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第34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抱着张乐儿,也开口问郑成凯发生什么事情了。
  郑成凯说:“你们放心,你爹已经没事了,现在在澡房洗澡,待会就会出来了。”
  张乐儿微微松了口气,心中依旧不安,又问具体怎么了。
  郑成凯面对张乐儿时,觉得很坦然,但是面对张沁儿那双黑眸时,却觉得有几分羞愧。
  “你爹因为想多赚些钱,私底下替人治病了,但是那个人……是个杀人犯,在治病的时候,杀人犯的行踪被捕快发现,两个捕快冲了进来,在混乱中那杀人犯逃脱了,就把你爹带回了衙门审问,你爹说自己不晓得情况,叫了怀仁药铺的人过来辩证,但是……因为接的私活,所以……”
  张乐儿的血渐渐冷了下去,全身忍不住的颤抖,一双手忍不住抓住郑成凯的衣襟,颤抖着说:“那我爹……我爹他怎么样了?”
  衣襟被她用力的捏变形了,郑成凯有些不舒服,蹙着眉,忍住动手拨开她手的冲动,说:“你爹现在没事了,放心吧,只不过受了些伤,又在牢狱里待了一天,所以身体需要休息一段时间。”
  “我爹是无辜的,他也不晓得那个是杀人犯啊,咋的就要关着他呢?上刑了没有?伤的重不重?”张乐儿急的不行,如果她今天没有来的话,都不晓得他爹竟然遭了这么大的难!
  一时间又觉得难受的很,郑成凯明明在衙门里,怎么就不晓得帮着些呢?
  如果她爹知道那人是杀人犯,那么那人给再多的银子,她爹也是不会帮忙治病的。
  这话她没有说出来,只在心里想着,因为她也明白了,郑成凯对她好,也不过是看在张沁儿的面子上,这会儿要是说重话把他气着了,没准以后都不肯帮忙了。
  倒是张沁儿问了具体:“我三叔为什么会在牢狱里待一天?就算当时他和杀人犯在一起,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是一伙的,何况我三叔身份干净,应该顶多去衙门把话说清楚就行了吧?”
  郑成凯忍不住拨开张乐儿的手了,衣襟被她扯着,心情也不好了。
  “昨天我在外地有事,今天早上才回来的,听说你三叔被关了,马上就把他放出来了。”这句话,就表明他昨天并非不想帮忙,而是不在临川。
  又说:“衙门里向来是不好进的,按照惯例,进门就要打一顿,何况当时的的确确是发现他和杀人犯在一起,这刑自然就逃脱不掉的。”
  张乐儿一听这话,心里舒服了些,郑成凯没有眼睁睁的看着不帮忙就好,又问:“那我爹不会再有事了吧?”
  “不好说,我也是才回来,知道的事情不多,衙门里看在我的面子上,让我带他回来,但是没准还会叫他再去问话,不过不用担心,应该只是问话而已。”
  这时,澡房的门开了,张乐儿赶紧跑了过去,找张志礼说话去了。
  张沁儿让福儿也过去帮忙,自己则和郑成凯站在院子里。
  看到张沁儿脸上的担忧神色,郑成凯有些懊恼:“要是那件事让别的人去,昨天有我在就好了。”
  “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谁晓得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张沁儿颇觉无奈,她觉得郑成凯已经做的够好了,要不是他,这会儿张志礼没准还呆在牢狱里呢!
  “我记得你说过,新来的刘知县来了后,衙门里……你现在做这事,不要紧吧?”
