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0分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高考0分声-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次和陈圣章聊得并不愉快。从一个19岁少年嘴里说出来的大道理,让谈话有些无趣空洞,且无从判断他的真诚。嚣张的表情,偏激的言语,每讲完一句话,总用食指狠狠地往下一指,带几分挑衅的语气说:“你认为勒?”差一点让我耐不住性子听他说话。 

  
  6月20日,阳光强得让人有点发闷,抑制不住对陈的好奇,去了一次浏阳。 

  
  考零分意味着自毁前途,成为别人的笑料

  
  潇湘晨报:什么时候萌生考零分的念头? 

  
  陈圣章:今年4月,我是体育生,训练受伤,考不了大学,我就回家了。 

  
  潇湘晨报:如果没有受伤,你会怎么样? 

  
  陈圣章:应该能上怀化的一所学校,我们学校有很多人在那里读书。 

  
  潇湘晨报:反正考不上了,破罐子破摔,与其辛苦做题,不如考个零分轻松。能这样理解吗? 

  
  陈圣章:零分和随便考几分是不一样的。考零分意味着自毁前途,还可能成为别人的谈资、笑料。家里人劝我,只要不考零分,什么事都可以答应我,学校老师也劝过我。我心里一直有很多想法,受伤只是让这些想法爆发的一个导火索。 

  
  坐在教室里,总有很多问题困扰我

  潇湘晨报:什么样的想法呢? 

  
  陈圣章:我不喜欢学校里的应试教育,一直有厌学情绪。我不是那种逃课、捣乱的学生,但是坐在教室里我总是不停地想:这样死记硬背的学习对我来说到底有什么用,我在浪费时间吗?高考是不是最好的选拔人才方式?高考是不是可以改革?应试教育能提高一个人的道德,综合素质吗?应试教育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一个被束缚了个性和创新思想的民族它有生命力吗?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潇湘晨报:考零分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陈圣章:每一个学生需要为高考制度付出十几年时间,值吗?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驱使我这么做,我要以这种最激烈的方式表达我对应试教育,对高考的强烈抗议! 

  
  我觉得自己这么做至少比那些不为民办事,一心想升官发财,明哲保身的“高官”,和那些畏首畏尾,不敢改革的,官僚作风的,庸庸碌碌的“鼠辈”强十倍百倍。起码我比他们具有更强烈的爱国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我曾经写过三封信给校领导,希望能做一些科技发明

  
  潇湘晨报:你很喜欢做一些创新的事情吗? 

  
  陈圣章:是的,我有很多创新的想法。上初中时,参加科技比赛,我设计了花炮灭火装置,图纸都画好了,但没做成。老师说,好好学习,上高中就能做成了,于是我非常努力地学习。结果在高中,我还是做不成。我曾经写过三封信给校领导,希望能做一些科技发明,都没有结果。 

  
  潇湘晨报:为什么非要依赖学校,你可以自己做发明创造,而且不少学生靠发明创造被保送上大学了。 

  
  陈圣章:我觉得需要学校老师的帮助,搞发明要有技术和设备支持的,有时候还要资金。我也需要一个氛围,因为我是一个自我约束能力很差的人。 

  
  像我这样自制力不好的人,即使花父母几万块钱,混四年出来也是垃圾 

  
  潇湘晨报:你对大学向往吗? 

  
  陈圣章:不向往。我经常在报纸上看到大学生逃课、抽烟喝酒、打架的新闻,甚至有一个大学还规定一个星期不逃课,奖励20元。太荒唐了!还有什么女大学生被包养之类的。这就是高考选拔出来的人才!一堆垃圾!应试教育根本没有办法教学生怎么做人。像我这样自制力不好的人,花父母几万块钱,混四年出来也是垃圾。 

  
  潇湘晨报:你喜欢看什么书? 

  
  陈圣章:我喜欢看报纸,看一些杂文,其他书看得比较少,还喜欢看电视新闻和访谈类节目。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高考0分声》第二十二章:我的0分同志们下4
'家庭' 

  
  考零分的做法让家人觉得难堪

  陈圣章家在浏阳市关口街道的一个村子里,两个姐姐,他是超生的儿子,父母都在工厂里打工。“调皮,又犟,小时候没少挨过打,不过也很懂事”,母亲黄韶华说,陈七岁就开始帮家插禾,打农药,暑假还去花炮厂打零工,能赚到1000多。午饭时,陈帮母亲舀汤、倒茶的样子非常乖。 

  
  “这孩子聪明,小学、初中成绩一直很好,年年都拿奖。” 

  
  “奖状有几张,但没年年啦。” 

  
  家里之前对陈圣章抱很大期望。 

  
  “考上大学也不能怎么样?” 

  
  “大学不行,可以读研究生嘛!只要读书家里都会支持你的!” 

  
  陈圣章讲话时,母亲咬着下嘴唇一直盯着比自己高出许多的儿子。黄韶华只有初中文化,儿子动不动就蹦出的一些成语和道理,她理解起来一定非常费力。陈圣章对母亲的话不认同时,会夸张地把头扭到一边,打断母亲:“你并不了解我,你们都是一些墨守成规的人。” 

  
  “和他父亲年轻时脾气很像。” 

  
  “我觉得他有点懦弱。我和他不一样!” 

