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民的哲学(连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个平民的哲学(连载)-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至于道是什么?老子说:“只可以意会,不可言传”,很神秘吧,这个后来被人们称为神秘主义。其实西方也有很多神秘主义学派,神秘主义这个词还是舶来品,这里不谈。现代人的解释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汉语中的“道理”也就是这个意思。怎样产生世界呢?老子说:道效法自己的本性运动,产生万物前先有了畜养之德;有了畜养,物才能成为物,物既为物自然就有了各种形式,物既成形,则形形相生,产生了无穷无尽的万物,这一切的形式,乃是由于一个名叫“势”的力量在其中操纵。很饶口吧,老子的意思是说,世界没有诞生前先有道,道产生万物。老子还说:万物的生成就是毁灭,有就是无,无就是有。从没有形体到有形体叫做生,从有形体到没有形体叫做死。人之所以生是因为“气”的积聚,气聚便是生,气散便是死,生死是互相循环的。道家对每个人说:生命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给你的冲和之气;本性也不是你的,是天地借给你的自然法则。应该怎样看待生死呢?庄子说,古时候的真人不喜爱生也不憎恶死,不迷恋生前也不追求死后;仅仅把生死看做物的变化。人只有安于造物者的安排,忘却生死,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才能进入虚无的境界,做到天人合一。这个就是道家的自然哲学,至于我们知道的道教古代神话中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阎王爷等等这些东西是后人在吸取佛教等其他宗教后加上去的,这是后话了。

  道家在自然科学方面的贡献:由于道家提倡亲近自然,所以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和药物学都起源于道家。

  老子在道家自然哲学的支持下进一步提出了他的社会哲学,老子认为既然人的生死是物的变化,那么世间一切争端都没有必要,他主张人要无为,就是无所作为的意思,崇尚自然,老子对当时发明的一些机械(比如当时发明一种灌溉农田的机械)也持有反对态度,认为自然有其规律,也就是道,没有必要通过机械改变。庄子则把这种思想发挥到了及至,庄子一生贫困潦倒(因为无所作为),以至于他的妻子饿死,但送葬的时候他却很高兴,楚王听说他很有才,派2个士大夫请他到楚国作官,他却不去。庄子著《逍遥游》。所谓“逍遥”,指一种个人精神绝对自由的境界。他认为,真正的逍遥是无待,是任其自然。所谓无待,就是无条件限制,无条件约束。至人无我、无为、无名,与天道一体,达到了超越生死、物我两忘、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庄子认为,只有到达这一境界,才是绝对的无待、无累,才是绝对的自由。至人是庄子的理想人格,逍遥游是庄子哲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也就是道家常说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把道家思想作为治国理念是在汉初,称为黄老学说,是结合了道家、法家的理念,主张无为而治。不干涉民众的生产生活,让百姓休养生息,为后来汉朝的强盛打下了经济基础。这与现代西方主张政府不能干涉经济的自由经济学说惊人的一致。前面说到孔子曾经到老子那里取经,回来之后就开创了儒学,我们来谈下儒家吧。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国哲学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二)
孔子姓孔名丘,字种尼,春秋后期鲁国人。出身贫寒但好学,到三十岁的时候已经颇有成就,被认为是博学的人。随后开始办学,收平民子弟为学生,教授礼仪典章和诗乐,学生很多,相传有三千之众。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形成一个学派:儒家。由于孔子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的弟子们把他说过的话做成一本语录,这就是论语。儒家对自然哲学没有兴趣,有记载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意思是孔子平时不谈论怪异、暴力、叛乱、鬼神,他认为这些都是对人无益的事情。有一次,孔子生病,子路请求代老师祷告。孔子说:“有这回事吗?”子路回答道:“有的。《诔》文上说:‘为你向天神地祗祷告’。”孔子说:“如果是这样,我早就祷告过了,可为什么还会生病?”还有一次,季路请教怎样事奉鬼神,孔子说:“活人我还不能事奉,怎么能去事奉鬼神?”孔子虽然不反对别人信奉鬼神,但作为他自己对鬼神是抱有怀疑态度的,虽然他不能证明鬼神是否存在,但他自己是不相信鬼神的。同时他也解释不了世间万物,干脆不讨论它。后来儒家变为儒教后添加一些阴阳五行理论来解释这个世界已经是汉朝时候的事情了,这里不谈。孔子对实用技术也充满鄙视,孔子的弟子樊迟向孔子请求学习农业技术,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求学习种花种菜,孔子说:我不如园丁。樊迟走后,孔子对他的弟子们说:“樊迟啊,小人啊,只知道种田种菜,只要你们好礼诚信,执言仗义,又勤政廉洁,那么,民风就纯,社会就稳定发展,四方的人民就会托家带口地来归顺你,到那时,还怕没人来替你种田吗?”这种思想直到现在还很流行,培养孩子学习钢琴,小提琴甚至高尔夫蔚然成风,让孩子自己动手做发明创造或者观察自然却被制止,我不止一次的看到小孩子观察蚂蚁或者在沙滩上堆砌城楼时被父母骂为没有出息。这种思想的流行也为我们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落后找到了一个答案。如果大家都为了进入贵族圈子(做君子)而学习礼仪和高雅艺术(其实这种可能性很小),那么科学与技术(做小人)谁来发展呢?

