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塔神话》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象牙塔神话-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象牙塔神话(三十五)
临近期末了,今天晚上,我做完勤工俭学的时候(帮金融系的学生辅导VB),已经九点半了,刚要回宿舍的时候,被一个向来比较活泼可爱的师妹叫住了:

  “师兄,今天晚上是你最后一次给我们辅导VB了,以后我们或许很难再见面了,今天晚上,我们一起去吃宵夜,好吗?”

  我有些为难,虽然从小到大,我一直不停的处于一批一批的女生的追逐之中,但是我一向比较文静,从来没有和女生单独出去过。在辅导这个金融系的比我们小一界的几个班级的一个学期里面,尽管我总是一本正经的给她们辅导,从来没和他们开过玩笑,不过,我想,尽管如此,日久生情,也是很正常的,当然,这个情很可能只是一种“师生情”(尽管我也是学生)。

  我很矛盾,和女生独处是一个比较敏感的问题,但是如果我拒绝了人家,似乎人家面子上过不去,女生的面子,总的来说还是比男生薄的。见我沉默不语,对方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于是出了一个主意,叫上了另一个和我一起辅导他们的同学一起去,我想了想,这个主意不错,想得挺周全的。于是我答应了。

  我们在一个小吃店里坐下来,叫了一些夜宵之后,我却有点拘束,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时另一个同学却显露出了的“久经沙场”的老练,滔滔不绝,一下子气氛活跃了起来。我记不起来我们到底说了什么,大意是记得她说她是她们那个宿舍的几位女生派出来的“外交大使”,目的是觉得我平时过于倾向于课堂教学层面,希望了解我的一些比较个人的东西。我于是说我其实以后也不一定打算干IT这一行的,主要还是兴趣问题,对那种接单干活,有时因为要赶工不得不没日没夜的加班的生活,对于这种“30岁以前卖命赚钱,30岁以后花钱买命”的生活方式,对这种行业周期只有不到10年(30以后做程序就不太行了,技术更新变化太快,另外对身体精力的要求使其更适合年轻人做)的生活的厌倦,我说我以后其实有打算做一个人身自由,不受雇于任何公司的自由人(比如写作的行业),师妹听了有些惊讶,她觉得我这行做得挺不错的,比较难于理解我为什么会有不做这一行的打算。我也不知道,其实当初也是抱着满腔的热情来学这个专业的,尽管也是考虑了一些比较现实的问题(比如就业),但是学着学着就没兴趣了,专业里的堕落的学风,以及认识的许多同学对这个专业的近乎绝望的失望,使我对这个专业产生了极不良的印象。当然最根本的还是老师们似乎除了用高薪来刺激我们对专业的兴趣之外,再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而高薪对我的刺激很容易引起我的反弹,我不会因为金钱的原因,而强迫自己做一件我不是很喜欢干的事情。我需要的是自由,兴趣和快乐。

  我们一路聊着,不知不觉到了10点多了,宿舍要关门了。

  这时师妹提议说:“就到这里吧。”

  我们都说好,再聊下去今晚可没地方睡觉了,于是我们相继走出了小吃店。

  我忽然想起了一件事情,说:“前些日子你们系里出过一本书,里面收录了我的一篇文章,能不能找一个样本给我看看呢?”

  “好吧。”师妹一口答应下来,说:“至于能不能找到,就难说了。毕竟,那本书发下来有一段时间了。”

  于是我给师妹我的联系方法,然后我们就各自回宿舍了。

象牙塔神话(三十六)
在学习VB之后,我个人对一个程序的组成部分比较浅显的说法有界面,后台代码,以及资源文件。但是学了C#语言后,我的看法变化了,我认为一个程序的组成部分应该是界面,代码,以及数据库,当然,这只是我个人对程序的理解,说到数据库,不能不说一下教我们数据库的老师ZH老师。

  教我们数据库的老师ZH老师是我们学校古董级的老师,虽然看上去年龄也不是很老,是原先清华大学的学士与硕士,大约在我出生那年,就来到这个学校来教书了。

  最初认识张老师,是在一次我们系里面动员全体专业学生参加美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ACM(Association*for*puting*Machinery)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ICPC(International*Collegiate*Programming*Contest)的一次动员大会上,当时,作为我们学校这个竞赛的带队老师,ZH老师一出口就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ZH谈的是某一年他带队参加比赛时,在步入赛场的那一刻,他说他看到他的一个学生来了一下‘空手道‘,老师说这一下坏事了,‘空手道‘所谓‘空手‘,就是空空如也的意思(曲解),既然脑子空空如也,那么比赛肯定不行,后来据说那个学生发挥的不好,名落孙山。(下面大笑)

  老师同时又说了另一个他认识的获奖的一个奇人,是国内某名牌大学的学生,我们这个程序竞赛,是采取三个人一组,在一个房间内,在规定时间内按照题目要求上机编程,最后的成绩,是三个人都有份的,至于三个人内部的分工,是参赛队伍内部的事情,比赛是看三个人的团队表现,不看个人的。一般来说,三个人都是在某个编程领域各有所长,平时有过团队合作经验的。而张老师所说的那个最后获奖的编程奇人,奇到什么程度呢?别人是三个人合做,他是一个人单干。当然,一个人是不允许参赛的,比赛规定要三个人,那这位奇人想出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决定,他带上自己的女朋友和自己女朋友的女朋友,这句话有点长,通俗一点,就是一个男的,带了两个女的,报了名参赛,而这两个女的,对于编程方面的东西,那是一窍不通。那这两个女的在各个队伍比赛的几天几夜里(要好几轮淘汰赛,队伍要层层晋级才能获得最终的胜利),和那个男的,在那个属于他们比赛的独立的房间里面在干什么呢?

