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养夫- 第11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壁塔通往皇宫的暗道;好生意外的时候,皇帝那厢也出了变故。

皇帝亲自下旨;择了十一月初一这个良辰吉日;让赵王和祁福双完婚。

消息传到赵王府上的时候;赵王正在一个人喝着闷酒,不太相信地问了幕僚:“不是说先帝仙逝,本王要守孝三年的吗?皇帝这是要做什么?”

帝心难测,连赵王都摸不清他大哥的想法,更何况是别人呢。

幕僚很为难,斟酌了半天,才说:“不如王爷上表谢恩,然后重点申明自己要为先帝守孝的决心。”

赵王一想起奏折是写给他大哥的,就很是心塞,沉默了一会儿,才黑着脸道:“就按你说的办,折子你写。”

交代完这一句,赵王就猛灌了两碗酒,睡觉去了。

到了第二天早朝,太监四风当着满朝的文武将赵王的奏折这么一念,赵王自己也和其他人一样,呆住了。

赵王在心里将那幕僚凌迟了好几遍,心道:叫他写个奏折意思意思就算了,那句“若不能为先皇守孝,枉为人子,不如一头撞死在宝殿之前”是几个意思?

万一皇帝要非让他在十一月初一这日娶媳妇,他是不是真的得在宝殿前撞个头破血流?

不不不,他还想留着命当皇帝呢。

是以,四风一念完,赵王除了呆立片刻以外,没敢再做任何表示,仿佛那奏折不是他上表的一样。

皇帝的心思也在这一时半刻之间,转了好几个弯。他起先不过是听信了他老丈人肖宰相的建议,要给赵王的生平再抹上一点儿黑。世家门阀,皆看重孝义,只一件事情虽不会使赵王再无翻身之日,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只要坚持不懈,赵王总有被彻底压倒的那么一天。

就连赵王会上表这种情形,他和老丈人也预料到了,可着实没有预料到赵王会这么激烈。

皇帝还真想劝赵王几句,看他到底会不会真的撞死在宝殿之前,就是唯恐会被安上逼死弟弟的头衔。

皇帝纠结了又纠结,在坑一把赵王,还是博一个好名声之间,选择了后者。他忍了又忍,道了一句:“此事还需朕请示过皇太后之后,再行决定。”

没什么事情,这就退朝了。

皇帝去了皇太后的宁安宫,赵王为了自己的终身大事,也硬着头皮跟了去。

皇帝将赵王的奏折往皇太后面前一递,赵王那儿还没进门呢,就听见他娘哭嚎的声音。

“那个死鬼活着不让人消停,死了也不忘继续害人。”

好吧,这是在骂他先帝爹呢!赵王悄无声息地迈步进去,就见他娘用帕子摸了摸泪,指了指皇帝,又指了指他道:“哀家不管那么多,哀家只知道皇帝和赵王,一个无后,一个无妻。天家忌讳子嗣单薄,皇帝不许守孝,赶紧给哀家生孙子要紧。赵王也不许守孝,赶紧将正妃接进了门,好好过日子才是正事哩。”

皇太后一锤定音,皇帝和赵王谁也别想独善其身,要不遵守孝道,还是一块儿吧两兄弟。

皇帝为没能陷害到赵王,而忧心。

赵王为不用撞死在宝殿之前,放了心。

兄弟俩对视了一眼,默默地别过了头,全都别有用心。

皇太后也不留饭,知道留了也留不住。

皇帝先走一步,去乾元殿批奏折去了。

只因那里是他大伯在世之时常用之地,他父皇本来也喜欢那里,后来因为殿中死了人,就废弃了。

他登基之后,也没怎么修缮,打扫了一下卫生,搬进去了一些个人用品,就在乾元殿中长住了。基本上不睡后宫的女人,吃宿都是在那里。什么死过人了不吉利,放眼皇宫里的所有宫殿,可有一个不曾死过人的地方嘛!

