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那些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的那些事-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不光是给教官练,给自己练,更重要的是班里的女生都在场上,练给这些妹妹们看,是我们男生心照不宣的目的。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这句话的精髓就在于充分地利用了男人们的虚荣和自尊。在女人面前,男人永远要撑起那片天,这才是真正的男人。

  看看,我们的老大,往死里认真,不知道他是做给谁看的。因为比较胖,没走几圈,就累的满头大汗。为了能消灭汉水,他甚至在脖子上挂了一块毛巾,随时擦汗。这种精神真令人佩服。

  内务方面,教官要求我们被子叠成方块儿,虽然达不到“蚊子落上去*,苍蝇飞上去摔跤。”的程度,但要达到横竖看都是方块儿的程度。还有就是储物柜里不能杂乱无章,要摆放整齐。床底的鞋、脸盆和小马扎要放成一条线。

  教官说,良好的内务是学生良好素质的体现。

  据说,军训结束后,中文003班的一个哥们儿,每天还以这种要求来要求自己,这种另类在我们眼中是怪物。因为他和我们大多数人是不一样的。不过,好在这位同学,没有坚持多久,没几天,又回到了学生的角色,也许是他反映慢吧,属蜗牛的。

  毕竟,学校不是部队。内务的杂乱无章也许是每个大学的特色吧。

  两个礼拜的军训科目,对于我们这些男生来说,是小菜一碟。可是对于那些部分娇生惯养的女孩来说,简直就是煎熬。每天都有叫苦声,可是,教官却对这充耳不闻。对于他来说,训练我们也许只是完成一个上级交给的任务而已。只是,偶尔他会把难度降低一些,这是有目共睹的,我们都心神领会。

  比如说“匍匐前进”。这个科目表面看起来不难,可是要做起来,却不是那么轻松了。难度先放在一边,单是在地上匍匐(爬),我们就很难做。我们的新校服不光要弄脏,而且还要磨几个大窟窿啊。

  这是我绝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我不是不愿意爬,只是我心疼我的新校服啊。虽然不是什么昂贵的衣服,但对于我来说,已经是好衣服了。我可真舍不得啊。

  看到别的班级在那里摸爬滚打,再看看我才穿了一次的新校服,我把目光投向了教官,希望有什么奇迹出现。结果,奇迹出现了,老天很眷顾我们啊。

  “看到了吗?我们的友邻训练的多么认真啊?我们应该向他们学习啊。”

  “啊?什么?”同学们在吵吵。

  “教官,你不会真让我们在地上爬吧?”老大边擦汗边问。

  “那不是爬,那是匍匐前进,在战场上,匍匐前进是一个最基本的战术要领,做不好的话,就等着被对手爆头吧。”教官严厉地说。

  我们都看着他,就好像是待宰羔羊,等着他下匍匐的命令,苍天啊。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们不是军人,这个动作要领,你们了解一下,看看我做,就可以了。”

  “教官万岁,教官万岁。”我们欢呼着。毕竟谁也不愿意在地上爬啊。

  教官详细的解说了动作要领后,一个跃步,匍匐在了地上,动作很标准的在地上示范起来。

  我们都很感动,原来,教官也这么可爱啊。可见,灵活的教育方式是很容易让人接受教育的。

13。军训总结汇演
在我们眼中,时间过得很快,如流水般。在某些女孩子眼中估计就不是这样了。这两个礼拜,也许是她们的苦难期吧。

  不管怎么说,我们面临着军训总结汇演。两个礼拜的训练,就要在这次汇演中看成果了。我们人人手里都捏着一把汗。据说,院长也要亲临现场呢。

  我们的队伍是一个方阵,有七列纵队,每一列有七个人,真好是一个完整的方队。老七宁小刚和教官领队,正好的人数。

  我在第三行,中间的位置,对这个位置我很满意,在中间嘛,即使不小心走错了步子,也不会有什么人注意的。我虽然不是东郭先生,但浑水摸鱼还是可以偶尔为一下的。

  在队伍中,我们立正姿势站着,等候表演时刻的到来。

  表演开始了。

  一切还比较顺利,“稍息,立正,跨立,前后左右转……”比较流畅。在退场的时候出了一点小小的问题。

  教官要求我们经过主席台的时候要正步走,就是这个要求,让我出了一点小丑。当我起正步,要迈第二步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后脚跟被我后面的同学踩住了,而且,在不久之后,我就发现我的鞋已经有一半脱脚了。如果再继续正步的话,估计我的鞋就可能飞到前面同学的头上。

  我很恨后面踩我脚的同学,可是,没办法,我只好变正步为小步走了。就这样,我坚持到了下场,才找机会把鞋带上脚跟。

  后来,在评比中,我班得了第三,训练匍匐运动的中文003班得了第一,这也许是严格训练的结果。不过,如果我的鞋没有脱脚,也许我们班还能得第一呢,

  很对不起大家和可爱的教官。

  不过,这个踩我脚的同学,总该露面了吧。

  一张带着歉意的脸出现在我的面前。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她有快的个子了,本来我是想俯瞰她的,结果只能平视了。她梳着两个小辫子,头上别着一个白色的发夹。眼睛大大的,流露着歉意的目光,好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在我面前不安地站着。

