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山海经 (神怪小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雪域山海经 (神怪小说)- 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们走过寸草不生的荒漠, 走过遍布砂砾的戈壁,走过大大小小的湖泊,走过

  冰雪斑驳的草原和漂着冰凌的河流,进入了雪域高原“羌塘”(北方荒原)西北部

  的“无人区”。

  “无人区” 天际扩张,地平线后退。太阳老是那样静静地照耀着,冰雪老是那

  样一层层的覆盖着, 岩石老是那样冷冷地矗立着,小草的根部老是那样裸露着,似

  乎一切都凝古不化。一种异样的宁静,宁静得让人几乎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她们爬上一个山头,眺望远方。远方云影,山影、湖影,绰绰约约,干黄的草原

  上,大群大群的羚羊、野马和野牦牛(无人区的三大家族)在安详地游荡。

  她们继续朝前走。走着走着,巴姆朝路边一蔸低矮的灌木唾了一口,“鬼树!”

  这蔸灌木长得不高,枝叶发黄。

  白玉不解地问,“为什么叫它鬼树?”

  巴姆不屑地瘪瘪嘴,“它会走路。”

  白玉更被搞糊涂了“树木会走路?那有这样的事!”

  巴姆说,“它确实会走路。冬天,看见它长在一个地方,秋天它就走到另

  一处地方了,所以才叫它鬼树,是个不祥的东西!”

  啊!绿珠明白了。鬼树的根扎得浅,那个地方缺水了,它就拔出根,缩成一团,

  被风一吹, 滚到有水的地方,重新扎根,暂时安居下来。鬼树像个懒汉,它懒得把

  根深深的扎进土壤, 哪里有水就朝哪里走,又像个流浪汉,所以长不高,枝叶老是

  发黄。

  横穿“无人区” ,要经过许多大大小小的红柳林。绿珠她们在一个红柳林边休

  息,这个红柳林座落在微微隆起的砂岗上,密密匝匝的枝条筑起一道红色的围墙。

  红柳跟鬼树完全不一样,它虽然没有粗大的枝干,也结不出香甜的果实,但它身

  上却蕴藏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顽强的生命力。

  红柳丛生在高寒干旱的沙质土壤上。春天,它伸出一束束、一簇簇嫩红的枝条,

  用盎然生机装点大地。 夏天,它吐出一串串艳丽的花絮,像无数燃烧的火炬与冰雪

  相辉映; 秋天,一嘟噜,一嘟噜种子洒落下来,悄悄地深深地扎进沙砾里,滋生繁

  衍。冬天,密集的枝条互相拥抱在一起,抵挡风雪肆虐。

  红柳之所以能遍地生长, 傲视风雪,表现顽强的生命力。在于它的根扎得深,

  串得远, 在地下盘根错结,到处吸收水分和营养。有人曾挖出一株红柳的根,一大

  盘,又粗又壮,比这株红柳伸出地面的枝叶要重得多。

  绿珠她们对红柳扎根沙砾,顽强生长,无不大加赞赏。要生存就要勇于抗争,就

  要艰苦奋斗。鬼树懒得把根往沙砾里扎,难怪遭人唾弃!

  “无人区”有许多内陆湖,湖水碧蓝,像一面面镜子镶嵌在荒原上。

  绿珠他们走近一个内陆湖, 立刻扑喇喇惊起一群野鸭。湖边幽静无人,这些野

  鸭漂浮在水面上, 无人打搅,悠然自得,湖边的苇草丛中到处都是野鸭蛋。野鸭漂

  在翠湖面,也算是“无人区”的一大动物景观。

  暴风雪是“无人区” 的常客。绿珠她们正行走间,忽见西北方天空暗淡下来,

  白茫茫的, 随着狂风呼啸,暴风雪迎面袭来!暴风雪卷着的不是飞舞的雪花,而是

  被搓揉的雪粉、雪粒混合着尘沙,在荒原上横冲直闯,猛烈冲刷!

