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第19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逢喜事精神爽,我看小姑姑人虽然瘦了些,精神还是很好的。”
  “小姑姑现在还在喝豆浆吧?我想着如今俊峰哥的兔子卖了不少钱,该想着法子买头下奶的母羊来,这羊奶喝了才越发的补人呢。”
  “说起来俊峰哥也不小了,做事又踏实,我听说村里但凡有女儿的人家都恨不得把女儿嫁进张家呢。”
  几个小姐妹说说笑笑的,张贞娘只抿嘴笑着,但是饱含笑意的眼中满是开心,说起张俊峰的亲事来,她倒是不害羞,名义上还是张俊峰的小姑姑呢。
  “倒是有几家适合,但是娘和大嫂都挑剔着呢,想着俊峰这样的孩子,怎么的也得找一个配得上的。”张贞娘说着,眼睛还朝张俊峰看去,张俊峰已经把兔子剥皮好了,这会儿正把兔子皮翻开钉在木板上风干呢。
  “抬头嫁女,低头娶媳,俊峰哥确实不错,但是找媳妇也不能一昧的找太好的人家,贤惠能干性子好才是重要的。”按照连氏和谢氏这样的心态,那么整个富足村估计都没有能够入眼的人家,大家过的好的,总共也就张田两家,其他的人家只能说日子逐渐不错,但是过的可不算好。
  “说是这样说,也得找一个让大嫂满意的媳妇才行,何况俊峰也确实不错。”张贞娘护短的说着,在张贞娘的眼中,自己的亲人自然值得更好的。
  过了一会,周光勇就过来请张志礼去给陈氏把脉,于是张志礼跟着出门了,等他再次回来的时候,饭菜就做的差不多了。
  张贞娘和张莲儿她们也起身帮忙,先把桌子上的点心碟子撤了,然后摆上长凳,堂屋里开一桌是给男人们的,另外还要在房间里开一桌女人们的。
  饭菜上桌后,一阵菜香扑鼻,望眼看去,今天的菜色十分的不错,有肉有鱼有藕有蔬菜,满满的一桌看的人食指大动。
  吃过晚饭,一家人在院子里纳凉,此时早晚已经开始凉爽了,晚风吹过,带来微微的凉意。
  人都到齐了,连氏就说:“我们和田家商量好日子了,打算在年前就把这亲事办了,定在十一月二号,这个日子不错,宜嫁娶,是个吉日。”
  还有两个月的准备时间,倒也不算太赶,大家纷纷祝贺着张贞娘,把张贞娘羞的垂头,双颊红润,若非晚上光线暗淡,她都想躲回屋子中了。
  “贞娘的添箱银子……”连氏话说到一半,眼光看着张志仁和张志礼两兄弟。
  后者立刻知道连氏的意思,忙说:“到时候我们两个做哥哥的肯定一人出五两银子做添箱。”
  这五两银子是连氏先前提的要求,兄弟两个满以为这回可以顺利通过了,谁知连氏看着他们日子越过越好,心里早就不满足于那五两银子了。
  却也没有直接说,擦着边角说:“你们两兄弟如今越发有出息了,一个挖了池塘养鱼种藕,还有闲钱修个没用的亭子,一个挖药养蚕刺绣,这银子可没少赚吧?”
  “娘,你的意思?”张志仁踌躇着问。
  连氏瞟了他一眼,冷哼一声,说:“表面看着你老实,其实就数你不老实!你一天天给我哭穷,可是那大屋子、那池塘、那亭子还有那林子村的二十亩地都是怎么买下来的?老二,你赚了大钱了,不帮衬下家里人,还怕家里人知道吗?”
  气氛融洽的中秋节一下子就因为连氏的咄咄逼人给弄的僵凝起来,张老头的脸色有些不好,去年的中秋节就是如此,为此他还大大的发了顿脾气,今年原本说好一家子在一起好好的过一个中秋,谁曾想这婆娘又想生事!
