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中医师亲授养颜秘方: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中医师亲授养颜秘方:脸要穷养,身要娇养-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少了脂肪和蛋白质,而这些,是保住“女人味”的基础物质。
  一个史诗感的电影里,一般都有一个有神性的女人,这个女人一定要适度的丰满,因为女人的神性说到底要首先具备繁育能力,太瘦的,脂肪含量小于20%的女人就会失去这个能力,同时显现的是她们的单薄和枯萎,《黄帝内经》中所谓“夭然不泽”就是对骨感女人气色的形容,肯定是毫无光泽的。
  所以,一个健康的、美丽的女人不能太瘦,太瘦就要进补,要补血、补阴,非“六味地黄丸”、“人参归脾丸”等经典莫属,因为这些有着百年历史的药物里,包含了使“女人肥白”的成分,它们是最正宗的滋阴补血之品,至于增肥、美白等驻颜功效,不过是其“本职工作”的意外收获,它们填充的皱纹和消瘦,是阴血亏空在容貌和身体上的证据。
  

你不需要化妆,你需要化瘀
虚与寒是造成瘀血的主要原因,因为“气为血之帅”,血是相对静态的,需要气去推动,气虚了血液运行无力就要瘀滞。也因为血的静态,所以还有“遇寒则凝”的特性,寒可以减慢血液的流速,逐渐成瘀。虚和寒是女人生活中最难避免的问题,所以才有“十女九瘀”的说法,可见血瘀问题在女性中的高发。
  也因此,女人总比男人有更多疼痛问题,如南宋名医陈自明所言:“瘀血留滞作痛,惟妇人有之。”比如痛经,比如神经性头痛。要注意,“痛”字下面是个“甬道”的“甬”,这就意味着,只要“甬道”不通了,疼痛就要发生,这在中医里就是“不通则痛”。这个“甬道”可以是血脉,可以是经络,可以是所有只有保持通畅才能机能正常的结构,即便你未必能肉眼得见,中医讲究都要“以通为顺”。
  所以,治疗女人常见的疼痛乃至病症,要疏通,疏通就是化瘀,这就离不开调经,因为月经是女人清除瘀血的唯一途径,保持月经的正常,也是治疗女人各种疾病的前提,包括美容驻颜,也要从调经开始,调经也是化瘀。
  我有一个朋友,四十五岁,有一次检查怀疑有子宫肿瘤的征象,医生就和她商量,是切除了呢还是继续观察?一开始她不接受,觉得切了子宫自己还是女人吗?医生就给她讲,子宫只是个孕育胎儿的容器,决定你是不是女人,有没有“女人味儿”的不是子宫,而是卵巢,卵巢才有分泌各种女性激素的能力。她听了之后想,既然子宫没有分泌激素的功能,显然重要性就不那么大,而且自己的孩子也大了,更不可能再生育,四十五岁以后就是女人的“多事之秋”,各种妇科癌症就开始找上门了,即便现在的瘤子是良性还是恶性还没确定,但也索性切了子宫算了,以后也就彻底少了麻烦。
  手术很顺利地做了,手术中发现那个肿瘤是良性的,但医生还是依照术前和她商量的结果,把子宫这个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可能产生后患的器官切了。结果,术后没多久,她突然浑身长了瘤子似的东西,就在皮肤下面,疙里疙瘩的,如毁容一般难看。虽然做了检查确定不是恶性的,但西医也找不出原因,觉得可能是手术之后的功能失调,就让她去找中医调理。
  到了中医那儿一辨证,发现这种疙瘩属于典型的“痰凝血瘀”,这是中医的名词,通俗地说就是代谢紊乱,代谢物没有及时排出去导致的,治疗这种问题,中医是要“消痰化瘀”的,而将月经调理通顺就是化瘀的重要乃至唯一的通路。
  很遗憾,她的子宫全切了,瘀血没有可以排出的通路了,再高明的医生也无法将这些血瘀造成的瘤子、疙瘩消除……这时候她才意识到,自己为清除后患而积极切掉了子宫,等于切掉了身体的一条通路,治疗少了下手之地。
  由此可见,保持女性月经通畅、规律的重要性,绝对不是仅仅保证了生育能力,而是女性身体的各项功能发挥正常的前提或者基础,其中就包括肤质等大家关心的容颜问题。
  

你不是缺保养,你是缺保温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久则羸瘦,脉虚多寒。”
  女人去看中医,总会被告知要保温防寒,特别是时髦女孩子,她们的“露脐装”、“露背装”是最令老中医恼火的,医生对此的反感程度不亚于认真地给你开好了药,你却根本没按时吃。寒是女人诸多疾病的诱因和症结,特别是腰以下部位,一旦受凉,后患无穷。
  但是,这种观念很难被爱美的女孩子接受,她们可以举出相反的例子:日本、韩国都比我们这里冷,那里的女孩子却穿得比我们还单薄呀?这是典型的东施效颦!
