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青春脚步 之铁血少年行- 第5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信什么。除了有机会直接跟我们接触的乡亲外,其他人只能相信反动宣传!”李正荣点点头,许为新的话他很容易就懂了。这也是他最尊重许为新的原因之一。他感觉许为新对他也有些不满意,经常提醒他注意学习文化。

  最近几次看到许为新,他觉得许为新象是有心思。他不敢问,就在看到秦浩和孙德龙时,悄悄对他们说了。孙德龙说他也看了出来。有一天宿营,师部也在附近。许为新出来巡视,遇到秦浩和孙德龙后,与两人在山坡上谈了很长时间。李正荣怕有意外,安排了人在周围站岗。自己拿了连里给哨兵准备的几件羊皮袄送过去,走到靠近他们时,听到许为新对秦浩在说:“……关于你的工作,同志们都很肯定。但你任职的事肯定是受到以前的不利影响。有些人将工作中的不同见解当作是非标准,对无原则地接受他们做法的人认做自己人,却容不得半点批评。当然,你也应该算是因为我才受委曲的,那一次你救了我的命,可让有的人丢了面子。”秦浩说:“政治部门个别人的工作方法我知道,因为我就是看不惯才要求下部队。现在我每天行军打仗,心情很愉快。团领导都对我挺好,我也知道他们几次要提我做营长被上级政工部门否定了。但这不要紧,我会正确对待的。”许为新点点头,又说:“要注意在部队做好宣传工作,不要扩展负面消息。但对一些基层干部,也要透露一点内幕,让他们能够有正确的方向,不要遇到一些情况就慌张。”秦浩立正道:“是!”

  李正荣喊了一声:“师长、连长、指导员!”他上前将皮袄交给他们说:“山坡上太冷,还是回到房间里吧!”许为新一边将皮袄披上一边笑着说:“房间里也不是好地方!”这里的藏民们居住的民房都是石头砌的,一般上下分为三层:上层供佛、中层住人、下层养牲畜。中层会受到下层气味的影响。李正荣也觉得这种结构很特别。许为新问李正荣:“战士们有什么议论?”李正荣沉默了一会,慢慢说:“有人说中央红军一共只有不到两万人,我们四方面军部队就有八万,中央是来投奔我们四方面军。应该让张主席当中央领导。”许为新问:“你是怎么说的?”李正荣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要是中央真的只有两万人,我也讲不出道理来反对他!”许为新说:“你要告诉战士们,我们不是土匪军阀,谁的人多就可以谁称王!我们是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要一切听从党中央的指挥和领导。中央红军以前有十万人,可是蒋介石调集了百万大军,而且中央的军事路线出问题了,因此损失巨大。但是,遵义会议已经纠正了错误的军事路线,毛泽东同志已经又出来参加军事领导了,我们四方面军也是党中央领导下的。不能允许有人散布对中央的不尊重。”

  李正荣眼睛直直地盯着许为新,他说的有些已经超出了李正荣能理解的程度。许为新叹了一口气:“我们四方面军的弱点,就是对干部的学习抓得不够。”秦浩有些倔强地说:“我觉得也不全是这样,我倒是上过学,可也搞不懂现在这些事儿。李正荣是放猪娃出身,他怎么会懂!凭什么白纸黑字地说我们‘逃跑主义’、‘军阀主义’、‘土匪作风’、‘政治落后’!我们这支部队,是从鄂豫皖一步步发展起来的,牺牲了那么多同志,打了那么多硬仗,部队发展到八万多人。把四方面军说的一团漆黑,根本不能让人接受!为了迎接中央红军入川,我们放弃了自己的根据地,全力地接应保障中央红军,自己从嘴里省下来粮食和牛羊肉给中央红军。可他们来了,竟然说是我们逃跑才丢掉根据地的。他们不逃跑,怎么跑到四川来了!”秦浩气呼呼一口气说完。瞪着许为新,象是让他给出一个答复。孙德龙也说:“秦连长说的正是同志们的思想现状,如果解决不好,会影响战斗精神的。但是上级并没有全面的解决方案,有人说,我们四方面军领导也有意见,这让我们基层的干部不好做思想工作。”