  “够了!人心不足蛇吞象,儿子们怎么赚的钱是他们的事情,你参合做什么?又不是没有孝敬我们!去年你就开口替贞娘要五两银子,那会儿他们家里是什么情况?也亏的你好意思!如今好不容易他们家里日子过的好些了,五两银子也拿的出来了,你又想生什么事?”
  这次连氏倒不怕张老头,话说到这里了,连氏怎么的也得说下去:“儿子孝敬爹娘难道不应该吗?他们两家日子过的好了,就防我跟防贼一样,我心里能好受?”
  当遇到一个你有十两银子,她非要拿走九两的娘时,哪怕是亲儿子也得防着了!
  防贼?她比贼还可怕,打着孝敬的名义,天经地义般的索要钱财,人家贼来了,抓住了还能暴打解恨一番呢!
  张沁儿心里嘀咕着,太阳穴隐隐作痛,有的人真是不作就不会死!明明已经不和老宅的人计较了,该给的好处也依旧给,可是人家就是不满足、不满意!
  冯氏的情绪变化很大,原本卖了蚕茧之后,心里快活了几日,想着连氏要的五两银子这回终于不用愁了,没想到这会儿连氏摆明要加钱!
  “奶奶!你以为我们养点蚕卖钱容易吗?我娘三更半夜就得起来给蚕喂食,一天得上山几趟摘叶子,还得驱赶鸟偷吃,累的眼睛都睁不开了,这才赚了一点银子,家里那些子地也是我娘一个人辛辛苦苦种出来的,你怎么就看到我们的钱,没看到我们的累呢?”张乐儿忍不住了,当即就发怒指责连氏。
  “娘好累的,还得做家务洗衣裳,给我们做衣裳呢。”小宝和田家小子混在一起玩之后,胆子也变得大了一些,往日里这种情况,他可不敢开口,只会躲在大人身后的。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大家都是辛苦努力才赚来的,奶奶,如今你有的吃有的穿,大伯又有青砖陶器还有造纸的生意,俊峰哥养的兔子每年也能够赚上好几十两银子了,我爹和三叔又每个月都会各自出五百文的奉养银子,奶奶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张沁儿也参加讨伐连氏的队伍当中。
  对付连氏的炮火,他们这些小的总是站在第一线,就算有个什么不好,还可以用童言无忌,小孩子不懂事来做借口。
  “做哥嫂的出五两银子给小妹做添箱银子,就算放在县城,这也算体面的了。”一直稳重不轻易多言的晗生也说着,永安则在一旁附和:“就是!好多人家都只出个二三两呢!”
  面对晚辈的群攻,连氏脸色十分的难看,她怨恨的瞪着张志仁和张志礼,心想先把他们拿下,这些小家伙又算的了什么!
  “志仁、志礼!你们就是这样教孩子的吗?长幼尊卑都忘记了吗?”连氏厉声说着,拿长辈范说事,
  “娘,孩子们虽然说的过份了些,但是也有道理……我们两家也要为孩子们的以后做打算,不能把钱全部拿出来。”张志仁无奈的出生,在面对连氏的冷眼时,他立刻就退了一步,讷讷的说:“那我们再加一件首饰吧……”
  “好事成双,既然你们想加首饰,就加两样!别拿空心来忽悠我,那是打你娘我的脸!”
  不是开心的两件首饰,这又得花费几两银子了!
  张志仁叹息,心想自己家还可以承受,也就默认了。
  张志礼在旁边并不作声,连氏看着他时,也权当做没有看见,他眼中唯一看得见的就是冯氏了。
  养蚕是辛苦活,这一年冯氏又是养蚕又是刺绣,还要操持家务和种地,一双手早已经被磨砺的粗糙不堪了,他在想药方,打算配置一些药膏使冯氏的手变得柔嫩一些。
  “这饭也吃了,时间也不早了,我们就先回去了。”在大家的注视下,张志礼终于说话了,轻飘飘的说出这么一句话,登时就令众人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置信。
  张志礼这是……无视连氏!
  连氏气的青筋直冒,正要说些什么的时候,张老头已经挥手说:“罢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张志礼一秒不留,拉着小宝的手就朝外面走去,冯氏看着他,嘴角藏着一抹浅浅的笑意,张乐儿则笑开了脸,日后则扬着下巴对张沁儿说:“我爹可比二叔有骨气多了!我以后就要嫁个像我爹这样的男人!”