  先说日本。日本的富士山是活火山,日本的地气因此很热,所以日本人喜欢吃生鱼,就是以其寒凉之性覆盖脚下的蒸蒸热气。但在中国,我们延续至今,普及最广泛的是“火锅”,在南方叫“边炉”,这种红火、温热的进餐方式之所以得以传承,无非是因为国人的体质之需,我们没有热的地气可以指望,也没有温热的体质可以御寒,所以才用“火锅”的温热作为补救之一。
  再说韩国。传统的韩屋是地热取暖,看韩剧能知道,他们回家后席地而坐,直接感受热气,这一点就足以把刚进入体内的寒气驱散,也非中国女孩子可比。更重要的是,这些“耍单儿”的异国时髦女,是会自己偷偷地保养的。我的同学在日本开针灸诊所,她很早就发现,那些看似美丽抗寒的日本女孩子,都会在肚子上贴个小膏药,暗自温暖自己,这个方法在中国是最近才有的,虽然“敷脐”疗法是国粹,但中国女孩子一直很实在地“美丽冻人”着。
  因此,出现在女人身体、皮肤上的问题大多和受寒脱不了干系,只是这一点并不为人知。相比来说,她们更熟悉也更能理解的是“排毒”、“去火”,也容易将诸多问题归结为“火大”、“毒没排出去”,比如习惯性便秘、复发性口腔溃疡。事实上,真由实火而致的问题会有明显的诱因,而且一般都在近期,比如一顿痛快淋漓的“麻辣香锅”、“水煮鱼”之后迅即出现的口疮、便秘才是实热所致。但凡“习惯的”、“复发的”都属于慢性过程,中医讲 “久病必虚,久病无实”,意思是,只要是慢性的、反复发作的,都不是“上火”所致,缠绵的病情拖成久病时,火力已耗竭殆尽,人已经很虚,此时如果再一味“去火”、“排毒”,只能再次克伐身体的阳气,使虚寒加剧……很多女人由此进入恶性循环,因受寒而起,又以虚寒告终,而这是女人身体和容貌受损的常事。
  因为女人是靠血养的,只有血行顺畅、充盈,无论身体还是容颜才会有营养来源,而血有“得热则行,遇寒则凝”的特性,忽略了受寒这个因素,就等于人为地阻碍了气血的运行,在这个大环境中,无论你再怎么吃补血的阿胶、当归,也不可能有如花美貌,这些补养上品会积滞在体内,无法到达用武之地。因此,对女人来说,保温就是一种最重要的保养,而且是诸多保养办法起效的先决条件。
  

“粉面含春”可能是长斑的前奏
“黄脸婆”的女人为面色发愁,总想给自己涂脂抹粉产生红颜的效果。但是,“粉面含春”的女人也有她的苦恼。这种人虽然身材纤细,皮肤细腻,但经常顶着一张关公般的大红脸,很失女人的清秀。而且和其他影响美容的问题不一样,这种红是无法粉饰遮掩的,与此同时,脸红的同时她自己也很不舒服,感到很燥热。
  我当住院医生的时候,跟着我的老师看过一个女孩子,她是滑冰运动员,平时就在首都体育馆里练习。她才24岁,来看病就是为了治脸上总是发红发热。她说,一块儿训练的女孩子都白白净净的,只有她,总像个“红脸关公”似的。别人见了总问她怎么了,什么事让她兴奋得满脸通红?特别是大家开会,屋子里闷的时候更严重。她为此总是端一杯凉水,一边开会一边冰熨自己的脸。冬天明明觉得很冷,手脚也冰凉,但她的脸依然发热,她自己也觉得像有一股火闷在身体里。
