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门喜事:极品小财妻- 第8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倒是随着我家掌柜的去过不少次,只可惜我只有做末桌陪坐的份,一桌子人,我也不敢吃远些的菜,运气好,近处的是鸡鸭鱼肉,运气不好,也许只是几样小菜。”张志礼也陷入以前生活的回忆中,当初他虽然也是坐堂大夫,但是也要跟着掌柜的跑来跑去的进药材等,这做药材生意,自然难免要和药材商吃饭谈价了。
  而几个小的,则一致认为这顿饭是他们有生以来吃过最好的,只有先前跟着沁儿在外面吃过一顿的张乐儿挑剔的表示:“这顿饭还不如上次程掌柜请凯小子的呢!有几样鲍鱼燕窝什么的,都没有呢!”
  “啊哟!”虽然大家都没有亲眼见过鲍鱼燕窝,但是这样金贵的东西那也是听闻过的,当即就说:“有这样好的饭菜,就不错了,哪里敢想着什么鲍鱼燕窝啊!”
  张沁儿在一旁听了,不由得翻了翻白眼,上次几个人?这次几个人?鲍鱼燕窝材料极贵,上次虽然有,也不过一人一小碗,尝个味道而已。
  要张沁儿看,程掌柜果然做人老道,知道张家是两兄弟一家住在一起,这才不选那些金贵的材料,却选了一些份量足够、味道又好的鸡鸭鱼肉之类的。
  能吃饱,吃的满意,这才是普通人对饭菜的需求,鲍鱼燕窝什么的,终究是有钱人家才追求的。
  因为吃的开心,气氛十分活跃,几个人都开始忆苦思今起来,感慨不断,直到杨氏她们把碗筷都洗好了,张志仁这才站起来,对晗生说:“我们进屋学习吧,这学习的事情,一日不可懈怠,只要你有恒心和毅力,来日必定可以超越我。”
  晗生也赶紧站起来,重重了应着:“等我以后考中了科举,当了官,就让大家天天吃这样好吃的饭菜!”
  “好啊好啊!哥,你得赶紧努力!”永安拍手鼓掌着。
  其他的人也纷纷善意的笑着说:“我们都等着你当官呢!”
  张志仁带着晗生回屋读书去了,张志礼还不太想动,王掌柜给他的那本医书,他早已经抄录完毕,将医书又还给了王掌柜,这几日不断的翻阅,那里面的内容,早已经记得差不多了。
  坐下桃树下,依旧能够看见几颗桃子挂在树梢,这会儿已经开始熟透了,味道也比先前好上不少。
  “你们过来,我给你们说说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张志礼兴头大起,让孩子们纷纷围绕着他,开始说起医书上的典故,时而也说些常见药草的用法。
  张志礼说的兴奋,看着几个孩子都听的认真,也不由得内心里满意,这些孩子以后总难免要闯荡一番,这会儿记住这些常用的药材,没准关键时刻还能够用上一用呢。
  杨氏和冯氏坐在床边做针线活,看着院子里一群孩子闹腾的样子,嘴角含着笑意,冯氏忽然说:“二嫂,真是谢谢你,没有你的话,这样的日子我哪里敢想?”
  “唉!说这话做什么?我们两家互相帮衬着,才能够过好日子呢。”杨氏忙说着。
  冯氏却笑着说:“二嫂,我这是羡慕你呢!”
  “这就怪了,你也是儿女齐全的人,三弟对你也不错,可比我家的那个贴心多了,论起来还是我羡慕你一些呢!你也别说是因为我家才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还要说是因为你家才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呢!”杨氏说着,两个妯娌絮絮叨叨的说着家长里短的话来。
  在杨氏的心中,那还真是感激冯氏一家的,若不是冯氏吃了大苦头,若不是三弟勇敢的站出来,这个家未必分的这么快呢?
  靠张志仁?估计她们娘俩都磋磨死了,也未必敢开口说分家呢!
  也因着这,杨氏和冯氏的感情倒是越发好了起来。

☆、100。第100章 :谢氏的取巧

  时光匆匆的流逝,一切既平凡,又别致,不知不觉中,张沁儿一家已经在县城住了大半个月了。
  六月天的日头也越发晒人起来,这天张沁儿跟着杨氏在市场买菜时,倒是遇到几个熟悉的人。
  谢氏正站在肉案边等着屠夫给她切肉,嘴里囔囔着:“切肥点的!我可是花了十二文一斤买的!”
