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0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450区- 第3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连长,我是获鹿县的地下党员,刚入党没多久的,那边的组织叫我过来联络八路军的,你看。”他说着,拿出一封介绍信。

    老魏上过几天小学,认得几个字。看了看介绍信,基本上能看懂。“你叫什么?”

    “封来希,上面写着呢吧?我是南边封庄的,在山后面宜安镇上干铁匠活。我和这村上年轻人们联络过了,八路军为我们打鬼子,我们不能闲着,也要出来给八路帮忙。另外,还有二十几个小伙子想参加你们军队,行不?我也要参加,行吗?”

    “这村里还有多少百姓?”

    “男女老少,500来人,刚打仗的时候跑掉一些,现在不到500了。年轻的能上阵的,约莫100来个。”

    “好,你们要参军的二十几个,过来,我给你们发枪。”

    “都有了。”

    老魏这才注意到,他手里竟然拎着一支三八枪,因为子弹不通用,所以一连打下村子后,没有及时收拾这些日本枪,这时战斗刚一停下,就都让村民们给抢走了。想参军的青年们一人一支枪,一盒子弹。还有富裕的枪支和弹药,甚至还有一挺机枪和一支掷弹筒,一些手榴弹和掷弹筒弹,一连没有发现,都被别的村民盯上,被他们抢走了。当时河北民间遍地是枪,八路军在这里发展过几十万部队,根本不愁没有枪,多半就是收集的民间和民间无名武装力量的枪支,这些民间枪支就是这么来的,在历次大小战争和大小械斗的战场上,老百姓们拣洋落捡到的。

    “好,小封,你刚入党不久,现在,党组织就考验你了。你马上带领不参军的年轻人,把我们的伤员全救进地窖,另外,这村子的房子我怕都保不住了,你们清楚吧?”

    “乡亲们也看出来了,打走了鬼子重建吧。”

    “好,这样才能豁得出去。你让剩下的,能干活的老乡,不管老的少的,听从我们连八路指挥,帮我们挖工事!”

    “好,小事一桩,我马上去安排。”

    韩先楚看到马山,第一反应就是这山是敌我必争之地,必须打下来,然而定睛再看,这马山山顶光秃秃的,都是石头,山顶的山脊基本上无法构筑工事防守,倒是山腰有点土层,也不知道厚度,鬼子把十个碉堡大大小小的全都修在山顶了。毕竟是高级首长了,不能不观察战场周围的形势。颜东山和张天云在指挥各自战斗,韩先楚则拿着地图,看着战场,沉思起来。地图上没有马山这个山头,只是标注着一些村庄:鲍庄东面的村庄叫马山村,东南叫宜安,西南叫做东焦村和于家庄,没想到到了跟前一看,这些村庄之间还有一座山!而且这山连绵足有将近两公里长度,山顶的山梁也有一公里长。

    山那边日军大队也着急了,几个小时战下来,前面两个中队已经大部伤亡,山里来的八路果然厉害,炮火十分凶猛。大队长一边向联队部报告,一边命令两门速射炮和一个中队支援马山村,新寨中队则赶往马山加强防御。他也认为这个山顶绵延一公里左右的马山非常重要,丢不得,但是他认为山那边八路军很厉害,如果八路军强攻的话,一个中队,没有工事是守不住的。当然现在还好,碉堡还有几个没有摧毁。

    韩先楚一边派人骑马回去催促康志强,一边派炮兵侦察小组,沿着河边向马山村侦察,一边布置三营准备好,从马山西北山坡和山脊攻上去。一会儿功夫,河那边小组用野战小电台报告,山后敌人在增援马山!事不宜迟,韩先楚从经验上感觉,现在是争取时间的时候了,谁动作快,谁就能争取未来的主动权!急忙命令4门81迫击炮拦阻射击,同时命令四门步兵炮,开始摧毁马山西北角的小碉堡,命令张天云立刻开始进攻。

