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第19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得不说,杨氏是被茶叶价钱吓了!心里甚至产生把茶叶卖出去的念头。
  “娘,宋家送来的那些,就算是点心,价钱也贵着呢!”张沁儿笑了笑,打算回屋继续做她的研究去,而杨氏则叹息了一会,就去厨房将逐渐凉了的菊花茶装进茶壶中给张志仁他们送去。
  虽然已经是十月下旬,中午的烈日依旧十分的炎热,大家都在地里挥汗如水的忙活着,就连那些知县大人带过来的衙役也加入忙碌的队伍中,他们必须在今天下午之前把指定的田亩给割完脱粒称重才行。
  中午的饭大家自然无法回家吃,只得由家人送到地里,躲在树荫下胡乱啃几口,接着又得继续干活才行,这样累着,其实大家心里多少是有些抱怨的,因为这是晚稻,不是早稻,更不需要担心双枪时间问题,完全可以慢慢来的,迟个几日稻谷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但是大家都不敢抱怨,还得快手快脚的忙活着,直到下午的时候,已经将指定的田亩都割好了,于是脱粒称重。
  称重是个重要场合,两位道台大人和知县大人等人都到场了,书吏执笔,在旁边记录着重量和亩产。
  忙碌了好一会儿,终于一一都弄好了,书吏忙将账册献上去。
  两位道台大人同时看去,发现富足村的亩产稻谷只有一石多左右,部分田地亩产接近两石,比江南太湖地区等地少了许多,如今在太湖地区,亩产稻谷在二、三石左右,高者甚至可以达到四、五石!
  折成今制,亩产米二石,折合米337.5市斤,折合稻谷450市斤;亩产米三石,折合米506.25市斤,折合稻谷675市斤;最高亩产米五石,折合米842.625市斤,折合稻谷1123.5市斤,这就表明在明末的时候,农作物的产值已经达到一个很可观的数字了。
  不过富足村的水田是荒地开辟,才用豆子养地一年,田地还不熟,能有一石多的亩产已经算是不错的了,这也给知县大人的政绩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虽然取的是平均值,但是张老头家的亩产比其他人家稍微高上那么一些,原因就是家里的肥料足够,这才能够保证稻谷的产量。
  “很好,临安又多了这么多官田,这是好事!这件事我们一定会上报给藩台大人的,想必施大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知县大人一听,面色一喜,忙谦虚的说:“哪里哪里,都是为朝廷办事,灾民有屋有地,临川则多人丁田产,这都是托朝廷的鸿福!道台大人忙碌了一天,想必都累了吧?眼看着时间渐晚,这富足村的亩产也得出了结果,还请大人速速回县城休息吧。”
  当官的鲜少会到农村来,虽然这道台大人以及知县大人都没有下地劳作,只是在张老头家吃了一顿颇为丰盛的饭菜,稍做歇息而已,但是这样乏味的日子也着实难过,于是两位道台大人便顺着知县大人的话,坐上官轿,启程回临川县城了。
  村民们目送知县大人一行人离开,直到再也看不到身影了,这才纷纷露出兴奋的笑容,说着这些大人们如何如何等。
  人都有八卦的心理,而在说八卦的时候,因为兴奋反而不觉得累了,今年秋收能够得到知县大人和两位道台大人亲临富足村,这便是富足村的谈资了。
  知县大人们走了,自然就不需要这么急着赶着割禾了,大家纷纷拿牛车或人力把脱离的稻谷运回家,摊在地上晾着,剩下的则可以慢慢来。
  张志仁带着晗生也从地里回家休息去了,今天为了赶活,累的可不轻,太阳更是晒的人皮肤黑黑的,杨氏心疼晗生,便说:“明天你就在家里歇着。”
