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卫立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将卫立煌- 第5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6)火上浇油
蒋介石正在火头上,侍从室主任张治中走进来说:“委员长,美国大使求见。”

  蒋介石风风火火走出去,室内留下张治中和卫立煌。张治中与卫立煌同是安徽老乡,一向私交很好。张治中见卫立煌被骂得狗血喷头的样子,动了恻隐之心。他劝导着:“俊如,

  我跟你说过多少次啦,他在火头上,你就不要顶他,过后说什么都可以。你总是不听,一头撞到南墙上,这可怎么办?”

  卫立煌也正在生气,便对张治中说:“文白,你不要再劝我了,劝也是白劝,山河好移,秉性难改,我是个直性子,也是个急性子,学不来这一套。”

  张治中苦笑了一下说:“你呀,长此以往,你是要吃亏的!”说着走到卫立煌面前,拿出一张表格说:“来,在这上面签个名。”

  卫立煌拿过表格一看,是蒋介石晚上宴请美国驻华大使的陪同人员名单,上面何应钦,白崇禧、张治中……已签五六个人名,他想也没想,便签了自己的大名。

  张治中离去之后,卫立煌突然想到这地方不能待,总不能在这里等着挨骂吧?晚上的宴会,宋美龄肯定参加,若她再提起和孔令俊的婚事更不好办。想到此他立即离了黄山官邸,驱车来到宋庆龄的公馆。

  卫立煌20多岁的时候曾给孙中山当卫士,宋庆龄和卫立煌也很熟悉。当卫立煌步入宋庆龄客厅时,宋庆龄惊喜地说:“俊如,你怎么来啦?”

  来到这里卫立煌一身轻松,口齿也伶俐起来:“我来这里一是看望国母,二是避难?”

  “避难”宋庆龄惊异着:“这话是什么意思?”

  卫立煌一副言不由衷的样子,他苦笑着说:“今天下午老蒋痛痛快快把我骂了一顿。”

  “为了什么事?”

  “他骂我不该给八路军发子弹,还有一些别的事情。”

  宋庆龄不满地说:“他倒好,八路军在前方抗日,他不发一枪一弹不说,还踢人家的屁股。”

  卫立煌继续说:“我是老蒋的下属,骂就骂呗,今天晚上还要请我吃饭,这不是打一巴掌,揉三揉吗?我又不是三岁的小孩子,就那么好哄?”

  宋庆龄也生气了,她坚定地说:“不去,今晚就在这儿吃饭!”

  卫立煌抬起头说:“不去是肯定不去,不过,你替我在侍从室请个假。”

  “这好办。”宋庆龄说完要通了电话:“文白吗?我是宋庆龄。”

  “国母有什么事请讲,文白一定尽力。”

  “俊如今晚在我这儿有事,委员长的宴会就不参加了,你告知一声。”

  “请国母放心,文白一定办到。”宋庆龄放下电话对卫立煌说:“就这么一件事,看把你吓的,还有什么事尽管说。”

  卫立煌说:“还真有一件事,要国母出面帮忙。”

  “甚么事?”

  卫立煌显得很苦闷地说:“蒋夫人出面,想把孔令俊给我说合,这不是坑人吗?我是什么人,她是什么人,能合得来吗?”

  卫立煌说完,突然有些后怕,孔令俊不光是宋美龄的外甥女,也是宋庆龄的外甥女。想到此他又说:“现在我谈的这个人叫韩淑华,在美国教书,已经谈几个月了,实在不好回绝人家。”

  宋庆龄叹口气,又笑了:“俊如呀,这个事叫我也不好开口,那边不再提这件事就算了,若是他们逼你,我一定出面说话。”

  卫立煌满意地点着头说:“好吧。”

  再说这天晚上黄山官邸的宴会,原定为14人参加,左等右等不见卫立煌到来。蒋介石问起原因,张治中才想起卫立煌请假的事。结果14人只剩下13人。在西方13被认为是个不吉利的数字,在座的有美国大使,若人家问起来,也不好解释。没办法只好把侍从室的一个秘书李惟果拉上来充数。李惟果官职低微,才是中校阶级,从没有和这些大人物同桌共席过。由于过于激动,席间说了许多不得体的话,使蒋介石很难堪。

  宴会散罢,送走了美国人,蒋介石勃然大怒,他对着众人说:“这个卫俊如太任性了,非办他不可!”

