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将卫立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虎将卫立煌- 第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放下这个电话,另一部电话又响起来:“佛川兄吗?我是高桂滋。”

  唐军长惊叫着:“哦——是高军长,有什么事?”

  “我向你通报一个消息,请你注意。这次敌人进攻的重点是两军的结合部和后方指挥部,咱们第5集团军的总部已被敌人捣毁,我们已经无法和总部联络,有什么事只好和战区长官部联系了。请佛川兄注意你的军部,防止敌人偷袭。”

  唐淮源感激地说:“谢谢高军长的关照,你我两军防地相连,多联系。”

  打完电话,唐军长叫来警卫连长说:“你带着你的部队,立即回军部,告诉副参谋长,我们军部的位置已经暴露,请他把军部所有人员全部转到这里来。”

  望着警卫连长跑步向山下而去,唐军长才松了一口气。他心里想,无论如何得保住军部,若失去了机务班、拍报班如何和上级联系呢?但是,他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警卫连长回来向他报告了一个不幸的消息。

  下午2时,从野猪岭的大山里窜出日军的一个大队,向军部偷袭,军部全部人员阵亡,电讯器材被毁坏,这股敌人也不知去向。

  唐军长叹了口气,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郑重地对警卫连长说:“四周加强警戒,若是前线指挥部出了问题,惟你是问!”

  “是!”警卫连长敬着礼退了出去。

  唐军长看看手表,时针指向下午5时,他又要通了第7师的电话:“世龙兄吗?现在战局怎么样?”

  李师长说话的声音很兴奋:“报告军长,我第36团投入战斗之后,敌我反复冲杀,已将敌人迫回到黄家窑一带,我们又收复了泗交村的阵地。”

  “好,面前的这股敌人很狡猾,要密切注意他们的动向。”

  “是。”

  太阳缓缓向西山落下去,炮火把天上的云彩染得血红血红的。唐军长站在一个小山头上,向远处望着,一丝惆怅涌上心头。他早年丧父,是在母亲抚养下长大的。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为人聪慧,知书达礼。老太太一生对这个当军长的儿子一无所求,倒是在临终的遗言里给他提出了一个要求。

  那是在唐淮源回家奔丧的日子里,他驱车奔向幼时生活过的山村,天突然下起小雨,土路泥泞,汽车无法行驶。这里距他家还有三里之遥,他跨下汽车,急速向村子跑去。雨水和着泪水在脸腮上流着。街道上冷清清的,没有一个行人。唐淮源站在自己的家门前,风雨中映入眼帘的是大门上的一幅挽联:“莫叹福浅泥污莲方艳;休论天寒红梅枝头绽。”泥污莲方艳是母亲一生的写照,红梅枝头绽分明是对子辈的评说。看到这幅挽联,想到母子就要离别,不禁悲从心起,他失声大哭。

  进了堂屋,见母亲躺在床上,样子很安详,像平时睡着一般。唐淮源不相信母亲真的会离去。他哭喊着:“妈妈,妈——妈——,孩儿回来看你来了。”

  阴阳有界,生死有别,纵使杜鹃啼血,唐军长也难唤醒母亲。

  家人哭诉着送来母亲的遗书,这份遗书是在四川宣纸上写的,唐淮源展书一看,便知道是家母的手迹。只见遗书上写着: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录陆游诗与儿淮源永诀

  看罢遗书,唐淮源对母亲肃然起敬,他没向母亲行跪拜之礼,也没有号啕大哭,他擦干眼泪,以立正的姿势站在母亲的床前,毕恭毕敬地行个军礼说:“儿淮源知母心意,儿身为军人,必以死报国,抱定抗日决心,不成功,便成仁,以赫赫战功,告慰家母英灵!”

  风在刮着,雨在下着,唐淮源办完丧事便回到军中。家母去世距今已有三四个月了,唐淮源想想,仿佛就像是刚刚发生过的事,想起对母亲的誓言,他紧紧握住了拳头,也握紧了一个必胜的信念。

(10)日军的奸计
这次战役第12师是全军的预备队,第12师师长寸性奇发现唐军长站在山头上发呆,便来到军长面前说:“唐军长想什么呢?”

  唐军长反问着:“寸师长,你对这次战役感受如何?”

  寸性奇脱口说:“我感觉这个筱冢义男比香月清司厉害得多。战役开始以来,敌人的侦察工作精细,两军的结合部找得准。再者敌人对我军的指挥部摸得一清二楚。”寸师长屈指算着:“你看集团军总部、咱第3军军部、还有第43军军部都被敌人端了老窝。”

  唐军长赞同地说:“敌人这一招很毒辣,咱们失去了电台,无法和上级联系,指挥系统一乱,还怎么作战?”

  “我也感到情况很严重。”

  “寸师长,现在你就带一个团,到二线阵地去,有备无患。若是一线阵地被突破,我们也好有个准备。”

  寸师长点点头说:“唐军长说得对,我立即就去。”

  第二天的黎明是伴着激烈的枪炮声到来的。早上6时,敌人的进攻就开始了,日军的飞机、炮火没命地轰炸,压得战壕里的中国军人难以抬头。上午9时日军向中国阵地施放毒气,中国士兵不少晕倒,趁着中国人攻势减弱的空档,敌人满山遍野地攻上来,第7师师长李世龙亲临一线组织反攻。敌人一次次地攻上来,又被打下去,双方形成胶着状态,敌我伤亡都很大。

  第7师的阵地上有一处山口,两山之间有座石桥,石桥上守卫着第7师的一个排。为了攻取这个山口,敌人的炮火集中向这里射击。炮火过后,一股敌人打着枪向石桥进攻,时间很久,不见石桥上中国士兵反击,日军便大着胆子向石桥涌来。在炮火中,石桥上的守军全部阵亡,只剩下一个青年战士也被炮火震昏。敌人的枪声惊醒了他,抬头一看敌人距石桥已经很近,便端起机枪猛烈地向敌人射击,使敌人只好匍匐前进。他的反击延缓了敌人进攻的速度,保住了阵地的安全。援兵赶来,居高临下,全歼了这股敌人。

  下午3时,警卫连长向军长报告,铁牛山上发现敌人。唐军长用望远镜看去,果然见日军占领了铁牛山。铁牛山距第3军前线指挥部很近,这股敌人直接威胁着前线指挥部的安全。唐军长要通了第7师的电话:“李师长,阵地被敌人突破了吗?”

