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困惑问庄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人生困惑问庄子-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啊?庄子说,我看多了浊水,反而忘记了清水。也就是说,本来我是很单纯的,因为各种利益的纠葛在脑袋里面,变得非常的复杂了;然后,我今天有这样的遭遇,让别人在背后追着我骂,这岂是我所要的?可见,庄子对于自己的遭遇,心里面始终还是不太平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本来是一个单纯的人,单纯的人有他的快乐,如果说为了外在的利益而迷惑,失去、忘记自己的本真,也许你付出的代价,远超过你所得到的快乐。
  主持人:我们刚才谈了这么多的利,我觉得最后可能总结出这么一点:利的背后有风险,如果资本足以应付这个风险,这个利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可是看看现在,有很多的事情完全就变了味道;有很多人为了逐利,不择手段,甚至采取一些非法的、违规的方式来逐利。好,现在就要谈到我们的第二个层次了,叫做义。。 最好的txt下载网

义与利之间(3)
傅佩荣:“义”就是正当性,所谓的正当性,就是你是否合法,是否合乎礼仪、礼节、礼貌的要求。如果说你只为利益而忘记这所有的正当性,那你得到利益的话,别人会说这个人太粗俗了,或者说这个人实在是没有什么教养,那也是得不偿失。因为表面上你得到某种利益,很风光,但是别人心里面还是看不起你。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他的利最好能够广泛地看,对自己有利,对别人也有利,也就是说得到某种利益,不要有相对的后遗症。这样一来,他的利就比较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同。所以,说到义跟利的关系,是每一个学派都要思考的问题。
  主持人:譬如现在的什么黑心棉、红心蛋等等很奇怪的一些东西,最后坑害的是其他的人群,那么这里面就违反了一个最基本的诚信,那这就应该是我们所说的“义”吧?
  傅佩荣:你说得没错。在做生意这一方面,西方有一个很好的理论可以参考。假设你开一家小小的饭店,上面贴四个字——童叟无欺。这时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我开小店是“童叟无欺”,将来生意是可大可久,因为招牌好,别人相信我,知道我有诚信,所以我这样做是考虑将来生意好,这是第一种;第二种,“童叟无欺”本来就是好的道德要求,我本来就应该做,我完全不考虑将来生意怎么样,只是因为我应该童叟无欺。在西方,这两种不一样,他们认为第二种有一点唱高调;第一种虽然是为将来的利益着想,万一有一天发现无利可图,是不是就“童叟皆欺”呢?我们对一般人的认识就是,最好是“可以得到利又符合义的要求”,就好像孔子说,见利要思义,看到好处就要想该不该得。最怕的是见利忘义。
  主持人:所以有道是“君子爱才,取之有道”。这个义好像被儒家提得比较多,在儒家的观念当中,义作何解啊?
  傅佩荣:在儒家里面,“义”的前面有“仁”,即仁义。仁义的讨论,在《孟子》里最多。孟子强调仁义是由内在真诚发出来的力量,让我自己去做该做的事。仁从孝顺父母亲开始,再对别人好;义从尊敬长辈开始,再到遵守规范。仁和义有不同的内容,但是都来自一颗真诚的心。到了后代的学者,理解就不一样了,后代把仁义当作一种口号、标榜。所以《庄子》里一再批评儒家,原因就在这里。从古代的圣人到后面的孔子、墨子对仁义都加以发扬,但是,讲到仁义,有几个人可以让大家肯定的?到最后变成口号,变成宣传。我们现在说,选拔合乎仁义的人,就开始有人假仁假义,然后“不仁不义”者也说是仁义之徒。庄子说“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意思是说,你偷一个带钩,被杀了;你偷一个国家,却当诸侯了,诸侯的门前,很多人就称赞你有仁义。为什么?当诸侯之后可以封别人为官,不管你是如何得到国家的;你当了诸侯,别人有官做,当然说你有仁义了。这就是庄子的批判,他对于“仁义”很是担心,他不是反对仁义,他是担心仁义被利用。
  主持人:那么庄子本人就义这个字,他又是如何看待的?
  傅佩荣:他把义看作天下戒律。我们以前提到孝顺的时候,提到两大戒律,第一个是命,第二个是义。命就是子女爱慕父母亲的无法解除的心思。
  主持人:天命之关系。
  傅佩荣:第二叫做义,义就是说,你到任何地方都有国君,这个国家不好到那个国家,照样有国君,还是要纳税,等于说“无所逃于天地之间”。因为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不可能独自生存,从小需要有人照顾,慢慢长大,长大了之后,你能够忘本吗?能不感谢国与家保护你、照顾你吗?所以纳税也叫做义。庄子认为,义也是我们不能避开的。
  主持人:从某一个层面来看,儒家和庄子说的这个义倒不冲突,不矛盾,甚至相同,那就是应该做的。现在做生意当中,就会出现很多义与利的冲突问题。电视剧《乔家大院》中,山西乔家老字号“复盛油坊”,往陕西销售运输大批的胡麻油,经手的伙计就在油当中掺了假,想以次充好,这样利不是更厚吗?结果被当时乔家主事人发现以后,立刻命手下各处张贴公告,说凡是买到假油的客户,都可以来退油,并且全额退款。当时有人就说了,这种掺假的油不能够吃,还可以去点灯嘛。可是主事人不这么认为,他觉得,祖训讲“信、义、利”,信排第一,义排第二,牟利才是最后的;所以宁可失了银子,不愿意失信和失义。您觉得他在这一点上面,做到的是儒家的义,还是庄子的义?。 最好的txt下载网

