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游同人)[逍遥游]此是仙凡多隔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逍遥游同人)[逍遥游]此是仙凡多隔世-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杨戬已失去了太多。想要留住的,都太过困难。
  在这个三界,鸿钧就是天道。鸿钧言一,有谁敢说二?
  通天教主已经万劫不复,杨戬,你要做第二个么!
  啊,自然。
  如果不做,那就不是杨戬了。
  于是以微末之力,在棋盘间游走。八百年不眠不休,殚精竭虑。
  早知这条路无比艰辛,想留住的总是失去。
  说人算不如天算,千年谋算就被幼妹的不懂事破坏殆尽。
  诸天神佛都在看着,要如何方能复盘。
  想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又谈何容易!
  幸而,伏羲神王一语成谶。
  鸿钧,我等今日难不成你明矣!
  神仙的诅咒不可小觑。天道的力量不容置疑。
  鸿钧,完了。
  那当年收徒,也只是为了九转玄功有充足的试验品。这三个徒弟,也个个惹他生气。但是,终究在此万劫不复之地前,还是喊了自己一声师尊。
  鸿钧终于放手。
  杨戬,终于留住了一样自己不想失去的东西。
  杨戬这一生,失去的已然太多。
  于是巍巍昆仑,玉泉山下,他依旧是那清冷卓然的清源妙道真君。看着这一整个昆仑仙境鸡飞狗跳,微微抚额,露出笑意。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玉帝

  玉帝永远是抱着酒杯昏昏沉沉糊里糊涂的样子。
  千帆过尽,陆压只是轻描淡写一句:“别小看那个总是做蠢事的玉帝。”
  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至尊玉皇大帝,苦历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方修得天道。
  菩提说,洪荒以来的岁月哪一段不充斥着算计与预谋,稍有不慎,就三界不存。
  当年,在上古大神为三界秩序将成惶惶度日时,瑶姬私嫁凡人。
  天庭的秩序是玉帝苦心维持的结果,当时的局势未必没有如今诡谲,玉帝若有一丝包庇瑶姬之心,千万年经营的秩序将功亏一溃。
  瑶姬没为玉帝想过,当她犯错,玉帝所处的身份地位将会何等的尴尬。如果没有瑶姬的事情,玉帝可能会等或者制造其他机会稳定秩序。
  可以想象玉帝刚刚强调天规不可犯,正想找个不识相的明正典刑。然后,转眼就被自己妹子打脸了。
  天上地下都在等着看他笑话。
  “除了“秩序”,没有什么是可以牢牢抓住确保如今不失的东西,没有什么是值得相信的。”
  翻手桃山落,斩断天梯震塌山崖,十日晒化,千里追杀……
  若要在不利于自己的局面下翻盘,瑶姬必须牺牲。
  只有这样,才能尽快塑造三界秩序,稳固刚刚颁布的天规。
  只有这样,在之后的千万年,他可以垂手无为,而三界皆治。
  他无疑比杨戬更狠,所以他才会是那上穷碧落下黄泉,再也找不到第二个的三界至尊。
  杨戬是懂得玉帝的,杨婵私嫁刘彦昌,也同样没为他这个哥哥想过。得知妹子闯祸,相信他们都觉得晴天霹雳。
  “就是这样,失去的,是不会再回来的。”
  最终,三界至尊一个人坐在那里喃喃自语。
  “我没有你这样的妹妹!”
