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边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汉边军-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短暂的打闹之后,刘武终于从邓虎的嘴里知道了这些人的来历。

    他们和刘武一样,都是来自颍川郡的戎卒,在这个年月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声可不是说说的。虽然他们曾经生活在豫州和司隶的边界上,所说的话都是“河南话”,也同样算是大汉的官方语言,但除了有些级别的官员外,只要走出了周边的数州之地,根本就没人能听懂他们说的是什么。

    更不用说他们这一行人还来到了几千里外的云中了,所谓乡音难改,同乡故旧都是一样的道理。

    如此远的距离,他们还要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生活上很多年,“同乡”两个字自然就把他们联系在了一起,他们这一路上早就结成了一个松散的组织。

    所改变的也只是从开始的五十多人变成了不到二十人,经过战场的厮杀,他们除了庆幸自己还活着以外,这种残酷的环境下只会让他们更加的抱团。

    刘武曾经是他们这些人里的领,他之所以能够成为领,就是因为他读过书认识几个字。这样的原因让初来乍到的刘武异常的不解,仅仅只是因为自己读过书吗?

    他那里知道这个时代“读书人”这三个字的威力,在这个君权神授,重诺诚信,人人侠义守信的大汉朝。“士农工商”的社会分级已经深入人心。

    在这个时代可不是所有人都有读书识字的权利,读书是世家大族地主豪强的专利,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这个待遇。如果你不经过社会的认可和儒士的同意擅自偷师,那你的下场就是被腰斩弃市。

    “士”位于所有阶层的最顶端,士的代表人物就是大量的读书人和官员,只有读过书的人才能做官,即使你再怎么聪明过人,如果没有拜过儒士为师拥有传承,再加上宗门提携的话,那你一辈子都只能是默默无闻的农民。

    宗门派系之所以会提携你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从此以后你就会打上这个派系的标签,如果提携你的人以后有用得着你的地方,那么你就必须要全力以赴的完成,并且终生不得背叛,否则就是背信弃义将会遭到世人的唾弃。

    这也正是东汉后期灵帝卖官的主要原因,在这个时代所有的权利都掌握在世家大族豪强地主的手中,任免官员提拔调任皇帝说了都不一定算数,你要是敢强硬插手,那对不起你就是昏君的代名词了。

    汝南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就是这么来的,当然对于这些刘武虽然曾经在史书上看到过,但他却从来就没有亲身的体会过。

    即使他现在是最为卑贱的戎卒,但只要有机会他就会飞上枝头成为军中的吏员,他读过书那他以后升迁的机会就比其他人多得多,更加重要的是,在他们这些人看来所有的读书人都是异常聪慧的存在。

    只要他们跟着刘武就一定会好处多多,只要有朝一日刘武能上位,通过同乡的纽带他们这些人终有一天都会脱离杂兵营这个苦海,这也是他们这些人会选一个只有十二岁的少年充任头领的主要原因。

    只是后来他们失望了,刘武失足落水之后整个人都变了,他不仅忘记了以前的一切,这两天更是沉默寡言的不和任何人说话,直到今天他们本来已经死了的心再次活泛了起来。

    这些能够幸存下来不死的人,有大部分都是跟在刘武身边的那些人,他们本来都在队伍的前面,现刘武拉着邓虎放慢脚步退到中军之后,他们也有样学样的跟着,结果就是他们大部分都活着,而那些傻傻的只顾向前冲的愣头青们都死了,因为刘武的关系他们这支颍川人的队伍死人是最少的。

    现在在他们的眼里,这个只有十二岁的少年已经有了运筹帷幄的本事,当听到邓虎叫刘武主公之后,他们还以为那个阴沉的少年又回来了呢!这才围了上来要表忠心,很不幸他们表忠心的方式严重伤害了邓虎的感情,不仅没有讨到刘武的好感,现在还被邓虎每人抽了一个嘴巴再也笑不出来了。

    知道原因的刘武在心中一阵的叹息,这就是后世威风赫赫的大汉朝吗?怪不得在东汉后期会出现群雄割据的局面,这一切的祸根其实从东汉的开创者刘秀起就埋下了,后世的群雄割据也只是这个官员推荐制度的必然结果。

    这个制度只会让权力集中在少数的世家大族手中,成为一个个的利益集团,他们只知道有主公而不知道有皇帝,现在的皇帝估计就是世家大族的傀儡,东汉后期皇权的更替哪次离得开外戚和世家大族的身影,除刘秀外那个东汉的皇帝不是在幼年被立起来的。

    皇帝长大之后就要抓权,那么他所能依靠的也只有身边的公公太监了,无数次的恶性循环就造成了今天的结果。

    只是经过短暂的伤感之后,刘武就回到了残酷的现实之中,他现在只是一名卑微的杂兵炮灰,还是想着怎样在保住性命的前提下,捞取足够的战功来提升自己的地位要紧。

    不然说不定哪天他也会成为这些躺在地上被乌鸦啄食的尸体,既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也不能保护身边这些憨厚的手下,最后可能连个微微隆起的黄土堆都成为一种奢望。



………【第六章追击匈奴】………

    收起心神的刘武打量了一番围在他周围的人们,他们之中有十几岁的少年也有胡子花白的老人,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刘武的身上,毫无见识只是空有一身蛮力的众人比刘武更懂得如何在这个世界中更好的活下去。

