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阑静 有谁共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夜阑静 有谁共鸣- 第16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Leslie:拍这个电影,我觉得是一个缘份。因为早在十年前,香港电台已拍了另外一个版本的《霸王别姬》,当时是罗启锐找我去演;这电影有它的敏感性,讲京剧科班里头男跟男感情上的复杂纠缠,我在那时是一个已经很有名气的歌手,在八十年代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的形象,我的经纪人极力反对我拍该剧;
  后来写该书的作者Lilian Lee (也是《胭脂扣》作者)找我说,希望我能拍这部电影,是Kaige Chen执导。坦白说,那时我也不知道谁是Kaige Chen,她说,他是一个非常好的导演,曾拍过《黄土地》、《边走边唱》等,我于是专门找了两张带子看。 
  我感觉他有他的过人之处,拍农村电影确有一种土味,像《黄土地》、《边走边唱》都有些规模很大的场景,他都能应付得很好。我知道拍《霸王别姬》时也需要这样的场景,于是我们见了面。见面后他觉得我很合适,我也知道自己很合适。 
  当中也闹了些风波说,John Lone非常希望能拍这电影。而我那时的心态是不想争,若他认为他那么适合,我就双手奉出。反正当时也有很多别的片子找我,我很忙。他们之间闹得很不愉快,之后Kaige Chen还是回头找了我。 
  结果我在北京一拍就是半年,下了决心学好京剧,我的国语也是那时学的,还跟很多京剧老师成了朋友,很有意思。
  那时我是三十四岁,是第一次踏进中国领土(大陆),一去就是北京。初时对大陆的中国人有点抗拒,感觉他们好像很“爷”。打过交道后觉得没什么,都是中国人,对我也很好。
  拍那电影除了令我在国际上打响名知度外,还交了很多朋友。令我改变对中国的看法,很有益处。 
  没到过大陆前,觉得那一定是个不好的地方,还有□,一向以来的印象皆是问号,是反面的。
  生活体验后,发现大陆人有很多值得香港人学的地方,像传统文化,在香港,你哪能看到冰糖葫芦?(笑)像□、胡同、四合院、天坛、十三陵等。接下来拍的
  电影也都去大陆取景,像《夜半歌声》、《风月》、《新上海滩》等,像苏州和上海。这是缘份吧。
  




