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记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汶川记忆-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汶川记忆 序
在举世震惊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多所中小学校垮塌,威州中学是地处地震重灾区四川阿坝州汶川县一所普通的中学,在地震发生以后,全校近3000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毫发无损”地撤离了灾区,创造了抗震救灾的“奇迹”。接着,他们又创造条件,异地复课,谱写了一曲“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再塑师魂”的动人乐章。读起来令人感动、令人钦佩!
  北京工商大学和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为了激励威州中学继续抗震救灾、重塑师魂,通过地震日记的形式记录了汶川威州中学抗震救灾、艰难复课历程,并集结成书,为抗震救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读了书稿,我感到该书有四个特点。一是即实性。当事人亲身经历写就,师生之间亲子般的真情流露笔端,读来催人泪下,良知、善性、大爱得到了体现。二是社会性。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抒发了对党、对人民的热爱、感恩之情,弘扬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三是教育性。不渲染人们面临灾难时的无奈和失望,而是着力唤醒、激励、弘扬人们的信心和信念,语言平实生动,细节丰富,可读性很强,是一部很好的灾难教育教材。四是历史性。该书不仅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在地质学、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等诸多方面,也具有第一手资料的参考意义。适宜做各级各类学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的读本。
  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是*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领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机构,他们编辑的这部小书也代表了北京市60余万大学生对灾区师生的深切关爱,在“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一周年之际献给地震灾区的广大师生,表达了北京大学生永远和灾区广大师生心连心的真实心愿。
  是为序。
  卢思锋
  北京工商大学党委副书记
  2009年4月于北京
  

汶川记忆 前言
又一个五月即将来临。
  那个五月,在世人皆知的那场灾难中,多所中小学校垮塌,很多花季中的孩子早赴天国,更出了像范跑跑这样公开宣称危难时刻不管学生的“名师”。地处地震重灾区四川阿坝州汶川县一所普通的中学——威州中学,在地震发生以后,全校近3000名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安全撤离了灾区。接着,为尽快抚平孩子们的心理创伤——从心理学角度讲,遭受巨大变故后,最好的心理疗伤方法,就是让当事人尽快回复以前的生活状态,他们又很快在成都龙泉异地复课。
  本书通过200名亲历地震的学生和老师的记录,再现了汶川大地震中老师们带领学生抗震救灾、艰难复课的点点滴滴。
  大地震来袭时,除了大地震颤、黄烟蒙天还会有什么?让他们来告诉你。
  因岷江上游被堵,汶川岷江河道断流,威州中学毗邻岷江,洪水随时可能到来。为确保师生安全,学校领导班子组织全校教师带领学生向姜维城山开进。等到最后一名学生上山后,龙绍明副校长却没有上山。他拉着爱人刘军老师的手,两夫妇红着双眼、泪流满面,不顾身前身后砸下的砖头,迎着尚未散尽的粉尘向着女儿就读的威州小学一路呼喊飞奔……
  为人父母、子女、妻子、丈夫、老师乃至干部的多重身份,令他们往往难作选择——一头连着亲情,一头肩负着对学生的安全职责,选择哪一头都可能留下一生的愧疚!
  大地震来袭时,除了断水断电、缺衣少食还会有什么?让他们来告诉你。
  我端着这碗稀饭,走到学生边:“班长顶珠(藏族)快过来。”
  我的班长立马跑到面前。“王老师,有什么事吗?”
  “把同学们都召集过来,这里只有一碗稀饭,你让每位同学都喝一口,女生优先,去吧。”
  于是班长端着这碗稀饭,让每一位同学喝了一口,尽管少,大家都很谦让,甚至故意少吃,不吃。
  我看着学生吃,能感到自己胃因饥饿缩成了一团……
  回到父亲那里,我告诉父亲,我已喝了稀饭,碗忘在那边了。父亲满意地笑了,笑得很开心。
  大地震来袭时,除了焦虑不已、惊恐万千还会有什么?让他们来告诉你。
  5月26日,我们终于复课了,北校区的操场上整齐地摆放着课桌,同学们在早晨6点已经纷纷“进入”这个庞大的露天课堂,等待老师的到来,每个同学的脸上充满了兴奋和期待。7点整,地震后的第一堂课开始了。老师们时而慷慨激昂,时而娓娓道来,两周来沉积的力量和热情,这一刻汩汩而出。同学们瞪大眼睛认真听着、记着,生怕漏掉了一个字、一句话。对知识的渴望在那一刻表现得如此强烈,如此淋漓尽致。清晨温暖而明亮的阳光,就这样洒满了中学校区的操场,洒满了这个庞大的露天课堂。阳光把一张张年轻的面庞点缀得如此绚丽而生机勃勃,阳光也使老师们疲惫的面容变得如此生动……
  这些朴实的文字映衬着艰难时刻在普通人身上所展现出来的人性的光辉,读起来令人感动、令人钦佩!而他们的所作所为也的确担得起这赞扬与佩服。
