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头撞上心理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迎头撞上心理学-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心理学家发现,当人看不同颜色的时候,自然就会联想到一些别的东西。比如,看到蓝色我们会想到天空,看到红色会想到血液,看到绿色会想到草地……而这些不同的联想,就造成我们对不同颜色的感觉。当我们看到一种颜色的时候,除了颜色本身,我们还会感受到冷暖、远近和轻重,这就是心理上的错觉。通过联想,色彩也就影响了我们的情绪。
  现在我们可以解释为什么黑色的大桥会让人自杀了。黑色本身给我们的感觉就是黑暗、肃静,进而引起心理上的压抑。而这种压抑,正好对那些想自杀的人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让他们沉浸在绝望之中,在黑暗的暗示下跳了桥。而当黑色换成了绿色,桥的黑暗和压抑的成分就消失了,绿色代表的生机勃勃和希望,无形中就打消了想自杀的人的压抑和悲观的情绪。
  所以,在生活中正确地使用颜色,对人的身心健康的意义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想更好地使用颜色,就要了解颜色的含义。
  颜色有冷色和暖色之分。当我们看到蓝、青、紫等颜色的时候,就会有寒冷的感觉,所以它们被称为冷色;而当我们看到红、橙、黄等颜色的时候,就会有温暖的感觉,所以它们被称为暖色。值得注意的是,每种颜色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影响都是大不相同的。下面是西方心理学家总结的颜色与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关系。
  红色
  红色是一种热烈的颜色,它给人的感觉是刺激、热情、积极、奔放和力量。在中国,红色还有庄严、肃穆和喜气幸福的象征。所以,心情不好或者有抑郁症的人可以多多接触红色。在生理上,红色会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促进血液循环,所以,有高血压疾病的人最好远离红色。
  粉红色
  粉红给人最大的感觉是温柔。一个暴怒的人遇到粉红色会很好地平息下来,因为粉红色会使肾上腺激素分泌减少,从而使肌肉放松、情绪逐渐稳定。孤独和抑郁的人可以多多接触粉红色。
  橙色
  橙色是年轻和活泼的象征,它能启发人的思维,激发人的热情。在生理上,橙色可以促进消化功能,诱发食欲,帮助身体进行钙质的吸收。
  黄色
  黄色是最令人愉快的颜色,很多时候,它被认为是光明的象征。在中国,黄色被奉为彩色之主,所以,我们看到在中国历史上,黄色被认为是皇家的颜色,代表着正统、中和。黄色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激发人的朝气,令人思维敏捷。所以,我们看到学校的桌椅的颜色大多都是黄色的。
  绿色
  绿色是草原和森林的颜色,有生命、理想、年轻、安全、新鲜、和平的象征。在心理上,绿色是很好的镇定颜色,可以稳定人的情绪。而在生理上,绿色有降低眼内压力、降低血压的作用。
  蓝色
  蓝色是让人放松的颜色,会让人感到悠远、宁静。它可以放松肌肉、松弛神经及改善血液循环,调整体内平衡。

第五章 眼见未必为实:视觉、听觉、触觉及其他感觉(3)
紫色
  紫色是柔和、退让和沉思的代表,可以让人感到宁静、镇定。心理学中,紫色被用来治疗大脑疾病及精神紊乱。在生理上,紫色对运动神经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
  黑色
  黑色给人的感觉并不是很好,它代表压抑,令人产生悲哀和痛苦的感觉,容易导致疾病。
  白色
  白色是纯洁和快乐的象征,给人明快清新的感觉。
  这就是一般颜色的含义。了解了这些,你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性格和选择适合自己的颜色,无形之中,你就会在颜色的抚慰下,变得更加健康!
  第六感觉:下一步他要做的事,你已经了如指掌
  勤文像往常一样下班回家,等电梯的时候,电梯门打开,一个陌生男人已经在里面了。勤文迟疑了一下,这时候男人问道:“上去吗?”脸上还带着有些夸张的微笑。一瞬间,勤文突然觉得心里抽搐了一下,身上还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不过,她看电梯里的这位先生并没有什么不得体的举动,并且他也没有转身,要是自己不上去显得有些不大礼貌。于是,她上了电梯,在电梯里她被*了……勤文报了警,在和警察做笔录的时候,她才忽然意识到,其实几天前自己就注意到这个人了,他总在自己的小区附近闲逛……相对理智来说,我们身体的感性要敏锐得多。就像上面的勤文见到男人夸张的笑,身体已经作出了排斥的反应,这就是我们的直觉预警。如果勤文没有用理智去思考,她就可以避免这场灾难。
  许多人都认为这就是第六感或直觉,它超出了一般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的范围,是神秘的、无法解释的。其实,直觉和第六感背后是有原因的,就像上面勤文见到那个陌生的男人会出现排斥的感觉,是自己无意识地注意到这个男人在闲逛,心理就有所记忆和排斥。
  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直觉。比如,我们走进一个房间,会自觉地感受到哪些地方有问题,有差异,并且从细小的地方,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一些东西,并能得到一个整体的印象,虽然我们并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或者,我们准备做什么事情的时候,会预料到有什么事情发生,而在我们进行的时候,真的发生了!
