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农村,女人可没有那么娇贵,也是当半个男人用的,就算怀孕七八个月,农忙的时候,依旧是要挺着肚子去地里干活的。
  杨氏是做惯了,不觉得怎么样,但是谢氏听了这话,眼里的恼怒和怨恨更多了,天知道自从杨氏进门之后,婆婆连氏就一直打压杨氏,她也趁机过着深闺妇女的日子,平日里除了洗自己一家的衣服,鲜少做事的,这回被逮住去开荒,让谢氏打心底觉得惶恐起来。
  看着张志廉和张俊峰、张俊杰几个人累的喘粗气,就越发不想去做那累死人的活,只是她也知道,就算她说不去,那也不行的,依着连氏的脾气,指不定就要休了她去!
  瞥眼看到坐在角落的冯氏,在心里冷哼一声:“就她会偷懒。”
  察觉到谢氏的眼神,冯氏眸中的光彩暗了暗,她也知道自己如今的情况很是尴尬,但是她就算想做事,也是做不成的。
  手摸着圆鼓鼓的肚子,忍不住轻轻的叹息一声,儿啊,你是个没福气的呢。
  吃过饭后,张老头就拉着几个儿子出去砍树了,晗生和俊峰俊杰三个就留在家里早些休息。
  张沁儿几个这个时候也没有闲着,而是将白天摊在外面晒干的茅草搬了进来,又将空出的地方铺着今天割的新鲜茅草。
  新鲜茅草是有水汽的,人睡在上面,对身体不好,昨天是匆忙着,也顾不上那么多,今天趁着日头足,晒干拍的松松的,铺在地上,人再睡上去,就舒服多了。
  事情一一做完,杨氏就叫小的们去休息,剩下收尾的活她来做。
  这几日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也十分的明亮,趁着这光,倒也看的清楚,张老头带着几个儿子也没有走多远,就在山脚下不远的地方选了两颗长势不错的树砍下来,若是在平日里只要砍下就可以了,等树风干之后,再找时间将树拖回去,只是现在却不行,这个时候大家都混乱住着,平日里交情又不多,又没有乡约里正的约束,这树若不是现在拖回去,等风干之后,还在不在就两说了。
  走到半路的时候,遇到出门解手的黄大安。
  “老爷子,你这是要做什么?”黄大安已经躺下眯了一会,这个时候精神还有些迷糊。
  看到是黄大安,张老头也没有瞒着他,说:“趁着有时间,多备些树,以后好用的着。”
  一阵微凉的晚风拂过,黄大安这回清醒了些,笑着说:“还是老爷子有打算,我今天可累的爬不起来了。”
  张老头又说:“早做准备总好,你这几天找个时间也准备上一些吧!”
  黄大安点了点头,知道这是张老头对他好,说了句:“时间不早了,你们赶紧回去,早些休息吧!”
  张老头和他告别了,和三个儿子忙活了好半天,才将那两棵树拖到家门口,喝了几口水,几个人都熬不住了,纷纷倒地就睡。

☆、23。第23章 :苦槠和白栎

  第二天上工的时候,张老头果然找了个空隙和郑伯景说了说他的打算,也就是带锄头等农具回家开荒和提前领种子的事情。
  郑伯景思索了一会,说:“锄头什么的,你今天登记之后就可以带回去,只是这种子……还得需要一些时间,这几日我也忙着,顾不上那么多。”
  张老头哪里敢催促郑伯景,忙点头应着:“不急不急的,这开荒还需要一些时日呢!”
  郑伯景说:“赶的早的话,总还能够种一季菜蔬,我会尽量快点,总不会耽误了你们生存大事。”
  张老头感激的点了点头,又多嘴问了句:“郑大人,那这开垦出来的官田,是现在就种上还是?”
  这点郑伯景也是想到过的,说:“开垦出来后,先种上一季豆子,豆子好种又养地,等明年水多,再将水引进去,你们都是徐州那一带的,可会种水稻?”