  尽管蒋介石对卫立煌不满,惩办他那是以后的事,临阵换将,极为不妥,蒋介石懂得这一点。总之卫立煌这次到重庆,有惊无险,还是又顺利地回到了洛阳。 电子书 分享网站

(7)日本天皇的忧虑
1940年5月12日,日本天皇在皇宫召开御前会议,部署对华作战事宜,散会后天皇见陆相东条英机就要离去,便说:“东条君请留步。”

  二人来到一间办公室坐下,天皇问:“这次进攻中条山是第几次了?”

  东条英机不敢撒谎,如实地说:“这是第八次了。”

  天皇的脸色变得很难看,脖子上的青筋跳着,血管里的血液全部压向面部,他的脸由红变青,由青变黑,那颗头摇摇晃晃的样子非常可怕。足足等了七八分钟,天皇才开口说话:“八次进攻,八次失败,*的那个卫立煌就那么厉害?中条山是*的战略要地,不占领中条山,整个华北就不得安宁。香月清司是怎么搞的,告诉多田骏,立即把香月换下来。不占领中条山,我一天也不会睡安宁。”

  东条英机心中暗暗吃惊,八次进攻中条山未果,已经成了天皇的一块心病,看来需要认真对付了。他知道*的蒋介石最近曾经到过中条山,对那里的守军下达了死守的命令。他陪着小心说:“陛下,中条山的事,我会细心安排的,要不了多久,中条山就是天皇陛下的了。”

  1941年初,日军多田骏大将接替了冈村宁次的华北方面军司令官的职务,到北京走马上任。一天,他刚刚在作战室坐下,参谋长把一封大本营的电报放在他的面前。只见电报上写着:

  多田君:

  大本营商议决定,并报御前核准,撤去香月清司第一军司令官职务,由筱冢义男中将接任。

  此令

  东条荚机

  参谋长笠原幸雄了解多田骏与香月清司一向私交很好,便征求意见似的问着:“司令官,你看这件事如何处理?”

  司令官白了参谋长一眼说:“大本营的决定,天皇业已核准,这样的事情还用问吗?命令立即下达。”

  参谋长答应着:“哈意!”

  看见参谋长退出门去,多田骏忧心忡忡,感到压力很大。他想中条山久攻不下,不光是香月清司的责任,更大的应该是他和他前任的责任。这一次撤了香月清司,下一次是不是轮到我自己了?想到此,他的心情很不平静。。 最好的txt下载网

(8)新来的日军中将
5月旬中的一天,太原日军第一军的司令部里,正在召开重要会议,各师团长正襟危坐,等待着新任司令官的到来。

  筱冢义男原是关东军中的将领,由于不在一个系统,在座的师团长只知其人,未见其面,相互之间也不熟悉。“九一八”事变那年,日军进攻东三省的时候,筱冢义男才是个联队长,1936年升任少将旅团长,1938年升任中将师团长,1940年升任中将第一军司令官。从职务升迁的速度,可以看出他的指挥才干。在东北,在内蒙他的几个漂亮仗都作为战例以公文的形式下达到各师团、旅团。第一军的几个师团长都盼望着急于见到这位能干的指挥官。