  我还能有火吗?虽然她不是小鸟依人的那种样子,但满含歉意的目光把我的火压了下去。

  “没事的,是我的鞋带松了。”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把责任揽在自己身上,也许是不想看到她那么自责吧。

  “是我不好,我叫王娜,以后多多关照。”她笑了,很灿烂,脸上有两个酒窝。

  “我叫木良,多多关照。”

  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我僵在了原地。

  “怎么了,二哥?那女孩不错啊,和你说什么了?”老五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我的身后。

  “没什么啦,她在汇演的时候踩我脚了,向我道歉来着。”

  “我靠,我看是故意的,那麽巧,二哥的魅力不小啊。”

  “别胡说,别毁坏了人家女孩的名声。”

  “你得了吧……”

  我们说笑着向宿舍走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4。教官的格言:金子始终都会发光的
随着汇演的结束,我们两个礼拜的军训也接近了尾声。我们结束了那种站军姿,踢正步的日子,本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高兴不起来,因为和我们相处了两个礼拜的教官就要离开我们了。虽然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可是,当真要分开的时候,是那么的伤感。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我们的生活因为感情这种东西变得丰富多彩。

  在教室,好多同学都围着教官,让他写留言。我也找了一个本子,让他写了几个字。还别说,教官的字还很漂亮,真是出乎意料之外,一个军人,写的一手好字,更给他增添了几分帅气。

  本来,学校是不允许教官留地址的,可是,教官哪能禁得起我们(尤其是女生)的纠缠。最好,没办法,只好把地址写在了黑板上。我们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了下来。

  有时候,规定只是规定,一些不和情理的规定不遵守也罢。

  在离别之际,送礼物是在所难免的,留个念想嘛。可是送什么好呢?最后,商量决定全班送一套茶具,当然其他同学自己买的小礼物就不算在内了。

  教官的留念写的差不多了,他站在讲台上,最后一次给我们训话:

  “同学们,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我可真舍不得离开你们啊。”

  开始就这么煽情,有几个女同学已经是眼圈发红了。离别也许是人生最痛苦的事情了,想想相聚的欢乐,也许那种离别的痛会轻一点。

  老天真是公平啊,相聚的乐和离别的痛,总是在对立中平衡着。

  “在这段时间,我好像又回到了我的学生时代,做学生真好啊。希望你们珍惜这段时光,不要留下什么遗憾。我一直信奉这么一句格言:是金子,始终都会发光的。即使把你埋在土里,也掩饰不住金子耀眼的光芒。”

  这句格言,我一直铭记在心,虽然我知道我不是那耀眼的金子,但我一直向金子看齐。

  同学们使劲地鼓掌。

  最后,我们一起唱了教官教我们的歌曲《咱当兵的人》,两个礼拜的军训就这样结束了。

  我们眼圈红红地送走了教官,有几个女同学伤心地哭着。

  眼泪这种东西,能把人的心搅得乱乱的。

  眼泪代表了我们对教官的感情,也是对教官两个礼拜工作的肯定。

  教官走了,我们这些“准金子”,有的会耀眼夺目,有的也许会暗淡无光。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5。大学的上课模式
军训结束了。

  接下来,是和高中差不多的上课、下课、再上课、再下课。

  唯一不同的就是老师和老师教学的方式。

  也许,大学老师是比较稀少的。我们有一半的课程是采用上大课的方式(中文系的三个班一百多人在一个大教室,听老师讲课)。这种方式,在刚开始,我还不太适应。后来,便渐渐习惯了。还有,在大学,再也没有像高中老师那样,在屁股后面追着你学习的现象了。

  有时候,你在课上睡觉,老师好像没看见,继续兴致勃勃地讲演。甚至,逃课,老师都是不闻不问,偶尔,心血来潮,点点名,记记划划,也就完事了。根本不管替别的同学喊到的现象。

  这种宽松的现象,培养了部分同学逃课的习惯。有的同学在上完了一个学期,都不知道这门课程的老师是谁,可以说,逃课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了。当然,这样做的代价是补考或者留级。

  虽然留级的结果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但是,逃课的过程是那么的吸引人。所以,在大学上课,对于某些人来说,就是一个形式而已。

  我们的班主任张老师,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一个学期,除了上课的时候见面之外,基本看不见人影。也许大学老师就是比较忙吧。无语。

  在所有的老师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张老师,就数现代汉语老师了。 。。

16。老婆是自己的私有财产
初次见现代汉语老师杨老师,给人的感觉就是——千万不要刮风。

  杨老师,名一风,硕士学历,一直在为能够更上一层楼(博士)而默默地努力。

  他戴着眼镜,瘦的都没办法形容,背微驼。

  他第一次给我们上课时,基本就是教育课,始终没有打开课本,他的话语真是句句惊人。

  “上大学,除了学习专业知识以外,还要学会做人。希望大家在这三年中要做到:练一手好字,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拿一个计算机等级证书。”

  这三个一,是我们每一个学生都梦寐以求的,可是,等到了毕业那一天,好多同学才发现,这三个一,他们连一个都没有做到。

  也许,这就是教育和现实的差距吧。愿望是好的,但是结果总是那么差强人意。

  这是教育者的悲哀,也是被教育者的悲哀吧。

  他还讲了个很让人感动的故事,是一件发生在他自己身上的事情(他自己说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