365

365、365明星专访4 。。。 
 
 
  我觉得Gong Li在镜头上很亮
  吕书练:您在《霸王别姬》中男扮女装,并令您扬名康城影展和东京电影节,这算是您拍戏生涯的一个里程碑吗?
  Leslie:可以这么说。 
  吕书练:这是你们第一次合作,Kaige Chen既是大陆着名导演之一,个人经历又很丰富,您的成长经验很不同,最初在沟通上有困难吗?
  Leslie(他摇了摇头):没有。在拍《霸王别姬》时,我是绝对遵从和尊重他的意见。这其实是他的第四部作品,虽然我们的文化背景不一样,但body language是一样的,所以,我没有在拍摄中给他制造一些难题,倒是协助今事情进展得顺利。
  我拍过这么多片子。拿捏什么角度,他需要我达到怎样的要求,我都可以满足他。所以我们是一拍即合,合作得愉快。 
  尤其是拍《风月》时,因为凯歌是第五代导演,普当过红卫兵 ;中国这一段的历史是他们那一代的导演的black gate(黑洞),在这十几年中,对中国有些历史尤其是上海三十年代历史,他们不了解,对上海人的那种感觉不敏锐,于是,我们去看那时的电影如《马路天使》和周漩的肢体语言。复来拍摄得很顺利。 
  吕书练:《风月》讲的应该是上海三十年代的事。他之前的电影都是很空旷、很纯朴的感觉,跟上海的小家子气不太同。 
  Leslie:而且那电影是他拍得最苦的时候,他很压抑,我甚至觉得他不太合适拍这类片种。 
  吕书练:您在拍Kaige Chen作品时跟Gong Li合作;而之前您跟过不少的本港女星合作,像Maggie Cheung和Anita Mui等,您认为哪位最能激起感觉?
  Leslie:我反而觉得跟Anita Mui交流得最好,在电影如《胭脂扣》和《金枝玉叶2》或是我在她演唱会上当嘉宾等,每次她都跟我配合得利落;Maggie也是一个非常聪明的演员,但我跟她配戏时,开始是需要一点时间;Gong Li则是 typical的中国大陆女星,山东女人,很豪爽,很快就把你当成朋友,可她在每部电影中的演戏都差不多,怎麽演怎麽灵,尤其是她的形象是非常适合外国人看。 
  所以Gong Li在西方的地位比在亚洲、大陆和港台都高。但有一点是无不否认的,我觉得Gong Li在镜头上很亮,她一站出来就让人觉得她是明星,真人也很亮。
  你可以说是Yimou Zhang知道怎么去拍她,可是,她也拍过其他导演如Kaige Chen的作品呀,她一样很亮。反正Gong Li就是这样:当她站在那里时,你就不会忽略她。这也是一个大牌明星最重要的Quality。 
  演员最重要的是,当你拍这个电影时,你让对手感到你入戏,怎样擦出火花呢?是双方面要交流,就像踢球一样,我踢过去,你要把球踢回来。
  而Anita Mui的敏感度很好,你一动一个眼神,她都很快有反应;Anita Mui在这方面是让我感受最深的。 
  吕书练:您后来拍另一部国际知名的《春光乍泄》,该片“失意”于金马奖,但在康城影展中得了个最佳导演奖,而您当上了柏林影展的评委,您在片中演一个个性不羁的同性恋者,据说是远在南美洲拍的。很多人都说,拍Karwai Wong的电影不好受,您有什么感受呢?
  Leslie:很辛苦!(说得有点无奈)拍Karwai Wong的电影都是很辛苦的。因为我在那吃错了东西而拉肚子,又很想家,不想拍,很累。其它别的我没有什么印象。拍他的电影,我基本上是按他的要求来演的,但拍那片子主要是心灵和肉体都感到很辛苦。 
  吕书练:能讲得具体些吗?
  Leslie:就是生病,然后感觉在这么遥远的地方,身体一直没好过,那是秋天,我很想回来,不想拍,想好好休息。而他一直在熬,去了四个星期都没拍一个镜头。结果在那呆了两个多月。 
  我偶尔还可以当一下导演
  吕书练:如今不少影星皆到荷里活发展,而我相信有人找过您。最近Chow Yun fat在《Anna and the King》中首次拍了自己擅长的文艺片。给华裔影星带来好消息。 
  Leslie:但这是十几年才一部呀。那我要在等下一个十几年吗?上次的文艺片《The Last Emperor》(末代皇帝)算是中国人电影,我都不太认同,而《安娜与国王》更不认同。虽然是文艺片,也不见得精采到哪里去。 
  像之前让Chow Yun fat去拍那些电影,我觉得委屈了他。而我也没有这野心非到荷里活不可,我觉得我在亚洲还有这个地位,我可以当个炙手可热的演员,还偶尔可以当一下导演,说不定会有自己第一个baby,还可以当出品人。
  为什么非要去荷里活?如果欧洲找我拍电影,我反而会考虑,因为不那么商业化。我当过柏林影展评委。知道欧洲人怎样评价荷里活电影,我觉得自己这几年的电影是偏向艺术的,我不是一个打星,犯不着到荷里活去扮演一个什么唐人街黑社会头头,要不然把我当成一个越南人。那有意思吗?
  吕书练:我的意思是您自己拍一部片,让它打进美国市场,无论在艺术上还是商业上。 
  Leslie:那是异想天开。首先种族上就有很大的歧视了。 
  吕书练:很多时候,个人的命运是跟整个大环境的命运分不开的,随着亚洲或中国在经济上越来越强大,总会有这一天吧?
  Leslie:真的有一天可以打开中门的话,我估计,那已经是我下一代再下一代的事了。我觉得我现在……还不如谈回我的心态吧,我现在属于非常Relaxed的阶段,已经没什么再去追求,再去争,于是也没必要去把自己当成什么开荒牛,一点意义也没有。 
  如果我当一个导演,我不会说我拍一部电影,就非要去参加什么柏林影展、威尼斯影展、去荷里活等等,这样你首先犯了一个错误。当你这样想时,对你自己的发挥已有所限制。 
  吕书练:很多人都关注中国加入W T O的事,作为电影人,你有没有想过,当有一天中国市场完全开放,有更多的香港电影可以进入大陆,当有十多亿的中国人可以看到您的作品时,这样的满足感是否比进军什么荷里活更大呢?
  Leslie:是啊。这样其实更好啊。现在我们在大陆拍电影是受到限制的,因为要送审,如果它的。censorship可以宽大点,机会就更多;如果大陆真能打开加入WT O这道门,我估计这个期待会更大哩。 
  吕书练:现在很流行所谓地球村概念或全球一体化,您认为这概念对歌手或演员有何影响?比如说唱歌或电影是无国界的。 
  Leslie:是有国界的,一定有。歌和电影都有,因为语言表达不同,不一样就是不一样。 
  吕书练:如果是英文歌呢 
  Leslie:没有。音乐是无界的,但面孔是有的,当歌曲加上面孔后,就不对了。(笑)如果他们不知道你是哪个国家的话,只听歌声,是可以的。
  




366

366、 366明星专访5 。。。 
 
 
  有时候是希望被人骂一下
  吕书练:您这些年来拍了不少著名的电影,但我感兴趣的是,为什么您会跟大陆《红樱桃》导演叶缨合作,拍了一部从题材到风格皆比较冷门的《红色恋人》,饰演一位□地下党员呢?
  Leslie:就是尝试嘛。因为叶缨拿了个剧本过来,说想找我演一个地下党员。他说:千万别误会。
  在那个时代,地下党员都不是那种很粗像打仗的样子,有一批人是像周恩来那样,是比较文艺的留学生,读完书回来后理想就是闹革命。他说,你的形象就是他们。这是个政治背景的爱情故事,他说在大陆找不到一个人来演这角色。 
  吕书练:是指那个年代的那种气质?但您可以不选择呀?
  Leslie:有挑战性嘛。(笑)我从来没演过这样的角色,当然角色非常敏感,演得好会被人骂,演得不好也会挨批。有时候人也是犯贱,就是希望被人家骂一下。(笑)
  吕书练:骂什么呢?为什么?
  Leslie:中国人有时就是这样。其实我演这角色在大陆有很大的回响,有一班学者说Leslie演得特别好。另一班则认为Leslie不配演这角色,因为他不是。
  但问题是,什么叫做是呢?如果真的什么都要是的话。那就完蛋了。至于说为什么Leslie演得好,我想那就是刚才说的,在国内找不到人来演这角色,还要讲流利的英语。同时也反映出大陆至今还有这种纠缠不清的思想斗争,两帮人争,我夹在中间,我无论演得怎样,他们都在闹,(这样过瘾呀?)
  对,就是过瘾呀!对我来说,我拿了人家这么一大笔钱,我演活了角色就够了。导演叶大樱也说,Leslie是个非常好的演员,演活了他的角色。达到他的要求就可以了。 
  吕书练:该片去年在香港悄悄上映,但在大陆却是五大卖座片之一。显然您也成为受关注的香港影星。而大陆每年皆有金鸡百花电影评奖,您对这会否有所期望呢?毕竟是十多亿中国人的大奖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