  这个时候,除了过年过节,一般肉价上好的五花肉是十二文一斤,腿子肉,尤其是后腿猪常常坐着不动的肉,那是最瘦,也最柴的,只要十文一斤。
  张沁儿喜欢吃瘦肉,所以也常常会买些腿子肉回去,可是大部分人还是原因买肥些的。
  谢氏已经看见了她们,眼底闪过一丝嘲讽,嘴里囔囔着:“哎呀,家里还有一缸子茶油呢,可惜再好的茶油,它也比不上猪油吃的香!”
  看见谢氏这番做派,张沁儿只觉得心里微微的怄,亏她还敢嫌弃茶油,她到底知道不知道那些茶油几乎都是沁儿带着几个孩子从山里弄回来的?再说了茶油可是最好最健康的油了!
  杨氏在谢氏面前,脸色也有些尴尬,只是碍于辈分,还是得上前打声招呼:“大嫂。”
  张沁儿也叫了一句:“大伯娘。”
  倒是跟在谢氏身边的张俊杰冷着脸并未叫杨氏一声‘婶娘’。
  有些日子不见张俊杰了,张沁儿上下打量着他,只觉得这个臭小孩越长越不可爱了,看着张沁儿的视线,总充斥着一种敌意和孤傲。
  不过他也是有长进的,以往那种敌意是丝毫不掩饰,现在只有张沁儿对上他的视线,才能够发现潜藏在那双幽深的眸子中。
  “不错啊,没分到房子和钱不打紧,有个赚钱的丈夫就行,这都住在县城里了!小日子好着吧?”谢氏的声音又是嘲讽又是羡慕,本来连氏不给杨氏和冯氏分家产,她可高兴极了,但是回头一看人家直接住进县城了,又让她心里嫉妒的发慌。
  伸头看了看杨氏手臂上挎着的竹篮子,里面不过一些这个时节常见的蔬菜,有土豆有茄子豆角等,都是寻常的菜,连半点肉都没有看见呢,嘴角不由得高高的翘起,心想,就算你们住在县城里了,吃的也未必比我好!
  “对了,眼看着已经快一个月了,你们两家要给爹娘的奉养银子,可别忘记了!是这会儿交给我呢?还是什么时候回去给娘?”谢氏高高在上的说着,说这话的时候,她表情十分的愉悦,说的好听是给连氏和张老头的奉养银子,说的不好听,其实就是她谢氏的银子!
  杨氏听到谢氏索要奉养银子,倒没有什么变化,反正她已经看透连氏的苛刻了,再者家里也不差这点钱,不过随即想起张沁儿说的,千万不能让连氏知道他们现在有钱,否则都得加倍剥削了去。
  于是忙露出为难的模样,忐忑的说:“大嫂,志仁的工钱还要过几天才发呢,何况我们住在这里又要吃喝又要租房,手头实在没有钱……”
  不等杨氏说完,谢氏就冷哼着:“你和我说这些做什么?当初分家时,你们可是答应的,难道你们想不奉养双亲了?啊哟,杨氏,你要是这样做,就别怕你丈夫不背上不孝的恶名!”
  面对谢氏尖酸刻薄的话,杨氏脸色才是真正的白了,待要说些什么,张沁儿却拉了拉她的衣袖,说:“爹和三叔的奉养银子还是亲自交给奶奶比较好,过几日我们自然会回去一趟的。”
  “哼,你个小丫头!难道我还能贪了你银子不成?”谢氏面色发紧,一双眼睛直勾勾的瞪着张沁儿,厉声质问着。
  张沁儿却不接话,而是说:“大伯娘这次进城有卖蘑菇吗?价钱应该卖的不错吧?”
