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算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巧算师- 第7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同兔子见到老鹰似的——没命的逃窜,一直逃到认为是安全的地方才住步。然后全把头扭过来远远的紧盯着二人一举一动,直至二人欲从视线中消失才动身。所以两人根本不敢进村了,专门捡僻静的小路走,渴了只好捧些田沟水喝下,饿了就去挖人家地里尚未成熟的山芋充饥。

    二人终于踉踉跄跄来到庐州城下,还好,天色已暗,路人已经瞧不出二人的狼狈相。二人顺利入了城门,来到二舅爷铺面时已是掌灯时分。

    二舅爷见外甥这么晚了带着一个人找上门来感到有些意外,以为二人是逛荡庐州城贪玩给误了回家时间。然而等瞧清二人的副模样时吃惊不小!于是,顾不及细问,忙将二人让至屋中坐下,喊上人来倒茶水。



………【第一百三十回 投奔舅爷】………

    两个黄嘴鸦落座后差点儿痪作一堆。二舅爷瞧此,问道:“你们二人还没吃饭嘛?”

    两个人可能连回话的气力都没有了,听了二舅爷的问话,只是使劲地摇晃脑袋算是作答。二舅爷见状不便详问,忙吩咐店伙计备酒上菜。

    等到酒菜上桌,死气沉沉的二人忽然精神大振,如同垂死的人回光返照一样,不用主人催促便主动坐到酒席桌上,放光的眼睛紧盯着桌上的菜肴,干燥的嘴唇慢慢被口涎浸润,屏气凝神只等主人一声令下“开席!”,二人便狼吞虎咽,开怀畅饮,没多久桌上的碗盘全露了底,最后连点残汤都叫二人风卷残云一般席卷一空。二舅爷瞧着二人的举动甚是纳闷,心想我这个外甥,原是个斯文的读书人,两年没见面怎么突然变得跟黑旋风李逵似的。

    两个黄嘴鸦酒足饭饱之后脸皮变得红润起来,沉默多日的嘴皮跟着复苏。等店伙计撤去杯盘重新沏上茶后,二人一边呷茶,一边放开话头。没等二舅爷及问,外甥便将身遭不辛之事一五一十向二舅爷倾诉,末了又将求教小算师之事全给倒出来,二舅爷听说后顿时眉开眼笑。

    要知道,二舅爷这两年酒水生意的盘子越做越大,正在芝麻开花——节节高之时,市场酒行业起了变化,做酒、卖酒、喝酒都要体现“酒文化”,明明是用水和粮食酿成的,偏要说成是琼浆玉液!明明是卖给老百姓喝的,偏要说是进贡给皇帝喝的!明明是当年生产酿造出来的,偏要说是百年陈酒……酿酒作坊只要经过如此一包装,产品肯定大销。这可苦了不会包装的酒坊。

    此时,二舅爷正面临威胁,业务出现下降趋势。二舅爷是个不识字的大老粗,只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这个千古不变的真理!因此,做酒只在酒品质上下功夫,之余酒文化之类的东西才不过问呢,当然他也这个能耐过问。然而,现如今世道变了,光是酒质做得好不行,如果没有酒文化内涵支撑,人家不再买你的帐!

    这可急坏了二舅爷,要知道,酒文化包装可不是简单的事,必须要有知识才学的先生才能胜任。这点二舅爷非常清楚,可是酒坊的伙计们跟自己一样,大字不识一个,全是白丁。

    二舅爷也曾想到这个黄嘴鸦外甥是个读书人,想把这个外甥请到作坊来助他一臂之力,可是一想到这外甥仗着读了几本书,喝了几瓶墨,平时自负清高得要命。虽见过几次面,却难得说上半句话,因为这个外甥开口之乎,闭嘴者也,跟他们没有共同语言,更是瞧不起他们做生意的人,于是便把念头打消了。

    正在愁闷之际,没想到这个外甥自己找上门。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你想二舅爷闻听这个外甥的处境能不高兴么!于是,二舅爷等外甥叙说完便劝道:“不用担心,这阵子不能回家就在我这儿呆些日子。”

