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船》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宋船- 第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高炉边上,听着大家大声喧哗,热火朝天的情形,让巩凡心里痒痒的,却只能忍耐着不进去里面,在外面一个劲的踱着步子,等待着结果。

    倒是不是真的不能进去,而是巩凡也知道自己的能耐。里面的东西事先准备得周密,各种可能的突发情况基本上都作了预演,工艺上更是精益求精,几乎达到了苛求的程度。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再能去干预的事情就真的不多了。更何况,巩凡明白自己一旦进去,总会忍不住想指点指点,而这种指点却绝对不见得是正确的——那些具体的东西,这些经验丰富的技师们比自己这个二把刀强到了天上去了。

    要是因为胡乱指挥而把点火仪式搞砸了,老端木是要拼命的。里面的东西也真的实在太原始,一个光学温度计也没有,炉内的温度如何,全凭这些老技师肉眼观察,也就是所谓的火候,这虽不科学,但目下绝对没有更好的办法。

    为这事巩凡曾经也和老端木商量过,忧心忡忡的他被老端木狠狠的嘲笑了一顿。对老端木来说,火候的事情简直就是摆在面前,一朵一朵的铁花火舌是红黄色的,接着会变黄白,再到纯白色,最后完全白得发亮——这么清楚明白的事情难道也能搞错?

    “到底是个公子哥儿。”老端木死命的挖苦,这种能让巩凡哑口无言的机会实在太少,老端木一旦逮到,就决定再不会放过。“你啊,你这种细人就别去干这粗活了,在外面等消息就得。俺们老胳膊老腿,干这粗活正合适。等作好了你再来指点,如何?”

    还能如何?只好乖乖等着。时间不知过去了多久,巩凡都去睡了一觉,又是等了好几个时辰才看到老端木带着一张疲乏的脸出现。

    眼珠子通红,脖子露在外面的部分也像是烧红了般的不正常的红,可是这一切都掩不住眉梢那股子喜气。巩凡立即站起,颤声问:“成功了?”

    重重的巴掌拍到肩膀,老头几十年打铁练下的手劲把巩凡一下差些拍倒。“好货,真真好货!老汉几十年了,从没见过这样一整炉的出钢,还全是好钢!你娘娘的”!

    忍不住爆了个粗口,“顺利,想像不到的顺利!而且,再怎么也想不得,加了这个储热室,出铁水的量竟是增了足足三倍啊!转平炉的时候我都怕把进风口淹了,——那可就把炉子结死了,只能多倒了一次,好钢啊!有了这个基础,我就敢大量上软钢了!”

    “走,去看看!”巩凡也是激动得了不得,撒开脚丫子就想跑,被老端木叫住了。

    “莫慌。听说你有把好刀,是把怪样子的匕首罢?他们给我说拿上砍猪骨头,不费力气一斩就断,拿上,跟我去试试这炉钢,看看能达到几成?”

    这是在说巩凡的水手刀了。那把得自泰迪的**他可舍不得让人知道,平常坚决不拿的。不过水手刀也不是大路货,这可是把精制的定装刀,花了六千多大洋。

    没办法,手工品就是那么贵。这东西跟这量产的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巩凡知道老端木说的试钢那是要用来对砍的,那会活活心痛死他。

    问题是不试也由不得他,老端木早就不由分说上来两摸,掏了过去,巩凡也只能苦笑着跟在后面。“老端木,不要对砍成不成?我这刀可金贵……而且不用试,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你炼那钢肯定达不到工具钢级别,而我这刀远远超过工具钢了,根本没有可比性……”

    正在心热似火的老端木头也不回,“莫须惊……老汉知道这刀金贵。玩铁几十年了,会没这点眼力价?这刀最少也得值个千把贯了罢……可惜太短,不然,碰到识家,真真万金都是卖得到的……我只用刀背试,这总成了罢?”

    最终还是没用刀背。为了让老端木确切的知道这里差距到底多大,巩凡心一横,还是用刀刃子试了。从炉里的钢水紧急弄了个模子,铸了把刀出来,又几下开了刃,两把对顶着向里压,结果不用说,水手刀上微微一个小伤,新鲜出炉的刀子的伤口相比之下就触目惊心。

    巩凡很怕这下会把老端木打击惨了就不好了,谁曾想老端木只是闭目沉思,半点受打击的意思都没有。事出反常必有妖。巩凡干脆问了一句,老端木却是一脸的不耐烦。

    “老夫会如你一般无知?这只是凡铁,能与你那神兵利器去比?嗯,最大伤痕到二分多些,已经比老夫预料中强得多。好了,认真想想这钢要如何去用,这才是正事。”

    这优先是要保证军事的——这一点绝无疑问。老端木的意思,也就是如何让这些钢不说达到或者跟上水手刀的质量,起码也不能差那么多。就这结果,如果真的是对砍的话,水手刀固然伤会变大,但那新刀百分百是砍断定了的。

    “这个,冷锻如何?”巩凡试探着问,“反正有这多的不要力气的大锤——只管打就是了。三层五层不够,就八层十层好了,这般锻出来除了费时间,锋利和韧性绝对够了。”

    巩凡记得出土的汉代以前的刀剑就是如此。质量之佳,别国的兵器同它相碰,基本就是一刀两断的下场,可惜汉以后似乎就失传了,越来越差,倒让日本赶了上来,成就美名。

    反正日本刀就是折叠锻打出来的。不知折了几次忘记了,反正到最后薄薄一把刀最少能折叠上两千多层,单层之间用薄如蝉翼形容都不够了。

    老端木大是意动,但稍稍有些犹豫不决。“好便是好,就是时日多了些……也罢,这锻打之法无须能力,再不懂的人也能作……多多招人,让他们只是叠打就是。嗯,这样一来又得多加些风车,不然不够力。”

    看到老头又沉侵到计算之中,巩凡赶紧道:“弩!弩弓,这才是根本!我们比蛮力比不过的,只能远远把他们射翻才对!把人都招集了,商量弩弓的作法才是正理!”

