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辣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状元辣妻- 第27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过百姓从翻地龙开始,也会等着皇上下罪已诏,也会等着皇上跪祖庙,是以太子也在提醒父皇,别被徐寅这个奸臣蛊惑了,忘了天下百姓如何想的,别失望于百姓?百姓一定指望父皇你下罪己诏呢!

皇上眯着眼看向太子,自己的这个儿子,绝非简单人物。看似用了中庸之道,其实还是否定徐寅,落实徐寅奸臣之名。

自己只要真的听了太子的话,实际上就是否定了徐寅的说辞,而徐寅说的是翻地龙示警的意图,并非是自己失德,而是在提醒大周百姓,做好预防蝗灾准备。

太子打的好主意,看似中庸的话,却还是在用大周百姓来逼迫自己,下罪已诏,如此一来,即使自己没有在罪己诏上说自己不孝,估计这些不死心的朝臣,私底下也一定会借机传播自己不孝之罪,否定了祖宗,在他们眼里还不是大不孝?

哼!原本自己还想着按照旧例办事,可看到这些朝臣的丑恶嘴脸,朕还就不照旧例了,谁敢乘机作乱,朕一样可以杀了谁!

“皇上旨意:此次翻地龙,乃是上天示警,我大周近一两年内必有蝗灾,嘱各地府衙,即日起,率当地衙役百姓,积极预防蝗灾,积极贮存粮食。

令各地粮商,不得借机抬高粮价,只要粮价抬高超过现在三倍,按谋反罪论处!抄家灭族!令各地酒商即日起至两年内,不得再以粮食酿酒,可以以果子酒等替代,如有违抗,没收全部家产。

令各地百姓积极配合当地府衙,积极预防蝗灾,但凡发现蝗灾超过半县,当地知县,必须加急上报朝廷。隐瞒不报者,杀!”

“宣太子即刻起,去均州赈灾。负责均州一切民生事宜,妥善安置百姓,动员当地士绅捐赠,若有乘机烧杀抢掠者,杀!若有贾商士绅故意抬高粮价者,没收一切家产,以做赈灾之用!”

“宣徐寅,主持预防蝗灾事宜,重点保护产粮地区,若有当地贾商无故抬高粮价三倍者,抄没家产。”

“宣武王,抽调万名将士,分散各地协同当地府衙预防蝗灾,打击乘乱祸害百姓者,对于消极怠工的知县知府,衙役,可以绑了送往大理寺审查。对于聚众妖言惑众,抨击天子失德者,以谋反罪论处,诛杀九族。”

皇上随之宣布一条条旨意,这一次朕便彻底的强势一次,力挺徐寅。重用武儿,不论如此会花费多少代价,但也绝不能让下面这些各藏私心的朝臣,堵绝了朕的新政。田地赋税,必须悉数回归朝廷。

☆、209 强势

还有这次也借机锻炼徐寅等人,相信两年后,朕的殿下,能有大量有用之才,而并非是这些顽固不化,只看着家族利益不管国家的官员。

还有这一次也可以借机清除一些暗地里勾结轩辕世家的贾商世家,该是他们死期了,相信这些人,必定会有人迫不及待的跳出来,朕有国家神器,还拿捏不住你们?哼,笑话!

皇上的强势,朝臣中倒是有人想死谏皇上,但一看到皇上那嗜杀的眼神,朝臣还是胆战心惊了,如此嗜杀眼神,哪是死自己一人就能阻止的了的?也许惹怒皇上的下场,便是抄家灭族。

没有听到皇上刚刚才颁发的圣旨?谁敢妖言惑众,抨击天子失德者,以谋反罪论处,诛杀九族?相信只要自己敢站出来,自己必定成为皇上杀鸡儆猴的头羊!