    黄嘴鸦听了二舅爷的劝说,一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可是转念一想:躲过了初一,躲不过十五!再说我也不能只顾自已。因此,还得请二舅爷给设法寻个长久之计才行。于是说道:“二舅爷,虽然承蒙你没把外甥看外,可是呆在这儿躲一阵终不是事!还得请你给想想办法,寻个差事做做才好。

    二舅爷见说,认真思索一下,然后说道:“找个活做不难,我这酒坊就需要人手帮忙。可是你从小读书惯了,长这么大没出过四两力,就是给你最轻的活计你也干不下来。“

    黄嘴鸦见说,刚刚放松的心情又变得沉重起来,良久,只得又向二舅爷道:“难道就寻不到适合干的差事了?“

    二舅爷陷入沉思,脸上露出左右为难的表情,良久才忍痛割爱似的痛下决心,道:“也吧,外甥落难,作舅舅的不能见死不救!你就留在我的酒坊吧。当然,体力活你是干不了的,就给酒坊写写文字什么的,包吃包住,工钱不比伙计们少,你看如何?“

    黄嘴鸦外甥一听二甥爷答应把他留下,顿时如捞了根救命稻草,脸上露出一阵惊喜,正要拜谢,一眼瞧见身旁的伙伴挂着一副苦瓜脸,心肠软下来。只好又向二舅爷央求能不能把同伴也给留下来?

    二舅爷似乎被外甥纠缠得没办法,只好答应说:“好吧,正好我在城西门又开了个连锁店,你的同伴就去西门那个店。不过话说回来,你们留下来重活干不了,写文字之类的轻松活可要为我干好!“

    两个黄嘴鸦听如此说,直把二舅爷当作了救星,受宠若惊的一连声谢道:“二舅爷肯把我们留下来,就是救我们于危难之中,也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我们敢不尽心竭力效劳!二舅爷就是要我们下火海,上刀山我们也在所不辞!“

    二舅爷被两个黄嘴鸦一番恭维话说得心里活蹦乱跳起来。不禁哑然叹息道:不怪乎人说人穷志短,凤凰落毛不如鸡,!瞧这两位读书先生,要是不在落难之中,如何肯屈就自己的门下!看来说大鼓唱书人经常唱道“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句话并不是信口开河说说糊弄人。

    “呵呵,说我是救命恩人,我可不敢当!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我那里有这个功德!嗯,只要你俩帮我把作坊干出名堂,生意做大,我决不会亏待你们!“二舅爷乘着好心情随口扔了个定心丸给二人吃。

    两个黄嘴鸦一高兴,加上酒老爷使劲,早已忘了疲劳。似乎马上要在二舅爷面前表现表现,于是迫不及待的向二舅爷讨教:“二舅爷让我们写文字,不知是写词赋呢?还是八股文?”

    “嘿,你二舅爷是个睁眼瞎,斗大字不识一个。你们问我这些学问的东西我如何知道!我只听人家跟我说叫‘酒文化包装’。赶明儿你俩去街面各家酒坊走走,瞧瞧人家酒坊是如何写文字的?“二舅爷吩咐道。



………【第一百三十一回 卖弄文才】………

    “好的!好的!“两个黄嘴鸦自知问话唐突,惶恐不安的直点头,生怕引起二舅爷的不满。

    “我看今晚也不早了,你们走了大老远的路也该休息了。我看你俩就跟店伙计们将就着睡一宿吧!明儿个叫人给你们安排个住宿。”二舅爷忙了一天生意,感觉困了,说完站起身,一边打哈欠一边出店去。两个黄嘴鸦赶忙爬起来跟随其后送出门,一直等到瞧不见了二舅爷身影才敢缩回身进屋。

    第二天,两个黄嘴鸦按照二舅爷的吩咐,一大早便起床去街坊间寻找酒作坊,直把庐州城东门的商业街逛个遍,看了十几家酒作坊,直到中午肚肠罢工才知道往回赶。

    二人在回赶的路上,互相总结考察感受,最后总算得出结论。所谓的“酒文化包装”,其实就是三句话: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贵为贱用。古为今用——就是把自家的酒说成是古董,年代越久越好!诸如:百年老酒,千年老窖等等;洋为中用——就是说自家的酒受到洋人的青睐,获得许多国际大奖;贵为贱用——就是把自家的酒说成过去是专供给皇帝喝的,如今卖给平头老百姓喝仿佛是开恩似的。