  出了张家老宅的大门,在昏暗的光线下,这座宅子越发显得黑沉沉,仿佛黑暗中的一头怪兽,叫嚣着要吃人一般。
  待离张家老宅远些之后,大家才重新说笑起来,却只字不提连氏的要求,有时候索取的多了,就麻木了,既然麻木了,自然也不会在心中留下不好的情绪。
  回到家中,张志仁洗澡之后躺在床上发呆,他脑子很乱,今天的、以前的画面不断的在他脑海中浮现,良久,他微微的叹息了一声。
  看着坐在铜镜前摸着面霜的杨氏,开口说了一句话:“你责怪我加了两样首饰吗?”
  杨氏的动作一愣,她看着眼前的面霜,这是张沁儿捣鼓出来的,本来她不用,被逼着用了几次之后,脸上的皮肤果然好了一些,也逐渐养成用的习惯了。
  “这不是两样首饰的问题,你不说,我和沁儿也商量着过些日子去银楼打造一些首饰,给贞娘做添箱的,另外沁儿和福儿也不小了,该准备一些首饰备着了。”
  “哎,我明白小时候家里为了供我读书,勒着肚皮过日子,我一看到娘,心里就不忍心。”这就是张志仁和张志礼的不同之处,一个深受了家里的付出,一个是被家里付出了。
  “不是我背地里说人,爹娘最看重的还是大哥一家,我嫁到你家后,这些年早就看清楚了,既然事情过去了,你也别多想。”
  张志仁没法子反驳,因为杨氏说的的确是真的!长子长孙才是张老头和连氏的心头肉!
  闷闷的翻过身,张志仁郁闷的睡去了。
  翌日清早就下了一场阵雨,淅淅沥沥的,如瓢泼一般,下了大约两刻钟,又蓦然停了,天色阴沉,空气十分的湿润,山林和田地都被雨水清洗过,显得格外的青翠嫩绿,福儿吃过饭就牵着牛犊去河边吃草了,清早的草是最好的。
  杨氏则在厨房里忙碌着,做着各色好吃的东西,这会儿她打算做桂花糯米莲藕,就是把莲藕洗干净,不用切碎,把泡好的糯米和干桂花填充到莲藕洞洞中,两边用竹签封住,然后放进大锅中蒸煮,等熟了凉透再用刀切成一片片的,淋上糖水或者蜂蜜就是一味甜点了。
  除了这些,灶地下的炭火中还埋着一些芋头和红薯,现在芋头和红薯还要等等,但是永安馋了,早就忍不住去挖了一些出来,虽然个头小,倒也长的差不多了。
  对于张沁儿来说,还是最爱昨天做的荷叶包鸡,口感十分的好吃,鸡肉的香味中带着荷叶的清香,使得鸡肉一点都不油腻,可惜杨氏舍不得多杀鸡来吃,她还希望养着下蛋呢。
  一家人齐聚的日子,整个屋子里都充满了一种宁静而开心的情绪,大家各自做着各自的事情,偶尔相视一笑,倍觉亲切。
  每逢回家的日子,永安就忍不住生出不想读书的念头来,但是这话说的多了,他也知道只在心里想想就行了,否则全家老小一起指责他,他可吃不了兜着走了。
  快到中午的时候,天空的乌云像是被阳光的利刃切开,金黄色的阳光从云层中洒了下来,将乌云的边缘地带镶嵌成淡淡的金黄色,十分的好看。
  永安去甘蔗地里寻了一圈,找到几根长的不错的甘蔗,其他的还需要一段时间才完全长成,有了新鲜吃食的他兴奋的抗回来,找来一把砍刀,开始给甘蔗刮皮。
  这次种的甘蔗有两种品种,一种是紫色的、一种是绿色的,张沁儿就打算试试这两样哪一样的甜度更好。
  正好永安拿回来的就有紫色和绿色的两种,刮皮之后让家人分享,看哪种的更甜一些,结果发现甜度差不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