随着皇上的旨意,一道道下达到各州各县,不仅仅所有大周官员知道了皇上的强势预防蝗灾,连大周普通百姓也知道了大型蝗灾将会在一两年内发生。

顿时各地府衙都忙碌起来,照着皇上旨意,组织衙役百姓,消灭蝗虫,铲除虫卵。还有各地贾商,顿时老实起来,无人敢借机调价,哪怕生意不做也不敢当上谋反罪名。

太子下了均州赈灾,武王带着一帮将士,巡视大周各地,杜绝盗贼乘机抢掠。徐寅则是带上他的七君子以及自成一势的江南士子,前往各地府衙组织预防蝗灾。

此次行动在所有人看来,都认定是皇上为了他一个人的脸面,大动干戈,兴师动众,借机消除异己的行为。也可以说是为了新政推行,皇上连历朝历代皇上做到的罪已诏也罔顾了。

新政表面对于百姓来说,好似跟他们没有什么关系,但实际上只要细细想想,还是有很大影响的,若是朝廷国库丰厚,必定能减轻百姓身上的些许赋税,也会在其他地方,改善百姓生活。所有百姓对于新政,几乎还是抱有支持态度的,毕竟国库充裕了,自然是好事,天生也不影响自家赋税,合该那些有钱人交去!

新政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士绅家族利益,不过这些士绅谁心里也有数,朝廷赋税难,其实还是难在士绅福利太过,但这点他们本人绝不会同意。

新政对于后面的举人进士来说,也没有多少影响,他们毕竟还不曾与有立场发言,唯有被动接受,要不然就别指望仕途。

看似一个翻地龙的示警事件,却被皇上朝臣各个势力演绎成为推行新政跟阻碍新政的着力点。也是各个势力在维护自身利益。

不过文婧却知道徐大哥说的蝗灾,是真的存在的,不过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这期间自己也跟徐大哥私下讨论过,如何提醒皇上预防如此大规模蝗灾,却无法解释如此说法的根由,难道要跟皇上说自己跟徐大哥是重活了一回,所以才知道的?这绝不能说。

虽然均州的翻地龙事件带给了当地灾害,却给了徐大哥机会,借上天示警,说出蝗灾,皇上竟然相信了?

不仅如此,皇上对徐大哥说的蝗灾,及其重视,不仅仅积极贮存粮食,还安排武王前往协助,虽然皇上如此大动干戈,有借题发挥打击阻碍新政推行的势力,但不可否认,如此大动干戈,才正是自己跟徐大哥希望看到的。

大型蝗灾可怕并不只是蝗虫肆掠一次就完事,可怕就可怕在蝗灾之后,后面几年,都缓不过劲来,只因为蝗灾留下的虫卵,难以清除干净,便会年复一年,雪上加霜。

前世的时候,便是在一年之后发生大型蝗灾,涉及三十几个州,连绵了几年,当时皇上下令,让当地府衙组织百姓,捕杀蝗虫,消除虫卵,才叫蝗灾慢慢止息下来。

还记得那几年的粮食价格,着实是贵啊!那几年也着实饿死过不少人。所幸那几年蝗灾并未涉及扬州一带。而是在福建,湖广两省产粮之地,泛滥成灾。也涉及河南河北。

幸好皇上能让徐大哥主持统一安排预防蝗灾事宜,不然自己都不知道如何提醒皇上如此大型蝗灾。

燕京的百姓,也都知道了蝗灾,各家都有储备粮食的想法,但是没有多少天,燕京粮商,却没了粮食供应。

“澈儿,机会来了,这次皇上为了他一个人的脸面,置天下百姓不顾,如此大动干戈,正是起乱的好时机。

若是太平盛世,我们族人自然不能有所动作,但如今正是人心惶惶的时候,我们先安排人将粮食转移到琉球岛,让大周缺粮食,百姓自然就怨气冲天,造反的人,也许还真有。

然后在带着黑胡子他们肆掠抢掠,必定能将大周扰的天翻地覆,这次,可以叫他们放开来杀人放火。不必跟以往一样,温温吞吞的,光是抢掠,不杀人,现在可是越乱越好啊!”