  张老头说:“种水稻的少,大多数还是种麦子。我们那边水稻产量低,又没有这么多水田,所以很少有人种。”
  郑伯景思索了一会,这些官田开垦出来之后,自然是要给这些难民们租种的,他们不会种水稻,那么就得找个熟悉水稻的老农过来指导才行,心里思索着几个人,立即就有了打算,说:“这个不急,到时候我自然会让人教你们。”
  这话谈过之后,就各自忙碌起来,郑伯景站在田坎边,看着那些干的热火朝天的汉子们,心里豪气顿生,只是他眉头轻蹙,还有许多事情还没有理清楚呢!
  因着昨天张沁儿她们带回来不少吃的,所以今天连氏也没有让她们去割草,上午就直接上了山,试图再找一些吃的。
  这次她们每个人都背着一个背篓,这是大清早,杨氏就出门砍了竹子给编出来的,每个背篓都不算大,专门给这些女孩子们背着的,方便她们装山货。
  这次她们换了一条路走,试着看看能不能够找到更多好吃的,好在大山是未经开发的宝地,只要愿意努力,总能够找到不少好吃的,这回她们找到一串串野葡萄,还找到不少的茶树籽。
  在张沁儿的前世,最健康、最贵的油就是茶油了,但是张贞娘他们却是没有见过茶树籽的,更不知道这种茶树籽还可以榨油来吃,张沁儿又随口说:“我在镇上看过到,大户人家都吃这个油呢!我们先收集了,等攒的多了,再拿到县城里找榨油作坊加工。”
  似乎所有没有见过、听过的东西,在‘大户人家’都用、都吃的情况下,都被大家很快就接受了,这是一种类似盲目崇拜的情结。
  虽然汗颜,但是说服她们之后,她心里也松了口气,低头认真的捡起地上裂开的茶树籽,眼睛亮亮的,好似看到榨好的茶油一般!
  天知道她现在过的是什么鬼日子!虽然有发的粮食勉强吃饱,但是没油、没盐、没调料,清汤寡水的感觉十分的糟糕透顶,让张沁儿在委屈味觉的同时担心会因为长期没有油盐的摄入,会引起一系列的病。
  那可就真是悲催了!
  除了茶树籽,张沁儿还看到一样很不起眼的地方,那就是苦槠籽!苦槠多生长在丘陵地带,苦槠籽是褐色的,上面还有一些细毛,五月开花,十月结果,这个时候倒正是它成熟的时候。
  苦槠丝毫不起眼,因为不认识它的人,只不过觉得它是一个无用的籽而已,但是认识的它的人却知道,它的籽可以用来做豆腐!亦可以用来做苦槠粉皮,和粉饼等。
  苦槠豆腐还被称之为绿色山珍,在前世时,张沁儿就吃过奶奶做的苦槠豆腐,对于苦槠籽和苦槠豆腐的做法都比较熟悉。
  只是苦槠豆腐有一股苦涩味,不会处理的人做出来的苦槠豆腐简直是无法吃的,不过这点张沁儿自然是不用担心的。
  又随口说了句“大户人家”都吃的话,唬着张贞娘等人一起捡苦槠籽,这些苦槠籽捡回去后,还要暴晒,之后用水浸着,将苦涩味道去掉之后,再用石磨磨碎,制成豆腐来吃。
  现在怕是没有石磨,但是可以先捡回去存着,到时候冬天逐一将家具物件置办好之后,再来弄这苦槠豆腐吃。
  因为苦槠树的出现,张沁儿开始把视线转移到这些有用的树木来,她还知道,除了苦槠,还有几样野生树木结的果子也可以做豆腐或者饲料。
  在她眼尖寻觅下,果然发现了另外一种树,那就是白栎,又叫青罔树,或叫橡栎,属山毛榉科植物。果实叫做橡子,富含淀粉,可酿酒或制豆腐、粉丝等,还可以入药。
  除了它的种子有用,木材也坚硬,用来做家具很好,树枝还可培植香菇,算得上全身是宝了。想到这里,张沁儿眼睛兴奋的亮了起来。
  要是她能够找到新鲜的香菇,得到它的孢子,就可以做出培养皿出来,繁殖出菌丝,然后再将菌丝放在这白栎树枝上,若是在冬天培育出来的话,指不定就可以翻身做主人了!