    两个黄嘴鸦一路总结着不觉回到酒坊,用过午餐后即向二舅爷索取纸笔,要为二舅爷酒坊进行“酒文化”包装。二舅爷外甥首先落笔,没多久便写好了“酒文化”包装,然后指着纸上的词句一字一句念给二舅爷听。二舅爷听到不懂的地方,做外甥的便耐心对二舅爷进行解释。只见纸上写道:

    “大麦吊酒黄又黄,秦池酿造汉窖藏,

    工艺秘方百代传,酿得酒味悠久长。

    去年三十尝一口,今年初一仍留香,

    开坛不敢露天地,只怕酒气惊玉皇,

    瑶池玉液失口味,从此不再饮琼浆,

    众仙不赴蟠桃会,生生难坏王母娘。

    人间百金难买醉,此酒历朝贡帝王,

    酒仙酒鬼难入口,英雄豪杰愁断肠。

    郑和当年下西洋,曾携此酒到外邦,

    洋人开口一品尝,连呼OK直夸奖,

    大夸中华有宝物,从此四海美名扬,

    欲问此酒出何方,庐州佳酿一滴香!”

    二舅爷听完外甥的解释,直高兴得眉飞色舞,连声夸赞外甥才学高!店伙计们瞧见老板夸赞外甥,当然也不忘送个顺水人情,于是一起跟着捧场,一时间把黄嘴鸦外甥夸得飘飘然起来。等到众人嘴巴安静下来,二舅爷把目光转向同来的另一个黄嘴鸦,想考考他的才学,于是吩咐道:“这位先生也给做一篇吧。”

    其实这个黄嘴鸦本来也想作,只是碍于不敢抢同伴的风头,所以不敢动笔。今见二舅爷和众伙计直夸赞同伙的文才,早就手痒痒得不行。要知道,两个黄嘴鸦读了十年书,对于博取功名的八股文章怎么也学不进肚里,却对不登大雅之堂的顺口溜、打油诗一学一个会,个个肚子里装得满满的。所以听到二舅爷吩咐叫自己也作一篇,正中下怀,高兴得马上摊平纸张,不用沉思,没过片刻工夫便写好念给二舅爷听。

    “庐州佳酿一滴香,酒味浓醇胜杜康!

    而今工艺更先进,酿成甘美加营养。

    常饮此酒身体强,此酒胜过人参汤!

    天天三餐不离酒,不求医生开药方,

    大病能治胃溃疡,小病能医脓头疮,

    大病小病都没有,返老还童胜仙方,

    白发老翁成小伙,老太变成大姑娘。

    身有残疾也不慌,每天喝上七八两,

    驮背自然身躯直,盲人定叫眼聚光,

    聋子听见蚂蚁吼,哑巴开口能喊娘,

    秃头毛发呼呼长,瘸腿一跃三丈墙,

    最喜天下读书人,豪饮定能上龙榜!

    等到黄嘴鸦念完,二舅爷早已乐得合不拢嘴巴,称赞这篇文章写得更出色,叫人一听就明白,不用动脑筋去细想,更能打动人心。于是马上吩咐人将两人的文章分别装裱在两块招牌上,一个挂在酒作坊门首,另一个送去西门酒作坊悬挂,用来招引客商。

    两个黄嘴鸦自然也受到重用,东西两个酒作坊一边一个,工作任务除了耍笔杆子不停地更换酒文化包装,还要负责接待上门客商的咨询。当然,这些事情正好是两个黄嘴鸦的看家本领,两人不用多费神就能出色的完成任务。

    果不其然,二舅爷自家酿造的烧酒经过此番一包装宣传,顿时提高了身价。客商如同发现出土文物似的争先恐后纷至沓来,个个要做二舅爷的经销客户。一时间两个酒作坊车水马龙,客户络绎不绝。“一滴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