住在他大伯最喜欢的乾元殿里,才能更好地向他大伯学习。

赵王因着连续多日不曾来看过皇太后,又多呆了片刻,正要走的时候,皇后跟前的太监喜和找了过来,说是寻皇帝。

喜和来宁安宫之前,自然是去过乾元殿的,可那会儿皇帝还没有回去。

喜和在乾元殿扑了个空,来了宁安宫还是扑空。他不敢有怨言,给皇太后行完了礼,就要告退,皇太后多言问了一句:“皇后如此着急寻皇帝,可是有什么急事情?”语气里满是不悦。

皇太后对皇后不满,这是整个后宫人尽皆知的事情。还不是就因着皇后无所出嘛!

喜和想了想,皇后只说要将喜讯告知皇帝,没说告不告诉皇太后。可喜讯嘛,当然是瞒不住的。

遂咧着嘴笑道:“恭喜皇太后,皇后……有喜了。”

这实在是个大惊喜,皇太后喜坏了,竟然有点儿傻,连笑都忘记了,就下意识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情?”

喜和一愣,这才想起来皇帝和皇后还在孝中的事情,只见皇太后没笑,以为她要清算这个事,恨不得给自己一个大嘴巴。可皇太后问了话,又不能不回答,遂支支吾吾道:“好像是上一次,皇上因着思念先帝,喝醉了酒……嗯,就是那时的事情。”

皇太后一听,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板着脸问:“哀家是问你皇后有喜多久了,几个月了?”

喜和还顾不上松口气,赶忙回答:“太医说不足两月。”

就见皇太后一个健步就冲了出去,扭头对喜和道:“前头带路,哀家得去看看皇后哩。这头三个月啊,一定得小心了又小心……”

直到他娘的声音消失在耳前,赵王才好不容易回了神,一副痛不欲生的神情。被他娘忽略了这真没什么关系,反正又不是第一次被忽略。反而是皇后有喜这件事情,简直就如晴天大霹雳,霹的赵王只觉两眼发黑,前途不明。

因着老是被人质疑生不出孩子,皇帝在翌日的早朝上很开森地宣布了这一喜讯。

文武百官个个道喜,没人敢说皇帝有错,不该在孝期睡皇后生孩子。紧接着,又宣布了赵王的婚期如期举行,自然也就没有人挑错了。

就连本来准备卯足劲对付赵王的肖宰相,已经笑傻了好嘛,陷害赵王那是玩阴的,不玩了,不玩了,只当是积点德,求万佛保佑皇后此次一举得男哩。

一下了朝,诚信伯就赶到武陵长公主府给裴天舒传消息。

裴家的消息渠道要是滞后到了这种地步,裴天舒已经被玩死很多回了好嘛!

昨夜已经得到消息的裴天舒装作并不知情,仔细审视着刘通的表情,把“是不是皇帝的种还不一定”这句话语生生地压了下去,面不改色地道:“这是好事情。”

刘通想说“好个屁”,瞧了瞧裴天舒狡黠的眼睛,“呸”了一声道:“裴老三,到现在还不想跟哥哥交个底?”一生气,连王爷也不叫了。嗯……还卖了把老。

裴金玉正好打外头进来,接了一句:“自然是要同伯爷交底的。”

刘通还在疑惑难道裴家的主事劝全部交给了裴金玉?

那厢裴金玉已经立在了他的面前,道:“伯爷已经是伯爷了,就怕有的事情伯爷不想干哩。”

还真是个说话利索的,一下子就将难题推了回来。刘通开始装傻:“什么事情,长公主倒是交个底。”

裴金玉在她爹的榻前坐了下来,呵呵一笑道:“伯爷要是想不出是什么事情,还真不配让我同你交这个底。”

好嘛,人家就是不说,就是跟你打哑谜。刘通嘀咕了一声,继续耍赖皮:“这不是将猜出来,又不敢肯定,所以才让长公主和忠义王明示。”

