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姐妹齐种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兄弟姐妹齐种田- 第18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木材做的驮加,再加上两根麻绳子和粗布,当然是多多有余,老板连声的应谢起来。

    听我就要往南华县去,他犹豫一下后还是劝说着我在县城里留宿一晚。但听我执意要走,却忙是催促着尽快的上路。

    七月的太阳在这六点来钟时,还没落下西边的山头,离着天黑也就两小时不到,快马许是时间充足,但要是骑马慢行,当然是天黑可能都到不了。

    当然,我既不会快马而行,也不会慢马前行,我这可是要赶回永南镇地界,去寻一寻那些恶狼的。

    运起有些单薄的内力,使着巧劲,利落的就翻身上了马,引得路边刚才就围观的一些人中,几起喝彩声。

    对此,我只能无奈叹息。

    如果让我学着个孩子一样,狼狈的攀爬着上到这比平时变得更高的马背,我自是不愿意的。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使上点功夫,消减了好心人的担心,也能阻挡住一些心怀不鬼之人的恶意,横竖都是赚了。

    东西本也不重,我一打马,就往来时的方向快马而去,一直围站在马边的柯楠,不也招呼的,都已经直接并行着跑在了一旁。

    直跑出了近两里,打量了四下确实无人,我才是在土路的一个弯道上瞬间进了空间。

    空间中,不用亲自动手,只花点自己身体里那莫名存在的能量,直接就用技能把马背上的东西都放了下来。

    又是连啃下几个水果,才是运起已经新掌握到的空间技能,直接开启能见外界的画面,就往北方移去。

    结果感觉没移几下,却是有些眼花疲累起来,忙学早前一样放慢了速度。如乘坐了快车一般,边啃着水果,边欣赏起了外边时而村庄,时而荒林的风景。

    运气不错时,还能从几只野生动物旁边或是它们身体上穿越而过,这样的感觉,真的奇妙之极。

    傻乐了几次,我才一拍头的懊恼气骂:“笨死了,早前还觉得空间中空旷,怎么没想过路过山林时,收进一些野生动物。”

    随后,连大带小的野兔、山鸡、麂子、羚羊、野猪、獐子。。。。。只要是倒霉遇上我的,统统被收到空间中,就连那比野鸡大个,羽毛也更多彩而漂亮的箐鸡,也是被我给连大带小的收进了两窝,整15只。

    收了不少的东西,其实却也不过用了半小时不到。

    从高山林里出来时,眼见豁然开朗下,就见到一大片相连着。可能有四五十亩山地的前方,出现了一个小城。

    估算着自己跑来的距离,已经知道这里应该就是永仁县城了。

    看着比起自己家里更显得瘦薄的山地里,竟是采用了分垄。又点种的方式,却又有些密集又营养不良的玉米,我心里少了早前在山林里丰收的欣喜,多了几分的心酸。

    出于好奇,我停下了飞行式的前移,打量着山地开出了地沟,把地分成1米来宽的垄,垄上差不多每10来厘米就点种上一棵的玉米。

    偏黄色的山地里,已经可以收获的玉米棒子不足20厘米,看着那连带着外皮都显细廋的玉米棒子。已经能想像到,撕开外层厚厚的外皮后,那光棒子上也不会有几颗饱满的玉米粒。

    细细打量着周围,对这里的土质,多少有了些了解。这黄色的土层下。一定都是些不保水的沙土地。

    这收成。。。。。要是遇到旱灾,可就真是颗粒无收的节奏了。

    “唉。。。。”忍不住的叹了一口长气。

    打量了一下南面的高山,那里正是我过来的地方。

    还算得高的几座山峰,下边山梁可也是不少,每个山梁之间,自是有不少的沟箐。如果在不远处的山梁间修上小水坝子,把这些平坦的山地改成山田。不算平坦的坡地上,也是能开些梯田的吧。

    就算太费时,不开田,那山地上在旱灾时,也能就进到修上的水坝里挑上些水浇灌的,至少多少也能有些收成。而不至于颗粒无收。

    见四下无人,瞬间,我带着马儿和柯楠,都从空间里出现在玉米地前。弯腰找了脚边的一根干树枝,往地里刨了起来。

    果然。在不足一尺的黄土下,就是那被称为“羊毛夹”的泥沙土层。

    得了证实,我再也不奇怪,为何这除了被点种得太密集外,地里毫无杂草,明显被用心管理得还算不错的山地里,庄稼竟长得如些不堪了。

    没想到,在永南镇上都没通行起来的种植术,竟然在这近百里外的永仁县的城边上遇到了。

    但这些地,明显只会到了新种植法的皮毛,而没了解到如此种植的原因和精髓。

    心里,虽有些遗憾,但一时对这片地的主人,起了好奇之心。真有种遇到知音的节奏啊。

    也许,在这不算晚的时间里,能遇上依然在地里劳作的人。

    心里有了主意,直接翻身上马,一路沿着这左右是地,而这中间是条一米多宽的土路往前行去。

    也不过行了百来米,骑在高大马儿上,我已经看见了路前方停着的几辆骡车,而靠近骡车一面大片玉米地里,玉米树正不停的摇晃着,侧耳细听,隐隐还有人声传来。

    看来,这正是在收玉米了。

    心里一喜,夹了一下马腹,就加了速往前跑去。

    “啊!”一声女人的尖叫响起后,是生物落地声和东西倒落的声音。

    我一惊,往路西面看去,就见一个彝族中年女人反躺倒在玉米地里,满脸的惊恐和压抑,背上正背着一篮子带着外皮的玉米棒子。

    这。。。。。。拉马之时一愣,但随即就明白,这怕是被跟着我一路冲过来的柯楠给吓到了。

    不及我细想,这块玉米地里的玉米树边一路摇晃过来,边是响起了“悉唰”声和人声,而且明显,都是彝语。

    ps:

    亲们,更新来了。~~请支持一下娃娃的新文《被雷劈回小时候》吧,求收藏,求推荐票票啊,新文真的非常需要亲们的支持喔,绝对的种田文,亲们请收藏后等养肥吧,么么哒。~~
第二百三十一章 地边教种植
    看着躺倒在地上的女人,我口中道歉时,也忙是从马上一跃而下,去扶起她。

    “干什么呢?”正吃力的去拉那明显有些呆了的女人,身后不远处,已经响起了吼声。

    眼见柯楠听到这声大吼,就要爆怒起来,我忙是先呵斥住了它,才是又去扶那被我们吓倒的女人。

    但看着从地里已经赶过来扶人的三个男女,我忙是又道歉说了缘由,才是退向路边,往那边吼边过来的人看去。

    不同于地里干活之人的黑色粗布旧衣,这三四十岁的彝族汉子,头包着色布帕子,穿着他们传统绣了花条纹的衣服饰,裤子则是比现代喇叭裤还大的裤脚,却略显短而露出了布鞋上方一小段的绑腿,身后还披着黑色绣花条边的披风,也是彝人传统的披风,但却都是蛮新的细棉布。

    扫眼打量他时,我忙是堆了笑道:“阿叔,是我不小心惊倒了你家收包谷的人,打扰到你,真的是对不起了。”对这一脸怒气的人,我已是让语气尽量的放得低矮了。

    他扫我一眼时,也注意到了就在我旁边的马与狗,原本一脸要吃人的怒意消了一些后,又细看向我,顿了一下扯了扯嘴角,问道:“请问您是哪家的小公子?怎么跑到我主人家的田地里来玩耍了。”

    额,原来只是个监工或是管事。

    我面上表情不变,依然堆了笑道:“阿叔客气了,小子是从楚雄地界过来的,只是一时贪玩,骑了马出来乱跑一气,就到了这里而已。”

    对此,我可真没撒谎。自己确实是从那边过来的,只是没敢细说从小地名而已,但也真是不想告诉他自己家的住址。

    他又细扫了我一眼。咧了咧嘴道:“喔,原来是这样。”说完,扫了扫天色,瞬间皱了下眉道:“时间不早。小公子还是早些回寨子吧,不然日头一落天黑下来后,路上危险,也让家里阿爹阿妈着急。”

    看他这一系列动作,敢情是把我当成附近某寨子里土司的儿子了。楚雄府地界上,大小土司可是比丽江府这边更多的。

    正想回答时,眼角的余光却看到刚才那被吓到了女人,已经重新背着篮子躬身走了过来,我冲那女人微点了下头,投去了个歉然的目光。结果倒是惹得她紧张的连连弓腰道歉,让我倒是觉得自己又干了件蠢事了。

    心里苦笑,只得站立不敢再乱表那什么歉意,看着她走过我们身边后,才是看向了那中年管事。

    只当没看到他眼里的取笑之色。我冲他点了头应下后,才开口道:“刚才见到阿叔你们这地里的庄稼,让我想到了你们这边永南一带种庄稼的方法,这也是从那边学过来的吗?”

    “喔?”他一愣后,瞬间多了丝好奇头反问道:“小公子知道这种植方法?可是你家也是如此种了包谷的?”

    见他没有直接回答,我心里细一思索,仿佛有些明白过来。尽学了这些皮毛。怕真不是家里手把手教来的方法了。

    想到有那么一种可能性,心里有些好笑起来。家里都通过气,愿意去学的,都可以直接去问了学来呢,他们竟然。。。。。。

    看看太阳,我也倒也心思去猜测分析太多。直接笑答道:“是啊,小子跟着家里人去学过的,而且当时小子就亲自跟着去学来了,跟你们这种法,好像有些出入。所以刚才一时好奇,就一路看了过来。”

    他又打量了我一眼,眼里明显的露出了如见小孩子吹牛找大话时,那不相信却强忍住的笑意,咳嗽一声,才正经道:“喔,原来是这样。”说完点了点头。

    知道他是没信我的话,正心里有些无证时,他却顿了一下,突然看了我问道:“你阿爹真是派了人去学来的?那刘家全教了你们?”

    “噗~~”我忍不住的笑出声不,见他盯来,忙是抿了抿嘴,道:“学了,当时我阿爹到永南镇上采买年货,听说刘家放了话,让愿意学种那麦子和包谷的人都可以亲自去学,我阿爹就带着我跟着家里管事的去了。”

    看到他眼里更是明显的不信,我一愣后,突然想到在这年代,有那么点身份的土司,是不会亲自去干这事的,而且怕也不会真的派人求上门去学,瞬间更是有了些明了。

    看来这“亲自”二字,当时没加对呢,真是要面子的古代人啊,情愿私下了悄悄派了人去乱学一气,却真是不愿意“亲自”去学的。而且这“学”一词,在这里的意义还真是与现代大大的不同的,如果“求学”一门技能或是手艺,那应该是有拜师的嫌疑了吧。

    平常百姓也就摆了,可这时代那些有身份的大财主,大土司,有几人会愿意。。。。。。愿意明晃晃的给自己认一家子如同长辈一般的师父供上。

    何况还是这些彝人大土司。其实,在此时,他们不叫彝族,而是自称“罗倮”族。这“罗”字的发音,在他们语言里,是虎的意思。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