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悍赵- 第2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对燕之事确实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关键时刻,秦楚韩魏各国纷纷表了态,齐国那里天天传来的消息也在不停地催促着赵国前进的步伐。莒邑那边依然是僵持不下的局面,而即墨那里却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形势逆转。

    强攻即墨的骑劫这次确实遇上了硬茬,近二十万大军在数月之内连番进攻即墨,非但没有前进一步,反而损失了大量人马。不过即墨城里的田单现在rì子也不好过,孤城被围数月,粮草早已处于难以为继的状态,在大量军民被燕军俘获的同时,更有不少人逃出了城去。这样的局面一方面让渐渐暴躁的骑劫看到了希望,同时也在即墨城中引起了慌乱。

    据传田单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已经与手下将领们商量起了献城投降的事,这消息在燕军阵中传的沸沸扬扬。然而就在骑劫眉头渐渐舒展,自以为很快就将大功告成的时候,远在河间的赵胜也得到了云台郎的秘密报信,信息的内容很简短:即墨齐军正在所控制的关山之内秘密收集大量耕牛,目的……未知。

    成败在此一举,不论赵国国内的局面还是燕齐的局面都已经使赵胜没有时间再拖了,于是就在那封上呈给赵何的信到达邯郸之后的第三天,一封压了赵王玉玺的信函也在快马传递之下急速传向了蓟城。

    这封信里的内容也很简单,用简单明了的话总结起来意思就是:赵王已经无法容忍燕国的狂妄之举,限燕王于六月初十之前必须发下在齐国停兵后撤的命令,不然的话——勿谓言之不预也。(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百度搜索阅读最新最全的小说



………【第一百六十一章 只要你好好的】………

    就在最后通牒还没有到达蓟都的时候,驻守上谷郡燕赵边境的燕**队忽然发现与其相对的赵国代郡一带出现了大规模的军事调动迹象,据探报查实,代郡边境近rì突然增加了上万的赵军步军,与此相伴的则是近千辆大型战车,这些战车是方阔丈余、可乘二十人的标准制式战车,也就是说就在燕赵之间大打口水战的时候,赵国方面已经开始了调兵,而且单在代郡一地便至少有三万以上的人马调动。

    上谷郡是燕国西部重镇,而代郡则是赵国北三郡最靠东的郡治,因这两郡分别是燕赵两国近些年来才开拓稳定下来的疆土,仓促之间无力过多经营,又因这些年来燕赵两国关系不错,边境上并不像南部边境易水上的平舒至武阳一线那样建有长城,边境之上虽有倒刺山(今河北小五台山)一系列山脉可做天险关城,但因为浴水从这里流经代郡和上谷,向东直达燕都蓟城,却是燕国的软肋。为此燕国在浴水河谷之中建造了重镇沮阳等数座城池以作蓟都西部屏护,为的就是防止哪天赵国突然兴兵伐燕。

    如今赵国和燕国虽然没有公开宣战,但口水战一步步加强之下,两国关系却已近冰点,燕国为了防止赵国动手,自己都已经在沮阳一带调集了十余万的军队,这时候赵国突然在代郡大规模调兵,破沮阳而下蓟都的意图不是已经很明显了么?

    这样一份军情情报顿时惊着了沮阳燕国守军,向燕王传报的快马立刻踏上了行程,两三rì以后将消息传进蓟城,恰恰与赵胜的国赶了个前后脚。

    两份消息几乎在同时摆在了燕王的御案上,燕王黑着脸左边看一眼,右边看一眼。许久之后两道浓眉已经紧紧地纠缠在了一起。右手手指在帛上啪啪啪啪地连着点了好几下,这才匆忙抬起头来对侍立在一旁的邹衍和上卿郭隗说道:

    “调兵,迫寡人限期撤军,赵国这两手用得倒是紧密。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们难道在代郡那里只调三万兵么。这个赵胜。虚虚实实莫非想吓唬寡人不成?”