  张沁儿不问还好,一问,郑成凯也不太高兴了,面对她,即使心里懊恼没有护住她的三叔,但是也不会对她说撒谎:“昨天捉人的那两个捕快就是那刘知县的人,我今天一回来,田老二就来找我了。”
  张沁儿有些忧心,想起这刘知县是个贪财的,于是就说:“这事我三叔肯定是无辜的,只不过运气不好,衙门里你帮着下,如果要给钱,你也不要瞒着我,我们花钱消灾就是了。”
  “这个我知道,既然你们来了,我就不守着了,我先回衙门,具体的事情我知道的也不多,等弄清楚了,再来找你。”郑成凯挥手出门。
  张沁儿目送他离开,看着他大步走动的背影,心里渐渐安定了不少,眼前的这个少年,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已经能够给她一种信任感了。
  进了门,张志礼已经在房间里了,张乐儿红着眼睛,正在替张志礼上药。
  张志礼在衙门里挨了十大板子,屁股那里青紫一片,肿的高高的,又在阴暗的牢狱里待了一个晚上,整个人的气色十分灰败。
  衙门里果然是消磨人的地方。
  张志礼看到张沁儿进来,心底有些微微的尴尬,他伤在屁股上,自己上药有些不方便,原本说好他洗澡后郑成凯帮着上药的。
  结果张沁儿和张乐儿她们来了,张乐儿是自己的女儿,给他上药倒也罢了,但是被张沁儿看到的话,他心里还是尴尬的要命。

☆、392。第392章 :难堪

  “咳咳。”张志礼有些不好意思的咳嗽了起来,提醒张沁儿别进来。
  张沁儿敏锐的察觉了他的尴尬,一看伤口在屁股上,于是就站在门外,没有进去了。
  驴车里还有不少东西,这里也帮不上忙,就打算先和福儿一起把东西拿出来,还要再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出来。
  张沁儿已经和福儿商量好了,她们姐妹睡一间屋子,张乐儿睡一间。
  等她把这些东西全部收拾好,又去厨房看了看,锅子里还剩下一碗多的白粥。
  从郑成凯那里已经知道,田老二昨天就过来和晗生永安说,谎称张志礼有事,要在外面住一天,就不回来了。
  不是刻意瞒着,而是认为晗生永安知道了,也没有什么用,反而影响读书的事情。
  所以这会儿晗生永安还不知情呢。
  无奈的叹息了声,估摸张志礼已经上了药,正要再度进去看望时,走在门口就听到张乐儿低低的哭泣声。
  福儿还好,并不懂得这么多,此时有些害怕的问张沁儿:“姐,三叔不会有事吧?成凯哥哥会帮我们的,对吧?”
  张沁儿伸手摸了摸福儿细密的头发,神色淡定:“嗯,不会有事的,放心吧。”
  两个人进了屋子,张乐儿红着眼睛看了她一眼,又低垂着头抹眼泪去了。
  张志礼的裤子已经穿上了,这会儿趴在床上,下巴长出寸长的胡须,因为没有修理,显得很邋遢。
  眼窝似乎也陷进去了一些,面色苍白,有种病态。
  “三叔,你没事吧?”张沁儿担忧的问着,屁股挨打,又在牢狱待了一晚,这样很容易生病的。
  身体加上心理,双重打击下,人会很容易垮下。
  张志礼自己是大夫,也知道自己现在的情况不太好,但是不想让女儿侄女们担心,于是说:“没事,你们放心吧,已经没事了!”
  又故作笑容:“我这不好好的吗?”
  “好什么好啊!”张乐儿终于忍不住了,大声哭了起来。
  张志礼很为难,艰难的伸出手,生硬的打算替张乐儿擦眼泪,无奈的说:“都说没事了,你就别担心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郑少爷已经说了,我这事也不算特别严重,要是衙门里没有人,估计得受罪不轻,但是有人的话,就好解决的很。”
  张乐儿眼刀扫过,不满的嘀咕着:“谁叫你胡乱给人治病的?这要是发生在药铺,就算那人是杀人犯,也和你没有什么关系了。”
  张乐儿这话说的很对,张志礼之所以受到牵连,就是因为当初为了治病,他只和那杀人犯待在一起,又恰巧赶上捕快捉人,于是就倒了霉了。
  张沁儿则问:“三叔,那人得了什么病?为什么要你去治?他怎么知道你的?”
