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阵天才修仙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炼阵天才修仙记-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突然一个尖锐的声音传来,正是引领太监说道:“皇上太后驾到。”众人连忙按次序走到中间的长廊上,待皇上和太后驾临时,三叩九拜,口称“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上说道:“众卿平身,都坐吧。”



    众大臣领旨谢恩,纷纷落座。方天水身为右相,座位在众文武大臣之首,和左相在左右大臣第一桌落座,不过离台阶处还有几张桌子,正是那群王爷皇子的坐席。



    方云龙落在后面,和其他的大臣家人一起叩见皇上,不过方云龙不像其他人那样老老实实地低头叩首,而是偷偷的趁着起身谢恩的时候,朝皇帝看去,一看之下,浑身一震,这个皇上和当日在上京酒楼楼外见到的那个年轻人如此相似。正当方云龙看着愣神之时,一道凌厉的目光传了过来,和当日那名白面无须的中年人看他一眼的情景十分相似,方云龙立即清醒过来,看了一眼皇帝身旁不远处的太监,的确是那名白面无须的中年人,也就是那位先天高手。方云龙心中一禀,也明白过来,当日所见到的正是当今皇上,也怪不得有如此的气魄和风度,一国之君,岂是易于之辈!而对于当时白面无须中年人搀扶的病态中年人的身份,更是感到好奇。



    跟着人流,方云龙等众大臣的家人分别坐在各位大臣身后的桌子,待众人坐定之后不久,尖锐的声音再次响起,“各国使臣觐见。”



    只见从承临宫外,以鲁国太子田峥为首,依次走进各国使节。被刺杀的国家使节,由国家的副使代替,纷纷向太后恭寿祝福,并献上各国的特产和珍惜古玩。



    看着各国来使如此恭贺太后大寿,皇上龙颜大悦,纷纷赐坐,并重重赏赐各国使节,甚至超过各国来使进献的礼品。待各国使者贺寿完毕,各位皇室王爷皇子纷纷起身给太后祝寿,然后是百官和家人。当方天水带着儿子方云龙给太后祝寿时,皇上竟对方云龙轻轻点头,似乎记起了先前见过方云龙一面的事情,旁边的白面无须中年人,也对方云龙轻轻颔首。
第三十一章 阵舞与琴技(1)
    待众人贺寿完毕,皇上开口道:“今日是皇太后六十大寿,各国来使、皇室的子孙和众位卿家前来祝寿,朕十分高兴。今日在承临宫举行盛宴,希望各位卿家能够放开心怀,不谈国事,只论家事,好好的喝几杯。”此时各桌的宫女已经将每位的酒杯中倒满了酒,皇上继续道:“来,各位爱卿,恭祝太后益寿延年,寿比松龄,满饮此杯。”



    众人不敢怠慢,站起一饮而尽。待皇上授意之后纷纷落座。众人刚刚坐定,突然许多带着武器的军士出现在中间的走廊之上,分两队展开,各国使者不由脸色大变。



    各国使者见到突然带着武器冲到宫殿中间长廊上的两队军士,误以为唐朝要对自己不利,脸色大变。待看到周围其他大臣镇定自若的样子,再看到原来那些军士都是女子装扮的时候,才放下心来,看这到底是什么节目。待众军士站定之后,一声娇喝传来,“请各位大人欣赏大唐破阵舞。”紧接着,众军士便开始了表演。



    方云龙欣赏着女军士表演的大堂破阵舞,不由赞叹,好一场破阵舞,再配上旁边激情的鼓击将军令,真是令人心血澎湃,激动不已,尤其是表演的时候,穿插着各种战斗的阵型,如方圆阵、偃月阵、长蛇阵、鹤翼阵、鸳鸯阵等等。阵法本就起源于军队的阵型,现在由军士展示阵型,让方云龙看得心旷神怡,对阵法有了新的体悟,心中对军队更加地向往。女军士不仅仅在展示阵法,有一队军士在组成各种各样的阵法,而另一队军士则在首领的带领下破解阵法。舞队变换着各种阵型,伴奏音乐声震百里,在宏大的承临宫内来回动荡。激情的擂鼓声,一阵阵的喊杀声,弥漫着浓厚的战阵气息,令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中,看到那唐朝军士无所畏惧的大破各种阵型,势不可挡,观者无不禀然震竦。



