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良缘之农门娇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锦绣良缘之农门娇女- 第2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两人走进了一家布庄。
  马上就要过年了,叶锦想着一年到头家里都没添什么新衣裳,于是给家里的每个人都扯了几尺布,回去了让李氏做几套新衣裳过年穿。
  店里的老板娘看见她们俩进来,满脸堆笑的过来招呼:“哟,两位姑娘,要点儿什么?别看我们这店不大,这里头的布料种类可多得很,保证能找到你们满意的。”
  既然是过年要穿的,当然是越喜庆越好,叶锦左右瞧了瞧,发现一匹桃红色云纹样式的布料很不错,挺适合叶茹,她走过去摸了摸材质,回头问叶茹,“阿茹你过来看看这个颜色的怎么样,喜不喜欢?”
  叶茹显得有些局促,这里面的布料其实大部分都很漂亮,她自己穿的衣服上还打着好几个补丁,之前还不觉得,这么进来一瞧,才发觉自己的寒酸。
  “······嗯,挺好看的。”她低着头,两手揪着自己的衣角。
  老板娘很有眼力界儿,一下就明白这是要给叶茹买。
  她连忙走过去拉着叶茹的手,对叶锦夸道,“啧啧啧,姑娘你可真有眼光,这布料配这位小姑娘简直就是杠杠的好,不信你可以拿着比划比划,”老板娘扯了一节布在叶茹身上左右的比划,让叶锦来瞧,“瞧瞧,瞧瞧,是不是?衬得小姑娘儿的皮肤水当当的嫩!照我说小姑娘你长的也真是标志,就该做几身好衣裳打扮打扮自己,等出去了再买点胭脂水粉往脸上那么一抹,绝对称的上是闭月······那,那啥,总之就是两个字——漂亮!”
  叶锦在一边儿睁大了眼,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做真正的拍马屁,瞧瞧这话说的,恨不得把人夸到天上去!
  而叶茹就显然没见过这阵仗,被老板娘的巧嘴夸得很是害羞,整张脸红的像猴屁股。
  两人还在犹豫,正在这时,布庄门口突然传来一声夸张地惊呼,“哟,这不是双根叔家的叶茹吗?”叶锦闻声转过去看向门口,发现这人她不认识,扭头看向叶茹。
  叶茹的表情不是很好,她皱着眉,看着来人的眼里满是厌恶之色,“罗玉蓉,你怎么在这儿?”
  来人大概十七八岁,梳着妇人的发饰,穿着一件红色刺绣薄袄,下身着一件白色绣花马面裙,身边还跟着一个丫鬟模样的女子,看起来倒有几分富贵人家夫人的做派。叶锦更疑惑了,她家什么时候还认识这类人?
  被称作罗玉蓉的女子闻言,挑了挑眉,笑道,“叶茹,你的脾气果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泼辣。怎么说咱们以前也是好姐妹来着,就算你大姐给我做不成妯娌,也不影响咱俩的感情不是,你见了我又何必这么火大?”她扭过头来大喇喇地打量着叶锦,片刻后又道,“这就是你家那位从京城来的官小姐吧,看起来你们倒是相处的还不错。这么看来你和你大姐的感情也不是看起来那么好喽,这么快就把她给忘了。那你现在又何必一看到我就发这么大的火?”
  

  ☆、第【048】章    准备盖房

  叶锦皱了皱眉,这难道是传说中的挑拨离间?
  叶茹不屑地看了她一眼,“我跟我大姐关系好不好,跟你有什么关系?我们的事还而用不着你一个外人操心,你就管好你自己就行,可别爬的有多高摔得就有多狠,到时候我一定第一个看笑话!”
