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第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义理论的指导,尤其是没有一个真正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三大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雄辩地说明了欧洲无产阶级已经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工人运动的深入发展,在客观上要求产生自己的科学的革命理论来指导斗争实践,克服小资产阶级及各种各样空想社会主义流派对工人运动的不良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正是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深入革命斗争实际,深刻总结工人运动经验,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从而创立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写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最为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纲领性文献——《共产党宣言》。
  同《共产党宣言》一样,中国共产党的党章总纲也清楚地说明自己的目标:“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毛泽东同志说:“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将来的纲领,是要将中国推进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去的,这是确定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党的名称和我们的马克思主义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好的最高理想。”
  共产主义是什么?共产主义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将来要实现的一种社会制度,即共产主义社会;一方面是指关于为什么要实现和怎样才能实现这种社会制度的思想,以及为实现这种思想而进行的实践,即共产主义运动。
  共产党人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决不是头脑里的主观臆造,而是建立在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的。马克思、恩格斯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最后必然发展为共产主义社会;他们还指出了共产主义包括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共产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历史上最美好、最进步、最合理的社会制度。共产党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奋斗的最终目标,从而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指引了方向。
    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
  有一条船,一条古老的船,停泊在嘉兴的南湖水边,很小。即便在属于她的年代里,也只能算是一条普通的木质游船。随着年代的久远,船已不再那么光可鉴人了。85年前,一群真理的追逐者,带着一个国家的病情报告,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挤在这个小小的木船里,讨论了一个关于民族前途的问题。
  就是这条船,占据着我们大多数中国人心中的最宝贵的一块地方,在许多时候,她都使我们的心灵充满了圣洁而神秘的激动,使我们的身心常因激动而感到一阵阵的颤栗。
  1921年7月24日,也许是阴霾密布,淫雨靡靡;也许是柳绿花红,白云苍狗;一群人悄悄地走上了船,把船摇向了湖心。在浙江嘉兴的南湖上,诞生了一个伟大的名字——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开始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前一天,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推举的12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是:湖南小组的毛泽东、何叔衡,湖北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的陈公博和日本小组的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了全国50多名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也列席了这次会议。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的搜查,第二天的会议便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这条木船上举行。
  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确定党内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还规定了党的纪律。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
  

第一章 纲领是组织存在的理由(4)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完全新式的、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组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组织存在的标志。
  所谓纲领,是指党根据自己的历史使命和为实现这一使命而制定的奋斗目标和行动步骤。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政党要领导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斗争,必须有一个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革命纲领。这个纲领必须体现党的无产阶级性质,明确规定党的最终目标,并根据党在一定时期内的任务而规定出近期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和策略方法。
  《共产党宣言》是一篇非常清晰的公开昭示于社会的政治宣言,它集中反映了共产党的阶级立场、政治观点、斗争思想、奋斗目标、组织原则、策略路线等等各个方面的内容。这个宣言就是共产党人的总纲领。
  在这个总纲领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也制定出了自己的纲领,明确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和使命,解决了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存在的理由和本源。
  我们回想一下,当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候,真如雪中送炭。当时辛亥革命的革命成果已经被窃取,国内军阀混战,一片混乱。马克思主义的种子一落到中国的大地上,就开始生长起来,这粒幼小的种子,极具生命力。这是一颗希望的种子。我们再回想一下,那些在早期积极宣传共产主义的人们: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他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奔走,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他们都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先驱,正是他们的努力,使中国革命终于在经历过迷失和困惑之后,找到了自己的本源。
  1。纲领就是组织存在的理由。
  在我们开篇所引的几段话里,毛泽东希望寻找一个可以“动天下之心”的大本大源问题。最后他在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了答案。毛泽东找到了这个火种,并把它拿到中国来,用它点亮了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心。
  正如《共产党宣言》开篇所讲,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已久,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但是它始终没有一个自己的政党,没有自己的组织。所以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到:“现在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并且拿党自己的宣言来反驳关于共产主义幽灵的神话的时候了。”
  如果没有这篇纲领,共产主义也许就真的成为一个“幽灵”,只能整日游荡,就是再给它们一个世纪,它们也做不成今天的成就。
  2。纲领是一个分阶段的发展系统。
  关于怎样实现共产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分阶段进行。共产党制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始终不变的,最低纲领则必须根据革命和建设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而有所不同,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也可以称为共产党的最低目的和最高目的。
  实现共产主义并非一蹴而就,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一步一步地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目标是夺取政权。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是,“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统治阶级无产阶级的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为了完成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任务,《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十条措施作为剥夺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权,发展工农业生产和改造社会的方式。
  尽管这一理想社会的实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它决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实现,无产阶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已经证实,在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走向共产主义的过程中必然要经历若干发展阶段,这就决定了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根据不同的时代特点、不同的历史任务,指定出不同时期的具体纲领,无产阶级正是在不断完成不同时期的具体纲领的过程中,实现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逐步向最高纲领接近,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理论。当然,马克思主义的纲领理论也必然随着无产阶级政党的不断实现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丰富。
  中国共产党深刻领会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纲领的阶段理论,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
  中国共产党有一个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但是这个最高纲领绝对不是我们现实的行动纲领,离开具体国情和社会主义现实发展阶段,用共产主义的预见来要求今天的实践,不仅不能推动党的事业的发展,反而会使党的事业遭到严重的破坏。所以,制定和实行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基本纲领,就是实践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一章 纲领是组织存在的理由(5)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面,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人在制定党的纲领的时候,历经波折、不断创新,最终确立了党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纲领。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民主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文化纲领是: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反帝反封建文化。
  1949年10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并于1956年实现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经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国际意义。
  我们从这个纲领可以看出,共产党实际上是设立了一个愿景,这个愿景许诺了一个独立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民主主义国家。这个愿景在当时,对于受尽帝国主义欺压蹂躏的民族来说,对被官僚资本主义剥削控制的工人来说,对在封建社会生活了几千年的穷苦农民来说是极具号召力的。所以它是一面鲜明的旗帜,它发出了巨大的推动力,对新中国的建立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很长一个时期里,中国共产党在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上的认识走过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正确分析我国国情,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上,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强调了这个问题,指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