    三营四个连一起从西北角进攻,距离马山村两公里多,而且中间还隔着一营一连据守的南鲍庄,所以马山村的鬼子只能打酱油,无法直接支援山上防御。韩先楚的布置和先前颜东山有点相似,都是用战防炮压制马山村,用迫击炮打山后鬼子的炮兵和增援部队,八路军的81迫击炮,比鬼子的射程要远一些。十六门60迫击炮,则分成8个双炮的小炮组,全力轰击山上鬼子兵,支援三营的进攻。

    战斗比韩先楚在十里坪打的阻击还要凶猛十倍,敌我双方的迫击炮弹飞过来飞过去,不断在战场上爆炸。鬼子迫击炮的射程比较近,虽然无法射击张天云进攻出发地,但是当张天云带领三营攻上最西边的山顶后,却进入了鬼子迫击炮的射程。

    韩先楚在西鲍庄里指挥,看到山顶的炮击后,用小电台命令张天云报告鬼子炮兵的准确位置。张天云明白不干掉这八门迫击炮,自己无法攻占整个山梁。他用无线电不断给团参谋部报告八一迫击炮的落点。终于,利用5450美式迫击炮的巨大射程,689团一三营所属的四门迫击炮,开始对日军炮阵地进行十分准确的快速连续射击。此时三营自己的重机枪也抬到山上,他们趁着日军炮兵被压制,在山下步兵炮的支援下,开始一个碉堡一个碉堡地向东攻占马山山梁。

    随着三营在马山山顶向前发展,60炮群也推进到山脚下,可以直接用60炮射击山顶日军甚至能打到反斜面日军增援的那个中队。韩先楚见状,急忙命令贺大增带领一营二连进入南鲍庄,加强那里的防御,抢救伤员。

    下元熊弥师团长当然明白马山的重要性,急忙命令117联队全体出动,夺回马山。但联队却在石家庄西面和北面按照中队为单位到处住着。收拢,集结,开进,出发没多久天就黑了。

    马山也告失守。

    这边韩先楚指挥的689团却得理不让人,夜间也不停手,他命令一营三个连在团部重炮支援下,夜间突击,攻占了马山村。从而锁住了太行山进出山的山口。韩先楚是实战打出来的战场感觉,争取时间和速度,占据战场的主动权,对他来说已经是本能。这就是他和高树嘉一等日军的区别。

    等高树嘉一联队长率领117联队本队赶到宜安镇,马山战斗已经结束,联队只能占据宜安到新寨之间位置,暂取守势。而八路军在一场遭遇战中连续进攻一天,只拿下了马山和马山村,之后也转入防御。

    八路军攻势的停滞不仅仅是伤亡和疲劳造成的,一营和三营分别伤亡百余人,三营伤亡略少。这样的伤亡还不足以让两个红军营失去进攻的锐气。但就是本来不缺的弹药现在也宣告紧张了。战斗发生的太快,弹药也没有跟上来,温塘兵站的大行李最早也要到明天早上才能赶到。689团无法在当晚连续进攻。

    下元熊弥据此判断,这只是一次偶然性的突发交手,并非八路军对他发动的有组织的攻势,因为如果是有组织的进攻,逻辑上就必须趁117联队立足未稳,用预备队打击该联队,击退该联队。但这一切并没有发生。

    下元熊弥迟疑了一下,决定暂时不把这一偶然事件上报给方面军司令部,等117联队收复这个山口阵地再说。如果不能收复,战事扩大,到那时再上报不迟。如果能收复了马山,那就更好,直接向上级报捷就可以了。胜利之下最多报告一下受到的损失,和要求补给的人员和弹药数量。

    韩先楚有了大电台以后,马上命令在马山顶上架好天线,给旅部发报报告了情况,黄克诚即刻转发给山区司令部,同时率领旅部炮兵和688团覃健大队长指挥的一个团级大队向马山赶来增援。当然,这样一来,八路军这边的动静就比较大了,朱德总司令和聂荣臻政委在司令部里,电报还没有译完就知道了这里的一切。