  张志仁看了一眼晗生,见他的确晒的不轻,也同意让晗生明天不下地,都说白面书生,这晒的太黑了,参合在一群白面学子中,就显得格外的惹眼,张志仁也是上过学的人,知道这样会很尴尬。
  杨氏忙着下厨房煮晚饭,吃饭的时候则和张志仁他们说了知县大人及道台大人们到他们家中来的事情。
  张志仁一直在地里干活,自然不知道这件事,不由得惊诧的问:“不是应该在爹那边歇着吗?早几日爹就做足了准备了。”
  “是呢,我们也这么认为,这没有丝毫准备的,吓的我不轻,还问我们在这短短几年里,怎么置办下这么大的家业。”
  “那你怎么说?”这份家业自然有张沁儿的功劳,不过她毕竟年小,又是因为那些稀奇古怪的东西赚钱的,这解释出去可不太好。
  “我自然没说仔细,好在后来道台大人也不没问了。”杨氏心有余悸,面对郑伯景时,她都得紧张半天,更何况是面对知县大人和道台大人,这样的人物,往日里那是见都见不到的。

☆、186。第186章 :忙碌的喜悦

  秋收后,张志仁就带着晗生永安回县城了,张沁儿就打算去找黄大安商量一些事。
  先前张沁儿打算在县城买一个宅子给晗生他们住,结果拖了这么些日子还是没有买到合意的,后来黄大安说靠近得贤书院附近的宅子都是有主人的,只有繁花街有一座破落的宅子有人出售。
  繁花街靠近得贤书院,又隔了些距离,繁花二字取名于这里家家户户都种植了木荷,每到开花季节,一树树的木荷花繁花似锦,异常的好看。
  张沁儿去繁花街走了一趟,发现这里地处偏僻,四周都是朴素的居民,在这县城中,倒也有一种闹中取静的感觉,只是那破落的宅子已经接近坍塌,自然不能立即住人,得重新拆除重修才行,也因为这样,这座宅子显得格外的便宜。
  张沁儿也是考虑了良久,若是继续找,自然能够在县城找到合意的宅子,但是若是自己砌的话似乎也不错。
  当初在富足村砌房子的时候,为了赶工,也是为了不让大家质疑,都是按照现在的房屋结构来建的,只是房梁稍微高上一些,用料稍微好上一些罢了。
  如果这次再砌宅子,必定可以好好的设计一番,把冲水马桶什么的都给弄出来,省的每次进茅厕进行五谷轮回都臭的人无法呼吸。
  基于这点,又征询了晗生他们的意思,当永安得知以后能够不用蹲臭臭的茅厕时,立刻就举双手赞同了,还说如今大半个夏天都过去了,熬一熬就算了。
  到了黄大安的家中,他们家的院子里晾晒着稻谷,只有一条小路供人行走,正在拿工具翻晒稻谷的许氏便看到她了,忙招呼着:“沁儿来了,快进屋坐坐。”
  “黄叔叔在吧?”
  “在呢,在后面削竹子,打算做一根扁担出来。”许氏知道张沁儿过来是要说事的,赶紧带着张沁儿朝后院走去,黄家的后院和寻常人家没有两样,砌了几间简单的矮房子,用来堆放一些农具和养鸡用的。
  院子中有一颗樟树,这是黄大安刻意留下来的,夏天的时候在树底下干活舒服很多。
  “大安,沁儿来了。”许氏说着,又折回去给张沁儿倒茶去。
  “哎,沁儿来了啊。”黄大安赶紧放下手中已经成型的扁担,走了过来。
  “黄叔叔,如今秋收过去了,那县城的宅子也该动工了。”
  “我也这么想着,正打算今天晚上去找你说这件事呢,那原先的破落宅子已经拆除了,木料之类的也准备好,就等着秋收之后,开始找人在村子里烧砖运过去。”这件事几乎都是黄大安在负责,有时候张志仁和张志礼有空时也会过去看一看进展。
  “嗯,那就好,我现在就去和爷爷说一声,你回头就召集几个相熟的帮忙烧砖吧,工钱按照以往的来。”事情谈好,张沁儿就要朝张家老宅走去,这件事得和张老头说下,因为现在的砖窑都是张志廉他们负责。
  张沁儿刚走到前院,就看到许氏手里端着一杯茶,许氏看见她便是一愣,说:“这么快就走了?喝杯茶吧!”