    最终女军士们用唐朝最著名的鱼鳞阵大破对方的方圆阵,结束了这场表演,得到了众人热烈的掌声。只见皇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各国使臣却是感受到了唐朝强大的军事实力,而众大臣感到十分得意,尤其是武将们,更是非常的自豪。
第三十一章 阵舞与琴技(2)
    大唐破阵舞龙鸣狮吼的听觉灌注,震撼人心的视觉冲击,即使在表演结束了,其他节目上演之后,依旧在承临宫内回荡无穷。宫内的使臣、文武群臣觥筹交错,低声地讨论着这场别开生面的大唐破阵舞,一时之间,走廊上的节目都变成了陪衬。



    虽然对自己安排的大唐破阵舞所表现出来的震撼和威慑效果感到非常的满意,但看到后面的节目却如此令人感到乏味,皇上年轻的脸庞上露出了不满的神色。这时位于承临宫内坐席最上首的德王向皇上行礼道:“陛下,小儿秀王今日因伤不能前来给太后贺寿,十分愧疚,还望皇上和陛下恕罪。”



    皇上说道:“皇叔不必多礼,朕昨日已听说王弟之事,不知王弟伤势可好些,皇叔回去多叮嘱王弟安心养伤便是。”



    德王说道:“谢陛下恩典。不过小儿秀王曾极力推荐一女子,弹一首好琴,一曲惊魂天下知。不知陛下的意思……”



    皇上惊讶道:“有如此琴技的奇女子?既然能够得到文武全才的秀王弟如此赞赏,朕倒要看看了,此女现在何处?”



    德王说道:“此女在宫外等候,不知陛下可否让她进宫演奏?”



    皇上哈哈笑道:“传旨,宣”。



    紧接着,一阵脚步声往殿外走去。承临宫内依旧是觥筹交错,低声交谈,皇上也适时地和太后聊着天,等待着秀王爷所推荐的女子的到来。



    半个多时辰后,从承临宫外走进一名女子,手捧瑶琴。此女千娇百媚,真是一位绝代佳人,举步轻摇,婀娜蹁跹地到了铺着红地毯的走廊上,瑶口轻开道:“见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见过太后,恭祝太后柏翠松青,益寿延年。”林籁泉韵的声音立即吸引了众人的注意。



    皇上说道:“平身,抬起头来。”



    绝色女子起身微微抬头,皇上一看,禁不住暗叹一声,“好一位绝色尤物。”只见她面若桃花,乌珠顾盼,游弋着动人的目光,皓齿蛾眉,樱唇小口,肤若凝脂,明艳不可方物,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第三十一章 阵舞与琴技(3)
    心中长舒一口气,皇上毕竟是在百花丛中长大的,赶紧收摄心神,说道:“朕听闻你之琴技无双,今日就表演为各国重使及文武百官一赏。”



    绝色女子点头应是,在已经准备好的绣墩上坐了下来,方云龙定睛一看,果然是仪凤楼的依梦,心中对事态的发展有了更大的期待。



    依梦放好了瑶琴,开始演奏。这是方云龙第二次听依梦的演奏了,所以刚开始方云龙就闭上了眼睛,细细的品味这次的演奏。曲子并不是上次听到的惊魂,而是另外一首,但方云龙并不知道名字,只是一开场就让他感到声音非常优美,此曲不同凡响,绝不亚于惊魂。



