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卫立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将卫立煌- 第5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何应钦感到事关重大,他倒抽一口冷气说:“你立即把这个人抓起来,仔细审问。”

  “现在不行。”

  “为甚么不行?”

  “这个人已经请假回了安徽.只有等他回来再说。不过,还有一个人可以利用。”

  “谁?”

  “袁晓轩。”

  “什么身份?”

  “他是八路军驻洛阳办事处主任,旧军人出身,受不了八路军的清苦生活,有心投到咱们这方面来。”

  何应钦兴奋地抓住张雪中的手说:“雪中兄,为*立功的机会到了。你要紧紧抓住这个人,做好劝降工作。”

  张雪中的表情很平静,恭敬地说:“是,职下遵命。”

  何应钦松了一口气,他轻轻地挥着手,对司机说:“开车。”

  李耳,即是人们说的太上老君。他是道教的鼻祖,唐朝的皇帝也姓李,因此道教在唐代很兴盛。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封李耳为“太上玄元皇帝”。公元741年唐玄宗李隆基敕令在长安、洛阳两京修建玄元皇帝庙,以后改称上清宫。

  上清宫地势极高,视野开阔,站在玉皇阁前向南眺望,远看龙门两山对峙,伊水从中间流过,近眺洛阳诸景尽收眼底,关帝庙、周公庙、文峰塔、东大寺、清真寺、火车站……一一在望,美不胜收。

  何应钦看过玉皇阁、翠云洞诸景之后,来到庙前,清风徐来,景色如画,倍觉心旷神怡。他对张雪中说:“上清宫人间仙境也,许多文人墨士在这里留下名篇佳句。宋代邵雍的《同

  府尹李给事游上清宫》一诗你知道吧?”

  张雪中心想,就是知道也不能说知道。于是他摇摇头说:“职下不知,请总长教我。”

  何应钦今日心绪颇佳,就乐滋滋地吟诵着:

  “洛阳二月春摇荡,

  桃李盛开如步障。

  高花下花红相连,

  垂杨更出高花上。

  闲陪大尹出都门,

  邙阜真宫共寻访。

  不见翠华西幸时,

  临风尽日独惆怅。”

  何应钦吟得阴阳顿挫,很有兴致。

  张雪中奉承得也恰到好处。他说:“早有耳闻,总长儒将风范,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这诗作得好,总长吟得韵味十足,难得,难得!”

  何应钦春风得意,不失大雅地笑着说:“今日游得快活,时候不早,咱们下山去吧?”

  张雪中答应着:“好,下山。”

(5)何应钦中计
何应钦这次洛阳之行到此为止,可以说是功成名就,应该班师回朝复旨了。可是他偏偏不肯离去,盼着日本人进攻中条山,也指挥军队打一次胜仗,显示一下他的军事才能。日本人偏偏不给他面子,不打则已,一打就打得何应钦不可收拾,使他落了个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像人。

  自从卫立煌离开洛阳之后,胡宗南就一直盯着第一战区的兵力。何应钦一到洛阳,胡宗南认为有机可乘。4月12日他向何应钦发去一纸电文,挖第一战区的墙脚。电文是:

  何总长大鉴:

  抗战以来,第十战区担负着护卫河防和陇海路之重任,最近委员长又下达封锁延安之命令,我部兵力已达捉襟见肘之地步。一战区兵力雄厚,望支援一两个军为盼!

  胡宗南

  当时胡宗南虽是第十战区的副司令长官,但掌握着兵权,没有他的命令,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连一个团的兵力都调不动。胡宗南不仅是蒋介石的宠臣,也是何应钦的爱将。现在胡宗南有求于他,当然应该支持。何应钦想,在第一战区杂牌军居多,杂牌军的将领,都害怕胡宗南并吞他们的部队,况且这些部队战斗力也不行,要调就调一个中央军的嫡系部队。想来想去,何应钦看中了刘戡的第93军,于是他给刘戡发去这样一份电文:

  刘军长麟书兄勋鉴:

  为限制*发展,确保抗战胜利,着你部第93军调入第十战区战斗序列,归胡副长官直接指挥。接电后立即向西安报到,并移防陕北阵地为盼

  何应饮

  何应钦与胡宗南在*这个问题上,一拍即合,这样第一战区又少了一个主力军。

  4月13日何应钦得到张雪中送来的第4集团军孙蔚如部近日与延安联系的情报,心中十分不安。他找来第一战区参谋长郭寄峤商量说:“寄峤兄,第4集团军频频与延安方面联络,委员长震怒,要我与你协商解决,你看如何是好?”

  这是个事关大局的事,何应钦把皮球踢给郭寄峤。郭寄峤并不傻,他知道何应钦早就对第4集团军有意见,想把它调离中条山。郭寄峤心想,你何应钦想怎么办,就怎么办,你也不能把意见强加于我,我决不能说出这句话,这样是要负责任的。于是郭寄峤笑笑,又把皮球踢给了何应钦。他说:“总长身经百战,运筹帷幄,在战役指挥上是个大手笔,这个事情我倒很想听听您的高见。”

  何应钦见郭寄峤如此圆滑,没办法只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他说:“第4集团军的防区在中条山的西段,这里是晋、豫、陕的交界处,去延安也很方便,这个部队人员复杂,有许多*分子,他们在这个地方我很不放心。”

  “总长的意思是将第4集团军调防?”

  “是的,我也想听听你的意见。”

  天到这般时候,郭寄峤是要说话的,不说说自己的意见,到时候也是有责任的。他想了想说:“何总长,你来洛阳时间不长,有些情况还不十分了解,我若不介绍清楚,那就是我的责任。第4集团军在这个地方驻防三年多了,地理熟悉,军民关系处得也好,敌人多次扫荡,就是找不到指挥部的位置,他们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若是换一个新的部队,情况不熟悉,敌人来攻怎么办,出了问题是谁的责任?”