  呼啦啦! 暴风雪吼叫着横扫过来!呜嘘嘘!暴风雪带着哨音横扫过去。一时之

  间, 它可以移走千万吨积雪,也可以重新塑造千万吨雪景。山川淹没了,沟坎填平

  了, 莽莽荒原铺上了一床宽大洁白的新棉絮。

  绿珠她们在新棉絮上高一脚低一脚, 深一脚浅一脚的行走着。有的地方看起来

  平平展展, 一脚踩下去,积雪竟深过膝盖;有的地方雪下的尖石竟像锥子似的硌得

  脚心生疼,或者踩进石缝里,连挣几下还拔不出脚来。

  女魂巴姆是个不安分的姑娘, 她不愿跟着前面绿珠和白玉的脚印走,总想自个

  去踩那毛茸茸的新雪。 走着走着,绿珠忽听身后嗤拉一声响,回头一看,巴姆不见

  了,两三米外的雪槽里露出几缕披散的黑发。

  “不好!”绿珠惊呼,“巴姆掉进雪窝啦!”她连忙侧身卧倒, 一个翻滚,滚

  到雪槽边,连拉带拽,把巴姆从雪窝里拽了上来。

  女魂巴姆满头满脸全是雪,眉毛也叫雪花粘住了,活像个白发老人。她从雪窝

  里爬出来,一边拍打身上的积雪,一边还转动黑亮的眼珠朝绿珠羞涩地微笑。

  “无人区” 的野马三条腿,面部长,耳朵尖,胸脯狭窄,全身披着金褐色的皮

  毛, 腹部一抹白色。它们在草原上四处游荡,在沟壑间不住跳跃。成群的野马跳跃

  起来, 虽然很快,但它的速度比野玲羊还是要逊色得多,“无人区”的赛跑冠军非

  野玲羊莫属。

  绿珠她们在“无人区”行走,一群群野玲羊在她们的左边或右边,有时甚至面前,

  一阵风似的卷过来又卷过去。起初,绿珠还奇怪地问,“那是什么东西?”

  女魂巴姆说是野羚羊。 野羚羊长着两只角,毛呈驼色,喜群居,一个大的羚羊

  群,往往有几百只。

  野羚羊善奔跑, 据说从山上朝山下扔一块石头,石头还没落地,野羚羊已跑到

  了。 野羚羊奔跑起来,凌空跳跃,一跃数米,四蹄富有弹性,尾巴微微翘起,全身

  呈流线型,姿态优美。

  野羚羊很少有安静的时候, 总是竖起机警的耳朵,不停的在动,或者奔跑。据

  说野羚羊原本笨拙得有些近乎怠惰, 天神认为这样不利于它的生存,便抓把沙子撒

  在野羚羊身上, 沙子变成无数细小的虫虱,在毛皮内叮咬,奇痒难忍。野羚羊善奔

  跑,不是别的,正因为它要摩擦搔痒。

  野羚羊是一种生活很有规律的动物。 春天产羔,秋天*,每年都按照一定的

  路线,到达一定的地方,年年迁徙来回,固定不变。

  穿过暴风雪,绿珠她们翻过一个山口,来到一处浅草稀疏,地势低洼的大坝上。

  这里背风向阳, 地处“无人区”深处,成千上万只母羚羊正在这里产羔。大坝上,

  到处都是血迹和破碎的胎盘, 羊羔咩咩的叫声此起彼伏,血腥气熏得连太阳也暗淡

  无光。天上,大雁飞鸣,它们不时落下来,争食装小羊羔的胎盘。

  产羔期间,公羚羊在大坝周围扬起两只像刺刀般的长角,严密警戒,即使是恶狼

  也不敢靠近,伤害母羚和羔羊。

  产羔结束返回时, 公羚们又当头羊,在两侧守卫,簇拥着数千只母羚和幼羚,

  浩浩荡荡凯旋。 每逢过河,公羚先行探路,选择水浅处,并在水中排成一列,帮助

  小羚羊过河。有的幼羚不慎失足,公羚便用长角轻轻托起,送到岸上。

  野羚羊大家族, 并非老是那样和睦相处。一年一度的*季节,羚羊们汇聚到

  荒漠地区。 公羚们便展开激烈的竞争角逐,以角相抵,残酷厮杀。败者落荒而逃,

  胜者则拥有十几只,乃至数十只母羚,这是出于防止种群退化的本能。

  “无人区”的四大动物景观:

  野鸭浮在翠湖面,野马跳跃沟壑间,

  野羊奔驰过草原,野牛伫立雪坡巅。

  性急的读者也许要问, 还没有讲野牛的故事,怎么就把它列入了景观了?请稍

  安忽噪,在下这就讲绿珠她们遇见野牦牛的事。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回、野牦牛独角挑千斤 小绵羊驮盐管大用
西北方大山阻隔,莽莽昆仑遮天敝日,绿珠她们只好折向西南行。

  往西南走, 气候不再像西北边那样高寒冷酷。这里接近“羌塘”南部,地上的

  牧草长得越来越密, 越来越高,向阳处还能听见小溪弹奏的淙淙流水声,在避风的

  地方,偶尔也能发现一两顶牧人的帐幕。

  野牦牛出现了, 远远就望见前面山垭雪坡上有个黑点,站在那里凝然不动。庞

  大的身躯,从容不迫的风度,显得端庄、稳重。

  野牦牛双角像铁柱, 向上弯曲,双角之间,可以坐下两个人。它遍身披着黑色

  长毛, 腹部的裙毛长得挨着地面。巴姆说,她听说五六头野牦牛的毛和尾巴可以织

  一顶大帐篷,

  野牦牛生性凶猛, 好勇斗狠,是“羌塘”动物界的霸主。在神话世界里,野牦

  牛是蕃域许多雪山的山神, 唐古拉山的山神就是一头大白牦牛。绿珠她们还亲眼看

  见过它演武操练,撼山动地的功夫,好生了得!

  在现实生活中, 野牦牛用角挑的本事也够吓人的。一块桌面大的石头,足有千

  余斤, 野牦牛头一拱,甩动一只犄角,一下就被掀到山谷里。对付偷偷潜来伤害小

  牛的恶狼,野牦牛只需晃动一下脑袋,哧拉一声,钢铁般的犄角就穿破恶狼的肚皮,

  流着鲜血的恶狼被挑得老高, 扔得老远。两头野牦牛打架抵角,四根铁柱似的坚硬

  东西相碰撞,其音铿锵,声闻数里。

  走着走着,绿珠她们突然感到地皮在颤动,隐隐约约还听见轰隆隆的声音。什么

  哩,又是地震了?黑石沟的地震,给绿珠留下了难忘的记忆。

  不, 这回不是地震。不一会儿,就见西边黄沙滚滚,尘土飞扬,随着潮水般杂

  踏的蹄声, 一大群野牦牛奔跑过来。只见牛头攒动,牛角林立,蹄声如雷,呼气如

  云,那阵势仿佛千军万马在驰骋。

  野牦牛一般不主动进攻人, 除非逼急了。有个猎手,自持枪法准,朝野牦牛心

  脏射击,一枪毙命。那天,他喝醉了酒,趁着酒兴要去狩猎,别人劝他不听。这时,

  一头顶着大犄角的公牦牛过来了, 他躲在石头后面,有点摇晃地举起枪。砰!枪响

  了, 没有命中心脏。野牦牛被激怒了,咆哮着朝猎手冲来。猎手大吃一惊,慌忙摔

  掉猎枪逃命。 野牦牛几下踩坏猎枪,继续追赶。猎手又脱掉衣服,扔给野牦牛,最

  后赤条条的钻进一个山洞。 野牦牛追到山洞前,用犄角在山洞前的岩石上划了几道

  很深的印,才悻悻离去。

  驯养后的牦牛是吐蕃人生产生活的重要资料。 这种牛头马尾、长毛毵毵的高原

  动物, 乍一看模样特丑。其实,熟悉了就会发觉它的模样并不丑,举止沉稳,温文

  尔雅;即使尥蹄甩尾,也憨态可鞠,还满有独特风采哩。

  牦牛特别能吃苦耐劳,在蕃域,耕地、踩场、驮运、盐粮交换等一切繁重劳动,

  全都靠它。它的忍耐力极强,爬高山,涉激流,顶狂风,冒大雪,在一些气候恶劣、

  人迹罕至的地方, 也能出现它的身影。牦牛还为蕃域人提供了丰富的肉、奶、皮、

  毛等生活资料,它的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