  “大姐,我们走。”叶茹拉着叶锦什么也没买就出了门,留下一脸阴翳的罗玉蓉和因失了生意而一脸不快的老板娘。
  两人出了店门,走得很快,叶茹一边走一边给叶锦讲和罗玉蓉的渊源,叶锦从她的话中大概也明白了七七八八。
  原本在叶锦没来叶家村之前的时候,叶茹的大姐和村儿里唯一的穷秀才叶瑾文是有婚约在身的,两人打小就订了亲,但自从叶瑾文考上秀才之后他家就一直瞧不上自家,一直想要毁约。
  今年年初的时候叶瑾文考上了举人,他家就更是极力的要毁了这门亲事,甚至最后还攀上了镇上的县太爷的女儿,最后一家人都从叶家村里搬了出来,可以说是彻底过上了富贵人家的生活。
  对于自家大姐被抛弃一事,叶茹一直都颇为耿耿于怀,她跟以前的大姐关系好的很,本来因为两家订了亲的缘故,叶茹和大姐未来的大嫂罗玉荣的关系情同姐妹,可最后关键时刻,罗玉荣也是个嫌贫爱富的,为了自己能过上好日子,当然不会顾及昔日的姐妹情谊。
  从那以后,叶茹就彻底恨上了他们一家。
  对于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有一段时间了,两家人一个在镇上一个仍在叶家村,平时基本遇不到,叶茹一家人已经很久都没有提起过这件事儿,所以叶锦来了之后,家里人压根没跟她提过,所以她才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儿。
  叶锦听完之后不免一阵唏嘘,这古代的男人考上功名之后抛弃糟糠之妻的绝对不在少数,连去进家门的都能休了,更何况这只是有婚约在身的。
  这个小插曲很快就过去,叶茹的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嘴上把那人骂了一通后就彻底消气了,之后两人又去了另外一家布庄扯了几尺布,然后回到停放牛车的地方。
  两人来到坐车的地方时,人基本都到齐了,只有米氏不在,听说是上午请了大夫就急匆匆地回村儿里去了。叶锦和叶茹眼不见心不烦,乐得自在。
  “哎,大姐,叶莺莺实在太讨厌了!”路上叶茹突然凑过来趴在叶锦耳边小声嘀咕,“你看看她那个样子,恨不得整个人都贴到萧大哥的身上去,真不要脸,没看见萧大哥根本都不想理她吗?”
  对于叶茹来说,她早就认定萧延未来肯定会成为自己的姐夫,现在看到另一个女人这么明晃晃的勾引自己未来姐夫,她自是非常气愤,不免要骂上两句。
  自从上次和姚翠花闹翻之后,叶莺莺的名声在叶家村里就不怎么好了,姚翠花不愧是个大嘴巴,逢人就要添油加醋的说一通,把叶莺莺和叶蓉蓉两个说的一无是处,平时在村里走着都要被人指指点点,抬不起头来。
  不过自从这件事之后,叶莺莺却像变了个人似的,以前见了萧延都很含蓄,一般人看不出来她对萧延的心思,但自从这件事之后她就变得明目张胆了起来,在村里的时候三天两头往萧家跑,叶锦就看到过好几次,也不知道她到底是要闹哪样。
  “你说话小心点儿,别被人听见,跟你说了多少遍,什么话咱回去关上门想跟说怎么说,在外面还是注意点儿比较好,瞅你这火爆的性子。”叶锦往前头看了一眼,见叶莺莺仍自顾自的跟萧延说话,心里多少有那么点儿不爽。
  叶茹撇了撇嘴,“好吧,我下次会注意的。可是大姐,你怎么看起来一点儿也不生气?”她看了叶锦一眼,又道:“你回去就应该抽空跟萧大哥说一说,就说别让他再理叶莺莺,不然你就生气,萧大哥肯定会听你的话。”
  叶锦闻言,转头嗔了她一眼,不再说话。
  一个多时辰后,叶茹和叶锦回到了家,李氏正在院子里编一个大竹筛,叶贵在一旁帮忙,看到她们进来,他立马放下手里的竹条跑过来,一下扑进叶锦的怀里,“大姐二姐,你们回来了!”
  “跑那么快干啥,整天毛毛躁躁的!快离你大姐远点儿,刚回来累着呢,还要被你拖着。”李氏笑着训道,放下手里活走过去取下两人的包袱,一边道,“赶紧进屋歇歇喝点水,小贵进去给你大姐二姐倒点水去。”
  叶锦忙道,“不用了,娘。我们是坐牛车回来的,一点也不累。”她把装在兜里的小笼包拿出来递给叶贵,道,“这是给你带的,拿去吃吧,给爹和娘留两个。”
  叶贵拿过手里的小笼包,欢欢喜喜的道,“谢谢大姐!”