  人的面部是属于胃经的,所以面子的问题和胃火有直接关系。因此她去看医生开的都是去胃火的药,吃得她不断地泻肚子,但脸红的问题依旧,只能说她不幸地遇到了庸医。
  如果她除了脸红,还有口臭、特能吃、大便干、之前不久还吃过辛辣的食物,比如麻辣香锅、水煮鱼之类的,而且在面部发热发红的同时手脚冰凉,这种比较单纯的表现可能就是胃火。中医治疗的话,一般会用含有石膏的药物治疗,比如“黄连清胃丸”、“黄连上清丸”,胃火下去,脸色也就正常了。但这个脸热手凉、内热外寒的女孩子不是胃火,而是肝郁!因此不能清胃火,而是要疏肝郁,很多医生想不到这里,所以很容易误治。
  中医中的“肝”是主疏泄的,通俗说就是中医的“肝”负责全身气机的调理,气机通畅的时候,身体脏腑的功能就能和谐、有序,一旦肝气被郁住了,功能就失调,直接导致热量郁积在体内散不出来,这就是所谓的“肝郁化热”,用现代医学的概念说就是身体散热不均衡。
  中医五行是“金生木,木生火……”的顺序,肺属金,肝属木,“肝”是“肺”的“儿子”,但一旦肝气过盛了,肝气郁了,就会反过来欺负身为“父亲”的“肺”。中医的“肺”是主皮毛的,人体的皮肤和中医的肺有直接关系,“肺”被“欺负”了,和它相关的皮毛的功能就要受到影响,散热功能就会失调,自然就表现出忽冷忽热,忽红忽白,其实症结在肝气郁上。
  这种因为肝气郁导致的发冷,和体内有寒时感觉的发冷不同,后者能感到身体从里往外冒寒气,连骨头关节都往外冒寒气。“肝郁”的发热也和体内有热不同,体内有热的时候人会想喝水,而且喜欢喝冷水,但这种肝气郁造成的热是郁热,人不会喜欢喝冷的东西,而且能感到自己的热被郁住了。我看到的那个女孩子就说,总想给自己的皮肤扎个洞,让里面的热散出去,然而只有疏肝才能把不均衡的热疏散出去。
  虽然这是个24岁的女孩子,但她的脸上发红发热和更年期女性的面部轰热的原理类似,都是体内激素失去平衡导致的。只是年轻女孩子的激素失衡程度轻,病情也相对单纯,通过调理能顺利“过关”。这个女孩后来吃的是以“逍遥散”为基础的汤药,方子里始终在用“柴胡”和“薄荷”这两个有宣散肝经郁热作用的药物,为的是帮她把郁热透散出去。她吃了这个药后,脸上发热的情形明显减轻了。一个多月后,她在出去比赛之前来看病,想带点儿“加味逍遥丸”的成药走,那时候,已经是个很秀气白净的女孩了。
  这种寒热不均的问题,如果是单纯地清热以祛面部红热,或者是单纯地温里以解手脚之凉,都是明显的错误,而且会加重面部的郁热,因为无论是单纯地清热还是单纯地温里,都会加重肝气的郁结。在脸红严重的基础上,还可能长斑,比如我们说的“黄褐斑”、“蝴蝶斑”,年纪轻轻就会步入失调的中年。
  ……
  

别让心、脑、肾从皮肤里“抢”水
30岁的女人买化妆品,最先关注的肯定是其中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