  最终,杨戬给了杨婵她想要的“幸福”。
  也许最终他们的记忆里,都只残剩下一抹桃花影。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鸿钧

  高卧九重云,蒲团了道真;
  天地玄黄外,吾当掌教尊。
  盘古生太极,两仪四象循;
  一道传三友,二教阐截分。
  玄门都领袖,一气化鸿钧。
  多年前初看逍遥游时,反复纠结,翻来覆去的推衍,想了很久也想不明白鸿钧为何会输。
  昔年鸿钧,不着声色便坑了上古诸神。那盘棋下到无路可走时,伏羲神王才恍然惊觉。机巧谋断,怕是哪个神仙都比不上鸿钧的。
  上古诸神力量流失,众神惶惶不可终日。事关死生,越是惧怕越是慌乱。古神以为人间的逐渐繁荣分走了灵气,纵容汪洋吞没桑田。鸿钧就在之后恰到好处的提议,拟定封神榜,把人间那些得道妖灵道人编入其中。身死魂魄封神,修为再难寸进,那么灵气也不会被分走了。
  天衣无缝的推论。况且人间的妖灵和修道之人,多数是鸿钧门下弟子。古神只当鸿钧顾全大局。伏羲神王略感不妥,但也只是让陆压去取昆仑镜盯着。
  “掩饰秘密的办法不应该是将它藏着匿着,而是最好把它说成另外一件东西,让所有人深信不疑。”
  鸿钧的算计,谁也没看出。直到封神榜成。
  最最古早的时候,天地是一片混沌。盘古开天,升清为天,降浊为地。天分日月,物分阴阳。古神没看破的,鸿钧看透了。
  无关灵气,只关秩序。
  仙凡隔世。这就是秩序。
  当人间的修道者全部位列天庭仙班,受规矩束缚,无事不得下界,那层无形的秩序,便又严苛了一分。
  鸿钧是何时察觉到“秩序”使然呢,或许是玉帝斩断天梯时,或许是不周山倾倒时。伏羲神王明白那是天地秩序,但是却没料到鸿钧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也要逼迫其他古神离开三界。
  一切都太快了,落子缜密,收官迅捷。等伏羲神王醒悟之时,封神榜已成。“秩序”对古神的束缚与削弱如油如烹。要么从三界之门离开,要么留在三界内等死。
  伏羲神王的选择是离开,仓促之间只封印了鸿钧一半元神。当时的鸿钧想必是分元神以防不测,但是一半的元神,又怎么是伏羲神王的对手。
  仿佛是一夜之间,古神全部消失了。没人知晓是因为什么,只是过后,知道些蛛丝马迹的,琢磨了几千年才咂摸出味来。
  当时看到这节,晴天霹雳。这么大的BOSS,杨戬怎么赢得了。
  只手可遮天。
  鸿钧老祖。
  之后暗子遍布,只等到鸿钧老祖深陷万劫不复时,答案才出现。
  鸿钧低估了杨戬。
  鸿钧太过自负。
  杨戬险死还生,步步踩着巧合,踩错一步落入万劫不复的便是他了。
  可是仔细想想,鸿钧在杨戬布子时,在做什么呢……
  之前千万年,藏在紫霄宫做九转玄功的人体实验。
  天下大乱时,高坐瑶池冷眼旁观好像不关己事。
  鸿钧是不清楚杨戬想干什么,但是只要他想,翻手弄死一个小辈简直太简单了。可是他没有做。
  没有做的原因是因为杨戬示敌以弱,鸿钧以为杨戬只想救人。
  还记得那句话么。
  ——掩饰秘密的办法不应该是将它藏着匿着,而是最好把它说成另外一件东西,让所有人深信不疑。
  杨戬依样画葫芦做了一遍。
  鸿钧也许并没有深信,但是杨戬也是他九转玄功唯二成功的试验品,他还想利用着去试探天界之门呢。
  有疑心,却不杀,放任坐大,反噬自身。
  看着合理,又不合理。各种纠结难懂的心思,让我一时觉得鸿钧脑子被门挤了,一时又觉得情有可原。
  鸿钧的手段,可是成功算计了上古诸神。
  可是那次是他在暗,古神在明。
  这等光辉战例足够鸿钧自负一万年了 。
  这次,是杨戬在暗。
  游走在生死边缘。
  鸿钧随时能杀,但不去杀。