  一听这话,谢氏面色就变了,这次进城自然是为了两件事,一是给张莲儿她们卖绣活,二来就是卖新长出来的蘑菇了,只是那些蘑菇也不知道怎么回事,不管她怎么折腾,长的都不如张沁儿弄的好,个子小小的,有些还死掉了。
  “我种出来的蘑菇,卖的当然好了,我刚进城,就被一家酒楼买去了呢!你猜多少钱一斤?十二文一斤呢!”在张沁儿的面前,谢氏是绝对不会让自己处于下风,即使蘑菇长势不好,她也不会说出来让张沁儿笑话了去。
  “那大伯娘可要谢谢我呢!没有我,你哪里有钱买肉吃?奶奶虽然克扣我们两家,但是对你也未必好啊,也不知道大伯娘这些日子会不会想念我娘和三婶呢。”张沁儿依旧笑眯眯的说着。
  谢氏嘲讽的笑着说:“你还真把自己当回事?我会想她们?哼!”
  “奶奶不是做事的人,我们两家又都分了出去,这家里的活不都落在大伯娘身上了吗?难道大伯娘干活的时候不想我娘和三婶的吗?要是我啊,我就会想的。”张沁儿看着谢氏,大大的眼睛泛着灵动的光彩,似乎已经把人心看透。
  张沁儿的话,成功的让谢氏变了脸色,连氏自诩一家之长,平日鲜少做事,加上又有三个儿媳妇,早就习惯这种衣来张手,饭来张口,吃的不开心还要骂几句的日子了。
  这会儿杨氏和冯氏都离开了,家里里里外外的活都指望着谢氏呢,谢氏虽然把部分活推到张贞娘头上,但是也不敢推的太多,不然连氏可不会饶她的。
  张沁儿的话,可谓的刺到她心底去了,只是也不好冲张沁儿骂,顿时回头冲屠夫大声喊着:“切块肉这么慢,你不想做生意了吗?”
  那屠夫倒不是好惹的,这么一会儿,也看明白了一些,当即怒吼着:“你这婆娘好无理!我早就切好了,爱要不要!”
  谢氏毕竟是女人,在男人面前有些先天的害怕,何况那屠夫生的十分的健壮,握着屠刀的粗壮臂膀和凶狠的表情顿时吓的她不敢再回话,身体微微的颤抖,不自觉的朝后面退后几步,摸出十二文钱递给屠夫,也顾不上和张沁儿说话,匆匆就离开了。
  张沁儿看着谢氏慌张的背影,嘴角泛起一抹嘲讽的笑意,但是随即眼前变得阴暗起来,她抬眼看着站在自己眼前的张俊杰,脸上的表情就凝重起来。
  张俊杰在她耳边轻声的说:“总有一天,我要你在我面前低头!”
  阴狠的发完话,张俊杰头也不回的离开了,杨氏站的有些远,没有听清楚,忙问:“沁儿他说什么?”
  张沁儿摇了摇头,说:“他说他日子过的不错,长高了不少。”
  杨氏愕然,她是知道张俊杰和张沁儿不对头的,哪里肯信这话!不过看张沁儿也不太愿意说的样子,也就没有问了。
  谢氏会来卖蘑菇,这是张沁儿想到过的,毕竟蘑菇可是能够卖上高价钱,但是据她推算,这次的蘑菇不会超过三十斤!并且下个月更少,甚至全部死光!
  所以她才早就和一直合作的‘一品鸡’说好了,夏天不再送蘑菇。
  只是张沁儿依旧有些担心的是,谢氏将张贞娘她们的绣活是否卖给元绣娘了?又想起自己临走前一再说这些绣布是从元绣娘手里拿的,绣活也要卖给元绣娘才行。
  过几天回家一趟是张志仁的决定,一来是到了要给奉养银子的时候了,二来黄大安家估摸着也快要砌好房子了,三来得去看看张老头分给他们两家的那两亩玉米地,走之前这些地是拜托周光勇照顾的。
  当然,除了这些,张沁儿还提出要回村里相看一下,选一块好的宅基,开始砌房子,毕竟总在县城住也不是长久的法子。
  下午的时候,张沁儿就打算去一趟锦绣绸缎庄,这么大半个月的功夫,张乐儿和冯氏也绣了不少活计,刚好可以拿去卖了。
  提起去卖绣活,张乐儿立马说:“我也去吧,没准人家还会指点哪里绣的不好呢,沁儿可不太懂这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