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第5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晗生一愣,随即教训着:“胡闹!分家也是你一个孩子能提的?”
  “哥,那你想分家吗?”张沁儿紧接着问。
  永安把脑袋凑近门窗,远远的看见院子里没有人,才小心翼翼的说:“哥,外面没人,你说真心话!我可不信你不想分家!”
  晗生本来想义正言辞的表示自己不想分家,不过听永安这话之后,不由得犹豫了一下,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看着沁儿,知道这个妹妹是个极有主意的人,就问她:“沁儿你想分家?”
  张沁儿自然点头,说:“是!我想分家不是因为奶奶偏心,人心总是偏的,我想分家,是因为分家单过我们会舒坦很多,现在我有什么事情想做,都不能去做,这让我很不舒服。”
  张沁儿捡了几样适合她这个年龄的话说,倒是晗生听了,迟疑了一会,想起今天晚饭的时候大伯他们说的话,也觉得一大家子一起过日子,总会有些摩擦和不方便。
  只是晗生终究是这个年代出来的人,又被张志仁从小教导孝悌之说,大人未开口,不敢提分家这种事,并且家有老人在,儿女不可不分家。
  儿女主动要求分家,那可是不孝的!
  所以晗生只说:“我对分家没有意见,如果爷奶愿意,就可以。”
  张沁儿点了点头,心中想,如果到时候要分家,肯定要制造出一些矛盾和纷争出来,不然好好的,张老头估计也不愿意分家。
  因为分家暂时做不到,大家只说了几句,就洗脚准备睡觉了。

☆、75。第75章 :摘茶叶

  在没有除草剂的年代,地里的野草疯长着,更何况是富足村这些刚开垦的荒地,所以时不时需要人去除草,那懒一些的人家地里头都是野草,正应着那一句古诗:“草盛豆苗稀。”
  张老头叫田家兄弟过来吃顿饭,算是谢谢田家兄弟的仗义帮助,不过田家兄弟却反过来感谢张家,也是因为那次田家兄弟出面替张志礼和张沁儿说话,本以为会得罪陈班头,却不想反而更入陈班头的眼,答应让两兄弟都去官府做事,一个做衙役,一个五月份再去做捕快。
  田老头就说:“当初村里传言张家和郑大人的关系好,我还不以为意,想那凯小子只不过一个毛头小子罢了,谁知道竟有这般能耐。”又说:“那张家沁儿丫头是个有福气的!”
  因这关系,田家更是尊重张家,而田老大在教导晗生永安功夫的时候,也比对旁人悉心多了,加上晗生能够吃苦,不到几天的功夫,耍起棍子来,还真有几分看头。
  时间不紧不慢的过着,田坎和山脚下的几颗茶树就开始长出嫩芽了,这些茶树是可以用来制茶的茶树,不是那种结茶籽的茶树,树形也较为矮小。
  茶是一个好东西,从神农尝百草,发现茶之后,就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同样是茶,不同的茶树品种、不同的制作工艺,就得出不同的茶叶,价钱也各有千秋,不过在农村,自家制作出来的茶,那就是千篇一律的红茶,还带点涩味。
  同时茶也是一味药材,张志礼在药铺做学徒的时候,就炒过茶,所以今年春天看到茶叶嫩芽的时候,就说自家炒茶,省的来客人只能够泡那种最便宜的茶末。
  清明前后是摘茶的最好时机,因为是自家吃的,直接摘四片嫩芽下来,一二片嫩芽是极品,精良制作之后,价钱最贵,三四片叶子就有些大,品相也不怎么好看,所以价钱偏低,很多寻常人家都是买这种茶叶来吃的。
  这几日家中农活不重,张志礼就对张老头说:“今天家里的孩子们都跟着我去采茶,一天的功夫多采一些,就足够我们吃好久的了。”
  张老头自然是同意的,就让张俊峰他们兄弟、张莲儿她们姐妹都去山里采茶,张沁儿听闻要做茶,想了想自己前世在农村的时候,倒也见识过奶奶做茶,不过那手法也一般,只能说勉强做出茶叶,味道带着一些野茶独特的香味和涩味,于是就不吭声,只管帮张志礼采茶叶,做茶的事情由张志礼来弄。
  各自背着背篓,一行人就朝山里走去,一路上遇到不少村里人,纷纷打着招呼。
  “这是去哪里?”
