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大名医传奇:古代的中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大名医传奇:古代的中医-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您这么想就错了,老天爷是残酷的,仿佛是为了故意锤炼一个人的意志,它为这个时代安排了一个又一个悲惨的灾难,在这样的安排中,很少有人会感到幸福的。
  又赶上了旱灾
  饥荒来了。
  原因是山东、河南等地大旱。庄稼基本没有什么收成了,老百姓也就没有了粮食吃,大家开始到处逃亡。这次旱灾严重到大金国的皇帝都宣布要采取放弃骑马、把御膳房的伙食标准降低等措施以示节约。可见严重。
  李东垣走在街上,望着满目疮痍的街道,心中一片凄凉。
  一家门口,一个瘦弱的小女孩在无力地哭着。东垣拿了个饼给她:“你们家大人呢?”
  小女孩边哭边指着里边。李东垣向里面望去,大人已经饿死在床上了。
  再向街那边望去,一个女人无力地坐在街头,怀里是已经饿死的孩子,身边是另外一个孩子,在哭着喊饿。
  远处有个濒死状态中的老人目光呆滞。
  很多房子都空了,能走动的人都逃荒去了,到庄稼有收成的地方去讨饭吃。
  李东垣慢慢地走着,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迷惘。
  人世间是这么痛苦的吗?
  我自己的家里很有钱,我可以不为吃饭而发愁。
  可是,面对着这个如同地狱的人间,难道我可以如此潇洒地过我自己的日子吗?
  应该可以的,我似乎可以帮助他们,当然也可以不帮,没人会指责我的。
  可是,为什么我的心里一片凄凉?为什么我想在没有人的地方痛哭一场?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李东垣(12)
为什么我感觉到他们每个失去亲人的痛苦都如锋利的匕首刺进我的骨髓?
  此时,富家子弟李东垣正在经历着一种精神上的煎熬过程。
  对父母的爱是孝,但那是一种基于个人感情的爱。
  但是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对众生的大爱啊。
  一个人,只有当他将对父母的小爱,转化为对众生的大爱时,他才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医生。
  但是记住,这一定会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的。李东垣要用很长的时间来完成这一过程。
  李东垣回到住处,拿出自己的钱。
  然后买到了贵得出奇的米,熬成米粥,在街上施舍。
  在粥棚边上,李东垣在为前来要饭的灾民施粥,太阳把他的脸晒得失去了往日的白皙。
  大家喝点儿粥吧,只要每天喝点粥,人就可以活下去了。
  大家一定要活下去啊!
  不管多么苦,大家也要坚持活下去啊!
  文献记载,李东垣在这次饥荒中竭力赈济灾民,“全活者甚众”。
  在饥荒过后,李东垣发现有很多人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病证,比如少气懒言,四肢无力,稍一活动就疲乏得不得了,还有的感觉身体恶寒发热等。
  对于这种身体发热,如果按照一般的外感疾病来治疗,却没有任何的效果。
  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李东垣开始思考人的脾胃受到损伤后对健康的影响。
  由于不断地见到这样的患者,这种思考持续了很久,从摸不着头脑,到逐渐清晰,一直到许多年以后,他最终创立了独特的脾胃学说。
  蒙古兵来了
  我在开篇的时候就说过,这是一个十足的乱世。
  庆幸吧!您没投生在那会儿。
  在饥荒过去后,似乎应该有几天太平日子了吧。
  是啊,听上去似乎应该过的比较不错——毕竟是监税官嘛。
  可实际李东垣基本上没过几天好日子。
  因为在这个时候,蒙古的成吉思汗已经制定了进攻大金国的策略,强大的蒙古军队开始对河北、山东等北方地区展开攻势,此时是烽烟四起,警报频传。
  我们只消看一下当时的战况就清楚了。
  1210年底,蒙古兵开始侵扰金西北边境。
  1211年秋,成吉思汗挥师南征金国。成吉思汗派哲别为先锋,进攻金西北边疆的乌沙堡。
  同年八月,金军40万进驻野狐岭,蒙古军以少胜多,金军主力被歼灭。蒙古军队长驱直入。
  十月,蒙古大军越过长城,包围了金的中都(今北京),金军坚守,蒙古军久攻不下,大肆抢掠一番后北退。
  1213年,蒙古又分兵三路攻金: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率右路军,沿太行山南下,攻今河北、河南、山西诸州县;哈撒儿、斡赤斤率左路军,攻今河北东部诸州县;成吉思汗、拖雷统领中路军攻中都以南诸州县,大掠黄河以北大名及山东西部各州县而还。其间,成吉思汗派其重臣木华黎率领一支蒙古军深入山东东部,攻破密州(今山东诸城),屠城而去。
  等等。
  在这些年里,我们没有得到任何的李东垣在做什么的记录,但是,我们却完全可以推测出李东垣的生活状态,无非就是和一般老百姓一样,突然听说蒙古军打来了,跑啊!于是大家全部逃散到似乎安全的地方,等蒙古军走了,再回来。没两天,警报再起,蒙古军又来了!
  这几乎是一种完全混乱的生活,人们无法正常做事,大家的耳朵都像兔子一样警觉地竖着,有动静就跑。在逃跑中,已经没有了尊卑之分,甭管您是富家子弟还是什么,到时候都是背起家当撒开两条腿狂奔(当然,也有可能雇条驴)。就是在这个时期,李东垣彻底地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彻底地体会到了他们的悲惨生活。如果说在这之前的李东垣还过着有点矜持的体面生活的话,那么,从这个时期开始,命运把他这种矜持彻底打破,使他变成了一个和普通百姓一样的逃亡者。

1;李东垣(13)
这期间,发生了一件事情。
  一个青年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找到李东垣。
  李东垣望着这个陌生的面孔,很奇怪:“你是谁呢?”
