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大人又招呼我吃完饭时,张老实也道:“小姐,不急。你先吃完了早饭再去就行,他们如今都在外院坐着呢,那边家里也有人的。”
不急?我可是很急呢,这价格虽不能像货商们卖出的天价一样高,但对于种葡萄的农户我来说,已经是够让我激动的,哪里有心情吃饭。
“我都吃饱了。”我回身一句话回了大家。招呼上有些犹豫的张老实,快步就往糖作坊外院走去。
一进到院里,为道的四人就迎了过来,其中有两个是早年前的老主顾客了,我还是认识的。
“刘小姐,呵呵。怎么竟麻烦你跑了一趟。”熟悉的汪姓货商先开了口。
这可不是什么早前我以为的小商贩了。
“竟然是汪大伯,刚才我家管事也没细说,你这是从北边回来了?”我先跟他寒暄了两句。
同样熟悉的一个姓莫的老年货商这时也笑道:“一两年不见,芽儿又长高了不少,不知你爷爷他们可安好。我是好长时间没在铺子上看到过他们了。”
自从张晓晨守了铺子,家里倒真是只送货才去了。
我冲他一笑道:“莫爷爷好,家里人都很好,只是最近又是修房子,又是种地的,所以铺子上去的少了。”
此时,另外两个我陌生的货商,虽初时有些意外的看了我两眼,但现在也都是跟着自我介绍般的跟我说起话来,而且都依着姓汪的货商称我刘小姐。
听他两人自报了姓名,我也依着他们的年纪叫了一声方叔、李叔后,才是问起了他们想买多少葡萄的事。
四人一听这话,年纪最长的莫老爷子先道:“这价格也是我们四个依各府城的情况商讨出来的,这第一次嘛,我这边是不敢要得太多,能有个两三百斤也就行了,如果卖的好,不知道芽儿你家这边还能不能再卖些货。”
想到他是往来于昆明府的,车队寻常的速度,九百多里的路程,单边跑一趟也是三四天时间,我道:“十天内应是没问题,如果莫爷爷能在这时间内来买,我自然得给你留上一些。”说完见他面露喜色,好意补充道:“只是这葡萄不易放置太长时间,莫爷爷你昆明那边达官贵人可是不少,你不如用快马运送,这样到了那边也才一天左右的时间,价格上你提高一些也就是了。”
莫老爷子直接笑了,道:“呵呵,你这小丫头,难怪你爷爷他们如此器重你,小小年纪就让你管着家里不少的事,看来我以前都小看了你,这生意里的门道,你可是门清。”说完与旁边的汪姓货商对看一眼后,都哈哈笑了起来。
敢情我是白替他们担心了。想到他们都是跑商多年的老江湖,我为自己这班门弄斧的好心提议,有些汗颜起来。
这说到这时,爷爷带着老爹、大伯和两个哥哥赶快了过来。
两个原本就相熟的老爷子,自是亲热的说起了话。
而大家说了一阵话后,我才知道几人都已经是计划周全了的,而且这第一次为何买的少,虽然他们没再多说,但多半是他们这些古人掌握的一种靠经验积累的炒作经验了。
四人都是带着商队里的帮工或是家仆来的,爷爷又安排了张老实叫上了范、邹两家的老爷子,一群人一起就往我家那葡萄地里而去。
我与爷爷跟着莫老爷子走在了后边,听着莫老爷子对爷爷悄声问起了我们家里是不是又在做什么好货,爷爷没答前,却是先看了我一眼。
我装做嘴快的笑着接了话,道:“呵呵,我家正在做粉条呢,只是还没开始卖而已。”
这早前家里就商议着,要等粉条量足了,才是开始卖,也难怪爷爷会有些为难。但如今,十几天下来,粉条已经是有了七八千斤,这莫老爷子跟爷爷交情好不说,光是莫老爷子这样,光跑大府城的货商,那卖些过去,可也是算打了好效果的广告了。
“喔!那是个什么样的东西。”莫老爷子一脸惊奇。
现在市面上我已经能确定,是还没有什么粉丝粉条之类的,就连那目前被云南这边叫做米粉的,也是米线的前身,因为根本没办法做长,都是几厘米几厘米的小断节。
所以他这老商人,听到这名字都面露惊奇,也就不奇怪了。
我这心思也只是转瞬之间的事,见他来回打量我与爷爷,我直接笑道:“就是一根根长长的像米粉或不是米粉的东西,都是用粮食做的。”
这也是早就商量好的了,虽然一些有心打听的,多半会猜到这粉条是土豆做出的,也不管别人能不能寻摸出做这粉条的方法来,但目前我们自己是不打算直接公布的,所以统一只说是粮食做的。
对于加工制作东西或是学什么手艺,在这年代可算都是一种各家的机密,就算是拜了师当学徒,也不见得能学到师父十成的手艺。莫老爷子自是更懂得这些的人,也不多问是何种粮食做的,只是问着吃法和价格。
吃法和价格,爷爷倒已经是门清。无外乎就是像米线一样煮了吃,像米线面条一样的,直接煮成几种吃法,或是像炒米粉炒面一样炒了吃,再多一吃法,就是纯汤煮汤一类的当菜吃了。
这些我们家里这十几天内,可是都试过了。
而价格,也是以土豆市场价2文、人工每天固定6个、四头毛驴拉磨等的成本,加上目前粮食的行情,和这是新品的因素,定成了干货30文的价格。
30文虽有些贵了,但这粉条可是能当正经粮食吃的。而且一斤干货可以发出3斤多的湿粉条。而一个成年人,吃上二两、三两的,也足足饱了。