  “去山里采茶呢!”
  这般简单的问话直到进了山,才逐渐消失。
  山脚下就有数十棵茶树,张志礼先是给大家示范,要怎么摘茶叶,只见他一双手灵巧的在茶树枝桠间上下游动着,小小的嫩芽在他粗粗的指头上显得异常的细嫩。
  “这样太大太老的叶子,就不能够要了!”张志礼又挑出一样有些老的叶子,对大家说着。
  待大家都表示懂了之后,就开始各自采茶。
  张俊杰一向和其他的人相处不好,拉着张俊峰自去别的地方,而张贞娘和张莲儿还有乐儿沁儿几个丫头,就凑在一起摘,一边说着闲话,一边不断的摘着嫩芽。
  说起来这也是件简单的事情,但是大家摘了一会之后,就觉得摘茶这事也不轻松,要善用指甲,将嫩芽完好的掐下来,然后放入背篓中。
  好在大家都不是茶农,这十来棵树不到一个时辰,就都摘的差不多了。
  张志礼看了看每个人的背篓,蹙眉说:“太少了,哪里还有茶树?我们再找找。”
  张乐儿一看大家的背篓都有不少茶叶了,而这茶叶只能够摘嫩芽,所以很多嫩芽放在一起,也不过一小把,就说:“爹,不是挺多的么?”
  张志礼就说:“十斤叶子一斤茶,你看我们的叶子能够做多少茶叶来?”
  张乐儿顿时咂舌,“怎么这么少?那我们的估计也就只能够做一斤茶叶来!”
  张志礼笑了起来,说:“可不是!再多找一些,一次性做个一年喝的吧!”
  这么说着,其他的人自然也只能继续去寻找茶树,往日里没少上山,只是茶树这种不能够直接结果,给人带来食物的植物,平日里也鲜少注意,这会儿要找,还真需要仔细找找。
  不过山多的好处就是在不久后,就又找到一大片野茶林,估摸有二十来颗,错落的长在平缓的坡地上。
  “那里有!”张志礼指着那些茶树,欣喜的说着,抢先一步走到茶树的旁边,掐了几片嫩芽,仔细打量着,又放在鼻尖嗅了嗅,说:“不错,嫩芽刚刚好,香气也清雅。”
  其他的大多是孩子,对茶叶可没有多少欣赏水平,就连张沁儿,也只是微微知晓做茶的过程,具体该怎么做,才能够做出好喝的茶,她对此并没有研究。
  跟在张志仁的身后,几乎又将这片林子翻了翻,每个人的背篓才刚刚装满,一背篓的嫩芽看上去十分的柔软翠绿,很是好看。
  回到家中,剩下的事情,就不需要孩子们动手了,这些张志礼就可以做好。
  他先找出一个很大的竹篾簸箕,将嫩芽全部倒在簸箕上,用手摊平了,然后放在空闲的杂物间,需要自然萎凋一晚上,第二天的时候再进行揉捻和发酵以及干燥等步骤。
  第二日的时候,张志礼还是找了晗生和沁儿几个孩子帮忙,昨天他们大约摘了五六十斤左右的茶叶,萎凋一晚上后,看上去焉了很多,但是还是足足需要两个簸箕来装。
  “像这样,要大力的揉捻,最好把茶叶都揉出茶汁来,这样泡出来的茶水就会很香浓。”张志礼一边做示范,一边解说着,这揉捻是做茶叶中最耗费功夫和考验功夫的步骤,没有一定的手劲和巧劲,是很难做好这件事情的。
  饶是张沁儿想努力做好,这具身体也太弱了些,揉捻了不多时,就只觉得两只手十分的酸痛,而张乐儿第一个就嚷嚷着:“好累!都揉半天了,还没有揉好!”