    清亮的琴声在承临宫中响起,悠悠扬扬,令人回肠荡气。渐渐的,琴声扣着众人的心弦,令人不知不觉地走入了琴声的世界。如缓缓流水般,在整个的溪流中激起朵朵浪花,又如惊涛骇浪,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呼啸。所有最美好的时光,最欢快的日子,最灿烂的风霜,缓缓的在心中流淌。而琴声如诉,是在过尽千帆之后,看岁月把心迹澄清,是在丛林浸染之时,回味酸甜苦辣,是在身隔沧海之间,沉淀所有的波澜壮阔。承临宫内,只流淌着如水般的琴声,清清淡淡,荡漾在这个欢乐的日子里,有隐约滑落湖畔,荡起千层雪。琴声时而高昂,铁骑突出刀枪鸣;时而低沉,如呢呢儿女语;时而激荡,大珠小珠落玉盘;时而婉转,浮云柳絮无根蒂。



    欣赏着依梦的琴技,方云龙如痴如醉,一首绝佳的琴曲,真可谓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看来依梦不使用毒音引魂,也一样令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欣赏归欣赏,方云龙并没有放松警惕,这是整盘棋最关键之处了,唐朝今日之后还能否保住豫洲霸主之位,就在此一举。细细地听着琴声,环视了一圈承临宫内众人的反应,方云龙终于发现了问题。在琴声的最低处,有一道细细不可闻的弦声,钩锁着一部分人的心神。整个承临宫内,从皇上太后,到下面的文武百官,家人亲属,都浮现出如梦如幻的神情。远来的各国使者,似乎被勾起了对家乡的回忆,脸上浮现着向往的神色,但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在这向往的神色之下,有一丝痛苦,有一丝怨恨,尤其是正使被刺杀的使臣中更是明显。方云龙大惊失色,突然设身处地,把自己代入了使臣的角色。



    方云龙作为唐朝的副使,跟随正使前往一个更加强大的国家,去给那个国家的太后贺寿。正使是国内德高望重的右相,但在那个国家的都城,正使被刺杀身亡,方云龙痛苦万分,又想到回国后如何向唐皇交代,顿时觉得非常憋屈。在这个国家抓不到刺客,拿不出令人满意的交代的时候,方云龙感到自己就要爆炸了,满腔的委屈、愤恨,却因国力不济而强制压了下去,如果这个国家没有那么强大,而自己的国家再强大一些该有多好。一缕琴声沿着心中所思进入了心神,渐渐地自己觉得这个国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自己的国家也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弱小,国力的差距越来越小。



    就在方云龙代入使臣角色沉浸于琴声之中时,还是那一股不知名的真气唤醒了他,方云龙长出一口气,看来依梦的琴技已经达到了巅峰至极的境界了,在其如此绝妙的琴技中,加进了一缕毒音引魂,只要不是被她施展的对象,能够引起共鸣的对象,即使如白面无须中年人那样的先天高手,也不会发现其中的蹊跷了。



    猛然琴声一顿,整个承临宫陷入了短暂的寂静,宫内所有人陷入了沉默。这时方云龙看到,各国使臣的痛苦似乎达到了顶点,如同一个火药库,只需要点燃一根导火索,就会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力量,看来整个事件的点睛之笔就要来临了。
第三十二章 一吼心颤(1)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在这短短的沉默寂静中,突然从承临宫门外传来一声急促的喊声,“报……”,立即打破了寂静,打破了沉默。紧接着,一名身穿有些残破盔甲的武将踉踉跄跄急促地跑进了承临宫,顿时惊醒了沉浸在琴声中的众人,从一切美妙至极的幻想中苏醒过来,这种极端相反的感觉让皇上太后、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臣非常地不满,都有了一种要将这名武将碎尸万段的念头。似乎并没有感觉到周围众人杀人般的目光,这名武将一边奔跑一边高声大喊:“皇上,大事……”



    一直在寻找点睛之笔的方云龙,看到这名武将,眼前顿时一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