裴金玉还是笑,躺的屁股疼的裴天舒换了个姿势,说的干脆:“那你先回家,接着想。”想出来,咱们就谈。想不出来,免谈。

刘通口舌都说干了,换来了这么个结果,气的撅撅胡子,回家找他儿子们撒气去了。

其实刘通说的真是大实话,他猜测裴天舒是想托代王上位,可看裴家父女俩对代王的冷落姿态,又不怎么像哩。

这事儿不好猜,说就更不好说了。

代王最近办了两件绝顶漂亮的事情,一个是将修陵的事宜安排的井井有条,一个是将峡山最西头占山为王的山贼给一网打尽。

一向傻乎乎的代王最近表现的这么精明,要说背后没有人出谋划策,谁也不会相信。

至于代王背后之人,谁都会认为是裴天舒。

可事实究竟是什么,还得等代王回来才能知道呢。

刘通不急,耐下心来再等几天就是了。

裴金玉就更不着急了。

急也没用不是,还有,貌似赵王那边比她还着急。

正文 第115章 于

好吧;赵王真是要急死了。

恨不得皇后明天就生产,一看,哈哈;不是个带把的。

这是真快急成了神经病。

他也不想想,就算皇后肚子里头是个公主;可人家皇帝连公主都生了出来,生个太子王爷什么的已经不是压力。

皇帝是真的很开心,一天之内,赏了朱无涯三回,简直就把他当做了大救星。

朱无涯很谦虚,婉拒了皇帝前两回加官的赏赐,就要了点儿金银。

按理说;皇后这儿有了动静,他可以光荣地隐退了。可皇帝一时之间发了善心,还让他进宫给度乘大圣调养心悸的毛病。

裴金玉听到宫里头传来的消息,真不知该如何评价皇帝的善心,作秀的嫌疑很大很大的。

还没有理清头绪,宫里又出了事情。

皇帝那儿虽说真是善给别人看的,但好歹也算是种下了善根,这就以光速结出了善果。

据说,要不是朱无涯在宫里给度乘大圣治病,皇后滑倒在地,没准儿就来不及救治,皇后很可能就保不住肚里的孩子。还真是多亏了朱无涯,那及时的一根金针哩。

是的,皇后差点儿滑了胎。

听说皇后是因为起早给皇太后请安,踩在了一颗被露水打湿的鹅卵石之上,当场滑了个屁股墩。好在她身边的宫女是个衷心的,反应也极快,瞧见她快要倒地,自己先躺在了那里,给她当了个肉垫。

饶是如此,皇后也摔得不轻,都见了血,又被朱无涯施了金针之术,给挽救了回来。

皇太后埋怨她:“我不是告诉你不让你去宁安宫请安了。”

皇后就只会嘤嘤哭泣。

皇太后又道:“快别哭了祖宗,再哭肚里的孩子就更危险了。”

皇后打了个嗝,赶忙止住了眼泪。

皇帝心说,这真是乐极生了悲,严肃地询问朱无涯:“皇后这情况……”

朱无涯道:“得小心将养着才是。”

皇帝很忧虑。

皇太后心疼儿子,操心了国事,还得操心这些意外发生的事情,遂安慰道:“没什么大事情,純方菩萨保了5个月的胎,不是照样生下了度乘大圣。”

别安慰还好点儿。

皇帝听完,就叹了口气,这要不是亲娘,他早就翻脸了。想当初純方菩萨的肚子里可是双生子,结果就活了度乘大圣一个,还特么的生下来就是药罐子。他可不想他的孩子生下来也是那个熊样子。

好不容易怀上了一个,谁知道还会不会有第二个。先不说皇后肚子里的孩子是男是女,就算铁定是男孩了,要是个像度乘大圣那样,看着就活不长的,这大宏的江山啊可怎么传承下去!

皇帝的心塞不言而喻。

皇后一听这话,也很心塞哩。心想着她才怀了两个多月,剩下的日子要是都在床上躺着,先不说身体受了受不了,这后宫的宫务,该由谁来打理?

皇太后猜不透她儿子的心思,猜皇后的心思是一猜一个准。

她也在犯愁啊,皇帝的后宫除了皇后,就全是美人了,连一个高位分的妃子都没有,这打理后宫的重担恐怕又要落在她的肩上了。

皇太后自打亲手药死了先帝,就想开了,因着她本身就是个相信一报还一报的,她认为自己迫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