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到荼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到荼蘼-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能近身,干脆离他远些吧。
  她入得莲池,去折芬芳的桂枝。
  伊人罗袖轻展,在缤纷水草中妖娆前行,妖娆了他的心。
  整个世界只剩下两颗心。心心却不相印。
  将及未及的刹那,是最美好的。
  在爱里,这段探索的幽闭时光,有着奇异的光彩,充满感伤的美好。
  《春日行》属古乐府《杂曲歌辞》,“代”犹拟,指仿作。这是南朝宋鲍照的一首拟乐府作品。全诗通篇三言句,隔句押韵,节奏明快,正如二八佳年华的男女生机勃勃。
  年代久远,无法考证拔剑击柱长太息、既孤且直、身居下潦久矣的鲍照为何而作?为谁而作?他是故事的男主角?抑或仅仅是多愁善感的看客?
  无从得知。
  惟有那样的爱,那样的等待,那样的青涩勾起我们暧昧的怀念。
  除了闪亮到刺眼的青春,这首诗最大的好处是它的戛然而止。沈德潜评曰:“声情骀荡。末六字比‘心悦君兮君不知’更深。”(《古诗源》卷十一)全诗的末尾淡淡地道来:“两相思,两不知”。
  那么,真正的结局是什么呢?
  或许是水到渠成的牵手;或许是一次巧妙的意外相逢;
  又或许几经周折有情人终成眷属;
  也有可能,从此翩然而去,蜀江水碧蜀山青。
  因为年轻,因为没有开始,因此,一切皆有可能。
  而最重要,是有幸福的可能。
  江左以来,文人雅好江南通俗民歌,不过,元嘉时期仍以雅乐正声为主流。孝武帝刘骏(430…464)即位之后,社会文化风尚起了很大的变化。
  《文心雕龙?时序》:“自宋武爱文,文帝彬雅,秉文之德;孝武爱才,英采云构。”武帝、文帝的文化建设,或重“弘振国学”,或功在“立儒学馆”,较为重视儒学和史学,故元嘉诗风崇尚经史。而孝武“好文章”,自己也创作《督护歌》一类的俗歌俗辞,在他的倡导下,“天下悉以文采相尚,莫以专经为业”。
  孝武帝大明年间是文化风尚由雅向俗转变的关节点。
  鲍照早岁酷爱乐府民歌,曾用乐府写下大量抒发怀抱的诗篇。
  孝建中,鲍照为中书舍人,孝武“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照悟其旨,为文多鄙言累句”。
  在文化风尚由雅向俗转变的大明时期,鲍照随临海王子顼来到荆州。
  荆、郢、樊、邓之间是《西曲》的发源地。
  元嘉末,隋王刘诞为雍州刺史,造《襄阳乐》;南平王刘铄为豫州,造《寿阳乐》。《襄阳乐》云:“朝发襄阳来,暮至大堤宿。大堤诸女儿,花艳惊郎目。”
  

两相思,两不知(2)
本来就酷爱民歌的鲍照来到荆州一带,受到“其声节送和与吴歌亦异”(《乐府诗集》卷四十七引《古今记录》)的别一种声曲的感染,写出了上面这首《春日行》。
  鲍照虽然不一定就是大明、泰始时期俗乐俗辞的倡导者,但是他的创作和因此产生的影响,极大地推动了文人诗歌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发展,并且使它成为大明、泰始中诗歌的一种主要形态。
  也许,那个时刻,诗人鲍照还没有完全形成“生命飘泊之感与自然风景的结合”的魏晋诗人心态。
  鲍照尚不彷徨,也不孤独,他还在广济三台匡山明月峰之上,顶着万仞芙蓉云,读着一生最初情爱的向往,他的心正乘着六朝的地铁开往明媚的春天。
  这趟地铁,每个人一生中或许总乘坐过那么一次。
  好比《飞狐外传》中的程灵素。
  程灵素对胡斐暗生情愫,然而胡斐爱的却是那个穿紫衣的姑娘。
  程灵素至死没有对胡斐说出自己的情意。
  她的心最早是被王铁匠看穿的。
  因此王铁匠道:“好,胡爷,咱们再见了,你这一辈子可得好好待程姑娘啊。”
  只听王铁匠走出几步,突然放开嗓子,唱起洞庭湖边的情歌来。
  “小妹子待情郎——恩情深,你莫负了妹子——一段情,你见了她面时——要待她好,你不见她面时——天天要十七八遍挂在心!”