  执笔《汶川记忆》的老师、学生,在地震前都是普通人,甚至不是优秀教师或三好学生。怕死是人的本能,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未曾像影视作品里面的英雄那样喊口号、表决心,他们也害怕,他们不掩饰自己的恐惧和担心,但在他们的文字里,你看不到刻意渲染的无奈和失望;他们不掩饰自己的悲喜真情,所以他们的文字处处涌动着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爱与感动。这样的文字更真实,更能体现人性之美,因而更能触动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有老师说:“灾难中,胆小的我能冒着生命危险回到孩子们的身边跟他们一起渡过难关,这样的经历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觉得自己同样在成长,在收获。三尺讲台,三千桃李。或许我的力量很渺小,但渺小的我愿张开双臂化作孩子们的天使,永远守护他们。”这是当代教师伟大的师魂,是一种值得永远铭记的精神财富。为了给抗震救灾留下宝贵、真实的精神财富,威州中学对口心理支援单位——北京市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决定将这些文字集结成书。
  那个五月过去了,让我们在心里留一块空地。安静的时候,凝望那片天空,怀念一下那个五月。都说往事如烟,但书中的人物不会随风尘消散。让我们记住他们共同的名字:威中人!让那些感动我们的人和事再一次清晰、鲜亮起来,让他们身上反映出来的人性之美定格成美丽的画面,缓缓地走向永恒……
  林永和
  北京高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研究中心主任
  2009年4月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十八岁的成人礼
廖莹
  人的一生是漫长的,像一条潺潺的小溪,流淌不止。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就像这小溪中的一滴水,那么小,那么微不足道,却是组成伟大生命的基本单位。有些瞬间,比如我特别的十八岁成人礼,却值得我永生铭记。
  2008年5月12日12:30
  湛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阳光下万紫千红的花朵。放学回寝室的路上,可以放慢了脚步,贪恋着这春日难得的好天气。想到下午考完英语就结束了这让人窒息的大考,并且迎来意义重大的成人礼,脚步不免有些飘飘然了。
  2008年5月12日14:40
  漫天的黄沙笼罩着原本晴朗的天空,模糊了我的视线。操场上站满了惊慌失措的人,每个人脸上都显出惊恐、焦虑的神情,没有了往日的淡定。站在似乎软绵绵而脆弱的土地上,看着河对岸整座滑落的山体,往日里熟悉的房屋、来回奔跑着的大货车被掩埋得无影无踪,才醒悟似的开始后怕,明白刚才经历了多大的灾难。虽然心里很害怕,还是迅速组织班上的人站好,清点人数。也许,那个瞬间,就是我特别的十八岁成人礼,我觉得自己真正开始长大……
  2008年5月12日15:30
  不知什么原因,老师开始组织大家向公路转移。心情开始平复,长长的队伍向公路开进。吵闹的人群开始安静下来,一转身,看到附近小学的孩子们正手牵手走来,满是灰的脸上挂着两道清晰的泪痕,眼神惊恐无助,紧紧攥着的手上传来的温度成了他们最大的依靠。一位母亲突然从后面冲上来,找到自己孩子后,紧紧拥在怀里,放声大哭,击溃所有人的心理防线。大家纷纷转过了头,使劲揉了揉眼,把眼泪硬压回心里。我,不想被打倒……在自己即将宣告成人的这一天!
  2008年5月13日8:00
  天,下起了小雨,带来的却不是诗情画意。隔着遮雨的油布,仰头看天,那么灰暗,那么模糊,那么遥不可及,像极了自己的未来:在最重要的高考前夕,把一切齐根斩断,找不到方向,看不到出路。有的,只是无边无际的茫然。
  2008年5月13日10:00
  十班惊人实力大爆发的时刻!85人的庞大集体,却只有13个男生。为了今天晚上能有个遮风挡雨的地儿,大家的斗志被点燃:我们要自救!于是乎,有了别班男生用车运送材料赶不上我们用手搬运的奇迹,有了一句传唱度颇高的口头禅: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机器用!我们是全宇宙最优秀的班集体!
  2008年5月14日9:00
  开始有家长来学校看孩子了。每一次目睹他们劫后重逢的场面,眼睛便被泪堵得死死的。听到说有人来看自己,激动地四处寻觅。一个转身,看到了这辈子最温暖、最坚实的依靠。失控地抱住父亲,积压许久的眼泪、不安、担心,统统宣泄!这一刻不用再坚强,只是一个回家了的孩子。看到(父亲)那徒步几百公里,红肿到只能穿拖鞋的脚,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心痛!什么叫亲情!
  ……
  那些瞬间,如果不是刻意去回忆,慢慢搜索,也许会觉得自己已经遗忘了。却在重读麦家的《解密》时豁然开朗:那些瞬间,于我,太重要,太珍惜,太铭心刻骨,才会不自觉地将之深埋,慢慢与自己融为一体。而我特别的十八岁的成人礼,也已变成我前行道路上永恒的动力。
  

我们在一起
廖秀娟
  2008年5月12日
  惊恐了一天。
  渐渐到了夜晚,没电没水没食物,从来没发现汶川县城有这么黑的时候,没一点光。后来也不知谁从哪里弄来些手电筒;学校的很多男老师和其他一些人送来两大卷油布,每个班分得一块。孩子们就躲在油布里靠成一团睡着了,我站在操场一眼望去,好多油布,一团、一团、一团……
  2008年5月13日
  凌晨1点多的时候,实在累得不行了,我也钻进学生堆里,直接躺在地上就开始睡,油布里很闷,怕把孩子们闷着,我不时地醒过来让他们透气。腰酸背痛折腾了一宿。
  快天亮的时候特别冷,居然下起雨,地上全湿透了,没办法坐,大家就那么站着,站了一整天,雨还是没停。冷!累!不过居然没觉得饿。雨要停的时候,一个学生给我递了个沙琪玛,(我)十分感激,没吃,好好地存了起来,下午的时候分给了几个虚弱的女生。
  2008年5月14日
  听说震中在映秀;听说映秀已经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