  何应钦见话不投机,只好笑笑说:“寄峤兄考虑的还是很周全的,此事以后再议吧!”

  郭寄峤说得也很委婉。他说:“何总长是钦命大臣,是管大事的,有些事该断则断,不必事事商议,我们做属下的一定服从就是了。”他的话说得何应钦满心的高兴。

  4月18日上午,何应钦收到豫东第3集团军总司令孙桐萱的电报:日军突破黄河防线,直逼*,郑州告急。

  看了电报何应钦惊了一身冷汗,他将心一横,下达了调第4集团军渡河加强郑州防务的命令。而第4集团军的防地让谁去接?再也找不到合适的部队,最后只得让孔令恂的第80军去接替第4集团军的防务。一个集团军的防地让一个军去接,这样的防务能不空虚吗?

  4月20日,何应钦又收到日军在茅津、铁谢北岸渡口运送渡河器材的情报。这些情报给何应钦造成一种错觉,他认为日军对中条山久攻不下,要改变战略,这一次的战术是先渡河南攻,占领郑州、洛阳一线的城市,切断中条山中国军队的供给,使中国守军不战自乱。何应钦的考虑也不是没有一点道理的,日军善于采取大迂回的战术,台儿庄的后期战役是这样,忻口战役也是这样。这时候他才后悔不该把刘戡的第93军拨给第十战区的胡宗南。他再也抽不出机动部队去加强黄河的防务,没办法他只好把第5集团军曾万钟部的总预备队——陈铁的第14军调过黄河。

  一个即将作战的部队,没有预备队是绝对不行的,何应钦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竭泽而渔。

(6)蒋介石的担心
4月21日凌晨,墙上的挂钟敲了三下,何应钦仍无睡意。他坐在案前,一连打了几个哈欠,就是睡不着。他跨出住室,在院里踱着方步。

  皎洁的月光洒在地上,院里的树木、花草、假山、建筑变得影影绰绰,似有似无的。如果用春风得意这个词形容何应钦前几天的心情的话,那么这几天他的心情是心乱如麻。卫立煌是他的下属,这几年在中条山连战连胜,在全国声誉是很高的。若是在他手里第一战区败下来,有失他一世的英名不说,还要担当不可推谢的责任。想到这些,他呆不住了,心里乱成了一团麻。

  屋里的电话铃响起来,在深夜非常刺耳。何应钦急步走进住室,想拿电话又有些担心,他不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样的消息。何应钦在桌前站了好久,才拿起话筒。

  电话里传出几声粗粗的声音,嗓音有些沙哑:“何总长吗?我是孙桐萱。”

  何应钦答应着:“我是敬之,孙总司令有话请讲。”

  “向何总长报捷,我部与第4集团军合兵一处,围歼*日军,经过激战,歼敌2400人,收复*,这股敌人已渡河北窜。”

  听到这样的消息,何应钦心里一振,又恢复了春风得意的神态,他对着电话说:“孙总司令,*大捷,意义深远,我立即给委员长打电话,给二位总司令请功。”

  放下电话,何应钦舒了一口气,精神好多了,他品一口香茶,正考虑着给蒋介石打电话的措词,桌上的电话又响了。他拿起电话说:“请问是哪一位?”

  “敬之吗?我是蒋中正。”

  听出是蒋介石的声音,何应钦马上换一副热情的腔调说:“我是敬之,请委员长训示。”

  蒋介石担心地说:“第一战区的大战一触即发,我想征求你的意见,是否让俊如先回到洛阳去?”

  “我看就不必了吧,卫俊如这个人傲得很,自以为是常胜将军,连委员长的话都敢不听。叫他休息一段时间,也让他看看第一战区离了他照样能打胜仗!”

  “好,好的。我想问一下战局有什么发展?”

  “有敬之在,委员长尽管放心,4月18日敌人用三个旅团的兵力,突破黄河防线,占领*,威胁郑州。职下调动第4集团军支援孙桐萱部,经过两日激战,歼敌2400名,收复*,大获全胜,现在日军已败逃黄河之北了。”

  蒋介石听说动用了中条山的兵力,大惊失色,慌忙问:“你调动了第4集团军,他们的防地由哪个部队接防?”

  “职下让第80军孔令恂部接防。”

  蒋介石着急地说:“敬之呀,光一个第80军力量太弱,一定要加强中条山的防务。”

  “是的,职下立即调动部队。”

  蒋介石老谋深算,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症结,但为时已晚。

  重庆,黄山官邸。

  蒋介石放下电话,有些忧心忡忡的样子。这时宋美龄走出内室,给丈夫倒了一杯白开水。

  蒋介石问:“大令,敬之在一战区不会出事吧?”

  宋美龄出来是催丈夫休息的,见丈夫有点不放心的样子,便安慰着说:“敬之的为人你不是不知道,他一向谨慎从事,比那个卫俊如细心得多,不会出什么事的。”

  蒋介石随口说着:“这就好,这就好!”

  蒋介石就要休息,电话响了,宋美龄接了一听,就递给丈夫说:“说曹操,曹操就到,是卫俊如的电话。”

  蒋接了电话说:“俊如吗?我是蒋中正。”

  卫立煌在电话里说:“委员长,我得到情报,太原的日军调动频繁,恐怕有大的动作,我还是回到洛阳去吧?”

  蒋介石说得很热情:“俊如呀,你也是个急性子,你是我的爱将,我应该关心你。既然有病,就慢慢养着,一战区有何总长在那里,你就放心吧!”

  卫立煌听说何应钦到了洛阳,心里别提是什么滋味。但蒋介石不让他回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