  这时,是程灵素芳心初开,然而她的心上人并不知情。
  后来,在医治苗人凤的过程中胡斐与程灵素感情日深,但胡斐始终当程与自己兄妹一般。
  那日,胡斐“瞧着她瘦削的侧影,心中大起怜意,说道:”我有一事相求,不知你肯不肯答允,不知我是否高攀得上?“
  程灵素身子一震,颤声道:“你……你说什么?“胡斐从她侧后望去,见她耳根子和半边脸颊全都红了。
  程灵素因为芳心暗许,盼着胡斐也同自己一样。当胡斐说出“高攀”的时候,程灵素想到的是男女之情,因而整个人害羞起来。
  孰料,胡斐说道:“你我都无父母亲人,我想和你结拜为兄妹,你说好么?”程灵素的脸颊刹时间变为苍白,大声笑道:“好啊,那有什么不好?我有这么一位兄长,当真是求之不得呢?”
  胡斐听她语气中含有讥讽之意,不禁颇为狼狈……
  自己所爱的人竟要同自己结为兄妹,这一结拜,一切的念想都将终了,一切的幸福都将成为不可能,因此,程灵素“言语行动之中,突然间微带狂态”。
  然而,尽管如此,她并没有把自己的心意说出,最多不过,“这日直到黄昏,始终没再跟胡斐说话”。
  初恋情怀几乎都带着青涩与落寞。
  此后,程灵素将对胡斐的感情藏到云深不知处,直到他们相救马春花身陷重围。
  程灵素微微一笑,低声道:
  “大哥,待会如果走不脱,你救我呢,还是救马姑娘?”
  胡斐道:“两个都救。”
  程灵素道:“我是问你,倘若只能救出一个,另一个非死不可,你便救谁?”
  胡斐微一沉吟,说道:“我救马姑娘!我跟你同死。”
  程灵素转过头来,低低叫了声:“大哥!”伸手握住了他手。
  这一段是程灵素感情的深化。
  她爱他,因而竟会因可以同死而欣喜若狂。
  没有说出的感情通常更加纯厚深沉。
  正因如此,当胡斐中毒垂危之际,她毅然牺牲了性命来换取他的生存。
  “她慢慢站起身来,柔情无限的瞧着胡斐,从药囊中取出两种药粉,替他敷在手背,又取出一粒黄色药丸,塞在他口中,低低地道:
  ‘我师父说中了这三种剧毒,无药可治,因为他只道世上没有一个医生,肯不要自己的性命来救活病人。大哥,他不知我……我会待你这样……”
  一直到临死,她仍然只是这样含蓄,只用慷慨的死表白了自己。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两相思,两不知(3)
而胡斐,浑然不觉的胡斐,躺在义结金兰的小妹子程灵素身旁,心想:
  “我二妹便如这蜡烛一样,点到了尽头,再也不能发出光亮了。”
  “她没跟我说自己的身世,我不知她父亲母亲是怎样的人,不知她为什么要跟无嗔大师学了这一身可惊可怖的本事。我常向她说我自己的事,她总是关切的听着。我多想听她说说她自己的事,可是从今以后,那是再也听不到了。”
  “二妹总是处处想到我,处处为我打算。我有什么好,值得她对我这样?值得她用自己的性命,来换我的性命?”