  这些郑成凯也不太情况,毕竟他刚从外地回来,就赶着把张志礼送回家,也没有顾上问仔细。
  张志礼一愣,目光呆滞了片刻,似乎想到了什么,整张面色越发苍白,抖着嘴唇说:“那人没病,是外伤,上臂上被什么东西给划开了一大片,露出里面的血肉来,腿上的骨头也错位了,那人的家里还有一大股血腥味,我也没有问他,以为是他自己流的血,现在看来……”
  “我刚把他骨头接回来,正要止血上药,捕快就来了。”
  张乐儿觉得有些奇怪,就问:“那人手臂既然划开出血,怎么不先止血上药?骨头错位也不是什么大事。”
  张沁儿没问这话,因为她已经想到了,之所以先急着治腿上的骨头错位,无非就是时刻准备逃跑罢!
  如果当时张志礼先治手臂伤口,那人腿脚不便,没准就会被抓住,张志礼也不用遭灾了。
  她想到的,张志礼此时也想到了,当初那些不合理的要求,此时也有了答案,丧气的叹息一声,低喃着:“是祸躲不过啊。”
  “算了,现在后悔也是没用的,三叔,以后你可别再接私活了,这样太危险了。”
  张沁儿反倒安慰起张志礼,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只能想着法子解决,再叹息也是无用的。
  张志礼听了这话,心里却没有放松,他心里有事,但是这事却无法开口说给女儿侄女听。
  受了伤,又担心害怕一整晚,张志礼和张乐儿她们说了会话,精神就不济起来,说着说着,整个人就昏昏迷迷的睡了过去。
  张沁儿拉住还在哭的张乐儿,两个人悄悄的走了出去,并且替张志礼掩上房门。
  “乐儿姐,洗洗脸罢。”福儿已经端出一盆清水了,刚从水井里打出来的水,十分沁凉,对哭红的眼睛有缓解的作用。
  张乐儿没拒绝,俯下去身,用手捧着水胡乱的洗了脸,又接过福儿递来的帕子,擦脸的时候,蒙着脸狠狠的叹息一声。
  冰凉的水让她紊乱的思绪清楚了些,放下手帕,她才嘀咕着:“为什么倒霉的都是我们?”
  眼看着日子快要好起来了,结果马春花一家来了,第一个闹的,就是她家!现在她爹张志礼又莫名其妙的出了事,真是令人难受的很。
  张沁儿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只能抱着她的肩膀,默默的给予安慰。
  张志礼接私活,也不过是为了想多赚点钱,多赚点钱,他家的负担就会轻很多,但是因为有了这种心态,反而更容易出事。
  中午的时候,永安回来了,张沁儿才想起自己还没有煮饭,于是让张乐儿先回房间休息,自己则到厨房忙着生火。
  永安看到她,显得很高兴,此时什么都不知道的他,正笑的灿烂:“姐,你总算来啦!太好了。”
  他去给张沁儿生火,看着张沁儿淘米,赶紧说:“哥今天中午不回来了,以后中午他都不太回来,你别煮他的。”
  张沁儿就问:“中午有事吗?”
  “他们忙的很呢,你是不晓得,今天早上他一面熬粥,一面背书,看着就吓人。”永安瘪瘪嘴,他简直无法想象自己以后也会这么辛苦的读书。
  忍不住嘀咕着:“哥他这么努力,肯定能够考上的吧?”
  心里则想,要是晗生都考不上,他就不读书了,他这样的半吊子,就更考不上了呀!还不如去做些别的事情呢。
  “一定能的。”张沁儿倒是不担心,这种事情担心也是没用,不如放开心,一切随缘好了。
  她已经大致科普了现在的科举录取,每个县城三年才考上十个左右的秀才!而临川最大的得贤书院,就有三百多个学子!
  再加上别的书院以及请了夫子单独上课的学子,这道窄窄的门栏可不好挤进去呢。
  等饭煮的差不多了,永安奇怪的说:“今天三叔怎么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