  鸿钧道人不可语。心思难猜的鸿钧,心思却被杨戬琢磨得透透彻彻。
  鸿钧身陷万劫不复时,不敢置信有,但更多的是憋屈吧。
  设身处地我也憋屈。
  通天!杨戬!!你们竟敢……
  真是做的漂亮啊,杨戬。局中变化虽不同,但这一幕和当年与古神对弈那局何其相似。
  一样的图穷匕见。
  一样的见血封喉。
  只是最终鸿钧放手了,推开了元始天尊。
  那一瞬间我甚至喜欢鸿钧老祖多过了喜欢杨戬。
  但是,天界之门前的一众人等仍然是警惕万分。
  先有鸿钧后有天。这层身份,与其往昔所为,让通天教主,让杨戬,爱恨不能。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通天

  封神之战是一场浩劫。
  封神榜上,只有三百六十五个正神的名字,可是封神之战,却把天地间九成九的神仙卷入其中。
  那时没人知道鸿钧老祖的算计。也许通天教主知道,但是他不说,别人如何猜想也只是猜想。
  三教共签封神榜,局成难逆。
  阐教、截教、玄都宫。
  偌大的三个宗派只是鸿钧手中的枚棋子。古神被蒙蔽,三大教主即使不愿也不得不听。
  榜上只有三百来个名字而已,阐教截教门人万千,那些微末仙人去天庭做个小吏也没什么不好。三大教主也许都在这么想。
  可是越到后来,越不对劲。战争一开始,便停不下来了。
  鸿钧老祖想要办到什么事,很少有办不成的。在中挑拨弄巧也好,借势推澜也罢,一开打,任何人想停手都不可能了。原本只准备应付应付的阐教截教,随着亲友徒弟的死,不用再刺激,就已经开始身不由己了。
  混元金斗,九曲黄河镇。死伤无数,连阐教十二金仙都身陷其中。
  诛仙阵,红血阵,阵阵都是杀阵。
  不是阐教死,便是截教亡!
  散尽门人的太上老君倒是清闲,眼前只有那冷冷清清的玄都宫了。
  如果真要和阐教以死相拼,通天教主是半点不怵的。可那样,便如了鸿钧的愿。
  封神之战中,通天教主是留了力的。不惜让截教弟子送死,对战局也各种敷衍,自投罗网,便避免了鱼死网破。
  截教门人死伤殆尽。
  阐教十二金仙终究是一个都没死。
  那种敷衍的样子可是把鸿钧气得够呛。这个小徒弟,每次都不如自己的愿!
  通天一扶额头,不是他故意惹师尊生气,而是鸿钧老祖实在太任性。
  当初教九转玄功的时候,太上老君阳奉阴违乱练一气。元始天尊则是上课走神,压根没学会。通天,却是冷笑着,说不练就不练,九转玄功不是好东西。
  就说鸿钧教徒弟的方法一定有问题,一样的教法,却教出了个性迥异的三大教主。
  阐教截教的弟子,笼罩在九转玄功的阴影下太久了。久到天生叛逆的通天教主,心底的杀意日复一日的厚重,在封神之战中甚至直接翻脸和鸿钧对着干。这是必死的局。以截教的死,换阐教的存。兵行险招,看似截教一败涂地,可通天教主却赢了。
  但是最大的赢家,永远是鸿钧。
  杨戬,别学我。千万别学。
  杨戬记下了。
  说木秀于林,说盛极则衰。封神之战,阐教截教衰的衰,亡的亡。鸿钧,却是如日中天。
  可封神之战,并没有全如鸿钧的意。通天教主掀翻了整个棋盘,交由杨戬重新布子。
  杨戬还是学了通天教主的做法,只是他比通天教主更为隐忍。
  阐教。最后的阐教了。封山锁阵的昆仑阐教,却仍然有弟子因为九转玄功魂飞魄散。
  通天教主孤身一人在冰冷雪窟,杨戬几百年也未必去看他一次。
  但是杨戬在想什么,他知道。杨戬在做什么,他也知道。
  而鸿钧老祖,大概是想不到有人居然学蜉蝣撼树。杨戬和通天教主两个加起来,年纪都不如鸿钧的零头。
  岁月悠长。
  千载谋算。
  通天教主何等高傲的性子,却屈居昆仑雪窟,只因他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