  说着,满脸的泄气,因为她自以为揉捻好的茶叶,在被张志礼检查之后,都被打回重新揉捻了,就连张贞娘和张莲儿几个大些的姑娘,手劲也是不足,需要揉捻很久,才能够达到张志礼的要求。
  最后张志礼只好说:“算了!乐儿你们姐妹自去外边玩儿吧,晗生和俊峰就做的不错,看来这活还得我们男人做!”
  晗生和俊峰被夸了,也只微微一笑,随即踏实的揉捻着手头的嫩芽。
  足足用了一个时辰的功夫,三个人才将全部的茶叶都揉捻完毕,然后由张志礼拿东西装着让它发酵,而此时晗生的手因为持续不断的揉捻,已经有些微微的发红发胀了,茶汁沾了满手,带着一股浓烈的清香,这股清香持续了到第二天,才逐渐消失,而第二天时,茶叶已经发酵干燥好了,张志礼拿干净的油纸包着,足足包了六大包。
  当即就烧了一锅开水,尝试着茶叶的味道如何,几个孩子也份外的期待,虽然现在对茶叶没有什么讲究,但是打心底却有一种满足和兴奋的感觉。
  茶汤呈现一种红色,干燥的茶叶在沸水中沉沉浮浮,不断的吸收水份,释放自身的茶香和色泽,最后吸饱了水,彻底的舒展开了叶片,沉在杯底。
  红茶有利于养胃和消化,所以农家做的茶叶,大多都是发酵后的红茶,绿茶是很少有人做的。
  “这茶色真不错,味道也好,不比买来的差!”张乐儿喝了一口,美滋滋的说,神色间带着一种自得和骄傲,仿佛张志礼的功劳都归在她身上了一般。
  永安却随即就说:“那当然,买来的茶叶都是最便宜的茶末,如果不比那个好,那自己做了茶也没有意思了!”
  张乐儿的自得被这话一堵,顿时气闷了,斜眼看着永安,哼哼了几声。

☆、76。第76章 :谈价

  茶叶做好后,就是清明,清明原本是祭祀先祖的节日,只是富足村的人都是去年从徐州一带迁徙过来,亲人大多死在徐州的那场大水中或者逃荒的路上,而当时因为逃荒的环境,自然不可能将亲人的尸体一路带过来,所以偌大的富足村竟无一座坟墓,而这清明自然也无需到坟头祭祀了。
  只是每逢清明,心底的思念和沉重总是难免的。
  很多人家都在闲暇的日子补做了先祖的牌位,放在堂屋里供着,而清明时自然也要摆几个碟子在自家祭祀一下。
  张老头在深思熟虑之后,并没有补做牌位,而是在晚上吃饭大伙都在的时候,说了这件事:“我们家的情况,大家都是知道的,就不做牌位了,先祖在我们心中,时时不忘自己的根本,这就足矣,以后自我这一辈,重写家谱吧!”
  这就是彻底表明要和以往的一切断掉关系,让人无法找到蛛丝马迹,对于张沁儿来说,这是应该的!但是对于一个真正的古人能够做出这般决定,却是艰难和有勇气的!
  要知道这个时候,受儒学的教导,孝悌仁义中的孝是排在第一位的,而大家也都很尊敬祖先和鬼神,这种不补做牌位,简直就算是大逆不道的事情了。
  张志廉三兄弟沉默了许久,没有做声反对,而家里的媳妇孩子自然没有反对的理由,于是这件事便这么定了,好在就算堂屋里没有摆牌位,其他的人虽然有些诧异,却也不会当面质疑。
  清明前后下了几场细润无声的春雨,等放晴之后,天气似乎就暖和了不少,人们也开始将袄背心褪下。
  过了几日,张沁儿种的蘑菇又长了一批出来,想起当初在县城里和“一品鸡”店小二所做下约定,于是就叫张志仁准备套车明天早上去县城一趟。
  当初说好十文一斤,而这个时节估计除了她们家,其他的人就算在山里捡到蘑菇,量也不多,所以这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