  上面说了儒家回避自然哲学,轻视实用技术。那么儒家的自然哲学就是空白的,我们来看看它的社会哲学, 礼,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列在最前沿,因此而构成以“礼义”亦即“仁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成为儒家的旗帜、儒学的灵魂。礼不是现在的礼貌,使用你好,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用语。而是周礼,周礼是很复杂的一套系统,他主要的内容是规定天子与诸侯、卿大夫之间的等级关系,比如:规定天子有六军,大诸侯有三军,次一等的诸侯有二军,最差的有一军,不可擅自扩军。规定乐器悬挂摆放的位置,国王可四面悬挂乐器,称为“官悬”;诸侯的乐器悬挂东、西、北三面,称为“轩悬”,卿、士大夫的乐器东、西两面悬挂,称为“判悬”;士的乐器悬挂在东方,称为“特悬”。还有许多烦琐的礼仪,我抄一段给大家看:上公朝见国王的礼仪:行朝礼时执桓圭,圭长九寸,圭的彩饰衬垫长九寸,所着礼服帽子有龙、山、华虫等九种图案,竖在车上的旗帜正幅旁缀有九簇,马颈和马腹共有九条五彩的饰带,随行的副车九辆,辅助行礼的有九人,公朝见王时在大门外下车的位置距王车出迎的地方九十步,站在车轴外端,协助王行礼的摈有五人,在庙中献上壁帛,共呈献三次。国王的答礼是:大宗伯(官职)代表王和王后各行一次礼,来朝的公用玉爵回敬,举行享宴礼时九次敬酒,举行食礼时九次献上牲体(肉),出入王国的路上五处供给食物,三次派人前去问候,三次慰劳。各个侯爵诸侯的礼仪是:行期礼时手执七寸信圭,圭的衬垫长七寸,冕服上有七种装饰图案,竖在车上的旗帜正幅旁缀七撩。。。。。太长了省略。见面礼咱们是握握手就完了,在周礼中却很烦琐:面向南接见诸侯,向没有亲缘关系的异姓诸侯作揖时双手略向下,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作揖时双手平推,向同姓诸侯作揖时双手略上举。到了摈者(代替王行礼的人,也就是礼官)到位协助王行礼时,即分别按照诸侯的爵位等级行扎:公爵行礼在坛的上等位置,候爵、伯爵在坛的中等位正,子爵、男爵在坛的下等位置。诸侯之间来往也很烦琐:凡是公爵诸侯互相朝见来往时,被朝者按宾客之礼接待来朝的公爵诸侯:被朝见的公爵诸候为来朝者路上准备五处食品供应,路上派人问候三次,每次客方的上介(官职,礼官)都在馆舍外三次辞让.然后宾客在馆舍内庭恭敬地接受馈赠;每次慰问都排列出双方的使者,来朝者入境时、到达远郊时,主人两次派人前去慰劳,都是上介辞让三次再请进门,然后又在馆舍内庭三次行揖让礼,使者登堂转达主人的慰劳之意,来朝的诸侯在堂的东阶上拜受馈赠的币帛,使者离开时,来朝的诸侯在馆舍门外西面拜送。如果被朝的公爵诸侯亲自到郊外慰劳来客,主客双方都排列出九位介,住复传达主人和宾客的言辞。三次由介辞谢;然后宾客亲自乘车到馆舍门外迎接,拜谢国君屈尊亲自前来慰问;进入馆舍后在庭中行三次揖礼,到阶前主人请客人先上堂,宾客三次辞让,然后宾主登堂,在东阶上面向北行拜礼受币帛;主人离去时宾客乘车相送,主人三次车子掉头并辞谢,然后来宾再行拜礼送主人。宾客到国都的宾馆.接待礼节和郊外一样,。。。。。。此地省略N多字,伯爵、子爵、士大夫朝见或者相互拜访都礼仪烦琐,根据对方的爵位高低决定拜访礼节的高低。不仅拜访礼仪烦琐,在饭桌上也很烦琐,不但规定了食物的种类,数量,敬酒的数量,还规定,送公爵回去之前必须大宴三次,次一等的宴会三次,不拘礼仪的便宴三次。之后就是烦琐的送别。而伯爵就少一些,前面说公爵来访准备五处食物供应,伯爵四次,男爵子爵三次,食物的种类和接待规格也相应减少。士大夫则更少了,按照礼仪官的标准接待。我们现在也是如此,什么规格的人用什么规格接待,但周礼太烦琐了,孔子认为这个是国家的根本,尊卑有序,君臣有别。但他处的时代却是周天子龟缩在洛阳城里看者外面的诸侯乱打一气,时不时还羞辱下这位老大却屁都不敢放,于是孔先生很是郁闷,到处宣传他的儒学,希望能把这些诸侯教化好。但是情况是越来越乱,没多久,诸侯们被自己国内的士大夫架空,也屁都不敢放。更有甚者,就在孔子的身边鲁国,士大夫家族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个家族架空了鲁国国君,还在家里使用周天子才能使用的礼仪和诗歌,季孙氏祭祖竟用了天子礼仪——八佾之舞(什么是八佾之舞呢?即奏乐,天子才能用“八佾”六十四人,诸侯则只能“六佾”四十八人,卿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士用“二佾”十六人。不能越级,越级是犯上的行为)孔子气坏了说:“八佾之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一心想恢复到西周时候的社会形态但屡屡碰壁,不过他的思想经弟子之手流传下来,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被定为国学,开启了长达2000年的儒教时代。

  为仁是儒学的另外一个重要的理论,是礼的补充,只要内容是具体教人们怎么做人。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首先要落实在自己的亲人和自己周围的人身上。例如对父母的爱,不仅是要落实在奉养他们,而且要始终对他们和颜悦色,让他们真正能感觉到儿子对父母关爱的温暖。父母死后,子女要守孝三年,以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根据这个理论,后来的朝廷把它制定成法律,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年轻人考中进士,到京城复命准备作官,不巧他母亲病故,根据法律他要回家守孝三年,三年后这位年轻人回到京城又接到通知父亲病故,又回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