义与利之间(4)
傅佩荣:他这个做法应该是儒家的义。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招牌是无价的,就好像我说我是童叟无欺,我不但是为了以后的利益更大,也为了我应该遵守。这个人的做法可以说是相当标准的儒家做法。如果是道家庄子的话,恐怕就不太愿意做生意了。我倒听过另一个有关义、利的故事。有一个老师,他劝他的学生们,就是在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他说,如果你今天是卖便当(快餐)的,第一个,你卖的便当,不比别人贵;第二个,你卖的便当,你自己也吃,这就可以了。因为很多人卖的便当里面的材料很差,自己不吃的。像有的地方的菜贩子,菜有农药,他就挑到市集上去卖,他自己去跟别人买没有农药的菜吃。这样的话,做生意就是只知道牟利,完全没有道义。如果说你做一样东西,自己也接受这是好东西。就像我做的便当,我自己也吃,然后卖给你的时候,也不要特别便宜,因为特别便宜的话,到时候也妨碍商场上的行规;我跟你一样的价钱,但是我的便当我自己敢吃,我爱吃。这样一来,就是合乎义利配合的要求。
  主持人:在义上面,儒道两家的差别是什么呢?
  傅佩荣:儒家是以人来思考,以人本位。以人为本位的话,非讲义不可,因为人跟人相处一定有长幼尊卑,从什么地方开始,应该怎么做的一个规矩。孔子到七十岁才能够说,“从心所欲不逾矩”,我的心爱怎么做就怎么做,到七十岁才能够不违背规矩。那个规矩就是你判断义不义的一个标准。好,问题来了,你定了标准就麻烦了。因为道家认为,人是有他该做的事情,像庄子养家糊口,他也必须去打猎;但是你把义当作口号或标语,跟天下人说,我们要行义,我们要行义,你这一说就糟了。很多人就习惯把这个当作口号,做任何事都考虑到:不是我真心愿意做,而是我要符合那个义的招牌,符合义的要求。这样一来,变成本末倒置,做久了之后,变成是完全不用内在的情感。我对你好,是因为别人在称赞我,别人在鼓励我,不是因为我真心想对你好。接受我好意的人,恐怕也觉得不太愿意接受了。道家强调的是,儒家原来的理想很好,是出于内心的真诚情感,但是到后代就变成口号,道家最反对的就是口号跟形式。儒家跟道家,如果说他们的相关性或者对立性,我再举个例子。庄子有一次到了鲁国,去见鲁国的国君,国君就说,我们鲁国人很少人像你庄子这样学这种方术的,我们都是儒家的信徒,所以满街都是穿儒服的。庄子说,鲁国根本就没有真正的儒者。结果,这个鲁君很生气,满街的人穿儒服,你怎么说没有儒者呢?庄子说,好,那你现在出一个题目来,贴一个公告,凡是不懂儒家道理而穿儒服的,一律杀。公告贴了五天之后,满街没有人穿儒服,结果只有一个人穿儒服。庄子就请国君把这个人请进来,问他任何有关儒家的问题,他都可以回答。庄子还说,儒服有一个特色,帽子上面有一个圆顶,鞋子是方的,所以戴圆形帽子的懂天文,穿方形鞋子的懂地理;身上佩的是五彩丝带所系的一块玉玦,玉玦代表能够决断,有何种事情发生,知道怎么判断。这都是外在的装饰品,天下人都可以买来穿,但是有几个人真正懂这些真才实学,全鲁国只有一个。庄子以这个故事提醒我们,这些所谓的儒家讲到“义”,统统变成口号、教条和形式,因此我们宁可强调真实的部分。所以道家的“义”是回到人的真实的层面,做一个人该做的事,不像儒家设了许多外在的标准和规范。这是他们两家最大的不同。
  主持人:您刚才说乔家主事人当时的这种做法符合的是儒家的义,那么他符合不符合庄子的义呢?
  傅佩荣:庄子他对于这些所谓的道德仁义并不反对。他认为,一个人的真实的性情表现出去,本来就会有道德、仁义的作为,所以不需要刻意说,信、义放在前面,你一旦说出来,就代表“我是在努力达到一个标准”。庄子的义是说,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根本就没有必要说变成那个样子,我不可能不义,也不可能不仁,所以你就不要叫我仁义。 。 想看书来

义与利之间(5)
主持人:这样看来,庄子是认为,人们只要按照原本的德行去做事,就可以了,不用为了这个义而做出一副特别仁义的样子,然后再大张旗鼓地去宣扬、表态。就好比老子对孔子说,这也是记载在《庄子》里的,说飞扬的米糠掉进了眼睛,天地四方看来位置都变了;蚊虻叮咬到皮肤,人人整夜都无法入睡;仁义作祟而扰乱我的心,没有比它更大的祸害了。这对仁义似乎是有点看不上眼的。
  傅佩荣:或许我们该转个弯来看庄子的另外一段话。庄子说,你看一只鹤,脚太长了吧;一只鸭子,脚太短吧。现在我们想办法把它中和一下,把鹤脚弄短一点,把鸭子脚弄长一点,这两个动物都会受不了,都苦得不得了。你为什么不让鹤当鹤,鸭子当鸭子呢?像白鹤,它没有洗澡就是那么白啊,乌鸦没有去染黑,也是那么黑啊,这就叫做自然的、天生的。庄子喜欢使用各种生物的情况做比喻。我们发现庄子不会反对仁义这些好事情。你做好事,你守规则,庄子不会反对。他反对你把它当作一回事,就好像说,某某人很讲究仁义,某某人很有信用,但是他们本来的情况也有不太理想的一部分,你一把它当一回事,我们人人都要向他们学习。这样一来,每一个人都忘记了自己本来有可贵的部分,就是说,存在自然的本真的这一方面,我们最应该珍惜,因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