  胡斐“在那无边无际的黑暗之中,心中思潮起伏,想起了许许多多事情。程灵素的一言一语,一颦一笑,当时漫不在意,此刻追忆起来,其中所含的柔情蜜意,才清清楚楚的显现出来。”
  到这个时节,胡斐才算明白了那首歌子中的情意。
  而程灵素,“她知道胡斐并没爱她,更没有像自己爱他一般深切的爱着自己,不如就是这样了结。用情郎身上的毒血,毒死了自己,救了情郎的性命。很凄凉,很伤心,可是干净利落,一了百了,那正不愧为‘毒手药王‘的弟子,不愧为天下第一毒物‘七心海棠’的主人。少女的心事本来是极难捉摸的,像程灵素那样的少女,更加永远没人能猜得透到底她心中在想些什么。”
  “突然之间,胡斐明白了一件事:‘为什么前天晚上在陶然亭畔,陈总舵主祭奠那个墓中姑娘时竟哭得那么伤心?’原来,当你想到最亲爱的人永远不能再见面时,不由得你不哭,不由得你不哭得这么伤心。”
  两相思,两不知。
  等到相知,已是百年身。
  因此,我们往往不知道,爱一个人,是告诉他好,还是永远永远不要告诉。
  

无你不欢(1)
华山畿
  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年十###,悦之无因,遂感心疾。母问其故,具以启母。母为至华山寻访,见女具说闻感之因。脱蔽膝令母密置其席下卧之,当已。少日果差。忽举席见蔽膝而抱持,遂吞食而死。气欲绝,谓母曰:‘葬时车载,从华山度。’母从其意。比至女门,牛不肯前,打拍不动。女曰:‘且待须臾。’妆点沐浴,既而出。歌曰:‘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活为谁施盬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棺应声开,女透入棺,家人叩打,无如之何,乃合葬,呼曰神女冢。
  那是一段凄美的爱情,以青春和死亡作为祭奠。
  很久以前,古老的吴地上生活着一名少年,同许多其他同龄人一样,生得清秀敦厚,怀抱一颗谦逊而多情的心。
  这少年还不曾经历过人生中任何惨烈的事件。
  他的生活平淡如水,干净得如同从未被尘世沾染的白布,尽管暗地里他丝毫不缺少对华丽梦境的疯狂幻想,但总被乡野平凡的风吹散。
  爱情的出现总是缺乏先兆。
  少年在一次游历归来的路上,获得了实践梦境的机会。
  那把刺破他平凡人生的剑是名素不相识的少女,意外发生在句容县北十里的华山畿。
  天色已晚,急急赶路的少年疲乏了,预备在山中的客栈留宿。
  也是最普通的客栈,没有神秘旅客,没有刀光剑影,也没有暗藏杀机。酒幡在檐边低垂,是那最无生机时代最妥帖的象征。
  没有风,没有任何预示花开的迹象。
  少年背着包袱,一步一步踏进了客舍,踏进了通往灭亡的甜蜜征途。
  他走进去,什么都没看见,除了那名少女。
  天崩地裂,少年心中深深埋藏的梦境真相大白——原来是她。
  一只尚在沉睡的柔荑无意中拨开少年蒙昧的心。他没有准备,但已肯献出一生。
  少女毫无知情,此时,她看到少年身后的窗外有只欢畅的小鸟,于是开心地笑了起来。
  这笑容令少年如坠云端、魂飞魄散。
  少年呆若木鸡,直到怅然离去,事件的中心人物心无芥蒂。
  也就是十八、九岁的少女,未必有绝世之姿,甚至,根本没有朝他望上一眼。“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回家之后,少年便害了心疾,很快病入膏肓。
  垂死的少年不后悔,他总想:那时花开,是多么美丽的开始……
  爱子心切的母亲一旦知道了儿子害病的原因,迅即启程,望华山畿寻访那有着暴雨梨花针般笑容的少女。
  当忧心如焚的母亲将少女的蔽膝悄悄藏在儿子的病榻下,奇迹出现了:少年无药自愈。
  救活了命,却救不活陷入魔障的心。
  不知何故,少年最终发现了少女的随身物,睹物思人,爱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