    “大王,虚实之道谁又说得清楚。以老臣之见,代郡那里与上谷关山相隔,中间又有沮阳城相阻,虽然浴水河谷可为攻打蓟城便捷通道。但我大燕在沮阳一线驻扎十余万大军,绝不是那么容易拿下来的,守而易攻而难,赵国这三万人马又是什么说法?”

    燕王如此一问,郭隗和邹衍不觉相互觑了一眼,邹衍客客气气地向郭隗点了点头接着向后退了半步,郭隗倒也不客气。向燕王躬身拱了拱手便说开了。

    郭隗就是用“千金买马骨”典故劝说燕王设黄金台招贤纳士的那位燕国名臣,他是燕王姬职的老师,又是燕王第一个委以重任的股肱之臣,在燕王心目中的地位可以比拟乔端之于赵胜,算得上第一号心腹。但是自从大批名臣谋士聚集到燕王身边之后,郭隗却又甘愿让贤。虽然退出了相邦的位置,但在燕王的心目中反而更重要了几分,如今都已经七十多岁高龄,却依然在燕王身边做着谋士,估计死之前都别指望致仕还乡了。

    郭隗这样一反问,燕王的双眉锁得更紧了,下意识地向邹衍看了一眼才迟疑地向郭隗问道:

    “先生的意思莫非是……代郡那里是赵国的疑兵之阵?”

    郭隗微低着头捋了一会胡子。这才抬头道:

    “不好说,不过三万人马能起到什么作用?终究有些诡异了。这些rì子大王与臣等多次商议。都觉着赵国难以动兵,此三万人马若是虚。恐怕只是赵国虚张声势,与这份国相配合罢了。但若是实……恐怕绝不止这么点人马。只是赵国就算再以十倍兵力,恐怕也没办法旦夕之间攻下沮阳,而且他们哪里来那么多人马?

    只要这一战僵持不下,赵国必然腹背受敌,要遭秦国攻击,只会是得不偿失的局面,赵胜也好,牛翦也好,总不至于傻到这个程度,莫非……嗯,此事虚实太乱,老臣实在不敢妄测。邹上卿,您的意思呢?”

    邹衍一直在低着头深深思索,听见郭隗问上了自己,连忙一躬身笑道:“不敢不敢,下官附议郭上卿之见,赵国这三万人马调动必然是做给咱们看的,不过是虚是实还需细细揣摩才行。

    大王,以臣上次在外黄与赵胜接触所观,他虽是年幼,却是个心机深沉之人,虽从不做违言之事,但他的话却不能直直的去听。比如这份国,赵胜明言要我大燕六月初十前在莒邑和即墨停兵,但这许久以来他除了在各国之间周旋拉拢以外,却未作什么可以直接胁迫大燕就范的举措,那么他又凭什么要我大燕在六月初十之前停兵?

    再说代郡这三万赵军。我大燕为防不测,已在燕赵边境布下四十万重兵,但上谷郡一带就是十余万,想用三万人轻易撕破沮阳防线根本没有可能。那么这三万人便只有三种解释:其一,虚张声势,不过是心存侥幸乱我大燕步调,以求搅乱视听骗我大军回撤;其二,明若实强,这三万人不过是拿出来搅乱视听的,后边还有大批人马在准备;其三,声东而击西,明着在代郡调兵,实则要用兵他处,要的就是出其不意,以求速胜之下将我攻齐大军从齐国逼回来,一方面免除腹背受敌之困,另一方面借此让齐国之人与赵国同力抗燕,分担他们的压力。”

    燕王越听身子坐的越直,缓缓说道:“嗯,邹先生所言应当已将可能xìng都包括在内了,不过虚张声势不大可能,赵胜当寡人与众卿都是三岁孩子么,这样的小伎俩也会上当?这一说法可以不做考虑。

    至于其二么,倒是有些可能xìng,只是正如郭先生所说,攻难而守易。赵国若是当真攻燕只能求速胜。绝不敢久拖不下,而且也绝没有那么多军力用在代郡一隅,此事可能xìng似乎不大。

    倒是第三颇像那么回事,这不分明就是当年齐魏之战孙膑所行的围魏救赵之计么。只是赵国若是不攻上谷,唯一的可能只能是武恒到阳城一带发兵攻我狸邑至阳城一线长城。这样一来岂不又陷入了持久难下之中了么?