  青年人跪下:“我是张元素老师的学生,叫王好古。”
  李东垣:“原来是这样,老师他老人家身体可好?”
  青年人涕泗纵横:“老师他老人家,去世了。”
  李东垣的面容凝固了,泪水从眼睛里涌出。
  迷蒙的泪光中,他仿佛又看到了经常浮现在他心中的那个情景:在高山之巅,老师和他两个人站着,老师在为他讲述着自然之理,风吹动两个人的衣摆,不停地抖动。
  半晌,李东垣抑制住悲痛,问王好古:“老师他,去世之前,情况如何?”
  王好古:“老师让我把这些书交给你,还说,我还没有学成,让我跟着您继续学习。”
  李东垣看着他,仿佛看到了很多年前的自己。
  一眨眼,这么多年过去了,恍若隔世啊。
  自己都已经成为一个中年人了。
  这个青年人在学习了几年后走了,若干年后,他成为了中医历史上的另一个著名医生——王好古(注意,不是那个文豪元好问,名字有点相似,好多人搞错了),他著有中医历史上一本比较著名的书《阴证略例》,还有《医垒元戎》。同时他还整理了老师张元素的药物学经验,写了《汤液本草》一书,整理了李东垣在教授他时说过的话,成为一本著名的医著《此事难知》。
  他在《此事难知》的序言中,曾经深情地描述过自己的师兄兼老师——李东垣:“天勤恤,俾我李公明之,授予及所不传之妙。旬储月积,浸就编帙,一语一言,美无可状……”
  我有的时候感觉,这些古代的中医就像是一支一支的蜡烛,用自己点亮别人,而被点亮的,则努力把自己蓄积的所有的能量都燃烧出来,发出更强烈的光亮,就这样,中医的薪火一代代地传承了下来。
  这种传承,有的是发生在和平的年代里,发生在宁静整洁的书斋中;有的则是发生在战乱年代,发生在逃亡的路上,发生在救治灾民的过程中,硝烟、饥饿、颠沛流离甚至死亡的威胁都无法阻拦这种传承。
  在你无法想象的,连饭都经常吃不上的最艰难的环境里,蜡烛发出祥和的光芒。
  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来概括李东垣此时的生活的话,那就是:动荡。
  只要听到警报,大家就开始跑,必须跑,因为跑晚了很可能就会挂了,也可能就变成奴隶了,当时的一个也是很著名的医生叫做麻九畴的,就是跑得实在是厌烦了,就在一次蒙古军到来前算了一卦,算的结果是逃跑不吉利,于是就很不幸地相信了算卦的结果,没跑,等到蒙古军杀到后就这么挂了,不但自己挂了,还连累了对他算卦深信不疑的兄弟们。
  跑到哪里去呢?好多人都跑到汴梁(现在的河南开封市)去了,大家都认为大城市安全,等警报过去了,再回家乡。
  这么来回几个折腾,于是就想,算了,甭来回跑了,干脆在汴梁住下吧。
  各地逃难的人纷纷涌入,使得汴梁变成了一个无比拥挤的超级城市,交通拥挤,塞车严重(当然,应该塞的是马车或驴车),环境恶化(因为马、驴、人每天需要排泄),总之一个大城市能够有的毛病都出现了。
  李东垣也跑得烦了,干脆,监税官也不当了(实际上也没法儿当了,人都跑没了),也留在汴梁住下吧。
  《东垣老人传》中说:“遂以医游公卿间”,并且疗效“大验”。

1;李东垣(14)
这种说法真是客气啊,古人如果要尊敬某个人那可真是不得了,用词稍微一改,就显得这个人的身份高了很多。“游公卿间”这种话当年的原意是要显示李东垣很牛的,但是现在的人则会认为李东垣的医德有问题,只给官老爷看病。
  实际上,整个汴梁都乱哄哄的,每个人都灰头土脸的,还什么公卿啊,大家全都琢磨蒙古军来了要躲到哪儿呢,全都惦记着下顿饭上哪儿混呢,都到这个份儿上了,写出东西来还那么优雅呢——游公卿间。
  我看就甭客气了,直说吧,就是李东垣正式开始行医了。
  也谈不上什么正式开始,您想啊,当时环境条件如此的差,又都是人饥马饿逃难过来的,加上也没地方住休息不好,这人还不得病?看到这么多的痛苦中的病人,难道能够袖手旁观吗?得,什么都别说了,挽起袖子,开干吧。
  讲讲李东垣治病吧,大家等好久了吧。
  李东垣开始看病了
  有一天,一个穷人(“一贫者”)因为吐血来找李东垣。
  李东垣一诊脉,双手六部脉弦细而涩,重按的时候感觉指下空虚。
  再一看脸,颜色惨白,面上没有光泽。
  李东垣在色脉互参后判断,这是个大寒证啊,同时还伴有气虚,于是就制定了治疗法则:用气味辛温的药物来补血、养血,用气味甘温、甘热、滑润的药物来做为佐药,开了个叫做人参饮子的方药。这个方子是用来治疗因脾胃虚弱而引起的吐血,同时伴有气短、精神头不足等症状的。
  您该说了,李东垣怎么给穷人看病上来就用人参啊?
  您放心,其实李东垣开的方子都很有特色,有的时候药的味数很多,看着吓人,后世有人评价李东垣开方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实际上李东垣的方子药味虽多,但每味药的分量却是根据病情来的,通常是很轻。
  比如这个人参饮子,是人参三分,黄芪一钱,五味子五个,白芍药一钱,甘草一钱,当归身三分,麦门冬二分。每味药的分量都不重,将药打成粗散,用水煎着喝就可以了。
  这个穷苦人吃了药后,病就好了,但是到了冬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