  “不了,我还要去爷爷家呢。”张沁儿客气的拒绝了,出门而去。
  等到了张家老宅,张沁儿把来意一说,立刻引起大家的轰然雷动,在县城买房子可不是什么小事呢!
  张老头看着她,语气颇为有些劝导的说着:“这乡下住的好好的,怎么兴起去县城砌房子?”
  而连氏则甩着脸,凉凉的说:“在我面前就一个劲的哭穷,好像我会抢了你们东西一样,现在就能够又买地又砌房子了?我看你们眼里是越发没有我这个人了!”
  张志廉最现实,张口就说:“村里烧青砖的窑当初分家时就算是我的了,这会儿你们要烧青砖的话,也应该按照买的价钱来。”
  张志廉这是聪明了,知道自己明目张胆的去要,估计张老头好面子,会阻扰,但是通过烧制青砖收钱的话,张老头也没话说,毕竟如今这砖窑已经是他的了。
  果然张老头听了之后,眉头微蹙,似乎有些不满,但是却也没有多说。
  张沁儿看了大家一眼,没有张志仁在旁边,她心宽了许多,不管大家怎么说,她还是得按照自己心意来就是了,直接忽视连氏的酸话,开口说着:“如今晗生和永安都在县城读书,我爹和三叔也在县城做事,思来想去还是在县城买个宅子的好,这样一家人住的也舒服不是吗?可是县城的宅子不比我们乡下,可贵着了,所以只好便宜些买个破烂的宅子,自己重新砌过就是了,这样可划算的多,再说虽是县城,那繁花街也是比较僻静,倒也不太贵。”
  “至于青砖……”张沁儿在心中计算了一下自己请人烧制青砖和运输的成本,便笑着说:“要是大伯包送到县城里的话,我就出钱买吧。”
  谢氏立马就说:“谁都知道我们的青砖价钱便宜很多,那是从来不送的,从这到县城得多远啊!”
  “大伯母,砖窑虽然分给了你们,可是也别忘记青砖是谁烧出来的。”张沁儿微笑着,言语中带着一丝不屑。
  当初和田家竞争里正的时候可是说好的,村里人用都是免费的,如今张志廉开口要收钱这算什么?
  不等谢氏回话,张沁儿又看着张志廉,说:“这造纸的法子也是我弄出来的,大伯造纸卖的钱,是不是也要分我一些才行呢?”
  愿意花钱让张志廉制作可以用来如厕的卫生纸,那是因为做一次纸的确费力气的很,张沁儿自己没办法搞定,再者偶尔给他们一些甜头,省的每天惦记着让人烦。
  可是这青砖张沁儿没打算顺从张志廉他们的意思。
  “这造纸的法子虽然是你想出来的,但是工具材料都是我买的,第一批纸还浪费了呢!我都没有找你要钱,你倒好意思找我要钱?”提起钱,一向装斯文的张志廉快速反击着。
  “呵呵,你的意思就是我出一半工具钱,还要负责第一次浪费的纸,然后以后大伯每次做出来的纸卖的钱都分我一半吗?如此倒也可以。”
  “你想的美!你这小丫头的眼睛里还有没有我们这些长辈?你就是这样和我们说话的?”谢氏张口骂着,连氏的脸也越发拉了下去,她最不喜的就是这张沁儿了!每次看见她,就恨不得撕了她那张嘴!
  可是看她一副没把自己放进眼中的表情,不管说什么,都不会动怒,自然连氏也不好借机动手,只能暗自恨的牙痒痒!
  “好了,这青砖本来就是沁儿捣鼓出来的,更何况我们当初就说好了,村子里的人用都是免费的,难道沁儿他们是外人吗?”张老头终于开口了,他有预感,再不开口,后果就会越来越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