    如此一来他们也只能从河间向东攻打平舒和饶安,以此断我攻齐大军后路,可我攻齐大军是四十万,就算回击赵军之时分出一半人马防止齐国人从后作乱,却依然有二十余万大军。再加上易水长城一线的二十余万守军足以顷刻而至,两面夹击之下,就算赵军不顾秦国威胁,硬生生地从各地挤出五十万以上的人马,不也是被吃死的份么?寡人实在想不出赵国还能有什么法子逼迫寡人?”

    可能xìng就需要具体分析,但燕王在邹衍提醒之下分析了半天依然感觉赵国完全处于战略被动,再低头向那两封信看去时。脸上不觉露出了鄙夷的笑容道,

    “寡人看,赵胜只怕当真是在无奈之下虚张声势了。”

    “大王,臣并不这样看。”

    邹衍发现燕王已经现出了轻视的神sè,心里不觉一惊,连忙提醒道。

    “所谓兵不厌诈,赵国固然是在被动之中,但大王也要好好想想赵胜的目的是什么。”

    “哦?邹上卿的意思是……”

    燕王最大的一个好处就是不耻下问,绝不会自负的坚持己见,听邹衍这么一说,又不觉注意了起来。邹衍连忙道:

    “大王,赵国西有秦而南有楚。虽然中间有韩魏两国可为阻隔,但皆不可轻忽。只有复齐制衡秦楚及我大燕才有可能左右牵制保其社稷。所以不论他怎么做,最终的目的只能是逼迫我大燕从齐国退兵。只要做到了这一点,赵胜的目的便达到了,又何需为了齐国与我燕国陷入无休止的征伐之中?

    若是想透这一点,眼下赵国所做的这些动作便不言自明了,那就是乱燕而救齐。赵胜限大燕在六月初十之前停兵,紧接着又在代郡调动起了人马,这正是声东而击西,要将大燕的注意力都吸引在燕赵边境之间。如若大燕不上当,他们下一步很有可能在代郡和易水长城一带做些动作,以求大燕误以为他们当真有攻燕之意,由此乱了屈庸和骑劫的心,帮助齐国减轻压力。

    以臣愚见,只怕这才是赵胜的真实意图,毕竟他们除了经营燕齐之事,还需大军防备秦楚,能挤出三十万人马用在东线就已经是极致了。不过单单用虚张声势来为齐国缓压显然还不够,只要大燕不上当,齐国便毫无反手的余地,赵胜这样就算白做了,所以臣认为,他下一步必然会集中兵力从安阳、平邑一线攻打济水一线我燕国攻齐大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帮上齐国的忙。

    不过这也是行险之招,毕竟只要有济水天险阻隔,我大燕完全可以从容调兵相阻,只要僵持住,楚国和秦国必然会出兵,所以赵国所求的还是‘速’和‘乱’两个字,可以说实出无奈,只要大燕不受他的挑动乱了阵脚,好好守住上谷和易水长城,最终赵国也不敢强攻济水,只能不了了之,坐视既定事实。”

    燕王听到这里眉头已经完全松开了,哈哈一笑道:“邹先生说的不错,赵国从一开始就是在虚张声势,这样看来咱们倒是用不着理他了。”

    邹衍躬身道:“正是如此,不过臣以为‘兵不厌诈’四个字还是不可不重,臣与大王所议终究只是猜测,虽然赵国极难在走出其他的路子来,大燕却也不能不防。不过以眼下的情势来看,赵国君相之间似乎颇有些不睦,虽然还不能确知情由,但此事却已经坐实了。我大燕也用不着理会赵国国内出了什么事,只要守好易水长城和上谷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