第二十一章  迎接中央红军(8)
许为新有些痛苦地皱着眉头,象是落进了一个不可解的迷团中。他没有能够回答秦浩和孙德龙的疑问,而是简单地说:“你们也要注意情绪,在当前的困难中,要尽到自己的工作责任。如果我们红军自己都不能团结,就不可能再打胜仗。现在,两个方面军已经混编成左路军和右路军,做为左路军的我们,直接在红军总司令部的领导下作战,其中五军和三十二军都是从一方面军来的。我们如果遇到他们或和他们配合作战,一定要搞好团结,决不能造成矛盾。那样会造成亲者痛仇者快,我们就成了历史的罪人了!”

  许为新站了起来,看着还在吃惊地瞪着他们的李正荣。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将披着的皮袄扔给了他,就自己走了。

  秦浩看着李正荣还在傻傻地望着他,就对他说:“我们说的这些你在排里一点都没听到吗?”李正荣半天不出声,但一会儿还是说:“有人也讲过,说是有个叫凯丰的领导在《前进报》上写文章批评四方面军。就是你刚才说的。我听到后说不许他们造谣,禁止再说这些。”孙德龙叹道:“这些可都是真的!你不太识字,平常不看这些报纸,我可是专门找来拜读过。但我们四方面军可能也有错,得罪人家了。刚才许师长说,在传达两河口会议精神的师以上干部会议上,张主席公开说中央有错误,是右倾逃跑。还说中央他们是洋鬼子,修洋头,穿西装、戴眼镜、提着茶盒子,看不起我们四方面军这些老土,不想要我们。他们这些人把兵都带光了,还要往北跑,不能允许他们这样无止境地逃跑,这是仍然坚持错误路线。领导这样你批过来我批过去,神仙打架,百姓遭殃,我们该怎么办?”李正荣头一次听连里领导说上级领导的坏话,心里害怕得不知怎么办才好,只能瞪着孙德龙发呆。孙德龙发泄了半天才被秦浩劝得停下来,秦浩对李正荣说:“听说徐总指挥也不满意眼下这些事。有人说一方面军装备太差,尽打败仗,逃了一万里才到四川。结果被徐总指挥狠训了一顿。说是让我们学习一方面军的长处,不要背后议论。谁知道竟有人在报上胡说八道,让我们四方面军很多同志都气得骂娘!”孙德龙说:“这些天把我憋坏了,冲着你瞎说一通,心里还轻松些!告诉你,你知道就行了,回去还是要按许师长要求的掌握,注意别让大家泄气。”李正荣点头称是,与秦浩和孙德龙一起回去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十二章  绵绵雪山意(1)
部队到了一座大山的下面,早就看不到什么路了。险峻的山峰横在面前,空气中一股寒气,透过呼吸进入了全身,让人的里外都凉透了。这里是亚克夏雪山,红军队伍要越过这座雪山直奔阿坝。山上的积雪终年洁白,在夏季的天气里更给人带来刺骨的寒意。

  红军战士们开始一个跟着一个向上攀登,秦浩和吴小春担心战士们会走散,一个人走在全连的前面,一个人走在全连的后面。而李正荣也学着他们,自己走在全排的前面,让何洪福走在后面。他还让陈川和鲜炳文走在自己旁边,随时向后面传令。