  李世龙说:“报告军长,阵地还在我们手里,不过情势危险,双方胶着,伤亡很大。”

  “阵地没突破,敌人怎么会上了铁牛山?”

  “敌人上不上铁牛山我不知道,反正阵地还在我们手里。”

  “我命令你,立即派出一支部队,消灭铁牛山之敌!”

  李师长无奈地说:“不行啊军长,我这里一个连也派不出去,你还是让预备队上去吧!”

  预备队的第12师原有三个团,支援第7师去了一个团,寸师长带到二线阵地一个团,唐军长手中的预备队只剩下一个团。军长无奈,只得走出指挥部对这个团长说:“你带两个营攻上铁牛山,全歼山上的敌人,完成任务立即返回。”

  好在铁牛山上日军人数不多,两个小时之后,预备队的两个营便击溃了敌人,几十个日军逃入一片丛林中。

  下午7时许,敌人停止了进攻。披着月光,踏着山路,唐淮源来到第7师指挥所,刚到门口,听见李师长在骂娘。

  “我×他亲娘,孔令恂个王八蛋咋搞哩,撤退也不言一声,这不是把我们第7师往枪眼上送嘛?”

  原来是孔令恂的第80军撤走了,撇下李世龙的第7师留在阵地上。李师长见军长来到,一肚子的苦水往外倒。

  唐淮源管不了第80军的事,只好问道:“李师长,先不要说第80军的事,先说说伤亡情况怎么样?”

  李世龙哭丧着脸说:“我的第7师完了,现在加上第36团,还不足两团人。”

  唐军长双眉紧皱,半天不语,他知道第80军第28师一撤,明天敌人就会把第7师包饺子。他将心一横说:“李师长,趁着夜色把部队撤入二线阵地!”

  李世龙蹲在地上,几次想站起来都没站好,最后只好扶着墙在军长面前站好苦着脸说:“撤就撤,不撤还有啥办法?”

  5月9日,第3军进入二线阵地韩家岭至上下桃沟一线。军指挥部驻在樊家河村。由于第80军28师突然离去,这天战斗刚刚开始第3军便承受着极大的压力。唐军长在樊家河的指挥部来回走动着,一副心神不宁的样子。枪声炮声不断从前线传来,一阵紧似一阵。寸性奇师长见军长心绪很乱,便建议说:“军长,敌人火力很猛烈,不如甩开敌人跳到外线作战。”

  唐淮源说:“不忙,现在我们与上级失掉了联络,情况不明,跳来跳去也不是办法,等察明情况再说。”

  说话间警卫连带着一个人来到军部,来人将一封信交给唐军长说:“我是总部参谋方琳,曾总司令派我来找你。”

  唐军长拆信看着,心头一阵沉重,原来曾万钟总司令来信,让他劝阻第80军孔令恂部不要渡河。唐军长心想,这仗看来越来越难打了。第80军一走,右翼空虚,这可怎么办?他回头说:“方参谋,眼前的战况你也看到了,我们和敌人正在胶着,怎么去劝阻孔军长?况且,我们也不知道第80军的位置。请你向曾总司令报告,立即让总部送来一部电台,没有电台怎样向总部联系?”

  送走方参谋,唐军长忽然看见第34师师长公秉藩大步向这里走来。他迎上去问:“公师长,你怎么来了?”

  公师长的气色很不好,脸上一片灰暗,头上的汗水把帽圈浸湿了,一副劳累的样子。听见军长问话,他喘着粗气说:“我们和第17军的结合点被突破,第17军撤离,我若不与军部靠拢,一定会被敌人吃掉,不来怎么办?”

  看见公师长劳累的样子,唐军长心里很难受,连忙安慰说:“来了好,咱们合兵一处,与敌人战斗到底。”

  公师长答应着:“是。”

  军长回头对卫士班长说:“公师长太累了,你领他到我的住室休息。”

  军长刚刚说完,一个参谋走出指挥部大门,急急来到他面前说:“军长,李师长请你接电话。”

  唐军长拿起电话,听见李世龙师长焦急的声音:“军长,敌人占领了莫犬岭,东营庄阵地动摇,请速派一个团上来。”

  唐军长说:“一个团够不够。”

  “能多点当然更好。”

  “我告诉你,公师长把他的部队也带来了,我把第34师全部顶上去。”

  李师长叫喊着:“好,真是太好了。”

  唐军长又说:“第34师上去之后,你要妥当安排,部队安排好,你回指挥部开会。”

  “是。”

(11)血洒突围路
唐军长心想,是该下决心的时候了,两翼的第80军、第17军撤离,日军会四面包抄第3军,若不及时安排,后患无穷。

  5月9日下午3时,紧急会议在第3军指挥部召开。唐淮源见3个师长到齐,便说:“现在开个紧急会议。我们第3军目前的处境诸位都清楚,两翼空虚,我部若在此处与敌胶着,情况十分危险,我已得到情报,日军一支部队正向我侧后运动,怎么办?我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开会的地方,是一处破草房,一缕阳光从墙洞里射进来,洒在地上,屋里明亮多了。公师长见大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