    刀如何作,巩凡想也不会去想,这些人把作刀当成面子工程,工序都刻到骨子里去了。过去没作出能称雄的宝刀,只是材料所限,产钢量太少罢了。

    “唔……也是。”老头回过味来,手一挥,“行。招集人手。大家都说说,要怎么作才好用,这可不能闭门造车。到底尺寸多大,力道多大才合适,集思广益罢。”

    被招来的工匠们无不觉得这事透着新鲜。往常都是师傅说了怎么作就怎么干就是,跟着师傅学也就是那样,师傅学到了什么,只要没藏着匿着,自己也就学个什么。这回新鲜了,老板和大家一起来讨论这弩要怎么作。

    不过很快,大家发现这不是东家在和大伙开玩笑。几十张纸发到手上,人多图少,就只能大伙儿轮着看。都是行家,默不作声翻图,里面有多大含金量心中都明白的很。

 ;。。。 ; ;
第六十二章会议
    好东西。大家谁也没说出声,但心里都是这个评价。这只是简易图,里面最需求的尺寸却是没有,里面弩机的结构也就罢了,都是一般,不过把青铜改了用钢来制,可以作得更小更紧凑。难得的是这弩整体浑然一体,整个简洁大气,上弦的法子也很巧妙,另加了一套棘轮,可以用一根杆子上下来回着上弦,这改动就大了。

    过去这种强力弩都是击发之后坐到地上,用脚蹬着双臂死命的后拉,才能完成上弦动作。这一套动作下来费力不说,来回坐下又站起,明显时间大大的费多了好几倍。

    战场上争分夺秒,能快人一瞬,赢的机会就大些,这谁都明白。另外用一根细细的钢杆来上弦还有个好处,力大者不说,力气小,原来拉不开弩弦的人现在也没了问题——钢杆加长些就是了,最多就是携带时稍稍麻烦些。

    “这弩是端木东主新设计的。大家也看到了,没尺寸,就是因为心里没数,要多大才会合适——软钢的弩臂肯定比木头弹力大多了,原来的尺寸肯定用不了——要好携带,还要威力足够,起码比起原来的弩得强上个三成,这应该作得到。大家说说吧?”

    没一个人说话。不是没话说,而是怕说错。软钢作弩,谁也没干过,虽说想想这道理是对的,但没经验就不能乱说不是?对也就算了,万一错了会被人笑到头都抬不起来。

    “嗯?都不说?”巩凡沉了脸。“这不成。有一个算一个,必须发言。而且不准说些废话,什么好好,还成,就这样什么的,都掏些干货出来!——都是吃这行饭的,人家能提出改进意见,你说不出,合着总不成人家是师傅,你学徒没毕业?”

    哄一下都笑开了。这种事也是的,别的讲得出个一二三,你一个屁放不响,以后怎么抬头作人?被巩凡随意点了出来发言的师傅摸摸头,有些不好意思。

    “成。东家是认真的,俺也就随便说说,不对的担待些。俺认为啊,这个弩……”

    有人开口了,气氛也就一下起来了。说着说着,有人觉得不对,开始反驳,而提仪的人自是要维护自己的意见,这下就针锋相对,两下争辩起来。

    巩凡笑眯眯的只是听着,这些人越是争得脸红脖子粗,他就越高兴。老端木开始只管自己闭着眼,心中盘算着,后来听着听着,竟是入了迷。好几样没想通或者根本就想都没去想的问题,在争辩中一一分明起来,比起他的方案一比,起码强了几倍!

    等到老端木再也忍不得反驳着加入之后,气氛一下升到了最浓烈。这时候再也没有什么东家伙计之分了,大家都一个身份,都是制造师,而且全是些高段,谁会服气谁?

    想要人服,简单,拿出道理出来!只要讲得有理,谁也不会去无理搅三分,丢不起那脸,只会默默沉思自己的方案不足之处,再改进后再辨论。

    他们的讨论早就不是最先的话题,关于新弩的尺寸问题,这件事情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半会的也分不清,——结论是各自按照最优方案画出来,再大家综合,最后挑出五个大小各自不同的作样品,到时各作一副一比较那就是一目了然了。

    从新式弩引申去,到了手弩,这一般是骑兵用的,但用来装备后勤人员那也是最理想不过,现在有了充足材料,为什么不作?既然手弩有了,那么长距离的弩中之王,床弩也就顺理成章提了出来,不过尺寸必须要大幅消减,不然这么大的钢臂什么弦都受不了……

    一个弩臂形状就让他们吵了不下一个时辰。是反弓样好,还是干脆就天然的半弯状更强?反弓好处是弹力更佳,但用钢来作了,这弹力似是不用再那样大?用了天然的半弯,必定难度会降低三五倍……这可都是工效啊。

    再到弩臂是单一材料还是复合材料好,是方形强些还是半圆受力,每一个细节都争得极是有力起劲,但并不是说每一人都固执的要坚定己见,而是摆事实,讲道理,这个形状为什么比那个形状强,复合的要怎样才能最大的发挥……

    众人争得忘我,两三个时辰过去,没人想到该是吃饭时间了,或者说想到了也只是一闪念间就抛开——晚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