  门*,走进一个30多岁的青年人,1米50的个头,又干又瘦的身材,穿一身军便服,足登便布鞋,连一顶帽子也没戴,留个小平头,露出一头钢丝一般的发茬。他一副小鼻子小眼的样子,很像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筱冢义男的出现,给师团长们带来一种错觉。论年纪一般的师团长都在45岁以上,而他只有30多岁;论形象,少将、中将都有威严的气派,而他却总是笑眯眯的样子。刚进门时,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场的人以为这是管端茶递水的勤务人员,谁料到他竟在讲台上主席的位置上坐下,笑眯眯地说:“诸位。现在开会。”

  参谋长站起来说:“司令官新来乍到,你们来个自报家门,认识一下。”

  四个师团长依次立正站好,首先行个军礼,然后说出自己的姓名、年纪、学历、经历。

  筱冢义男的样子看上去很随便,他手里拿着一支香烟吸着,一只脚脱了布鞋,跷在另一只腿上战悠着。听完师团长的汇报.他漫不经心地说:“几个月来,山西的大日本皇军连续征战,十分辛劳,自今日起,休战三个月,各部整训部队,准备再战。三个月内各部派出谍报人员及时探听*军队的情况,并立即报来,现在散会。”

  听了司令官的话,几个师团长都很诧异,在他们的心里,重重打个问号:这样的司令官能打胜仗?但谁也没敢说出口。

  北平,日军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作战室里,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正在召见筱冢义男,看到筱冢义男稀稀拉拉、军容不整的样子,多田骏内心十分反感。但筱冢义男是东条英机的爱将,这是多田骏不敢小视的。多田骏十分客气地问:“对付中条山的*守军,将军有何妙策?”

  筱冢义男仍然没戴军帽,他用手搔着头发说:“我的策略是不动。”

  筱冢义男的头屑落在桌上,微风一吹,又飞到多田骏的衣服上。多田骏很反感,又不敢有所表示,他问:“不动怎么能打败*人?”

  “打不败*人,也比*人把我们打败强得多。”

  多田骏的脸色马上红了,因为在中条山他也有被中国人打败的经历。对于这个不懂规矩的下属多田骏很生气,想了想不是发怒的时候,耐着性子又问:“将军赴晋多时,一定有一整套的作战方略。”

  筱冢义男脱了鞋子,盘着双腿坐在椅子上笑着说:“我的方略一是不动,二是暗动,三是待机而动。”

  听到这里,多田骏已经感到筱冢义男一定有什么高明之处,便放下架子说:“在下愿闻其详。”

  筱冢义男从心里看不起多田骏,但是听到多田骏说出“在下”二字,便笑了,笑得很得意。他说:“一不动,就是整训部队,让部队恢复战力;二暗动,就是暗地侦察*方面的情况,掌握敌情。三待机而动,这个机就是指卫立煌,卫立煌在晋多年,又有出色的指挥才能,他的部下多为杂牌军,离了卫立煌别人谁也指挥不动。若是卫立煌离开洛阳一段时间,这样就造成了群龙无首,是我们进攻中条山的好机会。”

  多田骏原来十分烦感这个年轻人,听了他的一席话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亲自给筱冢义男敬上一支烟并点上火说:“将军的方略,十分英明,多田佩服,佩服,除了山西的四个师团,不知还需要多少兵力?”

  筱冢义男吸着香烟,没有说活,只是向多田骏伸了四个指头

  多田骏担心地问:“一共八个师团够用吗?”

  筱冢义男讥讽地笑着说:“兵不在多,在于用得得当,再有四个师团足够了,若是拿不下中条山,我甘当军令!”

  见筱冢义男说得如此有把握,多田骏放下心来,他奉承着说:“此役全靠将军。”

(9)洛阳大火
5月下旬的一天,晨风微起,带着丝丝凉意,天上的白云轻轻地悠荡着,一会儿像穿着长裙的仙女,一会儿又变成奔驰的马群。旭日爬上东山头顶,阳光从片片的云霞中伸出巨大的手臂,像一把把金色的扫帚驱扫着邙山岭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