知府大人替你们撑腰,边朝廷律法军规都可以无所顾虑了。那今天本王就告诉你们,这天下还是朝廷的天下,这苏州城同样还是朝廷的苏州城。至于你们的知府大人,放心,本王保证要不了多久,他们陪着你们一起上路。”
  听到‘上路’这两个字,已然酒醒的武官拼命磕头道:“王爷饶命,王爷饶命!”
  面对这些求饶的武官,赵孝锡很放心地交:“早就今日,何必当初。食君之禄,不思报君恩,尔等还身为军中将领,更是带着违反军纪,可谓罪加一等。本王不怕实话告诉你们,这回谁也救不了你们,但怎么死则由本王说了算。
  若是想死的痛快点,不留下什么骂名,现在你们谁告诉本王。你们的知府大人,到底做过多少违反朝廷律法的事情。举报多的,或许本王可以让你们有个体面的死法。若是觉得不想举报你们的知府大人,本王也无所谓。
  但你们将成为,整个江南乃至整个大宋的出于耻辱。本王也很想看看,当你们被斩杀的罪名公之与众后,尔等家族之人还如何抬头做人。同样给你们三息时间,若不想求得死后骂名,你们知道应该怎么做。”
  抛下这句话之后,赵孝锡很放心地交着这些互相看了看的武官,等到赵孝锡规定的时间到。他一脸轻松般来到第一位武官面前道:“想清楚了吗?你有没有什么,要对本王交待的?”
  这位武官想了想道:“末将不服!就算你是钦差大臣,也不能随便定我等之罪吧!按朝廷律,我等就算有罪,也应递交知府衙门受审。”
  看着这个似乎有些硬气的武官,赵孝锡显得很放心地交:“说完了吗?知道我手中这把剑是什么吗?这是尚方宝剑,持此剑本王可行先斩后奏之权。别说你一个小小的武官,就算你们的知府大人,本王也能先斩后奏。看来你放弃了本王给你一个体面的死法!”
  不等这位武官再说话,赵孝锡直接一剑斩下对方的脑袋。看着滚乱的人头,还有那喷涌而出的鲜血,其余几个武官彻底的吓瘫了。面对赵孝锡再次提着血淋淋的宝剑询问时,这些没骨气的武官很快纷纷开口。
  诉说着他们所谓忠诚的知府大人,这些年所犯下的历件有背朝廷律法的事情。而看到打破这些武官的心理防线,赵孝锡挥手让禁军中负责审讯的武官,将其带到军营外提审,并让每个举报的武官签字画押。这些证据,将成为钉死那些贪官最直接的铁证!
  
  第二卷 第六十九章 连夜抓捕
  
  看到几位平日在军营,权势还凌驾统领之上的武官,被丝毫不客气的斩杀带走。余下归属他们指挥的兵卒,也显得有些惶恐不安。牵涉到这种可大可小的事情,那个兵卒都担心引火烧身。直到赵孝锡这位冷酷的钦差表示,只诛杀首恶不搞牵连。
  至于剩下一些低级别的武官,赵孝锡全部交由高继武这位统领处理,那些低级武官的生死。还轮不到他这个王爷去管理,现在他要做的就是,让高继武尽快收拢平江军的军权。准备进城封锁苏州城,将城中一概牵涉到贪腐案的官员干净放心地交下。
  望着这位统领先是严厉训斥了一番,很快又揪出几个平时跟那些将领走的比较近的低级武官,交由忠诚于他的武官看押起来。其实立刻将手下的武官,大多临时提拔起来,担任那几位被杀被押的将领职务,跟本部兵卒混编临时管理起来。
  快速将平江军军权收到手上,赵孝锡立刻下令平江军入城,接管苏州城防。同时禁军将苏州城外,水司衙门的兵丁跟官员,全部控制住。敢拒捕者,一律杀无赦。并且由禁军在苏州城外,设立哨卡搜捕一切从苏州出来的行人,防止消息走漏。
  命令下达完毕,高继武很快就带着平江军官兵,往苏州城进发。那些守城的兵卒,本身就归属平江军管辖,看到高继武到来自然不敢慢怠。打开城门之后,就被高继武下令收缴武器,接管苏州四门,封锁住苏州知府衙门跟漕运衙门。
  看着大批军队深夜入城,苏州城的百姓都觉得有大事发生。果不其然,随着高继武开始吩咐兵卒,象苏州城的百姓通报,执行宵禁不得百姓深夜走动。好久没感受到宵禁的苏州百姓,纷纷结束夜游返回各自家中。
  至于那些通宵达旦经营的勾栏娼寮,同样被一队队手持刀枪的平江军官兵封锁,只许人出不许人进。若是当晚正好在这里过夜的官员,则会非常放心地交看押起来,等待赵孝锡这位钦差王爷,对其做出最后的处理。
  面对有些还不知情况的文官,在听到有官兵封锁娼寮时,自然很嚣张的出来命令这些士兵撤消封锁。结果等待他们的,则是这些平日就饱受文官欺凌的官兵,一顿胖揍之后带到被控制的监牢关押起来。等待他们的结局,只怕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在巡城官兵通报宵禁令时,同样下达了禁武令。敢在宵禁期间,携带刀剑出来的武人,一律将被限制自由。至于敢反抗或作乱的武人,一律杀无赦。这也意味着,在赵孝锡下达封锁苏州城的命令之后,整个苏州城则开始实施军管。
  看着被惶恐的师爷从街门后堂叫醒,匆匆穿着官服走出来的苏州知府李学文,以及被官兵从漕运衙门带走的漕运使曹成明。
  这两位平日苏州城最具权势的官员,此刻望着高继武则是一脸的愤怒,但面对明刀明枪的兵卒跟不吭声的高继武,他们内心也在思索,到底出了什么事!
  要知道,深夜带兵入城,抓捕一城的两位最高行政长官,这可是如同造反的大罪。高继武疯了?这种大罪,可会牵连到他身后的家族,他就一点不怕吗?
  就在李学文还在大声道:“高将军,你可知道,带兵入城扣押本府,是谋逆的大罪。你就不怕朝廷追查下来,诛你全族吗?”
  ‘朝廷会不会诛高将军的全族,本王知道一定不会。但圣上会不会诛尔等全族,本王还真不知道。’
  听到声音立刻转头的李学文跟曹成明,很快看到在几位武官保护下走进来的赵孝锡。通过刚才赵孝锡的称谓,两位苏州城的高官,一时间也不明白这个身着铠甲的男人到底是那位王爷。可不管是那位王爷,做出这种事情来,他就不怕皇帝责罚吗?
  还是说,他敢这样做,本身就是皇帝属意的呢?
  就在两位文官开始思索时,站在赵孝锡身边的呼延豹,突然举出一张圣旨道:“圣喻,众人听旨!”
  此言一出,包括赵孝锡在内,屋子里的人全部跪倒口呼万岁之后,呼延豹很快将圣旨上的内容说了出来。在听到这位自称本王的年青人,正是当今两宫最宠信的巴蜀郡王时,李学文跟曹成明都有种大事不妙的感觉。
  等到圣旨落到赵孝锡手上,望着两位心有忐忑的苏州知府跟漕运使,赵孝锡坐到那张高高在上的官椅上开口道:“李知府,曹大人,想知道圣上任命本王为两浙监查使,提高两淅军政事务是何原因吗?”
  李学文恭身道:“卑职不知,还请王爷赐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