  叶锦和叶茹进屋把买回来的东西放着,坐下喝了杯水,李氏就从外面进来了。
  “怎么样?那些草药可有人要?”李氏今天一天都在担心那些草药到底卖不卖的出去。
  叶茹高兴的道,“怎么没人要?娘,我们可是空手回来的。”
  李氏没理她,仍然看着叶锦,等待她的话。
  叶锦从贴身的荷包里把装在自己身上的三十两银子掏出来,又让叶茹把她身上的二十两银子掏出来,放在桌上,“那,这是我们今天卖草药得的银子,这是整的,还有一些零的铜子,花了一些,总共是五十几两。”
  李氏看着桌上的钱,惊得合不拢嘴,“这么多?”她用手摸摸那些银锭子,有些不敢相信。
  活了这么大岁数,她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银子!
  叶锦和叶茹点了点头,叶茹兴奋地道,“对呀,娘你不知道大姐采回来的草药可值钱了,我们也完全没想到一下就能卖这么多银子,哎,对了,大姐还说要给咱家重新盖新房子住!”
  李氏又是惊讶地抬头看向叶锦。
  叶锦笑了笑,道,“我的意思是只盖院墙不如把新房子也一起盖了,反正现在手里还有点钱,留着慢慢的不知道怎么也会花没的,还不如盖新房子,差不多也够了。过年之前我还会再去一趟山里,之后挣的钱咱就存起来,等开春了把家里好好拾掇拾掇,看看有什么划算的小买卖没有,给盘下来试着做点小生意。”总比坐吃山空要好。
  李氏想了想,觉得叶锦说的也不错。
  本来她是不想现在盖新房子的,快过年了用钱的地方多,手里没点儿余钱心里不踏实。再说了,刚刚赚了这么一大笔钱揣在怀里还没捂热就又要拿出去,她还真不舍得。
  不过想想闺女说的也对,盖了房子之后好歹有个东西在那,不然这钱存着存着就一点一点给花没了,到时候房子也没盖起来,钱还不知道花哪了,实在不划算,还不如盖房子。
  晚上临睡前,李氏跟叶双根又商量了商量,一家人最后敲定,就用这五十两银子,过年之前尽快把新房子盖起来。
  

  ☆、第【049】章    读书识字

  盖新房的事儿,说干就干。
  因为叶双根伤了腿还躺在床上,买建材和请工匠这事儿就落下没人干,叶锦想着隔壁王嫂子家的叶大哥信得过,第二天一大早吃晚饭就跑过去,想请他从那儿帮忙张罗此事。
  叶大山听此,很爽快就答应了,“行啊,怎么不行。盖新房子是好事儿,只要有用的上的地方,你只管吭一声儿就是。”
  昨天叶锦刚来问了她盖房子的事儿,今天就说要请工匠,王嫂子疑惑地问道,“锦娘,你家有多余的钱盖新房子?”说完她一想这么说好像不妥,又道,“我的意思是怕你们家里的钱不够,房子什么时候盖都一样,手里留点钱心里也踏实不是?”
  叶锦家的情况她又不是不知道,这么多年就没过过宽松日子,前几天双根叔又摔伤了腿,肯定又花费了不少银子,怎么这时候反而还有钱盖起新房子来了?指望前段儿时间卖螃蟹的钱也不能够呀。
  对于王嫂子的疑问,叶锦自然明白,“嫂子,你甭操心。”她笑着说道,“前段时间你回娘家,我可也没闲着,上山采了些草药拿到镇上药铺里去卖着试试,没想到误打误撞还赚了些银子,勉强够用了。”
  最近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儿,她和王嫂子已经好久没凑到一块儿说过闲话过了。前段儿时间叶双根伤了腿时,王嫂子正好因为娘家母亲生了大病,回娘家住了一段时间,直到叶锦采药去的第二天才回来。
  所以王嫂子并不知道她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