  其实,在这些事情的背后,都有大脑无形的运作。我们得到的直觉,更多的是大脑从生活中进行推演的结果,这个过程是大脑感知区域进行的,而不是认知区域,所以我们并不能理解为什么是这样,但是我们就会觉得是这样。
  17世纪的哲学家兼数学家帕斯卡关于直觉说过这样一句话:“心灵活动有其自身的原因,而理性却无从知晓。”经过三个世纪,这一观点得到了证实,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确认。要知道,在我们的思维中,自动的那部分要比主动的多很多,这些自动的思维是我们无法把握的。而这些自动思维的外显,在生活中就构成了直觉,而生活又为直觉提供了“土壤”。
  所以,当我们面对一些危险事情的时候,大脑会就从那些已经得到的“生活”中给我们一些警告。比如,当我们害怕一个人的时候,身体就会在大脑的支配下,出现一系列不舒适的信号:起鸡皮疙瘩、胸口发冷、恶心、手心出汗等。相反,如果我们面对一个人感到安全的时候,身体就表现得比较舒适,比如肩膀放松、胸口感到温暖,整个身心都会比较轻松。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直觉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毕竟所有的直觉都不是偶然获得的,是我们长期积累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象棋大师一眼就可以看到什么是关键的棋子,而新手却要经过很长时间的磨炼,才会有这样的直觉。除了生活之外,下面是心理学家提出的一些锻炼和启发直觉的小窍门——
  (1) 质疑日常的思维方式和对传统问题的处理方法。
  (2) 有勇气去冒险。
  (3) 回忆自己的经验。
  (4) 详细地陈述问题。
  (5) 让思维紧张。
  (6) 与其他人交流。
  (7) 随身携带一个小本子,捕捉自己瞬间的猜测,记下来。
  总之,如果你处于两难之中,用知性和理智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妨考虑一下引发自己的直觉,让直觉来帮助自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八章 隔山打牛:神奇的暗示力量和催眠术(1)
“骨指术”杀人之谜
  “骨指术”是澳洲土著人的一种杀人方法,也叫“杀人骨”。这种杀人方法只用咒语就可以让人死亡。关于它有这样一个例子——20世纪50年代,一位叫吴鲁穆的土著人被族人施行了“骨指术”,他的表现像是突然得了重病,不能进食。医生为他进行检查时,却发现他身体很正常,没有任何不良症状。奇怪的是,这位“病人”认为自己快要死了,放弃了治疗。5天后,他果然去世了。后来,经过警察的调查,人们才知道吴鲁穆是美利族(一个使用“骨指术”惩罚犯人的土著族群)人,他触犯了族规,却没有接受审判,畏罪潜逃了,他的族人就对他执行了“骨指术”的惩罚。看到这里,你可能会疑惑,“骨指术”真的能把人杀死吗?是的!并且,这种杀人的过程也是很特别的:一个“骨指术”的杀手,通过一些仪式被赋予“超强的自然力量”之后,把杀人骨握在手里,指向犯人,然后念一些咒语,犯人就被杀死了。整个杀人的过程中,施行“骨指术”的杀手并不会接触被宣判死刑的人。
  专家认为,“骨指术”其实是一种靠暗示力量杀人的方法,施行这种方法的唯一条件是——当事人完全相信它可以杀人。
  其实,关于暗示出现死亡的现象,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都是在外在的条件刺激下,这些人相信自己肯定会死的情况下发生的。一个被无意中关入冷藏车的人,即使冷藏车没有制冷,他也很可能会因为对寒冷的恐惧而陷入死亡的阴影中,最后就真的“冻”死了,并且在外在表现上,和被冻死极其相似。
  还有这样一个在暗示下死亡的事件——几名学生和一个健康的年轻人开玩笑,他们把这个人蒙上双眼,捆上双手和双脚,放到铁轨上。其实,这个铁轨已经废弃了,根本不可能有火车经过,但是这个年轻人并不知道。在他被放在铁轨上不久,旁边轨道上的一列火车飞驰而过。年轻人挣扎了一会就不动了,而当学生们在给这位可怜的“强迫卧轨”者松绑时,他已经死了。其实,在火车呼啸而过的时候,他就在自己的“卧轨死亡”的暗示下死去了。为什么暗示会有这么强烈的力量呢?它是怎样让人死亡的呢?
  科学家从生理上对此进行了解释,这种暗示死亡的现象大多都是在极度恐惧或愤怒的情况下发生的,当这些情绪出现时,肾上腺素就会增加,身体某些部位的血液会暂时停止供应。其实,这种情况本身是人的一种自保现象,可以让人在极度危险的时候,出现“假死”,最后得以逃生。但是,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过长,那么,这种生命的应激反应就成了死亡的“助手”。因为血液持续停止供应,血压会降低,接着一些器官因为过度缺血,就会停止工作,这样就会进一步影响到血液畅通,最后身体血液流通出现恶性循环,只能以生命结束为终止。
  上面讲的故事都是关于心理暗示的,是指人受他人的愿望、观念、情绪、判断、态度影响的心理特点,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现象,人或环境以非常自然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而作出相应的反应。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暗示是人类最简单、最典型的条件反射。从心理机制上讲,它是一种被主观意愿肯定的假设,不一定有根据,但由于主观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趋向于这项内容。“望梅止渴”也是利用了人的暗示心理。

第八章 隔山打牛:神奇的暗示力量和催眠术(2)
人都会受到暗示,受暗示性是人的心理特性,它是人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能力。当人处于陌生、危险的境地时,会根据以往形成的经验,捕捉环境中的蛛丝马迹,来迅速作出判断。这种捕捉的过程,也是受暗示的过程。因此,人的受暗示性的高低不能以好坏来判断,它是人的一种本能。
  人们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