    另外还有两个人也在一旁听着这一切的报告,他们是两位大人物,**和罗荣桓。



………【第29章 太行山门的对话(三)】………

    **和贺龙的115师和120师主力部队,在发现日军离开吕梁山区后,没有理睬留在吕梁山的日军一个治安旅团,陕北的部队足够对付他们,令他们不敢过河。他们在日军第69混成旅团和第20师团侧后方昼伏夜出,悄悄跟随他们东进。到达太行山麓以后,115师依靠山地长途快速行军的能力,甩开日军进入太行山脉,仅仅两天就跑了一百公里山路还多一点,来到梁家寨宋邓支队新建立的防御阵地,进入5450。而120师则沿着日军一个月前进攻山西的平型关的道路,前往华北平原,准备到当地改造孟庆山等人收编杂色武装,将其变为正规的八路军。

    平山当时人口不到二十万人,不足以提供三个红军军团的兵员。所以贺龙到冀中扩军去了。

    在5450的山洞仓库内,一个偏洞已经被改造成朱德总部的指挥所。听说韩先楚和日军主力激战的消息后,朱德,聂荣臻,**罗荣桓,以及正在养病的徐海东和周建屏,全都来到了老总的作战室。

    左权副总参谋长念了344旅发来的战报。一些参谋人员则在一张大地图上按照电报所说的内容标出敌我位置。

    电报末尾,韩先楚要求山区紧急给他补充五个基数的炮弹,两个基数的子弹。另外还有两个有意思的事情,一个是要求山区给689团提供两万银元的经费,另一个则是询问延安抗大是否来了,抗大三区队区队长温玉成同志的兄弟温宇辰同志,不幸在南鲍庄牺牲。

    左权最后补充了一句,“温宇辰是刘志丹那个老连的指导员,那个连拼到只剩下一个排,这个排还有一半是南鲍庄的青年农民,火线上入伍的。”

    “**同志反对用老红军部队拼这种消耗啊。”**听了不冷不热说了这么一句。

    “从过程来看,只是一次非预期的遭遇战。不是韩先楚有意而为。特别是,他随后的处置,还是非常正确的,如果贸然撤退,可能损失更大,特别是平山县的平民百姓。”左权这样说了,别人除了朱德,谁也不知道这是代表他自己还是总参谋部还是总司令。

    徐海东本来想向**解释解释,听副总长这样说,就闭口不说了。

    当然,作为战斗本身,韩先楚的处理完全是红军惯常所使用的战术,没有方针战略没有任何错误。

    **向徐海东笑了笑,点着头说:“良将一员啊。战场指挥不错嘛。”

    徐海东忙说,“吴焕先政委牺牲前曾经说过,唯楚有才,先楚大才。他也是红安人,也算你的老乡啊。”

    “嗯,今后有机会仍然要把他弄回来,在红大学习更高级的战略课程,和更高级的党的方针政策路线知识。”

    徐海东听了,趁机提起另外几位:“还有田守尧,陈锦秀,刘震,都不错,都应该培养培养呀。”

    红二十五军干部在过去的三到四年里作战经验还是很丰富的,这些拼死冲杀得来的经验不比军校学习三四年获得的知识差,甚至还要更强。但是作为tg的军队指挥员,特别是高级的指挥员,不仅应该是优秀的军人,还必须是优秀的革命家,不然不能获得49年的胜利。徐海东旅长深知自己这些干部缺乏什么。

    朱老总见他们一上来就跑题,便开口问徐海东:“海东,现在这个事情,你先谈谈看法吧,你需要什么增援?对敌情怎么判断呢?”

    “对敌情的判断,我还谈不上。我们对日军情报太少了。只是我认为,”他站起来指向地图上的宜安,“日军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