  
  陈圣章考零分的做法让家人觉得难堪:“太丢脸了!”全家人轮流劝、骂都没有一点效果,远在外地打工的姐姐,一个月打了几百块钱长途,恳求他随便考几分,就花钱送他去读喜欢的软件学校,也没能打动他。家里人还曾经打算托人安排陈到电力局工作,但被他一口回绝:“不到20岁就被束缚在一个稳定的地方,怎么体现我的价值?” 

  
  “要被他气死了!” 

  
  “我现在正是闯的年龄。” 

  
  “闯?” 

  
  “你怎么知道我闯不出来?” 

  
  “看吧!” 

  
  家人认为不知道赚钱辛苦,陈圣章才会有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决定今后所有费用都由他自己赚。4月份离校后,陈圣章没跟父母商量,把旧摩托车卖掉,找姐姐要了2000块,换了一辆更好的,骑着它先是帮药厂推销药品,现在每天推销保险。 

  
  他给自己定的目标是第一个半年赚6000块钱。

  '好友' 

  成绩不好的学生批评高考有说服力吗? 

  
  在去好朋友李明家的路上,陈圣章把摩托车开得飞快,快到我有豁出去了的想法,而他却很受用,得意地说:“我一个人更快!最喜欢夏天,呼呼的风吹过来!” 

  
  李明17岁,体育生,最早知道陈圣章考零分的打算。和好朋友在一起时,陈显露出孩子气的顽皮,做着各种各样的怪表情。 

  
  潇湘晨报: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李明:考零分不是什么光荣的事,弄大了,对他只有坏处没好处,我替他不值。可对于一个有问题的东西,总要有人做点什么表达不满吧。 

  
  陈圣章:如果这么做能起一点作用,我个人算不了什么。 

  
  李明:由一个学生来抗议高考,我觉得力量太微弱了。 

  
  潇湘晨报:我也觉得你很多想法不够成熟,修身齐家,才治国平天下。况且由一个成绩并不好的学生来指责高考,似乎不是很有说服力。 

  
  陈圣章:等什么都成熟了,我不知道还有没有棱角来做这件事。 

  
  李明:中国有那么多优秀的教育家,我不相信大家都想不出来更好的改革方案。确实,人到一定高度,很多事情反而做不了了。 

  
  潇湘晨报:怎么形容高中生活? 

  
  李明:太“充实”了,每天被学习挤得透不过气来。大家都是盲目的,没有自己想法的,围着高考转。而且在学校里看到坏的东西比好的东西多,觉得挺灰暗的。 

  
  潇湘晨报:你才17岁! 

  
  李明:体育成绩,能花钱考后操作。连中学谈恋爱都要看你有没有钱,生活就这么现实。 

  
  潇湘晨报: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明:老师说他是一个不用炸就能出油的老油条。他看上去确实那个样子,不过这是表面,我觉得他是很好的人,至少我相信我碰到再大的困难他都会帮我。 

  
  潇湘晨报:你们平时聊什么? 

  
  李明:理想啊。对一些黑暗、*的事情不满啊,他想法很多,他说要开发软件,消除*,他还说要把海水变成淡水。这些理想太天真了,大家都笑他是傻子。 

  
  潇湘晨报:他在学校表现怎么样? 

  
  李明:有时候喜欢替别人出头,有时候爱管闲事。 

  
  陈圣章:我还劝人家不要早恋! 

  
  李明:傻里傻气的! 

  
  陈圣章:但我很少违纪! 

  
  李明:是啊,不违小纪,喜欢闯大祸。我们学校锅炉房的龙头坏了几个,学生打开水要排老长的队,老师专用的龙头不准学生接,他偏要去接。和锅炉房的人闹起来,还闹到学校领导那里去了。没想到,结果是坏的龙头修好了,供开水的时间也延长了,有人开玩笑说他给我们谋福利了。 

  
  陈圣章:我们老师不让听MP3,有一次要收缴,我偏不给,学累了听听音乐有什么错。最后老师也妥协了,要我们控制时间。对一些不合理的事情不管不顾,它还不永远是老样子啊。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高考0分声》第二十二章:我的0分同志们下5
br那个在博客声称不接受媒体采访的同志“心海时空”真名叫吉剑;我是在媒体上看到的;他还是接受了媒体采访。也许;他怕别人认为他在骗人;所以接受了媒体采访;也许他也要搞现行教育一把。

  br吉剑酷爱数学;甚至到了痴迷的地步。他如今在自学微积分。他写了很多有哲理性的数学文章。他是同学老师家人公认的有数学天赋的人。我们都知道:往往有特长的学生在其它方面都不怎么行。这位同志也没例外;他的其它科目成绩差;特别是英语。家人也常因此为他担忧。

  br先看看2008年2月一篇来自他的文章;发表在陈圣章吧。

  内容如下:

  如果高考不给我机会我就考0分   

  我是2007年被高考残杀的一个高考落榜生。我从小痴迷于数学,从小学到高中我一共写了30多篇数学论文,在2007年高考前我原以外我可以凭借我的数学论文直接进入大学。可是当我请求大学破格录取我时,他们都说国家没有这种规定,我们只能按国家的标准招生。  

  那一刻我的心碎了,一个一心只想当数学霸主的人心碎了!我望着苍天发呆,我曾经的优越感没了,我的世界黑暗了!  

  而且一个老师还这样对我说:“你以为你会创新就了不得了哈,人家只要分数,你就等着读补习班吧!说实话一个孩子,一个喜欢创新的孩子就这样被“扼杀”掉!那种感受真的不是一般的难受,真的。  

  望着妈妈的眼泪,爸爸的失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