轩辕家主自以为看到了时机,开始着手安排造反事宜,殊不知皇上如此大动干戈,其中深意,也是等着轩辕家族自己跳出来,一鼓作气,将这些心怀作乱的祸根,彻底铲除。不然也不会安排武王带人巡视各地,其实还是盯着轩辕,不过是拿着预防蝗灾做幌子而已。

甚至还有徐寅及时举荐七君子之一的金陵殷中,他的祖父便是太过重视海盗,被轩辕家族陷害致仕的,这一次皇上听到徐寅说到怕海盗借机肆掠,便暗地里给了殷中祖父密旨,让他重新召集旧部,练习新人,预防海盗借机肆掠。

徐寅如今俨然成为了一方势力的核心人物,不仅仅是皇上的重视,也是江南七君子的紧紧追随早就了徐寅的异军突起,也早就了这一批的江南士子,成了皇上眼里的可塑之才,尤其是殷中,对徐寅更是感激涕零。祖父等这一天很久了。

随着均州的一场翻地龙事件,各方势力暗地里波涛汹涌,各自布置,各自图谋。

哼,以为这样,朕就怕了?以为朕当真这些年是白过的,你们轩辕世家能把粮食看做筹码死死把控,朕就眼睁睁的听之任之?

燕京粮商粮食告罄没有几天,皇上自己的人便很快填补了上来,原来皇上在武王培养自己粮商同时,自己也培养粮商,如何可能叫轩辕自以为是的把控大周粮食?这些年不动自己粮商,不过是麻痹轩辕家族而已。

轩辕泽露看到自己发布禁止卖粮之后,燕京四周竟然还有粮食稳稳的上卖,顿时感到极为愤怒,也极为心惊,这么多粮商,竟然早已脱离自己掌控,该死!这一次便叫黑胡子他们最先烧杀抢掠他们。该死的,什么时候成了皇上的人?

心惊之余的轩辕泽露,急忙安排自家嫡系子弟,准备转移其中部分前往琉球,保存家族血脉,剩下的便是自家跟皇族明争暗斗了。趁着这次大周百姓人心惶惶之际,蓄势待发,不过,一定要大周先乱起来才行,只要乱起来,就不愁有造反的人。

徐寅知道现在距离蝗灾还有一年半的时间,并且那些发生蝗灾的州府,以福建湖广为重,河南河北也有涉及,便重点督查这边地区。

此时的太子妃则是一心要杀了谢文婧,毁了她的名声,便回到任家见到自己父亲,说了自己的打算。她不想动用东宫的任何一个人,就是要保护她心爱的男人,哪怕被查出来,也有娘家人给太子挡着。

“不可操之过急,你也该知道,她每次出来出来,身边都有武王府的侍卫保护,他们可全是真正的高手,不是我们自家护院可以相提并论的,除非另外想办法杀了谢文婧。”

任佑明一口否决了女儿借自家护卫杀人的想法,自家护卫哪怕死了,也能被皇上按上谋反之罪,介时可真是要被抄家灭族的。

不过,女儿的意思也许也是太子的意思,自己全盘否决的话,恐怕太子也会恼怒自己,将来等他登上大宝,恐怕还是会跟自己算今日之帐。这件事自己还得要好好筹谋才好。

“老爷,妾倒是有个想法,琳琳从小就跟茵茵不合,只因为当时她也喜欢太子,可却不得不嫁给吴家。

她身边有个丫鬟,是我的人,茵茵从小心思歹毒,嫉恨琳琳,若是她有机会加害琳琳,她一定不会放过,从前她在家里,就故意加害过琳琳,幸而被琳琳识破,她可是一直都恼羞成怒着呢!

恰好这次吴家举办赏花会,为的是给均州百姓赈灾,听说各个世家贵族都收到了吴家请帖。

不过谢文婧也许不会出席,因为皇后发话的因故,世家家眷不管何事相聚,谁也不敢邀请谢文婧,谢文婧也从来不会主动邀请她人,这就是我们难以找到机会的原因,因为她很少出来应酬。

假如茵茵能亲自带着谢文婧一起进入吴家赈灾,要是茵茵借机加害琳琳,也许不会直接加害琳琳,因为她们两人不和在我们家族,是人人都知道的,她也怕太子之怒。

这样的话,也许她会听从她身边丫鬟的建议,通过加害谢文婧嫁祸给琳琳,这样,茵茵就会以为她能如愿以偿了,如此一来,谢文婧不仅死了,琳琳也不会有事,毕竟可不是琳琳出的手,而是吴家长媳下的手,正好吴家一向自诩中立,也不会连累太子,这样可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