  开始上山时,战士们体力还都能跟上。陡峭的山路,让每个人都大口地喘着气,越来越高的位置,已经让人感到呼吸困难,再加上体力的消耗,很快就有人吃不消了。由于根本没有道路,每个人只能踩着前面的人留下的脚印来向前走。但如果跟不上,大风会吹来雪花将脚印完全盖住,后面的人就不知该如何走了。有的会走岔路,最终不知会走到哪里。但体力的下降造成很多小战士开始落后,整个队列拉开的长度越来越大。李正荣大声地鼓励战士们跟上,山上劲吹的风,将他的声音吹走了,却将雪花灌进了他的喉咙,呛得他一阵咳嗽,伴随着浑身的寒颤。逐渐地,人与人的距离有了空隙,整个队列变得各自为战了。

  李芳武本来紧跟着李正荣,一步也不拉下。当他想到他班里的战士,就回过头去查看。只见原来紧跟着他的冯喜财已经拉下了十几步,而魏全却走到了冯喜财的前面。李芳武向他们打手势,让他们走得再快些。冯喜财脸色已经苍白,呼吸变得很急促,看到李芳武在招呼他,他咬紧牙关赶上了几步,跟上了魏全。魏全也回过身,一声不吭地拉住了冯喜财的手,他觉得冯喜财的手象一块冰一样凉、一样硬,已经没有了一丝热气。魏全自己也累得喘不过气了,但他拼着全力还在向上攀登。终于达到了李芳武的位置,李芳武示意他们跟紧,然后转身又向上。让他吃惊的是,前面的李正荣已经全不见踪影。好在脚下还有前面队伍踩出的痕迹,他鼓足了力气向上冲了几步,绕过了山坡上的一块凸起的石头,看到李正荣、陈川和鲜炳文都在前面停下来,他心里一阵高兴,急忙带着冯喜财和魏全几步赶了上去,这才发现李正荣等人正对着两位坐在一边山坡上的两位红军战士,正极力要把他们拉起来,可是那两个战士却一动不动。陈川伸手去扣了一下两人的脉搏,转身对李正荣摇了摇头。李正荣脸色铁青,转身向后看,看到了李芳武等人已经跟上了。李正荣勉强地冲着他们笑了笑说:“你……你们总算赶上来了,我以为你们也……”,正在这时,前面有连里的通信员回头传话:“李排长,上级指示,严禁停下休息。对于倒在路边的人员如果已经死亡,不许停下处理。每个人都要不停地前进!”

  陈川一听,对李正荣说:“排长,我去通知后面!”李正荣用手势阻止了他:“不……不行,任……任何人不许后……后退,李……芳武,你……你等到下一个人上……上来,通知……他,让……让他向……向后传!”李芳武也已经没有多少气力说话,点点头就站到了一边,李正荣一挥手,带着眼前其他人又向上攀登。

  刚上山时,从下向上看,红军长长的队伍延着山坡逶迤延绵,一个人跟着一个人。但走一些时候之后,由于山坡地势的复杂和队伍的断裂,再加上队伍逐渐拉开了距离,每个人能看到的常常只是前后的若干个人。这些走在一起的人就成了互相之间的精神依托。

  李思贵本来在小战士中最擅长走路。这一方面是由于他很结实,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个子瘦小,体重较轻。在向山上走了一段时间后,他看到在他前后有邓小牛、何洪全、周云东、任小三和另外两个小战士,另外还有一排掉队的一个战士,大家叫他老江,有三十多岁。老江身体有些问题,本来就是骨瘦如柴,昨天犯了拉肚子,一点力气也使不上。但老江平常对三排的小战士很好,大家看到他落后了,都要他跟着一起走,不让他再落后,怕他走丢了。老江却越跟越吃力,他看无法再跟着,就要自己一个人在后面慢慢走,让李思贵他们先走。李思贵上下一看,前面迎着的是已经有了积雪的山坡,后面是不远是茂密的灌木丛。如果一个人在这里与队伍走散,那是非常危险的。他咬咬牙:“周云东、任小三,你们两个人帮着老江走,老江,你也坚持坚持,前面就是雪线了。领导说,上了雪线,就是最难的一段。我们几个人,谁也不许再分开。除非死了,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