再说,这目前,能吃得起这粉条的,可都是有些家底的人家了。
当我们在后边并没有放低声音的说这些时,另外三人也凭借的商人的敏锐直觉,开始放慢了脚步听了起来,见我们并无避人之意,自也是热情的围着打听了起来。
到葡萄地边,也只是几百米远的距离,当我指挥着家里的人剪摘起葡萄时,爷爷跟着四个货商都还在田埂上方的路边说笑着这粉条的事情。
我摘下一颗紫黑的葡萄放进嘴里,甜甜的味道混着浓浓的玫瑰香。再看着老爹他们已经小心的使着剪子,夹下了一串串的葡萄后,又小心翼翼的放进垫了叶子的竹筐中,我忍不住咧起了嘴角。
看着一块块梯田里,那一串串大多都已经紫黑的葡萄,我心里说不出的满足。
可能也是因为空间河水的关系,这些葡萄虽然第一年挂果,但是这产量可是不少。
唯一遗憾的是,种的都是一种有着玫瑰芳香,合适酿酒的小葡萄。但好在,虽然颗粒不大,但是甜味是实足的了。
第一百九十二章 定量出售
打量一圈再回身时,我见燕儿带了梨花和三个孩子提了鱼食过来,正站在葡萄地上方的山溏边上,看着地里忙活的,五个孩子一起兴奋的低声说着话,见我看了过去,三个雇来的小子提了鱼食桶就要走。
我咧嘴轻笑了一下,拿了五串葡萄边往他们走,边道:“都先别忙,吃了葡萄再去忙活。”
走到山溏的大埂上,我把手里的葡萄递过去时,却是看着不光三个小子,连梨花和燕儿都是一脸的惊喜。
我一愣之下,微一细量,不禁有些自责起来。
自己是个成年人,而且也时常偷吃着空间里的水果和葡萄这些,可却是忽略了家里的大人和孩子,竟没想起,在这田里一些葡萄成熟时,让家里人都先摘些尝个鲜。
如今家里的大人们,虽然已经在很多地方都开明了很多,但却依然保持着他们的“传统”。在地里的庄稼没收获时,庄稼人时不会乱采乱砍田里的庄稼的,他们喜欢等到都熟时,统一的采收。
就如早些年前,爷爷可以允许我们种早玉米,吃嫩玉米,但是地里那些要预备长成老玉米的,爷爷是不会允许我们去随便先乱掰嫩玉米回来吃的。
至今我都不明白这是为了什么,只是在心里猜测,或许这就是这古代庄稼人的某种情结,某种爱惜自己劳动成果的情结吧。
心里想着这些时,也只是一愣之下的功夫,我回眼看到拿着葡萄的三个孩子,一副不舍得吃的样子,而燕儿和梨花已经吃上了一颗,但去是连葡萄皮都咽了下去。
我觉得自己牙酸的同时内心也是一阵翻腾,但面上却是轻笑道:“你们大家都快吃了,而且葡萄是要吐皮的,不然嚼碎了皮子可是能酸倒了牙。”
说完时。看到梨花又嚼了几下口中的葡萄,然后龇嘴咽了下去,我口水瞬间流满了一嘴。
摘了燕儿手上一颗葡萄,我给大家示范了一下。才是看着梨花道:“表姐你跑回家一趟,让我奶奶她们给莫爷爷他们四人,和他们带来的十个人都各煮上碗酸辣粉,一会儿摘完葡萄,就回家去吃。”
梨花又细问了几句,我交代清楚了后,道:“你过来时,提上两个菜篮子,咱们今天也摘些鲜葡萄回去吃。”说完时,梨花和燕儿都是一脸的惊喜。梨花更是小脸笑开了花的回身就往家里跑了去。
我回头看着三个已经吃上葡萄的小子,竟是依然没吐皮,只是没嚼皮子而直接咽了下去,我有些好笑的咧了咧嘴。
大虎子刚巧看到我咧嘴而笑,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脸。道:“嘿嘿,我们每年吃山葡萄时,那皮子也酸,我们就都这个吞下去的。”
他说完低下了头,又接着跟他弟弟一起吃同一串的葡萄,想是要省下一串带回家给妹妹和大人吃。
我本是打算等他们中午喂完鱼,让他们带上几串葡萄回家吃。见这样,我就道:“大虎子哥你和二虎子哥快吃吧,拿在手上多麻烦,等中午的时候,我会让燕儿给你们摘些葡萄回去吃的。”
这话一说完,不光是兄弟两。连旁边的大牛都是一脸的激动。
但想是三个孩子已经听说了这葡萄的价,已经十二岁的大牛欢喜过后,忙是摆手道:“不用了芽儿小姐,你家这葡萄可是老贵,还是留着卖的好。我们这里尝尝也就行。”
芽儿小姐?听着他又跟着张、范两家的孩子一样叫上了,我皱眉道:“大牛哥你们记得都叫我芽儿就成,以前怎么叫,都怎么叫吧,咱们可是一村的,又从小一起长大。”说完时,见三个小子很是为难,我又是一阵的诱导起来。
等我打发走燕儿他们去喂鱼后,梨花和我老娘也是提着篮子来了,三人说笑着也进了葡萄地里,开始直接摘起了葡萄。
我那老娘和梨花老是照着小串的摘,而我是照着大串的摘,我是边摘边劝解道:“ ;娘啊,这葡萄小串的都不卖,是用来酿酒的,那酿酒时可是一颗颗摘下来了,咱们吃,就摘大的看着也好看啊。”
可她却是轻笑道:“吃时,不是一样一颗颗吃到肚子里,那大串小串有什么分别。你这丫头可记着,这才是道理呢。”她说时,连梨花也连连点着头,让我一阵无力,只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