  老师说:那个奇人的女朋友负责给他捶背(挺会享受的啊),而女朋友的女朋友则负责给他倒开水,送饭,打扫房间(Y鬟?)。不要以为这样一个人似乎只懂得儿女情长,最后是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获得**赛区第一名。而最后,他们三个一起站在领奖台上(一个男的左右两边各站了一个女的),让其他的获奖者黯然失色。

  ZH老师给我的最初印象,是在他的经历里,总有一些我们闻所未闻的奇闻轶事,尽管他是我们的老师,但是在他的内心里,总是保持着最纯真的童趣,而老师的课堂教学也是一向有口皆碑的。

  于是在一个学期,我终于‘抢‘到了这个老师的一门课(每个老师都会开课,上课人数是有上限的,所以好老师的课程那是好多人在抢啊),课程名字就叫做数据库基础与理论。 。 想看书来

象牙塔神话(三十七)
第一次上数据库的课,老师来到教室后,上课铃响后,老师在讲台上面10分钟硬是没吭声。我大为惊奇,就往上看了一下,发现老师在对着书本发呆。

  好容易老师开口了,可是第一节课他没有课程介绍,直接就哗啦哗啦讲开了,我发现听他的课很轻松,非常容易接受,就是老师讲课的内容,我在书上找来找去,就是找不到。后来才发现,老师讲的内容不在课本前面几页,在课本的中间部分,原来这个老师讲课是不按章节顺序来讲的,是按照他自己的顺序来讲的,他也不带什么讲义或者多媒体课件,直接往讲台上一站,连课本都不看,就那么讲开了。

  我暗暗称奇,却有点担心上课前面浪费了10分钟,怕课程进度来不及,可是没想到离下课还有很长一段时间的时候,老师竟然讲完了,而且我们的接受得非常好。于是老师布置了几道作业题,我们很快就做完了。这个老师的特点是从来不布置课后作业,所有的作业,他都是在课堂布置好,要求在下课之前必须交上来。,这时,离第二节下课还有35分钟(我们是两节课一起上),这时老师也不知道讲什么好了(后来才发现我们班的授课进度比其他班大大超前),这时老师就问我们:";今天的课程内容讲完了,你们想听什么?";

  ";老师,请给我们讲一讲您所知道的奇闻轶事吧。";下面有人似乎对这位老师是慕名而来(这个人不是我),专门来听奇闻轶事的。

  老师接着就说起了我们学校各个建筑的整体布局,是什么北斗七星布局,以及这样布局的风水的解释。

  讲着讲着,老师忽然停住了,于是老师问我们:";刚才讲到哪里了?";

  ";老师,讲到北斗七星了。。。。。。";下面有人提醒。

  ";哦,北斗七星。。。。。。";老师好象很费力的想了一会儿,继续讲着风水。

  一会儿,老师又挺在那里了,似乎讲累了,这时,离下课还有15分钟。于是老师问:";你们现在想干什么?";

  ";老师,我好饿!";下面有一个小男生怯生生地说。

  ";老师,我想睡觉。";另一个打着呵欠说。

  ";老师,我女朋友发短信过来,叫我马上赶过去陪她。";还有一个似乎比较了解老师的性格,所以半开玩笑的说。

  老师从下面走到讲台上坐下,说:";那好,我就不耽误各位的大事了,好饿的赶快去食堂吃饭,想睡觉的可以回宿舍,女朋友召唤的就不要耽搁时间了。剩下的,你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去。";

  于是下面如同解放了一样,欢呼着涌出了教室,这时,我看了一下老师,发现他坐在讲台上对着书本发呆,好久,过了好久,还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真是个奇怪的老师。

  我收拾好书包,背好,走出了教室,由于我们提前下课,所以路上还没有几个人,我悠闲地走在校园林荫路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叫我:

  ";水木,请等等。。。。。。。。";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象牙塔神话(三十八)
我回头一看,是我们班的一个同学,正在气喘吁吁地朝我赶来,我们都叫他SH同学。

  我停下来,等他走到我的面前:

  “这一段很长时间都没见你来上课了,你最近在忙什么?”

  SH同学终于在我面前停下,首先关切的问:“今天,老师没点名吧?”

  我说:“那个老师是从来不点名的,但是,那个老师喜欢当堂布置作业,当堂交作业。”

  “唉,这样还不也是一种变相点名的方式,看来这学期我的这门课,是很难通过的。”

  我说:“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你最近都在忙什么,以以至于好长时间都不来上课,以至于人也显得如此疲惫和憔悴。”

  “唉……”SH同学长叹一声:“为了生活啊,不得不同时做了三份兼职啊。有些兼职的时间,是和上课时间冲突的,为了赚钱我也只得做了。”

  我有些好奇:“你干什么要花这么多钱,搞的非得要牺牲上课时间去做兼职呢?”

  “房租,水电费,包括买米,买菜啊,贵的要死,我老家给我的钱根本不够用。”SH同学一脸无奈。

  我明白了。

  其实我是住在校内的,校内的食堂,住宿,都得到了学校的大力补贴,所以我们校内的住宿费不到校外的1/3,校内食堂吃饭的开销也只有外面的75%。总的来说,校内的平均生活费不到校外的一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