    “既然你没有足够的资本成为人上人,那你就需要依附到一个有前途的人身上。”这句话深深的影响着这个时代的每一个人。

    读过书的刘武毫无悬念的成了他们值得依靠的人,刘武今天的表现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想法。一个有前途的人,只要被人们所看好,那他的身边就会有人抱着各种目的前去投靠,不管结局如何至少还能看到希望;在这样一个时代里刘武自然就成了他们之中所有人的主心骨。

    不仅仅是他们,还有十几个受了伤还没死去的人都爬了过来,只要他们还没有死去,他们都必须要让这位年轻的领对自己有一些印象。

    刘武看着这些站着的,坐着的,还有那些趴在地上的人们,他感觉自己的肩头多了一种责任,带他们活下去的责任,既然他们如此相信一个年仅十二岁的领,那刘武从今天起就必须要肩负起应有的责任,带他们在这烽火遍地的地方生存下去。

    为的也不仅仅是压上肩头的责任感,更多的是为了他自己能够拥有一些资本,就算是一群老弱病残他都必须要善待利用。他一无所有的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刘武深深的知道想要出人头地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成事的。

    无数的先辈们用无数的事实证明,独行侠在任何时代都不可能成功,即使强如西楚霸王项羽,最后在众叛亲离之下也只能自刎在奔腾的乌江之畔。

    既然想要融入这个世界之中,那以前的种种作为现代人的优越感就必须抛弃,只有真正的融入他们的生活中自己才能得到他们的认可,只有得到了他们的认可,他们才会誓死为自己这个领效命,而不再是仅仅因为自己“读书人”的身份。

    “我说哥几个,咱们就这么回去?”打定主意的刘武开始了作为领的第一次表演。

    “那您说怎么办?”

    “知道你有本事,大家伙都听你的。”

    “有啥话您就说吧!”

    ……

    在大家七嘴八舌各种各样的回答下,刘武正了正神色朗声说道:“大家千里迢遥的来到这该死的地方戍边,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能吃顿饱饭,将来有机会衣锦还乡封妻荫子吗?”

    说完这段话,刘武故意停顿了一下,他要看看大家的反应。放眼望去,眼前的众人明显都已经被自己的话所吸引了,眼中有迷茫也有渴望,刘武知道目前为止他已经成功了一半。

    接着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就用他那带着稚嫩的嗓音大吼了起来,“现在再看看大家过的是什么日子,一天两顿连人影都能照出来的清汤寡水,干的却是玩命的活。难道你们就甘心吗?”

    刘武的话刚说完,邓虎早就按耐不住了。

    “这样的日子老子早就过够了,主公你说怎么办,咱们的命都交给你了。要是那个球货敢不听你的,俺邓虎第一个扭下他的脑袋给主公当凳子坐。”

    下面的众人见被邓虎抢了先,也一个个的表起了忠心来。刘武看火候差不多了,这些在后世早已被抛弃不用的激励,如今却派上了用场,不管他们是不是真的愿意听命于自己,刘武也必须要实行他的计划了。

    ……………………。

    现在的东部都尉张淮正骑在马上意气风的率众追击溃败的匈奴,他激动的心情已经完全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了。

    作为豫州大族张家的庶出子,张淮已经在烽火遍地的汉匈边境征战十四年了。当年他的父亲争夺家主之位失败以后,他们全家就被自己的大伯以莫须有的罪名赶出了家族。

    父亲一怒之下撒手而去,全家上下十多口人各奔东西,走投无路的张淮背负着被天下耻笑的骂名,以义子的身份拜在了一名回乡的老宦官的名下,从此开始了他长达三年的非人生活。

    阉人心理上的残疾往往比他们身体上的残疾更加严重,他们在人前都是风光无限耀武扬威,而私下里却有着无比龌龊的生活习惯。

    身为义子的张淮在他人的面前是庄堡里的少主,就连地方的亭长县吏都要对他毕恭毕敬。可是到了晚上他就成了十足的玻璃,用无数恶心的手段来讨好老宦官,稍有不满那个阉货动辄就是鞭打怒骂。

    那老阉货甚至曾经用一根儿臂粗的锤衣棒通入他的肛门,受着这样的侮辱老阉货还要问他爽不爽,直到在他受不了身上的疼痛和内心屈辱,违心的大声喊爽之后,老阉货才停止了这样的虐待。

    每次想到那个昏暗的小黑屋,张淮的全身就会不断的打颤,还好那个老阉货最后死了,谁都不会想到他是被张淮杀死的,在外人的眼中他是个孝顺的义子,从不会做忤逆老宦官的事。

    后来心虚的张淮携带重金到了东都洛阳,在花光了全部的身家三千金后得到了云中都尉的官职,这一来就是十四年,在处处危险的边地上生活,多少个日日夜夜他都会被噩梦惊醒,他不知道自己的脑袋什么时候就会被残忍的匈奴人割去。

    现在他的机会终于来了,只要将前方的三百匈奴人斩尽杀绝,太守杜林的承诺就能兑现,他已经看到了自己成为云中校尉的情景,他也看到了衣锦还乡盛况,他更看到了他的大伯跪在他的马前磕头赎罪的情景。

    (Ps:汉代校尉以下的官职是迁,校尉以上是拜。也就是说在汉代的武官体系中“校尉“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校尉以上是将,他们入卿大夫序列,也就是俗称的“世家大族”。而校尉以下则是士,他们也是官但他们的家族只能算是豪强地主或是寒门。)

    张淮环顾左右看了看跟在自己身边的众将官大声吼道:“通知全军,加快度,莫要让匈奴人跑了。”说着话一马当先就冲了出去。他的提也带动了他手下那不足一屯的骑兵,造成的结果就是骑兵不能再护卫步军的两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