  要知道这里可是几百年前的大明朝,到了万物沉睡的冬天,就算权贵们,饭桌上的菜色都是不太丰富的,更何况是平民们了,若是在这个时候培育一个新鲜的香菇出来,稳赚不赔!
  只是要到哪里去找香菇?
  心里琢磨着,就越发希望下一场秋雨来,现在这个时节气候正好,只要下一场雨,山里铁定可以找到一些菌类,那些冬笋也会破土而出。
  至于怎么培育香菇,她倒不是特别担心,当初在农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附近就有人家培养香菇和菌子来卖,那时候她调皮,觉得稀奇,跑去玩了几次,虽然只是大约知道,想来多试验几次总能够成功的。
  “哎,我累了,先休息一下。”说话的是张乐儿,昨天她留在家里照顾冯氏,被连氏和谢氏暗地里翻了不少白眼,今天就被连氏也赶到山里来一起找食物了。
  张乐儿一屁股坐在地上,从衣服里摸出几颗煮熟的板栗来,这是张沁儿她们昨天找到的板栗,今天早上杨氏煮熟了一些,让她们带在身上,饿了的时候再吃。
  张乐儿长的挺不错的,在张家算得上最漂亮的一个,虽然只有九岁,但是那瓜子脸,桃花眼,小鼻子又挺又俏皮,往日里皮肤也是白皙着呢,只是这些时日过的太不讲究,黑了不少。
  或许是自小长在镇上、又或许是长的漂亮,张乐儿就有些心高气傲起来,和沁儿她们向来是谈不到一块去的,在她心里,嫁给城里人是最美好的生活,每每见到穿着丝绸衣裳的夫人和小姐,就异常的羡慕。
  沁儿几个也坐下休息,各自摸出板栗来吃,板栗含淀粉,可以缓解她们的饥饿。
  张乐儿因口渴,摘了一颗山葡萄吃,那酸溜溜的味道,刚吃下去就吐了出来,皱眉说:“这么酸的东西,作死的背回去又有什么用?吃又吃不得!”
  张沁儿淡淡的说:“我觉得不错,也不多,我来背。”
  山葡萄虽然因为酸涩,但是好歹也是一种水果,可以丰富她们的饮食,何况她是打算带回去给福儿吃的,福儿太小,只能留在家里割草和捡柴火。
  别看这山葡萄酸涩,要是有坛子和糖的话,她就能够立刻变废为宝,酿造出葡萄酒来,只可惜现在条件有限,她就算有些什么想法,一时间也不能做到。
  不过想到坛子,又觉得现在就可以开始尝试着烧制陶器,现在张家人就一口铁锅,一路磕磕绊绊的走过来,锅子也磨损了不少,但是这个时候肯定是没有钱买新锅子,要是烧出土锅来,就可以暂时解决这个问题。
  前世的张沁儿是白富美一个,自然去了很多地方游玩,印象颇为深刻的,就是在云南那边吃的土锅子菜。
  据说用那种土锅子做出来的菜,比起铁锅铜锅什么的好吃多了,很多走商的人,都愿意拿自己的铁锅换一口土锅来用。
  张沁儿的思维开始发散性起来,从陶器想到土锅,又从土锅想到地理位置,这里是临川,属于江西,府城是抚州,而江西景德镇的瓷器更是闻名天下,此时也已经大成了,想来这里总能够找到高岭土之类的。
  瓷器她可就不想了,那玩意太精致,太讲究,不是她这个非专业户可以染指的。

☆、24。第24章 :差点遇险

  到了中午时,张沁儿她们背着一背篓山葡萄,一背篓茶树籽,一背篓白栎籽和苦槠籽回去,除了山葡萄大家都认识外,其他的都不曾见过,连氏还以为她们捡些没用的东西回来呢,当即就拉下脸,沉声斥责:“我给粮食你们吃,就让你们找些这啥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